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简介: 窦昕主编的这本《乐死人的文学史(元明清篇)》把高高在上的文学巨匠拽到你面前,讲一讲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聊一聊他们经历的传奇人生,谈一谈他们创作的经典作品。 本书拯救了枯燥无聊的语文课。阅读此书,你会发现,原来文学背后的故事如此有趣。 目录: 元代文坛《窦娥冤》生得可怜,死得憋屈《西厢记》不要包办,自由恋爱明清文坛《三国演义》真刀真枪斗地主《水浒传》梁山好汉一声吼,朝廷也要抖三抖《西游记》打怪、升级、通关《红楼梦》土豪家的故事《聊斋志异》好“鬼”留下,坏“人”走开《儒林外史》科举害了一拨人后记逐梦而生天下大乱,超级英雄在哪里元朝末年,朝廷腐败,蒙古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各级官府强行向百姓征收高额租税,再加上京城大雨、黄河决堤,天灾不断。全天下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1351年,有一个名叫韩山童的人,他编了一句民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并让人四处传播。听到这句民谣的人都很奇怪:这一只眼的石人是什么东西?难道石人出世的时候就会有人造翻?待这句话传遍四方,韩山童便真的刻了一个一只眼的石人,又在石人背后刻上了一句话:“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然后把石人丢进了黄河。后来有人挖出石人,天下哗然,百姓们都觉得有人要造翻了,元朝要完蛋了。果然,没过几天,韩山童便发动了起义,拉开了元末农民起义的大幕。 在此后的十多年间,有十几个豪强拉起军队,争夺天下,光是称王称帝的就有六家。长期的社会动荡让百姓苦不堪言,大家都希望出现一个超级英雄,管他三七二十一,嘁里喀喳将其他竞争对手都干掉,重新建立一个大一统的王朝,让百姓们能安居乐业。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便诞生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样的鸿篇巨制。 八股文与文字狱明清时期,科举制度陷入僵化,像白居易那样用一首诗就征服评委的好事再也不会发生了。明清时期的科举,考生都要写八股文。所谓八股文,就是被严格分成八个部分的文章。考生写文章时要模仿孔子、孟子的口气,而且每个部分的格式、字数、修辞手法也都要符合要求。这样的规定不仅使考试的难度系数增高,而且把文章限制得极其死板,毫无价值。 除了折磨人的八股文,文人们还要时刻提防文字狱。 文字狱就是在你写的文章诗词中找出一些有可能引起不同理解的词句,然后诬陷你写诗讽刺朝廷,并给你治罪。历朝历代都有文字狱,而清朝是最严重的。雍正皇帝在位时,有个叫徐骏的大臣,也不知他是有意还是无意,在写奏章时将“陛下”写成了“狴下”。雍正皇帝大发雷霆:“你敢说我一朝天子是小动物?开除!”后来再派人一查,又在徐骏的诗集里找到了“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的诗句。雍正皇帝更生气了:“这不是明摆着嘲笑我们满族人没文化吗?处死!”当时的情况就是:你骂我,我杀你;你好像在骂我,我杀你;我觉得你在骂我,我还杀你。文人们提心吊胆地过日子,生怕写错一个字会带来灭顶之灾。 因此,文学的创作受到极大限制,有才能、有眼界的文人只能把对社会的讽刺和批判隐藏在小说里。 这也是明清小说繁荣的一个原因。 商业、印刷业繁荣明清两代,工商业进一步发展,城市进一步繁荣,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文学越来越迎合普通百姓的口味。诗词歌赋是雅正的文学,需要较高的文学欣赏水平才能看懂。然而大部分百姓没有那么高的文化水平,他们对通俗好玩的故事更感兴趣。唐宋时期就有说书人讲故事,他们的剧本叫“话本”;元代有大家都爱看的元曲;到了明代和清代,随着印刷业的发展,小说大量刊印,唐僧取经、梁山好汉的故事都很受欢迎,很多人上厕所也要拿本书看,腿蹲麻了都不愿意站起来。看小说的人越多,作者得到的收益也就越大。作家逐渐变成了一种固定的职业,这也反过来促进了小说的发展。 P40-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