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选刊》创刊于1984年10月,由河南省文联主办。是中国国内创刊较早的专门选发散文精品的文学期刊,展示中国散文创作的最新成就。近30年间,推出了数百位文学新人,在散文界享有盛誉。《散文选刊》关注社会生活,彰显当代意识,推举新锐作家,引导创作潮流,兼具经典性、知识性和教育性,是经典收藏必选。 作者简介: 葛一敏,《散文选刊》主编,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评委,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委员。主编《年度最佳散文》、《最散文》、《新世纪新经典——一本杂志和一个时代的表情》、《建国六十年历史文化散文选》等。 乔叶,《散文选刊》副主编,河南省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得主,代表作《最慢的是活着》、《打火机》、《我承认我最怕天黑》,主编《年度最佳散文》、《最散文》、《新世纪新经典——本杂志和一个时代的表情》、《建国六十年历史文化散文选》等。 目录: 落红萧萧为哪般 我的老伴——吴文藻冰心 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季羡林 怀念曹禺巴金 一个尘封垢埋却愈见光辉的灵魂梁衡 平常的沈从文黄永玉 怀念孙犁先生铁凝 门孔余秋雨 落红萧萧为哪般迟子建 可爱的老头们白岩松 吴先生,请开门赵李红 凤求凰蔡小容 秋白,1935徐海蛟 王府大街64号雷达 霞落燕园宗璞落红萧萧为哪般 我的老伴——吴文藻冰心 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季羡林 怀念曹禺巴金 一个尘封垢埋却愈见光辉的灵魂梁衡 平常的沈从文黄永玉 怀念孙犁先生铁凝 门孔余秋雨 落红萧萧为哪般迟子建 可爱的老头们白岩松 吴先生,请开门赵李红 凤求凰蔡小容 秋白,1935徐海蛟 王府大街64号雷达 霞落燕园宗璞 谁说草木不通情章含之 祭马思聪文徐迟 非如此不可?非如此不可!柴静 长城岭上的歌声秦兆阳 多年父子成兄弟汪曾祺 我与父辈阎连科 日不落家余光中 慈母和我的书梁晓声 丧乱王朝阳 陈干娘范若丁 呼唤李天芳 雨中驶来的马车谢明洲 祖父是一粒粮食陈原 伊甸之子项小米 关于父亲母亲的几件小事星星 致亲爱的母亲庞余亮 回忆父亲李汉荣 父亲不说话徐迅 外祖母的床张巧慧 生命中那些难忘的眼神陈莉莉 写给儿子的一封信蔡春猪 爱无葬身之地刘瑜 指缝里的白烟蒋蓝 听潮石方能 书祭舒婷 祭幺婶文周同宾 故里三丑周同宾 我的第一个老师王充闾 小小伙子胡安西李娟 木工叶子扃苏北 在水上跳舞的石头乔叶 小席走了阿舍 石福黄宏地 老何家范若丁 一个故事一平 王勇李傻傻 乡人轶事胡亚才 一代人中的一个赵骜 故乡人物冯剑华 想起一些人邹静之 段先生吴然 外教比尔张莉 童年的阿三梅洁 走到人生边上杨绛 想念地坛史铁生 病隙碎笔史铁生 说法林清玄 一问一世界杨澜 走进一座圣殿周国平 心灵的对白席慕蓉 让“死”活下去陈希米 房子是囚人的贾平凹 关于友情余秋雨 在心灵最微妙的地方刘墉 恋爱安妮宝贝 心和心总是碰不到面乔叶 孤独与寂静朱苏进 泪的重量林希 关于爱情,我们不能说些什么张洪 