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造园的人


作者:室生犀星     整理日期:2014-08-16 02:00:03

本书是日本诗人、小说家室生犀星的散文随笔代表作。表现了作者对终生痴迷的庭园建筑观赏、陶瓷器皿鉴别收藏的不同寻常之感悟,其兴趣之广、好奇心之强、钻研和动手能力之好,非一般的陶瓷园林专家能比。书中选文,还涉及茶道与艺术插花、花鸟虫鱼欣赏及作者生活杂感等。闲适之余,趣味无穷,传达出浓郁的日本文化韵味和风情。
  本书是日本诗人、小说家室生犀星的散文随笔代表作。表现了作者对终生痴迷的庭园建筑观赏、陶瓷器皿鉴别收藏的不同寻常之感悟,其兴趣之广、好奇心之强、钻研和动手能力之好,非一般的陶瓷园林专家能比。书中选文,还涉及茶道与艺术插花、花鸟虫鱼欣赏及作者生活杂感等。闲适之余,趣味无穷,传达出浓郁的日本文化韵味和风情。
  作者简介:
  室生犀星(1889-1962):日本著名诗人、作家。青年时期倾心于诗歌、散文创作,诗歌代表作有《爱的诗集》《抒情小曲集》等,散文随笔代表作有《女人》《残雪》《造园的人》等;中晚年以后进入创作盛期,先后发表了《幼年时代》《情窦初开》以及反映家族和社会矛盾的《兄妹》《杏儿》等有影响的作品。周祥仑(译者):原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日语教授、中央电大基础部客座教授。译作有《鲜花盛开的渡口》《日本随笔选集》(主译)、《忘却之河》《阿部家族》《刺痛》《木乃伊的口红》等。
  目录:
  译者序
  一、庭园篇
  日本的庭园
  名园水声
  造园人
  石雕洗手池
  庭园布石
  竹庭
  夏日庭园
  篱笆墙
  冬日庭园
  木藤家的庭园
  六窗庵
  废园
  小栗风叶的庭园译者序
  一、庭园篇
  日本的庭园
  名园水声
  造园人
  石雕洗手池
  庭园布石
  竹庭
  夏日庭园
  篱笆墙
  冬日庭园
  木藤家的庭园
  六窗庵
  废园
  小栗风叶的庭园
  深夜庭园
  二、陶瓷篇
  竹沥杂谈
  瓷瓶和生花
  信乐陶瓷
  一片残瓦
  三、鱼眠洞杂记篇
  窗明几净
  午睡
  出售冰激凌
  祖先的荣誉
  无用文人
  芭蕉
  夏炉
  和服短袿带儿
  七草之日
  赤贫
  鸟羽僧正的青蛙
  早春
  夜间列车
  轻井泽
  香烟盒
  圣诞节
  袜子
  四、花与茶篇
  野蔷薇
  插花
  插花艺术
  落霜红
  竹子
  茶师千利久
  五、鱼鸟昆虫篇
  冬蝶
  香鱼
  青蛙
  萤火虫
  蜉蝣
  蜗牛
  小黄莺
  家鸡
  六、蛇记
  夏日来临
  深山
  但愿不再见
  裁缝师
  搜蛇风波
  赃物
  骨瘦如柴
  七、其他
  寻鹅
  雨伞
  花圃
  秋风
  墓前红花
  室生无论在东京大森的自宅,还是在长野县轻井泽的别墅,均亲自动手造出日本风格的庭院。园内布满整齐漂亮的藓苔,并设置了石佛、五轮塔、道祖神等,还种植了修剪齐整的草木。他永不知疲倦地享受着造园的乐趣。他还在书桌旁边摆放着各种瓷瓶、陶罐、俑人等。他就是在这种氛围中悠然自得地从事创作。
  ——日本作家福永武彦
  室生是日本大正时期质朴而又独具特色的诗人出身的小说家。和同时代作家的业绩相比,可以说他是一位堪称出类拔萃的作家。他把大正文坛私小说的严格性、诗人那种奔放热情、唯美艺术思想、社会正义性、生活的现实性以及匠人的修养乃至自由精神,集于一身,因而是个难能可贵的作家。
  ——日本著名文学评论家奥野健男《日本文学史》
  庭园布石
  在我看来,世界上最为忧郁沉闷的东西莫过于石头了。那么人类又为什么对石头如此钟爱呢?俳句诗人芜村曾作句说石:
  萧条枯野寂,日没众石凄。
  朔风扫田圃,眼见碎石飞。
  北风袭屋顶,檐头滚沙石。
  人类喜欢石头是因为它具有寂静无语的形象和朴素浅淡的色调。如果情况相反,恐怕没有人爱石如宝吧。如果进一步刨根问底的话,那是因为石头这种东西永远不招人讨厌。它总处于深深的孤独寂寞中,却又拥有沉稳平静的心态。人类在其成长过程中,最初似乎是从把玩石头开始,而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好像依然把石头当作玩物。这就如同诗文之路起步于写俳句,而当作家步入老境后,俳句仍旧是老年文学之友,道理一样。我儿时去河滩向远处抛石头玩,经过数秒后,才听到那石头发出——的撞击声。这声音让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受到人世间的幽深寂静。
  到了植物抽芽时期,园内脚踏石和散放石仿佛也从荒凉的寒冬中苏醒并开始呼吸,而且它们身上好像还蕴藏着某种能量。说不定就是这种能量让草木发芽,让那嫩黄的幼芽在苍黑古老的石头上下生长爬藤。
  早春时节,人们能格外感受到石头的巨大能量,为此必须让石头经常保持湿润状态。那些能贮水的石头,表面坑坑洼洼存水甚少的石头,还有人工浇湿的石头,表现得粗犷而有生气,而它们在朝阳照射前的那种沉着冷静,却又显得无比幽雅。有时,它们那被夜雨打湿而期盼晴空的样子,又宛如向异性委婉示爱一般。假如它们是脚踏石,我会不忍心下脚踩踏。因为清晨这段时间,石头也处于心平气静状态。一天早晨,发现暗青色的散放石侧,长出一根款冬花茎,我甚感惊讶,瞪大眼睛瞧着它。因为映入眼帘的像是一个插着头簪、躬腰微笑的大活人。石头在园主难过时,也会现出伤心的模样;园主高兴时,它们也会跟着快活。一天早上,我不经意间向下看,并将目光停留在一块河底石上,出乎意料的是,此时河底石已先于我作出一副温情脉脉的姿态。我也屡屡想以同样情感和它们拥抱。因而,我似乎理解了相阿弥相阿弥(?—1525),日本室町后期的山水画家,也擅长插花、香道。的一番话。他曾亲口对人说:一生愿意徜徉于青山绿水之间,和父母兄弟相比,更愿与林泉木石结伴。一个人至少在能感知到石头的一颦一笑时,才算真正拥有了爱石之心。曾有个小孩来园内抚摸草芽的嫩尖。她的举动和我抚摸石块一样,都是出自一颗极大的爱怜之心。俳句家芭蕉芭蕉,姓松尾(1644—1694)。江户前期著名俳句家。曾作句歌颂这种爱心:
  疑是棣棠落叶响,
  原为瀑布哗哗声。
  怎生爱梅心太切,
  无奈折取邻家枝。
  王庭吉浙江新昌人,南宋遗民、画家。一生游于青山绿水间,以书画自娱,善画山水竹石,尤精水仙。的水仙图也一样,画中水仙那细弱无力的花茎、一枚沉甸甸的垂叶,说明她并非一口气长高,而是在静谧中慢慢生长开花。这位画家的心理历程和我们是相通的。还有勾勒石岸古松的曹云西曹知白(云西)(1272—1355),浙江华亭人。书画家。其书画用笔施墨讲究细、淡、枯、疏,富于简净苍秀的意蕴。、描画水岸枯木隐居图的九龙山人九龙山人(王绂)(1362—1416),江苏无锡人,明代画家。善写山、木、竹、石。,他们所共有的思想,把我那些散而不严的认识统一了起来,从而保持完整,避免混乱。他们个个都是享誉天下的画家。
  关于庭园布石方法,据说有两块一组、三块一组,还有五块一组等秘不外传的诀窍。我却主张随意设置。不过,事物都有个平衡匹配问题。只要不打破平衡,令人赞叹信服即可。如果已摆放好的石块,看上去还缺点什么,或者现出不胜寂寞的样子,说明它需要一个伴儿。能确切捕捉到这种状况也要靠我们的爱心。说起来它们也有情感啊!一块石头无法独立时,可以增设一块嘛。如果连续增加两块,主石仍觉孤单又该怎办呢?那就要连置五块。要是因此而破坏了总体平衡又当如何呢?在这种情况下,我会强行复原,按最初布局,让主石独立,甘受寂寞。
