本书是作者的随笔集,主题涉及情感、职场、家庭、社会等领域,语言简洁漂亮、很有质感。他的随笔散见于京沪杭的报刊杂志。更多文字,是在朋友圈里流传,在网上被一再转发。一个文艺中年男,加上夜班编辑的职业,把睿智、孤傲、清新、黑暗等元素熔于一炉,值得你读! 作者简介: 卢小波,笔名晓坡,现居厦门。资深媒体人,专栏作家。从事夜班编辑多年,对社会新闻有狂热追求。他的随笔,多取材于报纸的边栏,料多实在。 目录: 代序充满小说质感的随笔 向上爬的事·/·1 大事之前先尿尿·/·5 昂?·/·8 死了,就再也不必怕死了·/·12 老天真·/·16 穿越深冬·/·20 傻死了!·/·24 恓惶相对·/·28 困坐于欲望的黑暗·/·32 如何镇压爱情的起义·/·36 幕间短剧·/·39 轻叹一声,果然·/·42 C家的B孩子·/·45 温暖的秘密·/·50代序充满小说质感的随笔 向上爬的事·/·1 大事之前先尿尿·/·5 昂?·/·8 死了,就再也不必怕死了·/·12 老天真·/·16 穿越深冬·/·20 傻死了!·/·24 恓惶相对·/·28 困坐于欲望的黑暗·/·32 如何镇压爱情的起义·/·36 幕间短剧·/·39 轻叹一声,果然·/·42 C家的B孩子·/·45 温暖的秘密·/·50 情感“听漏工”·/·54 小个子颂歌·/·57 形而下的快乐·/·61 生活在猫的胡须上·/·64 半夜,乌煤堆里寻黑猫·/·67 大锯下的木头·/·72 丫头俏俏·/·75 不许恶心·/·78 眼泪只打转而不落下·/·82 好床坏床·/·85 职业感的报复·/·89 陌生化的惩罚·/·92 喜感流派的忧伤·/·95 谁吃谁的豆腐·/·98 失眠,上帝的奖赏·/·102 亲爱的,你麻了吗?·/·105 跌进她的眼波·/·108 苍蝇搓动手脚的声音·/·111 虎狼环伺的小贱人·/·114 你不是你妈亲生的·/·117 男人惊慌地老去·/·121 好吃得都快哭起来了·/·124 爱如死之坚强·/·128 女版鲁智深与好小三·/·132 鸡鸡卡在板凳上·/·136 把心给你,身体是自由的·/·140 防剪刀,还要防马桶·/·143 云缝中透出的灿烂威严·/·147 小妖的幸福问卷·/·152 哭泣的几种流派·/·156 一点点可爱的歇斯底里·/·160 凌晨的挣扎·/·165 你是谁的证人·/·169 “变坏”是件很难的事·/·172 婚前好友与生前友好·/·175 青春的笨拙有多笨·/·178 老男人的情感喜剧·/·181 美食的哲学·/·184 夜班脸·/·188 我为什么没有成为江洋大盗·/·192 亲爱的“歪脖树”·/·197 有钱邻居的八卦·/·201 爱情的疼痛美学·/·205 艳光四射的办公室·/·208 粉红色的悬念·/·212 残酷的荷尔蒙·/·215 身边的传奇·/·220 恐惧大师·/·223 忧伤的骗子更具杀伤力·/·227 搭识优秀女青年·/·231 嗯,他死了,就证明我们错了·/·235 唇冷心热·/·238 致忧伤的战士·/·241 生活很卑微,自尊不卑微·/·243 爱,原来是这样恐怖啊·/·245 胸罩里藏着的小蝙蝠·/·251 逆着时间的河流跋涉·/·254 孩子们的江湖·/·260 压力与伪高潮·/·263 死神的艺术品·/·265 八婆们的饭局·/·268 装孙子的十条经验·/·271 性感与车感·/·273 在一塌糊涂的恶心中惊醒·/·276 崩溃之前的预感·/·280 奇怪的凶器·/·283 我在拐弯处等你·/·285 男人只是在淡淡地微笑·/·289 细节的可怕与可爱·/·292 死亡和太阳令人不可逼视·/·295 我是危险的中年偶像·/·300 穿透厚实袈裟的青春·/·303 美利坚,美人划过我心尖·/·306 论医生误诊之可喜可贺·/·311 出生在小便与大便之间·/·317 偷情界一瞥·/·320 脚趾弯里的干净·/·324 别慌·/·326 一根筋·/·330 厕所里的葬礼·/·333 白日梦俱乐部·/·335 闻声识姨妈·/·338 阅尽人间百态,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凭多年老报人的精准与敏感,卢小波拿捏 现代读者的穴位,让我们捧腹,让我们羞赧;让我们郁闷纠结,让我们疼痛酸软。 心比天高的卢小波,业余写作时却很红尘很入世;很是那个,仗剑走江湖的飘逸书生。 