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渭渠散文随笔合集,从《樱园拾叶》《扶桑掇琐》《雪国的诱惑》《周游织梦》等散文随笔中精选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结集出版,其中部分篇章为首次发表,对于叶渭渠研究、中日文化、文学交流等都有积极的意义 叶渭渠的第一本散文集《樱园拾叶》出版于2001年,但他写作散文的时间却早得多,并且很多都是写好后并不发表,而是“扔在抽屉里,一扔数年,十数年”(《樱园拾叶·自序》)。继《樱园拾叶》之后,叶先生陆续有《扶桑掇琐》(2002)、《雪国的诱惑》(2003)、《周游织梦》(2006)等散文集出版,但都不如他的译作传播得那样广,现在已经搜寻不易,就此而言,我们同样应该感谢《未来文学猜想》这本选集,让我们手持一书,即可全览叶先生的散文佳作,真切地看到他锻炼汉语表现力的前行踪迹。 枫叶国之旅尼亚加拉大瀑布的壮景维多利亚港的北美风情尤卡坦半岛,风光这边独好寻访玛雅古文明遗址加勒比海之旅加勒比海上的日出登上哥伦布发现的巴哈马群岛环游圣玛丁岛圣玛丁“晚霞海滩”的日落维尔京岛的圣托马斯(四) 东瀛文景 北海道之旅茨城鹿岛行上野赏樱东京旧书店街淘书记重访桂离宫吃茶记艺能巡礼夸宏大与赞纤细日人色彩观琐谈 (五)翰墨因缘 喜逢笔会人 忆与话剧人邂逅 唐纳德•金与我 伟哉,季羡林师 俳句汉装欲斗艳 --记俳句译家、汉俳创始者之一林林 怀念恩师 东方美的赞歌 信州东山画赞 芭蕉与禅 (六)学海荡漾 话说《源氏物语》 一缕缕香语 ——编日本散文随笔书系漫记 表现美与表现战斗 --—川端康成与大江健三郎的比较 川端康成与《雪国》 加藤周一与中国 心灵的交感 ——中日作家、学者四人谈纪实 情有独钟 ——翻译川端康成散文有感 艺术的再创造 ——翻译工作笔谈 语言与文学翻译 译“物哀”一词考 译书名有感 日本文明学习札记 传统与现代 ——外国文学工作笔谈 我的研究方法论 研究文学史随想 未来文学猜想叶渭渠的散文,看似信笔写来,如同他信步的履迹,内里却又承转跌宕的结构和变化有致的律动。他的散文带着浓厚的学人印记,处处流露出学者的性情,山川风物、名城圣地、谈艺访书,不断把读者引入历史的脉络中解读、体认。这并非是作者有意为之,而是其“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的追求和实践。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中忱吃茶记 日本语将喝茶或饮茶,叫作吃茶。我国的闽南语、潮州语、海南语也叫吃茶,大概是日本语形成也受到中国语系的影响,现在仍保留唐音的读法吧。不管是叫喝茶、饮茶,还是吃茶,种茶和茶的饮用法从我国东传,这是无疑的,相传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不过,有文字记载,12世纪从中国带回茶种,在禅寺里种植,故有种茶鼻祖之称。他还写了一部《吃茶养生记》,以为茶有药用之功效。半个世纪之后,大应禅僧将我国吃茶的仪式和品茗的方法也带回日本,几经传播,最后由一休和尚及其弟子村田珠光将禅的情趣融合其中,始创了茶道。最初,日本吃茶的仪式,以中国式的茶席为模式,讲究豪华的排场,俗称贵族书院式的茶道。经由珠光草创,最后于16世纪武野绍鸥和千利休对珠光的茶改革,便发展为草庵式的茶道,进一步融入禅的简素清寂的精神,俗称“空寂茶”。由此,日本有“茶禅一致”的说法,此时茶道已成为修炼精神和交际礼法之道。 年轻时代,我第一次随团访问日本,参加了茶道仪式,觉着新奇。茶会一开始,茶主就严格按照规范动作行事,进出茶室都是双手着地膝行,跪坐,献茶时缓慢地端起茶碗,将茶碗正面转向茶客,放在茶客面前。茶客也以同样的规范动作,端起茶碗,将茶碗正面转向茶主,主客双方才开始静静地品茗。但我只专心关注吃茶的形式,却忽略了茶道与精神的联系,未能把握茶道文化的神髓。人到中年,去日本的次数多了,参加茶会的机会也多了,加上自己读书求知,日友还特别请来茶道师讲授并示范,才慢慢地从形式和精神两方面来体味日本的茶道文化的精髓,对茶道仪式有个比较完整的了解。 千利休确立草庵式茶道以来,以“空寂”作为茶道的美理念,将茶道提高到艺术的水平。他提倡的“空寂茶道”是以“贫困”作为“空寂”的根底。这里的“贫困”,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贫穷,而是指不随世俗,诸如权力、财富、名誉等等世俗,企图从中感受到一种最有价值的超现实的存在。