  至于脱鞋石、脚踏石的铺设,非内行决不会搞得很稳妥。利久曾应邀到某家庭园参加活动,茶会刚完,二话没说便匆忙离去。后来听说是因为当时他发现组石中有一块脚踏石被换掉。不论怎么说,随着脚踏石丁丁当当、一块又一块向前铺去的势头,整个庭园被注入生气,活了起来。从石块铺法能窥出园主的头脑如何。石块铺无止境,铺一块想接着铺另一块,不停地铺下去,所以必须在恰到好处时收住。我深感铺设脚踏石,仿佛给庭园穿戴胄甲。
  有个时期,园角的梅树墩上出现五棵小灵芝,经月之后,菌株长出伞盖。在中国灵芝不仅很名贵,而且把它作为罕见的吉祥物摆在佛龛前,听说难得见到。无论茎部或者伞盖均属菌类,质地却很坚硬,阴干后能一直保持原形。一浇水则会变成亮晶晶的朱红色。它们的生长状态又如何呢?第一棵在右,第二棵在左,第三棵伞盖大而且稍微离开一点距离,第四五棵又很匀称地左右分开。它们的间距竟然安排得如此巧妙。这时我忽然联想起脚踏石的铺法,觉得如果仿照灵芝的自然排列方式去铺设也蛮有趣儿。而这种铺法竟然又和脱鞋处的石板、石阶的组合方法很相近。虽然纯属巧合,这种布石法自古以来就广为人知却是不争的事实。
  从外走廊或客室走下庭院的脚踏石最好使用质地坚硬的石料。可以采用纵行三石一组和四石一组连铺法,当然也不妨运用三石一组和二石一组的铺法。唯独短条石可以按照各条石长的二分之一错位铺设。像所谓梆子状方条石,按两条一组错位三分之二长即可。脚踏石周边如果长出藓苔,便无需种植小草。不过,园内散栽一些观赏用大叶竹,仿佛带点虚白脱墨的水墨画中的情景也颇为好看,或者光有绿苔也无不可。我最喜欢取自山上的苔藓,名叫“日苔”,不浇水也碧绿碧绿,在暑热干旱的情况下也绿色依旧。其苔质壮实,平常无需浇水,等待下雨,或者一周浇一次即可。这种青苔适合于大型庭园,让它习惯于无水环境,它会自然成苔。通常会认为苔质越细腻越好。但产自山上的干苔,虽然质地粗糙,却给人以更为老成庄重之感。总而言之,石头和绿苔在庭园中的价值比重偏大一些为佳。龙安寺的石庭从某种意义上说,完全体现了达官贵人们那种高雅不俗的心境。耐得住寂寞的人,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具有石庭精神。在阴云密布的天空下,我蹲在地上与庭石相对而视,并且当瞬间瞥见它们那极为和蔼可亲的姿态时,顿时觉得自己看到了达观者们的内心世界。
  庭园内铺上红色山土,经过一两年便会长出青苔。但让石头在同样时间内生出青苔则很困难,必须打消这种急于求成的浅薄想法。只有文人雅士才能长年并且耐心地等待雨水来滋养绿苔。而那些种苔之辈和我们是两类人。一块四周长满干苔、绿色吃进体内的脚踏石,犹如一册被蠹虫咬蚀的古卷,令人感到亲切。我爱怜爬在石上的蜗牛、蚂蚱、鹡鸰的身影,也喜欢使人深感寂寞的阴天和雨景。据说有人把一种叫做“拜石”的石头,设在园内最清净的地方,供人敬拜。我觉得这种陈旧做法废除为好。还有人在池畔设置各种名目的石头,如垂钓石、滴砚石、制砚石、笔杆石等,大概是那些热衷于布石的园主们喜欢取这种名字吧。其他,如鸳鸯石、虎溪石、阴阳石等,这是根据石头形状想出的名字。兼六园等公园中保持着传统做法,刻着古代名称的饰石随处可见。据说阴阳石等,古时被偷偷藏在院内不为人知的地方。如今我们不把它视为无聊之举,而说它像是请进来的一个吉祥物,恐怕大家会莞尔而笑吧。
  





上一本:藏地圣境 下一本:徐中玉文集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造园的人的作者是室生犀星,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