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男人、有关女人、有关世俗、有关爱情、有关生命的不破不立……作者写自己的事、身边的事、生活的事,立场鲜明,左右逢源,将人生阅历的感悟、社会审美的剖析融进诙谐幽默、理性睿智的风格中,带给你愉快的阅读体验。 作者简介: 余翠荣,70后,毕业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内蒙古作协签约作家,内蒙古“草原文学重点扶持作品”入选者。文笔犀利率性,亦谑亦谐,于细微处体现生活况味。著有随笔集《今夕何夕》。 目录: 第一辑 女作家与城市 花的灵性 睡懒觉哲学 情书 称呼的尴尬 倾城之恋 关于女人味儿 仰视的爱,俯视的爱 男人如衣服 诗人的率性 星期天的下午 谁理解左拉 名字的宿命 别拿性别说事儿第一辑 女作家与城市 花的灵性 睡懒觉哲学 情书 称呼的尴尬 倾城之恋 关于女人味儿 仰视的爱,俯视的爱 男人如衣服 诗人的率性 星期天的下午 谁理解左拉 名字的宿命 别拿性别说事儿 懒 老之将至 剿蚊记 咱家老妈 旧书 身居闹市 土话 紧张的心,比鬼更可怕 我的“茶经” 字丑 第二辑 “风骚”来袭 粉丝 由生日想到的 闲无事,背古文 出书如同结婚 疯子 写在父亲节 活着的尊严 女子无才便读书 求仁得仁,还是一语成谶 假如梅兰芳不死 幸福没标准 方孝孺之死 编辑与作者 无酒不欢 文人七宗罪 说说冯小刚 每个女人都是一朵花 女人何辜 以文取暖煮字疗饥 拒绝这种友谊 糟糕的日子 吃 乌梁素海之殇 第三辑 我写的文章 感怀2012 谈“繁体字回归” 广陵绝响风流绵长 我看我自己 狗儿的故事 都是虚荣惹的祸 “二黄河”拍片花絮 男人看三国女人读红楼 回头看尽是风景 首饰 写作,是娱乐还是劳动 也曾是个填词人 微博 五月的微醺 一样的月光 与文化有关的事儿 我们的爱情 看文人骂战 划拳 才女横行 收藏女作家与城市 发现一个秘密,是关于女作家的。 一帮文友在群里闲聊,一个叫“星月”的武汉网友邀请大家到武汉玩。她一说武汉,我的脑子里马上冒出一个人的名字——池莉。池莉是武汉人。然后我就奇怪,为什么每次提到一个城市,我的脑子里便会跳出一个作家的名字呢?而且多数是女作家!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比如说到四十年代的上海,我们很容易想到的是张爱玲,而不是那个时代的其他作家。我们一提到现在的上海,随之想到的是陈丹燕,抑或是王安忆。说到成都,我们想到是洁尘。说到北京,我们想到的是赵赵,陈彤。说到哈尔滨,我们想到的是迟子建。而说到新加坡,必然会想到尤今。据说有这种感觉的人,不止我一个。 为什么偏偏是女作家呢?我认真琢磨了一下这个事儿,发现了其中的缘由。我们从女作家的文中看到了对这个城市的描述,我们对这个城市风土人情的了解,很多来自她们的笔下。所以,提到这个城市,就会想到她们的名字。 这绝对是与性别有关系的。在写作这方面,女性作家与男性作家有着质的区别。女性作家往往比男性作家更喜欢描述居住的这个城市。而女作家的笔触也更传神、更细腻、更琐碎。她们总是不厌其烦地从细微处入手,如饮食、语言、景物、人文。而这类题材是男作家们所不好把握,或者说不愿意涉猎的范畴。男性作家似乎更侧重战争、历史、时代变革等选材。这就好像女人们坐在一起喜欢谈论家长里短,而男人们更愿意谈论时事政治。 许多时候,我们愿意把某个地方列为游览景点之一,多半是因为某位作家的作品描写。而这位作家的知名度与功力越高,我们就越有兴趣与动力。 