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记录了作者在英国的二十个月中的所闻所见所感所想,从作者的视角出发,从多个侧面讲述海外的生活,挖掘在海外生活过程中作者自己心灵的变化。介绍异国的风土人情和意识形态的同时,更努力去剖析现象后的本质,寻找偶然中的必然。 作者简介: 毛宁,男,满族,1986年9月生,甘肃天水人,无党派。出生于祖国大西北甘肃兰州市,幼年移居深圳,十岁赴山东求学,2005年毕业于青岛二中,先后就读于华南理工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获得BA,MA,HD学位。曾就职于澳门彩虹集团奢侈品陈列部,现担任浙江科技学院服装学院教师。 支持德国队,拜仁慕尼黑队和圣安东尼奥马刺队。 目录: 001初来小岛 (2010-06-19) 005生动的一课 (2010-06-21) 007毕业整一年 (2010-06-26) 010就怕货比货 (2010-07-06) 018人生没假如 (2010-08-09) 022谢谢大家 (2010-09-09) 026重温绝唱 (2010-09-25) 028帝国时代001初来小岛 (2010-06-19) 005生动的一课 (2010-06-21) 007毕业整一年 (2010-06-26) 010就怕货比货 (2010-07-06) 018人生没假如 (2010-08-09) 022谢谢大家 (2010-09-09) 026重温绝唱 (2010-09-25) 028帝国时代 (2010-10-19) 031万圣节 (2010-11-01) 037亚运来了,奥运还会远吗? (2010-11-21) 044雪一直下 (2010-12-02) 048天下兴亡 (2010-12-12) 053圣诞节 (2011-12-27) 0552011 (2011-01-17) 061为谁服务 (2011-01-27) 063大势所趋 (2011-02-05) 067未来 (2011-02-23) 07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011-03-03) 075春天来了 (2011-04-06) 079要分离,眼泪就流下去 (2011-05-22) 084裸婚时代 (2011-07-06) 090新水浒 (2011-07-24) 094现在的英国,曾经的大清 (2011-08-21) 098追随小平的足迹 (2011-08-24) 103伟大是熬出来的 (2011-10-30) 106往事并不如烟 (2011-11-13) 112对国家宽容 (2012-01-20) 118再见修咸顿(结局) (2012-02-01)作者用最朴实的文字记录了不一样的异国生活,在平淡之余寻觅来自心灵最深处的变化,在平凡现象中寻找偶然中蕴含的文化根源。初来小岛 (2010-06-19) 从下飞机到现在,我一直在将过去想象中的英国和眼 前的英国作比较。下面随便说说。 从伦敦希思罗机场到南安普顿市最经济实惠的方式是乘坐NATIONALEXPRESS公司的大巴,搭车地点就是机场边的巴士站,开往南安普顿的巴士两个小时就有一班,票价15.2镑,大巴全程只有六个乘客,但司机依然开得饶有兴致,一会儿哼歌,一会儿吃巧克力,丝毫没有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感觉。我下车已经是半夜,所以只能打车去学校,不到十分钟的路程,收费10磅,下车时司机听说我 是来报到的新生,还特意写了一个receipt(类似发票)给我,之后他又向我说了好多,但我没听清,所以到最后我也不知道这发票应该给谁。 学校给我安排的宿舍在WESSEXLANE(维赛科斯路)的Montefiore(蒙特菲奥里),这栋楼由八个独立的小单元楼环绕组成,大门处并没有设楼管,只需要输入密码。进门后,左手边的墙上贴着从1948年到现在每一届住在Montefiore(蒙特菲奥里)学生的大合影。仔细看看,五六十年代的英国人蛮帅的,笑容很自然,近些年的英国人都比较胖,看上去也不精神。我的房间在E单元的002室,是一楼的单人间,但洗手间、淋浴间和厨房是公用的。我这一层一共六个人,其他五个都是读本科的英国男生,这段时间他们已经放假了,所以除了吃饭时间,基本都宅在屋里。楼上两层住的都是女生,因为相对来说男生做饭、冲凉次数较少,公用设施不用排队,所以她们经常下楼用我们的厨房和淋浴室。宿舍里从水电网到纸巾、洗碗液都是由学校提供的,不需另外添置。国际学生住宿费一周65镑,本国学生也一样。相对于中国,英国的住宿费确实很贵。但是国内的收费其实也不合理,就以我的母校华工举例,四个人住十平方米,还在禺这种郊区,一个人一年1500元,四个人便是6000元。广州市中心的住房年租也就三万多,但那是一百多平方米,换算成十平方米一年才3000元,比学生宿舍还便宜一半。而且华工的宿舍用电要电卡,用水要抄表,喝水要自己订,上网要自己拉网线,拉了网线学校还要检查路由器,洗澡要充热水卡,而且每天只有晚间才提供热水,可能这就是发展中国家的现状吧。 我这段时间上课是在AVENUECAMPUS(艾威纽校区),它属于南安普顿大学的六个校区之一,主要进行语言,哲学、历史课程教学,从宿舍到AVENUECAMPUS(艾威纽校区),步行需要四十分钟,也可以乘坐UNI-LINK(大学线)系统的公交车,这种公交车是南安普顿大学和当地市政共同运营的,校内住宿的学生可以凭卡免费乘坐,无卡乘坐单次是1.5镑,全天票是2镑。