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和民俗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池州的傩戏、古徽州的目连戏和傩舞.既是古代戏曲和民俗文化的遗存,又具有浓厚的区域文化特色,它们是徽学研究的对象之一;戏曲和民俗也是当前备受关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它们也在以更快的速度消亡,对它们尽早开展研究,不仅可以深化徽学研究的内容,也将促进社会各方面对菲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作者简介: 朱万曙,1962年5月出生于安徽潜山县,南京大学文学博士,曾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主任、安徽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任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副会长、中国《儒林外史》学会(筹)副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写作学会会长,国家社科基金中国文学学科评委。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戏剧以及地域历史文化研究,主持多项研究课题,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全清戏曲》整理编纂及文献研究”首席专家。出版有《沈璟论传》《包公故事源流考述》《元曲:自然的乐章》《明代戏曲评点研究》《徽商精神》等多部专著,《徽商与明清文学》被列入2013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 目录: 自序:我与“非遗” 调查篇 “戏曲·民俗·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散记 2006年春节中韩花鼓灯调查记 美哉,花鼓灯! 韶坑访目连(附录:韶坑目连戏片段) 听曲黄梅阁 思考篇 高校与人类口传与非物质遗产的保护、抢救与研究 关于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几点思考 花鼓灯灯歌的艺术功能和文化、审美价值 明清两代徽州的演剧活动及其与区域文化的互动关系, 黄梅戏与当下文化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