说陈丹燕代表上海的原因,不单因为她是上海人,而是因为她以上海为创作背景的一系列作品。1998年她出版了《上海的风花雪月》,1999年出版了《上海的金枝玉叶》,2000年出版了《上海的红颜遗事》。我们爱陈丹燕,所以对上海梦萦魂牵。因为有了王安忆的《长恨歌》,我们了解到了上海的弄堂文化,以及上海女人在各个时代背景下依然自成一体的优雅气息。 洁尘在《北京真好》这篇文章里说,看了赵赵很多书,透过她的书,更喜欢北京…… 而我们从洁尘的作品中,知道了成都的“红星路二段”;知道了“成都的吃,成都的局”;知道了成都的“宽巷子窄巷子,还有一条井巷子”。 有人说,龙应台足以代表台北,因为她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了台北,台北的正面与负面。有一位台北人选择上海居住,只是为了“张爱玲”三个字。而香港人心目中的代表作家是西西,而非金庸。 一个城市出作家是好事,出知名作家是幸事,而能出知名的女作家,简直就是一个城市的标签了。不用你做城市宣传片,她们的作品,就是对一个城市历史风貌、世态人情的展现。她们出名了,一个城市也就会被更多的人了解。 花的灵性 三八节那天,处里送我们办公室一束鲜花,有百合、玫瑰、康乃馨。过了几日,这些花开始次第枯萎。就在百合、玫瑰已经全部萎谢、康乃馨也呈蔫状的时候,我随手抽了一枝红色的、花朵已有点垂的康乃馨插到喝剩水的纸杯里,放到办公桌上。 双休日后上了班,我惊奇地发现,那花居然一副昂首怒放、鲜艳欲滴的样子。我把花从纸杯里拿出来,看到原来发软的枝梗硬硬的,非常水嫩,好像刚刚剪下一般。我把杯里的水倒掉,重又换了新水。 转眼过了二十几天,这枝花依然非常鲜活地傲立在我眼前,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我和同事说,这太不可思议了。同事说,这就是人养花、花养人啊。同事的话,颇有几分禅机。于是,我想到了另外一株花—— 2006年,我买了一株名叫“福禄树”的盆栽,有一人多高,长着和番茄一样的叶子,我很喜欢。开始两年,我很用心地照料,花长得也非常茂盛,枝干高大,叶子葱绿,很是喜人。有时我就坐在这花的旁边看书,或者久久地端详它。 2009年开始,因为忙于别的杂事,对这株花便不再上心了,长时间不浇水,也不施肥。渐渐地,这花看上去不再茂盛,有一点半死不活的。到了去年,几乎淡漠到一两个月才想起浇一次水,有几次几乎干死。到冬天,花的枝叶不断掉落,至春节,已掉落得所剩无几,也不再往出冒新芽。我觉得它已经死了,几次想要扔掉。 前段时间的一天,天气晴朗,心情也不错,看到这株花,忽然就有一种怜惜和内疚。这株盆栽陪伴了我那么久,我居然狠心看它这样死去。我赶忙上花店买了花肥,兑了营养水,把花浇透,又把残枝败叶都剪干净。这株花就光秃秃地立在那里,但每隔两天我会喷一次水。 大概半个月之后,我惊喜地看到,花的枝丫上逐渐有嫩芽冒出,枝干泛青,看上去绿意盈盈。又过几日,新冒的叶子愈发多而簇拥起来,显得整个屋子里都春意盎然。我有一点感动。这株花一直坚持着不肯死去,一定是因为心有不甘,它在等待,等待着被重视,被关爱。现在,它等到了,所以便会绽放这样鲜活的绿给我。 由此我想到,大概这个世界万物都有灵性,一座山,一棵树,一朵花。虽然它们不能和你用语言交流,但是,它们是有感知的,某些时候,它们甚至和你息息相通。你爱它们,尊重它们,它们知道,它们懂得;而它们,会回报你更多的爱,更多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