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20世纪是革命、战争、运动、改革……此起彼伏的动荡时代,21世纪是否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时代?中国建设“和谐社会”是否有利于建设“和谐诗歌”——自由诗与格律诗并存、传统与现代共处的诗歌?建设新诗是否首先应该完成新诗现代性建设?新诗现代性建设是否有利于中国人成为现代人,有利于把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答案当然是肯定的。百年新诗的历史就是新诗现代性建设的历史。新诗本身就是一种现代性文体,是与政治文化的现代性建设基本同步的先锋性文体。今日新诗与古诗以及不同时期的新诗比较,这种文体在功能、体裁、题材、技法,特别是在写作方式和传播方式方面都有较大变化,这种变化通常是“现代性变化”。这种变化有的有利于新诗的健康成长,有的却产生了负面作用。但不能用进化论的观念来肯定新诗现代性建设的价值,还需要有“现代性批评”。实际上从30年代开始,新诗就不再“全盘西化”,多次出现“反现代性”潮流,如“大跃进诗歌”及“新民歌运动”。甚至直到今天,不仅波德莱尔的阳光还没有普照到中国新诗的大地上,也没有建立起“现代语言”和“现代诗体”,更没有培养出“现代情感”和“现代精神”。 新诗又名“现代诗”, 更应该称为“现代汉诗” —— 用现代汉语和现代诗体, 抒写现代情感和现代生活, 具有现代意识和现代精神的语言艺术。新诗现代性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现代国人和打造现代国家。在不同时空, 都存在以“诗歌文体建设”为主的审美现代性建设和以“诗歌精神建设”为主的启蒙现代性建设。有必要总结其经验与教训。本书收录了研讨会的论文或发言, 一共有38位诗论家参与, 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