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清主编,曹旭先生就慨允为序。曹旭教授乃钟嵘《诗品》的专家,也是个散文高手,其散文载入《中国散文通史》。共十二个栏目,如“阅读名家”范曾先生之二三记(周建忠)我与耿林莽(王志清)还是那个李吉林(王志清);如“校园钟秀”一时多少豪杰(周建忠)盘点文学院(周建忠)江南,江南(五章)(王育红);“润物有声”天若有情(三章)(王育红)毕业离歌(六章)(王育红)车,还是那辆车(张祝平)临歧当歌(赠序五则)(徐乃为)夜晚仙林的声音(封树芬)还有“域外拾掇”“城市呼吸”“负爱如山”“心壁回音”“万物有灵”“幸福成长”“故土回望”等,思想健康,格调清新,抒闲情而亦写逸致。 作者简介: 王志清,南通大学文学院教授,南通大学生态文学研究所所长,兼职有:中国王维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赋学会特邀理事、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散文诗学会理事、代表著《纵横论王维》《盛唐生态诗学》《中国诗学的德本精神研究》等,近期论文见诸《文学评论》《文学遗产》《北京大学学报》《中国比较文学》《文史知识》《河北学刊》《中国诗歌》《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期刊。 目录: 人间闲话○002 目录: 序:大学要有一颗文学的心……………………………曹旭/007 阅读名家 范曾先生之二三记………………………………………周建忠/003 我与耿林莽………………………………………………王志清/013 还是那个李吉林…………………………………………王志清/020 感恩曹旭师………………………………………………吉定/024 幸从建忠师………………………………………………施仲贞/028 邂逅吴镕…………………………………………………王志清/032 校园钟秀 一时多少豪杰……………………………………………周建忠/037 盘点文学院………………………………………………周建忠/046人间闲话○ 002 目录: 序:大学要有一颗文学的心……………………………曹旭/007 阅读名家 范曾先生之二三记………………………………………周建忠/003 我与耿林莽………………………………………………王志清/013 还是那个李吉林…………………………………………王志清/020 感恩曹旭师………………………………………………吉定/024 幸从建忠师………………………………………………施仲贞/028 邂逅吴镕…………………………………………………王志清/032 校园钟秀 一时多少豪杰……………………………………………周建忠/037 盘点文学院………………………………………………周建忠/046 江南啊,江南……………………………………………王育红/051 我的“二传手”之梦……………………………………许富宏/066 在读研的日子里…………………………………………施仲贞/071 润物有声 天若有情…………………………………………………王育红/077 毕业离歌…………………………………………………王育红/092 车,还是那辆车…………………………………………张祝平/111 临歧当歌(赠序五则)……………………………………徐乃为/114 夜晚仙林的声音…………………………………………封树芬/119 域外拾掇 日本人请客吃饭:不饿不饱……………………………曹旭/125 BB霜与韩国美女(外一篇)………………………………张祝平/128 韩国印象三则……………………………………………王志清/133 他们可能在晒太阳………………………………………周建忠/138 梦想成真…………………………………………………吉定/141 城市呼吸 园苑三赋…………………………………………………徐乃为/145 问路…………………………………………………许富宏/149 曾经“濠河”难为水……………………………………施仲贞/152 我的书房我的厨房………………………………………王志清/157 新疆“歌厅”的尴尬……………………………………张祝平/160 聊天室的名嘴们…………………………………………张祝平/163 一个西瓜的非正常死亡…………………………………齐静/167 负爱如山 父爱,永远的父爱………………………………………周建忠/177 我的大姑…………………………………………………曹旭/198 痛忆我父…………………………………………………顾友泽/201 菊图腾……………………………………………………周建忠/208 最动容的丧礼……………………………………………张祝平/213 心壁回音 无言以对…………………………………………………丁富生/217 爱的绝唱(外二章)………………………………………齐静/219 对不起,我不是女生……………………………………王育红/221 单恋…………………………………………………施仲贞/226 我曾经爱过你……………………………………………施仲贞/229 万物有灵 动物也听方言……………………………………………张祝平/235 憨子…………………………………………………黄伟/238 小白列传…………………………………………………陈亮/243 死里复活的兰……………………………………………王育红/245 “雀舌”救主……………………………………………王志清/248 幸福成长 冰糖葫芦…………………………………………………张祝平/255 青春小鸟一去无踪影……………………………………封树芬/258 跳跳成长录………………………………………………顾友泽/262 你还是男孩吗……………………………………………王育红/270 迎着太阳舞蹈……………………………………………王育红/273 故土回望 祖母的除夕………………………………………………曹旭/279 芦苇与花帘………………………………………………周建忠/283 最美的声音………………………………………………丁富生/293 故乡的雾呵,故乡的雨…………………………………施仲贞/295 还乡的感觉真好…………………………………………王志清/298 序跋选萃 序《华夏纪实报告文学选》……………………………王志清/305 序《中国诗歌地理·香港九人诗选》…………………王志清/312 序《巨星风采·传奇系列》……………………………周建忠/315 序《织锦城杂记》………………………………………王育红/319 后记…………………………………………………王志清/323 真没有想到,这些个学者散文也能成其气候! 