故事里套着故事——假设越多,意外越少王鼎钧 生命就像一缸米郭文斌 缓慢地生活着周蓬桦 半个父亲在疼庞余亮 清明草施雁冰 给小水的三封信史铁生 世间有情人柴静 紧绷的小街梁晓声 大欲冯唐 大钱冯唐 我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在我身上发生安顿 被俘人员的信老姜 没有梦想王俊义 光明在低头的一瞬迟子建 我的世界下雪了迟子建 搂地毛的风险和冒风险的农民冯秋子 纪念我的蒋叔叔——写于唐山地震20周年钱钢 殉名记金克木 我也这样叫她:惠傅天琳 四十年前的爱情裘山山 记忆是一种重负扬之水 关爱——上课记王小妮 春日探寻聚源中学陈丹燕 家住书坊边林海音 梦里花落知多少三毛 九十述怀季羡林 我的家在哪里冰心 我是余光中的秘书余光中 关于死的反思——兼为之唱一赞歌萧乾 我缩短了我父亲的生命阎连科 我的五样毕淑敏 跟陌生人说话刘心武 提个马扎随处坐刘心武 风雨一炉,满地江湖冯唐 接近流水大解 女孩子的花唐敏 一片荞地郭文斌 私奔张悦然 自画像及其它叶延滨 病榻观叶韩静霆 幸福周洁茹 戏子章浩 我的秘密之花海男 失踪的生活夏榆 耳蜗周晓枫 遗嘱黄苗子 中国麻雀现代通史冯杰 欢喜佛境界韩小蕙 一个人的村庄 原下的日子藏乡来了《水浒传》 一个人的村庄 要过不好不坏的生活——羊道之四 过年 代课 夜嫁 土著 悲欢夜戏 风雪裹住平民的节日 平原的时间 赶场 别西冷庄园 剩下的事情 清明不是节日 小概率事件 神胎 下放 不敢认同的家 这一年的回乡手记 艰苦的岁月 乡村土语 失去了第二个夏天 祖先住在村子外 道具 听听那冷雨 油菜花 晒月亮 落花 乡桥志 祖树赋 最大的事情 风像一件往事 正版的春天 秋天 私人城市 春天是立住身子的 大地上的事情 四时节序之美——“我读《诗经》”之《七月》 冰明与雪蓝 日月行色 收藏阳光 草腥味 对一朵花微笑 金色池塘 草尖上的土地 远离村人 水像一个手势 蚕桑之事 高枕无忧 流放的书斋 亲爱的集市 我是一片瓦 童年牧歌四章 往日四题 徐徐绽露 种粒 边边场 小城里,春天游走的中草药 老虎鞋 肥皂——儿时的回忆 卖苦草 牧鹅——故园回忆 鞋的泪 父亲与酒 父亲的三双鞋 流年记 秋雁的平房和乘凉 葬瓜 在西安赶集 五味糖 呼哨 追忆炭火 粪土当年 胡杨站在塔河边 别样亲情 表舅母 记章太炎先生谈掌故杨绛 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莫言 文化的异国汪曾祺 关于写作——致友人信五则贾平凹 自锄明月种梅花肖欣楠 小春秋李敬泽 人文精神与文人精神王彬彬 文学的拐杖毕飞宇 艺文翻译的趣味及选择伍立杨 读书不容易陈四益 八十自省——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态萧乾 伟人和圣人——鲁迅和孔子唐弢 想起了鲁迅、胡适与钱穆朱学勤 唐宋诗话高深 长老姓唐,精到内伤陈思呈 解词汗漫 三本书和三女人林白 让文字转身马小淘 记忆是什么赵德发 姓周的胡子王建 玩知丧志余杰 说一说“一”元青 说梦臧克家 山中少年今何在——贫富和欲望铁凝 钞票与文化余光中 感悟与超越于丹 两性之间周国平 从严嵩到海瑞李国文 自引祝大同 人在江湖韩少功 自语柯灵 说“韧”及其它苏叔阳 短笛轻吹郭风 改换门庭邵燕祥 纸上的江湖——武侠文化的八个关键词南帆 参“无”漫想毛志成 生活沉思录刘学林 贪官、倒官纵横谈李汝伦 