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体源流嬗变论文体研究,需要追源溯流。清人王兆芳云:“释源流,源取信于可考,流略举以见例,明观体之来路也。”〔清〕王兆芳《文体释》,载王水照编《历代文话》,第6321页。在古代文体论中,关于文体渊源的讨论具有鲜明的经学色彩。“原道”“宗经”作为古代文学理论的重要思想基础,对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表现在文体批评里,即“文源六经”说,意谓各种文体的渊源都出自儒家经典。刘勰《文心雕龙·宗经》云:“论说辞序,则《易》统其首;诏策章奏,则《书》发其源;赋颂歌赞,则《诗》立其本;铭诔箴祝,则《礼》总其端;纪传铭檄,则《春秋》为根。”〔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第22页。将多种文体都导源于六经。此后,“文源六经”说遂成定论,宋人亦多秉持之。其实,诸多宋人讨论的,都是“文”的“原道”“宗经”,但因“文”的内涵宽泛,其中或多或少皆有“文体”的含义。如宋代早期的道学家孙复、石介等都发表过关于“文”的意见。如孙复《答张洞书》云:诗书礼乐大易春秋,之文也,总而谓之经者。以其终于孔子之手,尊而异之尔。斯圣人之文也。后人力薄,不克以嗣,但当左右名教,夹辅圣人而已。或则发列圣之微旨,或则擿诸子之异端,或则发千古之未寤,或则正一时之所失,或则陈仁政之大经,或则斥功利之末术,或则扬圣人之声烈,或则写下民之愤叹,或则陈大人之去就,或则述国家之安危,必皆临事摭实,有感而作,为论,为议,为书、疏、歌、诗、赞、颂、箴、辞、铭、解、说之类,虽其目甚多,同归于道,皆谓之文也。〔宋〕孙复《孙明复小集》,载《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90册,第173—174页。这是说所有文皆归于道、统于经,以阐发圣人之旨为根本。细细体味,“文”中显然包含“文体”之意。略有可取者,指出文体写作应该“临事摭实,有感而作”,而且他把歌、诗等文体也包括在“原道”“宗经”的范畴之内,故不宜一笔抹煞。石介的《上蔡副枢密书》以纲常礼教等套用到“文”上,这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对“文体”不同层面和维度的阐释:故两仪,文之体也;三纲,文之象也;五常,文之质也;九畴,文之教也;道德,文之本也;礼乐,文之饰也;孝悌,文之美也;功业,文之容也;教化,文之明也;刑政,文之纲也;号令,文之声也。圣人职文者也,君子章之,庶人由之。〔宋〕石介《石徂徕集》卷之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1—12页。虽然石介的论说道学色彩浓厚,令人感到牵强附会,但他把“文”分出那么多层面,这对后来解说细辨文体的结构层次,无疑有或多或少的启发。南宋陈骙《文则》卷上云:大抵文士题命篇章,悉有所本。自孔子为《书》作序(孔子《书》序,总为一篇,孔安国各分系之篇目),文遂有序;自孔子为《易》说卦,文遂有说(柳宗元《天说》之类);自有《曾子问》《哀公问》之类,文遂有问(屈原《天问》之类);自有《考工记》《学记》之类,文遂有记;自有《经解》《王言解》之类(《王言解》见《家语》),文遂有解(韩愈《进学解》之类);自有《辩政》《辩物》之类(二辩见《家语》),文遂有辩(宋玉《九辩》之类);自有《乐论》《礼论》之类(二论见《荀子》),文遂有论(贾谊《过秦论》之类);自有《大传》《间传》之类(二传见《礼记》),文遂有传。〔宋〕陈骙著,刘彦成注释《文则注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24页。陈氏把序、说、问、记、解、辩、论、传诸种文体的渊源都上溯到儒家经典,如果考虑先秦为古代文章的形成期,这有一定的合理性。南宋张炎为给词争地位,也把词的源头归于儒家经典,其《词源》序认为:“古之乐章、乐府、乐歌、乐曲,皆出于雅正。”〔宋〕张炎著,夏承焘校注《词源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其实类似观点有较大的盲目性,一味把各种文体的源头导向经学,不过是为了显示儒家经典涵天盖地的巨大影响力。古人只考虑为文体寻出了高贵出身,却未意识到在文体渊源上单纯尊经的牵强附会,很多情况下并不能自圆其说。有源必有流。文体的嬗变演进论在宋代文体批评中也多有论列。如严羽的《沧浪诗话·诗体》就关注了诗歌的流变过程,并对几种诗体的初始作出说明:风雅颂既亡,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西汉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沈、宋律诗。五言起于李陵、苏武(或云枚乘);七言起于汉武柏梁;四言起于汉楚王傅韦孟;六言起于汉司农谷永;三言起于晋夏侯湛;九言起于高贵乡公。〔宋〕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第48页。严羽论诗体流变,简明扼要,看出他对诗体发展的精熟,但对几种诗体的起源创始说,则多不可信。宋代王铚《四六话》对于本朝四六文的源流作了专门的研究,为zui早的骈体文话。其书序言云:“赋之兴远矣。唐天宝十二载,始诏举人策问外试诗赋各一首,自此八韵律赋始盛。……世所谓笺、题、表、启,号为四六者,皆诗赋之苗裔也。”〔宋〕王铚《四六话》,载王水照编《历代文话》,第5—6页。指出律赋因科举考试而兴盛,并认为四六的本原是诗赋。四六骈文的主要特点是语言对偶、句式整齐、声韵和谐、使事用典和辞采华丽,这些文体特征的形成与诗、赋关系密切,故而王铚的四六源出诗赋论是切中肯綮的。宋代另一部四六话谢伋《四六谈麈·原序》亦对四六文流变有所描述:三代两汉以前,训诰、誓命、诏策、书疏,无骈俪粘缀,温润尔雅。先唐以还,四六始盛,大概取便于宣读。本朝自欧阳文忠、王舒国叙事之外,自为文章,制作混成,一洗西昆磔裂烦碎之体。厥后学之者,益以众多。况朝廷以此取士,名为博学宏词,而内外两制用之。四六之艺,咸曰大矣。下至往来笺记启状,皆有定式,故谓之应用,四方一律,可不习知?〔宋〕谢伋《四六谈麈》,载王水照编《历代文话》,第33页。四六在宋代兴起实非偶然,既涉及欧阳修等文体大家对骈文进行艺术改造,又有科举考试的关系,再加上朝廷内外的应用文字都用四六,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骈文在宋代的新变发展。 该书是一部研究宋代文体学的专著,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三章以文体为主题,diyi章述宋代各文体的历史情况,第二章分析各文体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三章是五个个案研究,即上梁文、教坊乐语、青词、露布、“至宝丹”体诗。下编以文体理论为主题,四个章节,分别探讨了宋代文体批评的特征和研究类型、宋代文体分类、宋代文体学争论的核心问题,以及文体学与宏观的文化之间的联系。作者有意识地把文体研究与文学史研究结合起来,眼光开阔、思辨敏锐,结论充实可信,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