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收录三个板块,《清淡的歌吟》选取了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最具典型意义的几位诗人,通过对他们诗歌创作的分析,探讨中国古代清淡诗风与诗人心态的文学史意义,挖掘其所代表和体现的美学价值;《余霞散成绮》简要地梳理了中国古代散文的体制源流,说明了各种文体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勾勒了中国古代散文创作发生发展的历史,探讨了其跌宕起伏过程的各阶段特征;《中唐文人之社会角色与文学活动》以中唐时期文人的几类代表性社会角色为中心,对社会角色与文学活动的互动关系及士人心态进行了探讨。 作者简介: 马自力,历史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目录: 诗心篇清淡的歌吟——中国古代清淡诗风与诗人心态 引言 相互认同与历史认同 社会心理与社会思潮 风格特征与心理模式 文学传统与传统再造 审美心态与艺术精神 文心篇余霞散成绮——古代散文创作 体制与源流 发轫与勃兴 徘徊与自觉 革新与成熟 复古与衰退 士心篇中唐文人之社会角色与文学活动——以职事的考察为中心 论中唐文人社会角色的变迁及其特征诗心篇清淡的歌吟——中国古代清淡诗风与诗人心态引言相互认同与历史认同社会心理与社会思潮风格特征与心理模式文学传统与传统再造审美心态与艺术精神文心篇余霞散成绮——古代散文创作体制与源流发轫与勃兴徘徊与自觉革新与成熟复古与衰退士心篇中唐文人之社会角色与文学活动——以职事的考察为中心论中唐文人社会角色的变迁及其特征唐代的翰林待诏、翰林供奉和翰林学士翰林学士及其活动与中唐文学谏官及其活动与中唐文学论中唐“郎官”与文学中唐州郡官与贬谪题材文学的兴盛中唐文人社会角色与文学——中书舍人、学官及入幕研究后记著作简介 本书名为《诗心、文心与士心》,收录两部著作:《清淡的歌吟——中国古代清淡诗风与诗人心态》和《余霞散成绮——古代散文创作》,以及七篇学术论文。 《清淡的歌吟——中国古代清淡诗风与诗人心态》选取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最具典型意义的几位诗人,通过对他们诗歌创作的分析,探讨中国古代清淡诗风与诗人心态的文学史意义,挖掘其所代表和体现的美学价值。全书共五章,由人格化历史传统的揭示切入,继之以时代文化特征演变中的典型心态的剖析,提炼出清吟诗心的心理模式建构原理,并落实到诗意诗材的传统范性的界划述评,最后收束于创作主体和批评主体之动态同构,指出清淡诗风集中地体现了中国艺术精神,丰富了中国艺术的内涵,是中国诗歌史乃至美学史上一个独特和不容忽视的艺术存在。本书对接受美学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范畴的探讨,在当时居于学术界前沿,有一定的开创意义。 《余霞散成绮——古代散文创作》是中国古代散文文体概说和散文创作发展的简史。全书共分五个部分,分别为:体制与源流、发轫与勃兴、徘徊与自觉、革新与成熟、复古与衰退。简要地梳理了中国古代散文的体制源流,说明了各个文体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勾勒了中国古代散文创作发生发展的历史,探讨了其跌宕起伏过程的各阶段特征。本书试图以简省的笔墨,以简驭繁,清晰地概括和描述中国古代散文的文体特征和发展过程,在当时属于比较完整的一部中国古代散文简史。 七篇学术论文分别是:《论中唐文人社会角色的变迁及其特征》、《唐代的翰林待诏、翰林供奉和翰林学士》、《翰林学士及其活动与中唐文学》、《谏官及其活动与中唐文学》、《论中唐“郎官”与文学》、《中唐州郡官与贬谪题材文学的兴盛》、《中唐文人社会角色与文学——中书舍人、学官及入幕研究》,以中唐时期文人的几类代表性社会角色为中心,对社会角色与文学活动的互动关系及其士人心态进行了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