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文学瑰宝,是中国人最喜爱的一部名著。几百年来,对于红楼梦的研究已形成一种时尚,并形成一种显学——红学。 本书是从叙事结构入手,把握其宏观的框架、整体的脉络、演进的肌理,并以此来解读这本名著。可说是另辟蹊径,读来不但妙趣横生,而且能从中悟到许多读书写作的心得和经验。可说是研究红楼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本书提出三个基本的新观点。 一、《红楼梦》叙事结构是由两种形态构成。前5回是《红楼梦》的蓝图,第6回—120回是故事的主体,二者是互动的关系。前5回所形成的潜在结构,形成了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大历史语境,还蓄积了封建社会的潜意识、潜能量,营造了巨大的张力空间,许多情节线索都是从这里牵引出来的。 二、《红楼梦》叙事的进程,是由三条意脉贯穿而下,一条是贾府的悲剧,沿着“虚架子”的繁华豪奢,到“内囊”显露,再到衰枝落叶;一条是宝玉的爱情婚姻悲剧,从初恋到宝黛心心相印,再到黛死钗嫁,宝玉出家。一条是王熙凤的人生悲剧,从她叱咤贾府到心衰力挫。这三条意脉牵动、生发和制约着大大小小伏线和余脉,织成《红楼梦》故事的主体。 三、《红楼梦》叙述内容由十个叙事单元组成,分为三个流程。(一)钟鸣鼎食的贾府:第6回—63回;(二)风雨飘摇中的贾府:第64回—91回;(三)走向衰败的贾府:第92回—120回。 作者简介: 郑铁生,天津外国语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获得“教学名师”的称号。参加全国学术团体并兼任: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北京曹雪芹学会副会长,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副会长等,其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小说名著与中国叙事学。 目录: 目录: 自序 绪论:读懂曹雪芹 一、曹氏家族文化孕育一代文学天才 (一)曹氏家族文化 (二)曹寅开创了曹氏家族文化的继往开来 (三)人文社交圈促进了曹氏文化家族的提升 二、曹雪芹素描 (一)发现曹雪芹卒年 (二)曹雪芹的名号 (三)秦淮旧梦人犹在 (四)傲骨如君世已奇 (五)爱君诗笔有奇气 (六)不如著书黄叶村 三、读懂曹雪芹的一个原则:“小众学术,大众欣赏” 目录: 自序 绪论:读懂曹雪芹 一、曹氏家族文化孕育一代文学天才 (一)曹氏家族文化 (二)曹寅开创了曹氏家族文化的继往开来 (三)人文社交圈促进了曹氏文化家族的提升 二、曹雪芹素描 (一)发现曹雪芹卒年 (二)曹雪芹的名号 (三)秦淮旧梦人犹在 (四)傲骨如君世已奇 (五)爱君诗笔有奇气 (六)不如著书黄叶村 三、读懂曹雪芹的一个原则:“小众学术,大众欣赏” 第一章《红楼梦》叙事结构的整体形态 第一节胡适一生重视传播“程乙本” 一、胡适始终重视《红楼梦》“程乙本” 二、胡适晚年评析《红楼梦》“程乙本” 三、在“高鹗续书”问题上反对“妄说” 第二节《红楼梦》的故事是怎样讲的? 一、对《红楼梦》“写法”的追寻和思考 二、《红楼梦》打破了传统的“写法”,成为古典小说的经典之作 第三节《红楼梦》前五回叙事结构形态的独创性 一、前五回叙事结构的独创性 二、全书以三条意脉、三个阶段和十个叙事单元结构创造的艺术生命 第二章《红楼梦》蓝图——前五回的叙事特征 第一节三个过场人物把镜头推近贾府 一、一脚踩着人间、一脚踏着仙界的甄士隐,拉开了《红楼梦》的序幕 二、冷子兴对贾府百年底里“门儿清” 三、贾雨村“走进贾府”的叙事作用? 第二节三个典型人物和贾府典型环境 一、林黛玉“依傍外祖母”,走进贾府 二、凤姐为啥能掌荣国府家政大权? 三、贾府的命根子——宝玉 第三节《红楼梦曲》、判词隐喻着青年女子的生活道路和命运结局 一、宝玉揭开了金陵十二钗的盖头? 二、金陵十二钗排序是以女性人生的三个层面为原则 三、金陵十二钗排序与《红楼梦》叙事结构的关系 第三章钟鸣鼎食“虚架子”的贾府 第一节王熙凤与末世贾府的豪奢和淫糜 一、一个流动的视点——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二、“阿凤正传”? 三、明线与暗线交替写秦可卿之死 四、元妃省亲与荣国府“内囊尽上” 第二节宝玉黛玉情窦初开至初恋 一、一部大书为何从“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写起? 