不相信的能力王干 僧意叶公觉 誓不成佛丁肃清 曹操不杀陈琳李国文 法门寺季羡林 人品与器识的评鉴南怀瑾 假如毛泽东去骑马梁衡 恶之花——关于租界方方 丑陋的中国人——在美国依阿华大学的演讲柏杨 北朝,北朝朱以撒 唐朝飘来的雪花车延高 但愿这是最“末”的一个皇帝陈垦 历史,你告诉我——读史札记黑瑛 怅望千秋一洒泪——读杜甫李元洛 大河侧畔的倾听施战军 大禹的寂寞何向阳 三个赴水者王和声 京城三末帝李国文 帝王好写诗李国文 看剑何大草 假如项羽过江东刘明华 包公脸上的指痕王钢 雍正的花香孟晖 春秋那棵繁茂的树王剑冰 驯心王充闾 一个步行者的城市观林白 宴边解味 手把肉汪曾祺 吃喝之外陆文夫 沙漠中的饭店三毛 深巷又闻卖米声陆文夫 抚仙湖里的鱼贾平凹 下午的茶简贞 食道郑彥英 醉茶魏琦 地瓜的眼睛孙永猛 宴力解味马力 闲居塞外说羊肉尚贵荣 话说豆腐雁枫 我就是酒朱苏进 人生的三种颜色王干 黄土炒棋子张石山 从这里到那里谢有顺 菜根孙犁 米语傅菲 情话情书情人舒婷 人病贾平凹 目有疾(外四篇)鲍尔吉原野 倪匡说三道四倪匡 姥姥最受用的智慧语录倪萍 散说名利场二月河 我的轮椅史铁生 笑靥千秋舒婷 舌耕逸事曹澍 朝天小语杨闻宇 衣食住行叶延滨 惶恐吴冠中 冬泳雷达 黑白人生裘山山 物资的安慰啊,谁都无法幸免杜丽 游泳池记于坚 谈疾病止庵 评7月28日下午的西安阵雨方英文 题匾说趣夏坚勇 弥勒佛的笑老阿 准确地生活(外一篇)陈亚军 闲话寺庙与酒店成一 饥饿惯性南帆 捣家张丙辰 低碳,低碳马小淘 师德教育心得曹澍 夏天的昆虫汪曾祺 鱼鸟鼠诙谐曲舒婷 电脑的幽默及其他王跃文 电影魅力洁尘 信天游范曾 虫子,爬吧周涛 玉想张晓风 拈花微笑赵德发 “戒”的闲话俞律 物质主义洁尘 屋顶上的灰灰杜丽 关于票证的记忆冯唐 鹰吴长忠 随笔三则邹静之 三张床简默 香生活荆歌 玉瑛子 棋星耿耿贾漫 窗帘也果 几种手工沉河 附:手工的历史 刀外寒光何光宁 禅边浅唱姜琍敏 镜头里的世界李宗奇 马语金宇澄 箫楚楚 门沈念 桃白河 中国动物各阶级分析沙叶新 无花果沈苇 道具朱以撒 只染一个红指甲刘齐 笑之闪电卞毓方 诗意的渔事刘春龙 玩水方方 视野的盛宴 故乡异乡——北京印象之三龙应台 桃花源记汪曾祺 月圆之夜张悦然 悲欢交织录三毛 让我心跳的不仅仅是爱情舒婷 泰山脚下诗碑林臧克家 六桥张晓风 绝版的周庄王剑冰 草原散章楚楚 视野的盛宴张承志 谈笑灰飞烟灭李娴娟 我的身体在旅行——山岗与一座桥雷平阳 我从神的地方来叶多多 天上的扎尕那雷达 忆奉节唐敏 柴达木的月亮浩岭 醉雀丘峰 回娘家——纪念孔子诞辰2537周年孔德懋 杜氏别墅第一号公刘 林徽因在李庄翟永明 日落思果 黄昏的威力杨炼 从棣花到西安贾平凹 一个王朝的背影余秋雨 游牧长城周涛 大江逆行张抗抗 正午的喀什张承志 忆大寨之游韦君宜 离宫思絮袁鹰 传说格尔木王宗仁 陕北论高建群 黑土地韩静霆 大地的语言阿来 喊叫水朱增泉 熊耳考水郑彦英 望厦的记忆傅宁军 微山湖上静悄悄李木生 真实的姬百合舒乙 埃菲尔铁塔沉思张抗抗 艾滋之椅毕淑敏 走进耶路撒冷老城周大新 丹尼尔的小屋赵玫 石头城记邵燕祥 内心的里程刘真 在雨地里穿行刘庆邦 墓园张守仁 漫步在纽约大街上秦牧 从莫斯科到彼得堡——访俄散记李佩甫 一夜芳邻王充闾 巴黎的浮光魅影周佩红 出国旅行之深度游指南于坚 飘过澳门的身影熊育群 英国乡村的鲜花节李一曼 旅德随感录盛祖宏 八位作家呆过的地方张炜 旅游预习(外三篇)毕淑敏原下的日子 文_陈忠实 一 新世纪到来的第一个农历春节过后,我买了二十多袋无烟煤和吃食,回到乡村祖居的老屋。