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1912—1949年间民国时期的浙江文学家和文学现象为研究对象,从民国社会转型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特点对浙江新文学品格形成的角度,对浙江籍作家群体的人格风范和作品的审美风尚,梳理和评述民国浙江文学发生、发展的脉络,研究民国浙江文学家及其丰盛的文学作品。 导语创新意识强烈、研究视野开阔、观点新颖、视角独特,是其第二个亮点。文学是文化的载体,一种文化精神的形成,无不与历史时空的“延绵”有关。刘鹤所著的《一个叛逆悲情的文学时代--浙江文学三十八年》将民国“浙江人创造的文学”和浙江文学独特的美学风范追溯到清初乃至更久远的汉遗民文化精神,纵横于浙江近四百年的历史时空中,用“叛逆”的文化精神与“悲情”的审美风格来概括、凸显其特色,论述精当,使此书的历史纵深度与沧桑感显得更为厚重。这些有关浙江人文精神的历史渊源与民国浙江文学之间的关系,在“导论”中就开宗明义地予以阐述,这在中国现代文学史著述中并不多见,值得倡导。刘鹤还以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的史学观为“民国文学史”的学术研究视角,以诺斯罗普·弗莱的“文学原型”批评理论为作家作品的学术研究依据。 内容提要《一个叛逆悲情的文学时代--浙江文学三十八年》以晚清和民国初年中国新旧文学转型期为大背景,展开对民国浙江文学的研究,从民国社会转型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特点对浙江新文学品格形成的影响的角度,对民国浙江籍文学家进行分析和研究,解析该群体的人格风范和作品的审美风尚,梳理和评述民国浙江文学发生、发展的脉络。《一个叛逆悲情的文学时代--浙江文学三十八年》由刘鹤所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