散文界的权威人士誉之为一种“风景线”,一种“通大现象”。 也有研究者说:要不了多久,这些散文便会进入学术研究的视野。 当代学坛巨匠傅璇琮先生在为通大散文集《儒林心史》所作的序中谆谆嘱曰:“这里我想再提一个建议,即继《文心雕虫》、《儒林心史》后,可能还陆续编纂学术性散文集,鉴于南通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我希望南通大学学者们着意于地域文化研究,多方面地抒写南通地区历史文化发展的地域特点及当前文化发展的生态环境。这就不仅增进对南通本地的认识,也能突出显示江苏文化的丰富内涵,江苏文明的历史成就,为区域文化独创性与中华文明整体性的和谐结合研究,确有进一步扩展与深入的意义。”傅先生的激励,使我们更加自信,也更加自觉,集一团队学者之力,一而再、再而三地编辑出版我们的散文,自《文心雕虫》(齐鲁书社2007)、《儒林心史》(齐鲁书社2009)、《学林广记》(黄山书社2010)之后,《人间闲话》已经是第四部了。 我们首开纪录,编辑出版一个学科的学者散文,似乎有点“歪打正着”的效应。 其一,扩大了影响。 有学人这样“比较”说:通大学者散文集,比不少学者的论文集更让人愿意读。 有学人这样“评估”说:你们的脑子真够用的,花个三五万,只能登一期广告。 我们不做广告。我们用我们的散文广而告之。我们的散文集全国各地有售,香港、台湾乃至美国的书店能够看到它们的身影。这远非三五万元的广告费可以达到的效应。 不少著名学者都知道,通大古代文学教研室有一群写散文的人。 不少著名作家也知道,通大古代文学学科的那帮人写的散文还不拘一格。 这种文学影响,与学科的学术影响,相得益彰,互为提升。或者说,这种散文写作的影响,对古代文学的学科建设是一种强劲而有效的助推。 其二,凝聚了力量。 南通大学的中国古代文学是江苏省重点学科,这个学科结构优化,实力雄厚。非常自豪的是,上海师大的著名学者曹旭教授,也以通大客座教授的名义,踊跃地加入到我们的行列。 从这些散文中就可以看出,这是一支精锐的队伍,是一个和谐的集体,是一个蓬勃向上的团队。这些健康的文字,这些朴质的语言,这些本真的故事,还告诉人们这是一群追求崇高的人,他们丰富的内心情感,他们乐观的生活态度,他们积极的进取精神,他们的当代意识与人文情怀,他们对于社会、历史、人生思考的极大热情,以及他们“思想的知觉化”的深度等等,都得以活生生地呈现。 散文写作,不仅是他们情感抒发的需要,也成为他们精神面貌的展览,更是学科团队的一种心灵交流,是人际关系的巡礼。 其三,锻炼了文笔。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我们是研究古代文学的学者,说白了,我们端的就是文学的饭碗,我们端的是文学的饭碗。我们的文学底蕴如何?我们的研究文字有没有文学性?我们能否在文学创作上也牛刀小试? 笔者曾经与研究生们戏言:你们到书店买书,可先读作者的后记。言下之意是,从后记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文字功力。不少的学术著作没有学术。不少的文学研究没有文学。顶多是“整理”。因为是“整理”,因为只能“整理”,因为只满足于“整理”,故文字就不怎么讲究,忘记了自己搞的是文学研究,而满足于文通字顺的“白话”表达。 因此,我们的学科带头人鼓励学科同仁积极写作散文。 因此,我们招考研究生,笔试中加试散文。 我们用散文来磨砺我们的文字,磨砺我们的思想,散文写作也磨砺了我们欲善其事的利器。 回过头来看,在古代文学学科提倡散文写作,把这些“埋头故纸堆”的学者们动员起来,自觉呼吸新鲜空气,自觉盘点自己的情感与思想,提升语言的表情达意的能力,真是一高招一妙着也。 编者受命,编第四部散文集,取名《人间闲话》。闲,绝非无事可做;更非无聊慵懒。闲,是一种境界,闲是一种状态,闲是一种情调和情境。诗人余光中说:科学是忙出来的,文学是闲出来的。有闲情逸致而方可高远淡泊。笔者以为,这一部散文集,在思想性与艺术性上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人间闲话》才有编辑的动议时,曹旭先生就慨允为序。曹旭教授乃钟嵘《诗品》的专家,也是个散文高手,其散文载入《中国散文通史》(教育部“211工程”重点项目、“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散文学会会长、著名散文家林非先生曾为我们的散文集作序,中国唐代文学学会老会长、古代文学研究泰斗傅璇琮先生曾为我们的散文集作序,辽宁省委原宣传部长、著名散文大家王充闾也曾为我们的散文集作序,这些散文与研究领域里的顶级大家为我们的散文集作序,让我们深受鼓舞与激励,也让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连续出版学者散文集。在《人间闲话》编辑完毕而即将付梓之时,我们又在考虑下一部了,下一部的题目暂叫做《且说新语》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