我站在门口对着送我回来的妻女挥手告别,看着汽车转过沟口那座塌檐倾壁残颓不堪的关帝庙,折回身走进大门进入刚刚清扫过来年落叶的小院,心里竟然有点酸酸的感觉。已经摸上六十岁的人了,何苦又回到这个空寂了近十年的老窝里来。 从窗框伸出的铁皮烟筒悠悠地冒出一缕缕淡灰的煤烟,火炉正在烘除屋子里整一个冬天积攒的寒气。我从前院穿过前屋过堂走到小院,南窗前的丁香和东西围墙根下的三株枣树苗子,枝头尚不见任何动静,倒是三五丛月季的枝梢上暴出小小的紫红的芽苞,显然是春天的讯息。然而整个小院里太过沉寂太过阴冷的气氛,还是让我很难转换出回归乡土的欢愉来。 我站在院子里,抽我的雪茄。东邻的屋院差不多成了一个荒园,兄弟两个都选了新宅基建了新房搬出许多年了。西邻曾经是这个村子有名的八家院,拥挤如同鸡笼,先后也都搬迁到村子里新辟的宅基地上安居了。我的这个屋院,曾经是父亲和两位堂弟三分天下的“三国”,最鼎盛的年月,有祖孙三代十五六口人进进出出在七八个或宽或窄的门洞里在我尚属朦胧混沌的生命片段里,看看村人把装着奶奶和被叫做厦屋爷的黑色棺材,先后抬出这个屋院,再在街门外把粗大的抬杠捆绑到棺材两侧,在儿孙们此起彼伏的哭嚎声浪里抬出村子,抬上原坡,沉入刚刚挖好的墓坑。我后来也沿袭这种大致相同的仪式,亲手操办我父亲和母亲从屋院到墓地这个最后驿站的归结过程。许多年来,无论有怎样紧要的事项,我都没有缺席由堂弟们操办的两位叔父一位婶娘最终走出屋院走出村子走进原坡某个角落里的墓坑的过程。现在,我的兄弟姊妹和堂弟堂妹,我的儿女,相继走出这个屋院,或在天之一方,或在村子的另一个角落,以各自的方式过着自己的日子。艰下的景象是,这个给我留下拥挤也留下热闹印象的祖居的小院,只有我一个人站在院子里。原坡上漫下来寒冷的风。从未有过的空旷。从未有过的空落。从未有过的空洞。 我的脚下是祖宗们反复踩踏过的土地。我现在又站在这方小小的留着许多代人脚印的小院里。我不会问自己也不会向谁解释为了什么又为了什么重新回来,因为这已经是行为之前的决计了。丰富的汉语言文字里有一个词儿叫龌龊。我在一段时日里充分地体味到这个词儿的不尽的内蕴。 我听见架在火炉上的水壶发出噗噗噗的响声。我沏下一杯上好的陕南绿茶,坐在曾经坐过近二十年的那把藤条已经变灰的藤椅上,抿一口清香的茶水,瞅着火炉炉膛里炽红的炭块,耳际似乎缭绕着见过面乃至根本未见过面的老祖宗们的声音:嗨!你早该回来了! 第二天微明,我搞不清是被鸟叫惊醒呢,还是醒来后听到了一种鸟的叫耉。我的第一反应是斑鸠。这肯定是鸟类宠大的族群里最单调最平实的叫声,却也是我生命磁带上最敏感的叫声。我慌忙披衣坐起,隔着窗玻璃望去,后屋屋脊上有两只灰褐色的斑鸠。在清晨凛冽的寒风里,一呆斑鸠围着另一只斑鸠团团转悠,一点头,一翘尾,发出连续的咕咕咕、咕咕咕的叫声。哦!催发生命运动的春的旋律,在严寒依然裹盖着的斑鸠的躁动中传达出来了。 我竟然泪眼模糊。 二 傍晚时分,我走上灞河长堤。堤上是经过雨雪浸淫沤泡变成黑色的枯篙枯草。沉落到西原坡顶的蛋黄似的太阳绵软无力。对岸成片的白杨树林,在蒙蒙灰雾里依然不失其肃然和庄重。水清澈到令人忍不住又不忍心用手撩拨。一只雪白的鸬鹚,从下游悠悠然飘落在我眼前的浅水边。我无意间发现,斜对岸的那片沙地上,有个男子挑着两只装满石头的铁丝笼走出一个偌大的沙坑,把笼里的石头倒在石头垛子上,又挑起空笼走回那个低陷的沙坑。