这段时间进行的是PRE-SESSIONALCOURSE(语言课),总共十周课程,主要以亚洲学生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学生为主,总体感觉大家的水平都半斤八两。我的班上总共有四个中国学生,一个是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的,专业是景观设计,一个南开大学毕业的天津小伙和一个北京理工大学毕业的北京小伙学的都是ECS(电子计算机)。他们年纪都比我大,我很喜欢听他们讲他们大学生活的故事,每次讲完后,大家都要对新环境产生很多感慨。 南安普顿的房价很便宜,前后有院子的联排别墅基本售价是十一二万镑,二十万镑的就是海景别墅了,这个价位在深圳也就只能买个卫生间,想买整套房子在郊区都实现不了,得去山区。车就更便宜了,兰博基尼才九万镑,其他车敢贵吗?手机是缴话费送的,不过款式就很一般,比不了华强北。食品中酒类、牛奶、巧克力比国内便宜,面包和主食跟国内差不多,水果蔬菜要贵两三倍。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洗漱用品很便宜,阿迪达斯在国内50左右的,在这均价都是一镑。英国人能享受到的这一切先得感谢主,再感谢女王陛下,最后还是要感谢马歇尔计划。有点遗憾的是我在学校附近转了两天也没发现卖被子的地方,还好天气不冷,先盖带来的窗帘和床单吧。 生动的一课 (2010-06-21) 今天下午六点我从我住的考奈特住宿区步行去PORTSWOODROAD(波特伍德路)买东西,途经BURGESSROAD(波吉斯路)时,前方100米处有三个中学生年纪的英国男生,站在马路中间向马路对面的一个穿黑色运动服的亚裔男生扔石头,亚裔男生抱着头就跑到了一个小屋子的后面。亚裔男生跑后,三名英国中学生又开始向我前方50米左右处的一家三口扔石头,那对父母大约四十岁,推着单车,女孩大约十五六岁,这一家三口说广州话,被打中后就骑上单车往回走。我看后,觉得很疑惑,就加快步伐向这三个小伙子走过去,看他们会不会也拿石头扔我。我走到他们对面,他们开始对我上下打量,但不说话也不扔石头,为了打破这沉默的气氛,我便说了句throwmeagain(再来啊!)。不知道是我发音不准,还是他们的石头已经用完了,反正最后他们并没有“满足”我的要求,转身就走了,我也就没再多说什么。 他们走后,我就在想:中国怎么也算是身经百战的民族,怎么这么多国人喜欢掉头就跑呢? 毕业整一年 (2010-06-26) 去年这个时候,我大学毕业,行李打包托运回家后,结束了自己艰辛但蓦然回首却又历历在目的四年大学时光。毕业后自己没有第一时间就走上工作岗位,而是去新疆游历了一个月的时间,除了感叹新疆的幅员辽阔,每个城市之间都远隔千里,我其实更钦佩几代屯垦戍边的军团人民那种献完青春献子孙的精神和斗志。 离开新疆,我又来到兰州,来到哥哥开办的音乐学校做了一名旁听生,因为学生们都是准备高考的孩子,我时常帮他们辅导一下功课,重新坐在教室,突然感觉光阴似箭,自己也有点悔不当初。和这些孩子在一起,仿佛看见的就是昨天的自己,会因为逛街而装病逃课,会在第一节课课上吃早点,第二节课看报纸,第三节课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又会因为担心考不上大学而偷偷哭泣。国庆节六天假,我报了一个海天的考研政治班,一连七天,每天十个小时,自己终于搞明白了原来哲学就是世界的科学,而马哲、马经、邓三毛概、思修、中国近代史只是为了证明存在就是合理。 十月回到深圳,回到这座中国最热烈的城市,对于如何选择自己未来的道路让我困惑不已,连续几个月我都是一边准备雅思考试,一边准备国内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每天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听起来不怎么样,但回忆起来很美。 两次赴北京,我一个人去仰慕已久的清华北大走了走,有人说清华不清,北大不大,但两校学子的精神面目,让我感到震撼,特别是清华的冬泳活动,我穿着羽绒服趴在铁丝网上赞叹了好久。结束考研和雅思考试,我人生第一次步入职场,负责万象城、紫荆城、鼎城、海岸城四家店铺的陈列工作,工作其实并不难,但非常非常繁琐,又很容易出错,我所在公司的人事管理也很是混乱,每逢周一还要派我去ZARA“抄袭”。没干多久,刚好碰见ARMANI副牌在深圳有店铺开张,需要陈列师,经过三轮面试,最终我留了一下来。新公司,新同事,新董事,这里要求严格又注重细节,从衬衣开几粒扣,喷什么古龙水,到做什么发型,公司全部有统一要求,但在这里工作很开心,最后因为签证下来了,才不得已离开了公司。取签证时,英国领事馆签证处工作人员递给我一个信封,隔着信封,当时我并不知道签证的结果,我小心翼翼地拆开封口,还没看见护照,先看到一个小册子,上面写着六个大字“遵守英国法律”。站在米字旗下,虽然已经是落日余晖,但差距依然还是让人不得不臣服。按袁腾飞先生的话说,英国在1854年完成城市化,中国完成要等到2050年左右。走在南安普顿市的林荫道上,我就想:“怎么英国每棵树都这么粗,广州大学城的树长100年,估计也能有人家这么粗了吧”?不过100年后,我是看不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