二、宝玉初恋时的两种牵引力:“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 三、宝玉挨打是贾府内部矛盾冲突的一次爆发 第三节贾府的钟鸣鼎食与潜流暗礁 一、大观园的儿女结社吟诗 二、贾府钟鸣鼎食的生活 三、“凤姐泼醋”触及了传统文化的潜流暗礁 四、贾赦与贾母,邢夫人与凤姐——贾府房族之争的较量 第四节贾府“内囊尽上” 一、乌进孝交租 二、探春理家和大观园的改革 三、大观园春天的风波 第四章风雨飘摇中的贾府 第一节王熙凤的性格能量与尤二姐悲剧 一、王熙凤生活在封建正统秩序错位的家族环境里 二、王熙凤本体性格以及两面性 三、贾琏偷娶尤二姐引发了与凤姐感情上的冲突和破裂 四、王熙凤逼死尤二姐,既释放了很大的能量,又消耗了自己,为悲剧的人生埋下了祸根 第二节贾府内囊尽上、大故叠起 一、贾府衰败:宁国府在先,荣国府在后 二、贾府经济拮据,内部矛盾突出 三、抄检大观园:“金玉良缘”压倒了“木石前盟” 第三节多事之秋的薛家与贾家 一、薛蟠命案是贾府衰败的一条隐线 二、迎春误嫁中山狼 三、元春之病 第四节宝黛爱情遭遇毁灭性的打击 一、贾母对宝黛爱情态度的变化 二、王夫人阴柔所为确立“金玉良缘” 三、黛玉对待“金玉良缘”的心理变化 第五章走向衰败的贾府 第一节宝玉婚事和贾府被抄 一、风雨飘摇中的贵族之家 二、宝玉痴傻黛玉之死 三、王熙凤身衰力挫,大失人心 第二节贾府死丧接连刁奴欺主 一、贾府的悲剧,死丧接连 二、贾府的悲剧,大故迭起——贵族之家的破败 三、贾府的悲剧,宝玉出家——“金玉良缘”的结束 (二)贾政和宝玉父子矛盾的性质 第三节沐皇恩复世职家道复初 一、“沐皇恩”、“延世泽”、“兰桂齐芳” 二、顽石的故事首尾呼应 三、《红楼梦》是悲剧 读懂曹雪芹 今年是曹雪芹逝世250周年,我们对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最好的纪念,就是读懂他的著作《红楼梦》。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丰碑,是一座璀璨夺目的艺术瑰宝。两百多年来,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文化层面、不同民族的广大读者,热爱和欣赏《红楼梦》,予《红楼梦》仿佛走进诗意的栖居之地、传统文化的生命家园,从而获得一个精神享受的世界。20世纪新红学创立以来,许多学者倾注毕生心血,对曹雪芹的家世和生平追问和考证,对《红楼梦》的版本、文本的思考和探求,形成了现代学术意义上的“红学”。使我们在尘封的历史档案里,从搜寻的断简残篇中,了解了曹雪芹的家世,并大致勾画出曹雪芹的风貌。但毕竟对他的身世知之甚少,不能不令人扼腕感叹! 一、曹氏家族文化孕育一代文学天才 在中国文化史有一个成才的现象,文化家族经历几代的人文积淀才能产生一个文化巨人。 文化家族的突出表征是一门风雅,对外彰显家族人文昌盛的优越;对内是孕育文化巨人的环境和土壤。究其实质,这样的家族流贯的一种“文化之贵族”的血液,一种潜在的精神,一种伟岸的人格,一种傲骨的气质。“诚所谓君子之泽也。”(吴宓语)曹雪芹家族就具有这种“君子之泽”。 (一)曹氏家族文化始于曹玺 曹氏家族三代四人为江宁织造,文化与家族权势的结合,逐渐演进为百年望族——曹氏家族文化。 如果从曹玺算是曹氏文化家族起步阶段,那么使之得以发展的两个因素:一个外在因素是,曹氏家族三代四人都受之于康熙的钦命,几乎伴随康熙王朝相始终。造就了长期而稳固的权势和社会地位,才使一个文化家族得以延续和开拓。另一个是内在因素,曹玺开创的优良传统,在其家族的人才链条上能够代代传承,而且出人才。 第一,踔厉敢为,文武兼备。这八个字可以概括曹玺的性格和人生道路。曹玺顺治元年(1644年)随父进关,约25岁;康熙二年(1663年)曹玺担任江宁织造,约45岁。当时政局极为严峻动荡,反清复明,聚武拒垒,江湖啸聚,山林闹事,江南并非是一块“乐土”,而曹玺在任上显示出超人的才干和出色的功绩。“玺至,积弊一清,干略为上所重。”当他回京面圣,“陈江南吏治,备极详剀。”受到皇帝的赞许和嘉奖,官至一品。曹玺在江宁织造任18年,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6月而陨,66岁。 第二,重视家学,培养后代。“公承其家学,读书洞彻古今,负经济才,兼艺能,射必贯礼。”(《江宁府志?曹玺传》)当年曹玺任江宁织造,其子曹寅与弟弟曹宣随父之任。曹玺曾在花园亲手种植一棵楝树,在浓密的树荫遮蔽的亭子下指点两个儿子读书。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9月至11月康熙南巡,特意到曹家抚慰。纳兰性德扈从康熙南巡时到过曹家,回到京都,曾作《曹司空手植楝树记》,深情地追思了曹玺树人其德:“此即司空之甘棠也”。曹寅为了纪念其父的教诲,曾邀集当代名士写诗作文,绘画题字,名之《楝亭图》,将永远摇曳着铭刻家庭教养和社交文化记忆的涟漪。 第三,延揽高朋,诗酒雅聚。这是明清时代上流社会文人沟通情感、交流学问、切磋诗文的一个形式。对家族的门风趣尚,对后代视野的开拓,以及情趣雅好的熏陶,都大有好处。曹玺当年经常延揽当世名士,诗酒雅聚,“风堂说旧诗,宾客列前席”。他逝世后,康熙的师傅大学士熊赐履写挽诗就描述:“云间已应修文召,石上犹传锦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