即便能够背诵卢小波的所有精彩,不如与他在秋阳温熙的傍晚,喝一杯暖暖的茶。 ——舒婷 它们就像夜色中忽然冲出原野的火车,裹挟着大量的人头和行李、厚重的历史记忆、丰富的情感、古怪的心机、纷呈的杂趣、别致的感觉、独出心裁的评判,还有些亦正亦邪、充满小说质感的鬼斧神工,当然,还有他抹不掉的——一点黄色透墙来。 ——须一瓜 很有趣的人情世象笔记,时时可见作者对文字、生活的自我期许。当下社会仍是材料的时代,不少人却活在虚幻的形式中。这本书立足于社会百态的生存坚实,观看并出入阅尽人间百态,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凭多年老报人的精准与敏感,卢小波拿捏 现代读者的穴位,让我们捧腹,让我们羞赧;让我们郁闷纠结,让我们疼痛酸软。 心比天高的卢小波,业余写作时却很红尘很入世;很是那个,仗剑走江湖的飘逸书生。 即便能够背诵卢小波的所有精彩,不如与他在秋阳温熙的傍晚,喝一杯暖暖的茶。 ——舒婷 它们就像夜色中忽然冲出原野的火车,裹挟着大量的人头和行李、厚重的历史记忆、丰富的情感、古怪的心机、纷呈的杂趣、别致的感觉、独出心裁的评判,还有些亦正亦邪、充满小说质感的鬼斧神工,当然,还有他抹不掉的——一点黄色透墙来。 ——须一瓜 很有趣的人情世象笔记,时时可见作者对文字、生活的自我期许。当下社会仍是材料的时代,不少人却活在虚幻的形式中。这本书立足于社会百态的生存坚实,观看并出入其中,如此感应,虽不免受到污染,但能自净其意其心。 ——余世存 好的文章要讲故事,传道理,有情怀,文字漂亮。——最好,还能长见识。要知道,这样的句子不是作家靠虚构写出来的。生活最大。 ——路金波 没法子,肉体运动的结果,就是会乱了脑子。虽然,这山脚下就是闽南最大的尼姑庵,但四大皆空的修行,男人也许有另外的理解。女人的大眼大腿大胸大臀,这么美妙的“四大”,哪一样能舍得空啊?真是罪过罪过。 有一回,在山上与一朋友聊天,他称我为山友,我叫他为爬友。仔细想想,都是登山,爬友之称呼,显得狗苟蝇营;山友的叫法,则透着优雅从容。我一不小心,把他污名化了。 向上爬的状态,无非两种。一种人不疾不徐,呼吸深而长,每一步都有效率;另一种人步履散乱,呼吸浅而急,有时候几步就超越了你,但路程稍长,他就狼狈不堪。山友与爬友,区别在此。 不要以为,这个说法有什么微言大义。人生的状态,哪有这么单纯。比如我,不紧不慢上山,风清云淡聊天,有谁会知道我是靠着女人的奶子跟美臀来鼓劲的?你说,我是山友还是爬友?也许,体力上是山友,脑子属于爬友? 虽说此山清幽,但不论是山友还是爬友,把烦恼背上山是一种常态。 有个中年男人,每次都把宝马车停在山脚下。上山时,手里总拎着一根铁棍,爬一爬,停一停,一边爬一边警惕地回头。以前读古书时,不太明白“狼顾”这个词,看看他的神态,一下就理解了。好玩的是,这个中年人手中的铁棍,仿佛时装一般变着花样,次次不同。有时长,有时短,有时铮亮,有时乌黑。每遇他上山,我就有草木皆兵的感觉。甚至担心,草丛里会跃出剪径的大汉,而且还是那种古装打扮的。 还有一个三十七八的女人,多数时间都浓妆艳抹,高跟鞋,超短裙。在山里撞上这种打扮,其实跟在正式晚宴上,碰上短裤拖鞋的效果差不多。在接近山顶处的大石上,一个约摸五十的白净男人等着她。每次遇见我,他俩都是一副无处藏身的害羞样子,整得我不内疚都不行。到后来,女人还拎着保温瓶上山,里头盛着煲好的汤。结果,那男人又换了一副惭愧模样,似乎在别人家的厨房偷嘴。某日,太太跟我一块爬山,远远一看:“咦,这男人不就住在我们隔壁楼嘛。”谜底,如此简单。 有关爬山,最有名的说法,是英国探险家马洛里的那一句:“因为山在那里。”以此山之无名,似乎配不上这么大牌的格言。以不动声色的襟怀而言,在这山上,自有人可跟马洛里相比。 有一对父子,几乎天天上山。那男孩十三四岁,奇胖,每挪一步,全身的肥膘都像水一般荡漾。让人更不是滋味的是,他还傻。有一回,在山顶上,他独自踱步到这边的人堆里,父亲在稍远处喊他下山。有人使坏,教他:“告诉你老爸,我又不是你老婆,急什么?,’结果,这孩子真的大声喊了起来:“他妈的,我是你老婆啊?叫什么叫!”口齿含混,气势磅礴,引来哄堂大笑。他老爸循声找来,淡淡一笑,说,真是谢谢大家,他多走走多说说,是个锻炼,对他好啊。 …… P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