那儿用三角架撑着一张钢丝箩筛。他把刨下的沙石一锨一锨抛向箩筛,发出连续不断千篇一律的声响,石头和沙子就在箩筛两边分流了。 我久久地站在河堤上,看着那个男子走出沙坑又返回沙坑。这儿距离西安不足三十公里。都市里的霓虹此刻该当缤纷,各种休闲娱乐的场合开始进入兴奋时刻。暮霭渐渐四合的沙滩上,那个男子还在沙坑与石头垛子之间来回往返。这个男子以这样的姿态存在于世界的这个角落。 我突发联想,印成一格一框的稿纸如同那张箩筛。他在他的箩筛上筛出的是一粒一粒石子,我在我的“箩筛"上筛出的是一个一个方块汉字。现行的稿酬标准无论高了低了贵了贱了,肯定是那位农民男子的石子无法比对的。我自觉尚未无聊到滥生矫情,不过是较为透彻地意识到构成社会总体坐标的这一极。这一极与另外一极的粗细强弱的差异。这是新世纪的第一个早春。这是我回到原下祖屋的第二天傍晚。这是我的家乡那条曾为无数诗家墨客提供柳枝,却总也寄托不尽情思离愁的灞河河滩。此刻,三十公里外的西安城里的霓虹灯,与灞河两岸或大或小村庄里隐现的窗户亮光;豪华或普通轿车壅塞的街道, 与田间小道上悠悠移动的架子车;出入大饭店小酒吧的俊男倩女打蜡的头发涂红(或紫)的嘴唇,与拽着牛羊绳背着柴火的乡村男女;全自动或半自动化的生产流水线,与那个在沙坑在箩筛前挑战贫穷的男子……构成当代社会的大坐标。我知道我不会再回到挖沙筛石这一极中去,却在这个坐标中找到了心理平衡的支点,也无法从这一极上移开眼睛。 三 村庄背靠白鹿原北坡,遍布原坡的大大小小的沟梁奇形怪状。在一条阴沟里该是最后一坨尚未化释的残雪下,有三两株露头的绿色,淡淡的绿,嫩嫩的黄,那是茵陈,长高了就是蒿草,或卑称臭蒿子。嫩黄淡绿的茵陈,不在乎那一坨既残又脏经年未化的雪,宣示了春天的气象。 桃花开了,原坡上和河川里,这儿那儿浮起一片一片粉红的似乎流动的云。杏花接着开了,那儿这儿又变幻出似走似驻的粉白的云。泡桐花开了,无论大村小庄都被骤然暴出的紫红的花帐笼罩起来了。洋槐花开的时候,首先闻到的是一种令人总也忍不住深呼吸的香味,然后惊异庄前屋后和坡坎上已经敷了一层白雪似的脂粉。小麦扬花时节,原坡和河川铺天盖地的青葱葱的麦子,把来自土地最诱人的香味,释放到整个乡村的田野和村庄,灌进庄稼院的围墙和窗户。椿树的花儿在庞大的树冠和浓密的枝叶里,只能看到绣成一团一串的粉黄,毫不起眼,几乎没有什么观赏价值,然而香味却令人久久难以忘怀。中国槐大约是乡村树族中最晚开花的一家,时令已进入伏天,燥热难耐的热浪里,闻一缕中国槐花的香气,顿然会使躁焦的心绪沉静下来。从农历二月二龙抬头迎春花开伊始,直到大雪漫地,村庄、原坡和河川里的花儿便接连开放,各种奇异的香味便一波迭过一波。且不说那些红的黄的白的紫的各色野草的野花,以及秋来整个原坡都覆盖着的金黄灿亮的野菊。 五月是最好的时月,这当然是指景致。整个河川和原坡都被麦子的深绿装扮起来,几乎看不到巴掌大一块裸露的土地。一夜之间,那令人沉迷的绿野变成满眼金黄,如同一只魔掌在翻手之瞬间创造出来神奇。一年里最红火最繁忙的麦收开始了,把从去年秋末以来的缓慢悠闲的乡村节奏骤然改变了。红苕是秋收的最后一料庄稼,通常是待头一场浓霜降至,苕叶变黑之后才开挖。湿漉漉的新鲜泥土的垄畦里,排列着一行行刚刚出土的红艳艳的红苕,常常使我的心发生悸动。被文人们称为弱柳的叶子,居然在这河川里最后卸下盛装,居然是最耐得霜冷的树。柳叶由绿变青,由青渐变浅黄,直到几番浓霜击打,通身变成灿灿金黄,张扬在河堤上河湾里,或一片或一株,令人钦佩生命的顽强和生命的尊严。