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作者:袁洪泉选     整理日期:2014-08-16 01:53:43

《师》精选现当代著名作家以“师”为题的经典散文,有鲁迅所写的经典名篇《藤野先生》和《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有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也有丰子恺的《怀李叔同先生》、废名的《知堂先生》,汪曾祺的《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余光中的《文章与前额并高》、贾平凹的《我的老师》等,共收编以师为题的名家经典散文40篇。
  中国素来是一散文大国,古之文章,已传唱千世。而至现代,散文再度勃兴,名篇佳作,亦不胜枚举。散文一体,论者尽有不同解释,但涉及风格之丰富多样,语言之精湛凝练,名家又皆首肯之。因此,在时下“图像时代”或曰“速食文化”的阅读气氛中,重读散文经典,便又有了感觉母语魅力的意义。
  本着这样的心愿,我们对中国现当代的散文名篇进行了重新的分类编选。比如,春、夏、秋、冬,比如风、花、雪、月……等等。这样的分类编选,可能会被时贤议为机械,但其好处却在于每册的内容相对集中,似乎也更方便一般读者的阅读。
  这套丛书将分批编选出版,并冠之以不同名称。选文中一些现代作家的行文习惯和用词可能与当下的规范不一致,为尊重历史原貌,一律不予更动。
  作者简介:
  陈子善,1948年生,上海市人。编著等身的著名学者、书人、张爱玲研究专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数据与研究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
  蔡翔,男,1953年生,上海市人。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曾任《上海文学》杂志社执行副主编,现为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
  
  目录:
  悼蔡元培先生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怀李叔同先生
  回忆辜鸿铭先生
  哭鲁迅先生
  听胡适之先生讲课
  知堂先生
  敬悼佩弦先生
  永怀师恩
  想起了吴雨僧先生
  回忆叶公超先生
  怀冯芝生友兰先生
  金岳霖先生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悼蔡元培先生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怀李叔同先生
  回忆辜鸿铭先生
  哭鲁迅先生
  听胡适之先生讲课
  知堂先生
  敬悼佩弦先生
  永怀师恩
  想起了吴雨僧先生
  回忆叶公超先生
  怀冯芝生友兰先生
  金岳霖先生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瘦影
  ……  北大学生本来毫无组织,蔡先生来后就把每班的班长招来,劝他们每一系成立一个学会。许多班长退下来踌躇道:“这件事怎么办呢?”因为同学们实在太散漫了。但靠了蔡先生的敦促和指导,以及学校在经费上的帮助,许多会居然组织起来了。不但每系有会,而且书法研究会、画法研究会、音乐会、辩论会、武术会、静坐会……一个个成立起来。谁高兴组织什么会就组织什么会,谁有什么技艺就会被拉进什么技艺的会。平时一个人表现自己能力时很有出风头的嫌疑,可是到了这个时候,虽欲不出风头而不可得了。校中尽有消遣的地方,打牌听戏的兴致也就减少了许多。
    一校之内,无论教职员、学生、仆役,都觉得很亲密的,很平等的。记得蔡先生每天出入校门,校警向他行礼,他也脱帽鞠躬,使得这班服小惯了的仆人看了吐出舌头来。
    《北大日刊》的稿件拥挤了,他就添出《月刊》。《月刊》的发刊词是他自己做的。他说:“《中庸》里说‘万物并商而不相害,道并行丽不相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我们应当实践这句话、,”那时正在洪宪帝制和张勋复辟之后,我们看他把帝制派的刘申叔先生(师培)请到国文系来教中古文学史,又把复辟派的辜鸿铭先生(汤生)请到英文系来教英圈文学。刘先生的样二子还不特别,辜先生却是大辫子,乌靴,腰带上眼镜袋咧、扇袋咧、鼻烟袋咧,历历落落地挂了,许多,真觉得有点不顺眼。但想到《月刊》的发刊词,就知道他是有一番用意的,他不问人的政治意见,只问人的真实知识。哲学系的“经学通论”课,他既请今文家崔适担任,又请古文家陈汉章担任。由得他们堂上的话互相冲突,让学生两头听了相反的议论之后,自己去选择一条路。
    国史馆自馆长王闽运死后,归并北大,蔡先生就兼任了馆长。为了编史,他请了许多专家,如张相文、屠寄、叶瀚等等,于是在大学中也添设了史学系,请这班先生兼一些课。国史馆中除了搜集民国史料之外,还编中国通史和分类史,定有很周密的计划。
    那时国立大学只有这一个,许多人眼光里已觉得这是最高学府,不能再高了。但蔡先生还要在大学之上办研究所,请了许多专家来做研究导师,劝毕业生再入校做研究生,三四年级学生有志深造的亦得入所,常常开会讨论学问上的问题。这样一来,又使大学生们感觉到在课本之外还有需要自己研究的学问。清朝大学堂时代,图书馆中曾有许多词曲书,给监督刘廷琛看作淫词艳曲.有伤风化,一把火都烧了。到这时,蔡先生请了剧曲专家吴梅来做国文系教授,图文研究所中又大买起词曲书来。岂但搜罗词曲而已,连民间的歌谣也登报征集起来了,天天在《北大日刊》上选载一两首,绝不怕这些市井猥鄙的东西玷污了最高学府的尊严。那时我们都是二十余岁的青年,自以为思想是很新的了,哪知一看学校当局公布的文件,竟新得出乎我们的意想之外!
  ……
  P4-5





上一本: 下一本: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师的作者是袁洪泉选,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