小雪从灰蒙蒙的天空飘下来时,我在乡间感觉不到严冬的来临,却体味到一缕圣洁的温柔,本能地仰起脸来,让雪片在脸颊上在鼻梁上在眼窝里飘落,融化,周围是雾霭迷茫的素净的田野。直到某一日大雪降止,原坡和河川都变成一抹银白的时刻,我抑制不住某种神秘的诱惑,在黎明的浅淡光色里走出门去,在连一只兽蹄鸟爪的痕迹也难觅踪的雪野里,踏出一行脚印,听脚下的好雪发出铮铮铮的脆响。 我常常在上述这些情景里,由衷地咏叹,我原下的乡村。 四 漫长的夏天。 夜幕迟迟降下来。我在小院里支开躺椅,一杯茶或一瓶啤酒,自然不可或缺一支烟。夜里依然有不泯的天光,也许是繁密的星星散发的。白鹿原刀裁一样的平顶的轮廓,恰如一张简洁到只有深墨和淡墨的木刻画。我索性关掉屋子里所有的电灯,感受天光和地脉的亲和,偶尔可以看到一缕鬼火飘飘忽忽掠过。 有细月或圆月的夜晚,那景象就迷人了。我坐在躺椅上,看圆圆的月亮浮到东原头上,然后渐渐升高,平静地一步一步向我面前移来,幻如一个轻摇莲步的仙女,再一步一步向原坡的西部挪步,直到消失在西边的屋脊背后。 某个晚上,瞅着月色下迷迷蒙蒙的原坡,我却替两千年前的刘邦操起闲心来。他从鸿门宴上脱身以后,是抄哪条捷径便道逃回我眼前这个原上的营垒的?“沛公军灞上”,灞上即指灞陵原。汉文帝就葬在白鹿原北坡坡畔,距我的村子不过十六七里路。文帝陵史称灞陵,分明是依着灞水而命名。这个地处长安乐郊自周代就以白鹿得名的原,渐渐被“灞陵原”、“灞陵”、“灞上”取代了。刘邦驻军在这个原上,遥遥相对灞水北岸骊山脚下的鸿门,我的祖居的小村庄恰在当间。也许从那个千钧一发命悬一线的宴会逃跑出来,在风高月黑的那个恐怖之夜,刘邦慌不择路翻过骊山涉过灞河,从我的村头某家的猪圈旁爬上原坡直到原顶,才嘘出一口气来。无论这逃跑如何狼狈,并不影响他后来打造汉家天下。 大唐诗人王昌龄,原为西安城里人,出道前隐居白鹿原上滋阳村,亦称芷阳村。下原到灞河钓鱼,提镰在菜畦里割韭菜,与来访的文朋诗友饮酒赋诗,多以此原和原下的灞水为叙事抒情的背景。我曾查阅资料,企图求证滋阳村村址,毫无踪影。 我在读到一本《历代诗人咏灞桥》的诗集时,大为惊讶,除了人皆共知的“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所指的灞桥、灞河这条水,白鹿(或灞陵)这道原,竟有数以百计的诗圣诗王诗魁都留了绝唱和独唱。 宠辱忧欢不到情 任他朝市自营营 独寻秋景城东去 白鹿原头信马行 这是白居易的一首七绝,是诸多以此原和原下的灞水为题的诗作中的一首,是最坦率的一首,也是最通俗易记的一首。一目了然可知白诗人在长安官场被蝇营狗苟的龌龊惹烦了,闹得腻了,倒胃口了,想呕吐了,却终于说不出口呕不出喉,或许是不屑于说或吐,干脆骑马到白鹿原头逛去。 还有什么龌龊能淹没能污脏这个以白鹿命名的原呢?断定不会有。 我在这原下的祖屋生活了两年。自己烧水沏茶。把夫人在城里擀好切碎的面条煮熟。夏日一把躺椅冬天一抱火炉。傍晚到灞河沙滩或原坡草地去散步。一觉睡到自来醒。当然,每有一个短篇小说或一篇散文写成,那种愉悦,相信比白居易纵马原上的心境差不了多少。正是原下这两年的日子,是近八年以来写作字数最多的年份,且不说优劣。 我愈加固执一点,在原下进入写作,便进入我生命运动的最佳气场。 2003年12月11日于二府庄 (选自2004年第3期《人民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