所以他一反贵族书院式的茶道,首先改革将作为茶道或茶会用的特殊建筑——茶室,简素化为草庵式的原木结构,且将茶室缩小化为二铺席乃至一铺半席的小面积,地面敷设榻榻米,室内也去掉一切人为的装饰,只设一壁龛,壁龛里挂一幅水墨画或简洁的字幅,置一个小花瓶,插上一朵小花或蓓蕾,盛开的花是不能作为茶室的插花的。茶具更不用说,都是手工制作,形状歪斜,彩釉不匀,质地粗糙,首先在观照上让人进入一个一切回归自然,造化自然,纯化到璞朴归真的理想境界。在感觉上使整个草庵式茶道达到了至简至素的境地。 据说,茶道有严格规定,茶人的人格是平等的,即使江户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武士阶级,进入茶室,就与一般庶民茶人处在同样的地位。为此,当时的草庵茶室入口的门十分矮小,茶人必须弓身而进,武士则必须将腰间佩刀取下,否则不得其门而入。所以茶室入口,也称作“茶的入口”,表现了当时在茶道中不同阶层的茶人都应受到平等的尊重和对待,没有任何世俗偏见,以保持茶道的纯粹性与“和敬清寂”的精神。这种草庵式的茶道,由干利休的子孙表千家、里千家和武者小路千家一直相传至今,尽管如今流派纷呈,茶室内外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但这种茶道的本质不变,成为日本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个春日,日友邀请我们出席一年一度的明治神宫春季茶道仪式。近代以来,茶室虽多非草庵,唯其茶道的简素精神不易。我们到了神宫的茶室地域,路经一个细小的“露庭”,庭园置点景石、石灯笼,周围缀满苔藓,与竹丛松林相映,营造出一种枯淡的气氛。我们踏着散落在丛林间的奇数的、不规则的、形状各异的踏脚石,来到了茶室。 我们到了茶室入口,那里置有一个利用天然石凿成的石钵,钵内满是苔藓,盛满纯净的水。进入茶室之前,用石钵里的水洗手和漱口,以起到净化精神的作用。走进茶室,室内的光特别柔和。因为格子门和窗都是木框架,不镶嵌玻璃而糊日本纸,春日的阳光透射进来,光线就显得不太强烈。置身其间,首先就给人一种平和宁静的感觉。室内别无其他摆设,不繁不丽。席地而坐,我将视线投向壁龛,龛里挂着一幅古字残片,置一竹制花瓶,插上一朵小花。小花瓣上点一滴水珠子,像是散落的一颗珍珠,晶莹欲滴,托出小花内里更加生辉和多彩,美极了。置于这种独具匠心的艺术空间,会引起人们一种难以名状的感动。在这样静寂低回的氛围中,茶道仪式开始了。茶道主人席地摆放茶具,开始按茶道的严格规则操作,当茶人们一边观赏手中那古雅的茶碗,一边品茗的时候,那种无以名状的感动便逐渐升华,产生悠悠的余情余韵,也就容易达到纯一无杂的心的交流。这时候,我的视线漫不经心地落在窄小的榻榻米上。在自然的光照下,露庭的竹透过纸窗投在榻榻米上的影子,简直就像泼上的一幅竹水墨画!也许唯有这时候,我才落入了冥想,在观念上生起一种美的意义上的空寂与幽玄。我的心的确为这种单纯、脱俗和清寂之美所感动,归于无杂无念的自然,一切人世间的烦恼尽抛脑后,在情绪上就容易进入枯淡之境。于是,我内心暗自吟哦千利休这样一首和歌: 径通茶室来品茗 世人聚此绝俗念 茶席间,听茶友讲了这样两个世代相传的故事:一个是千利休邀请一茶客到其茶室举行茶道仪式,茶客走到前庭,一眼目睹置石,就“啊!”地惊叹一声,连口称赞。千利休在客人离去后,认为自己的置石法可能太醒目,不大自然,才引起客人的注目和惊叹。于是将石重新摆置。另一个是千利休的孙子宗旦,继承其自然置石的传统,置石时将石摆来摆去都显得不太自然,于是突然想起一绝招,一手抓起一把豆撒在前庭的地面上,然后将多余的豆捡起,将石置在留下不超过十五的奇数的豆粒上,以追求自然散放的目的。 回到住所,对茶道的兴致未减,顺水拿起一本茶道书《南坊录》,兴致勃勃地阅读起来。据说,著者南坊宗启是千利休的高足。他亲录了从千利休那里习来的“空寂茶”的心得,成就了一部难得的茶文化的经典著作。《南坊录》中一段话很好地阐述了千利休的“空寂茶”的精神,他写道:空寂本意,是表示佛的清净无垢的世界。草庵式茶道乃拂却尘芥,主客诚心相交,不言规矩和法式,唯生火、煮水、吃茶而已,别无他事。亦即佛心显露之所在也。只拘于礼法,则堕于凡俗。(中咯)皆不可悟得茶道之真髓也。 文中提及主客诚心相交,乃指唐代赵州从谂为主,初祖大师为客在茶席交心之事。赵州曾说:“吃茶去!”虽然众人对这句话的理解各异,但其中一种解释为吃茶乃悟道之一径,内中就包含了禅的情愫。南坊的解释,似属此类,但他对这与日本的“茶禅一致”有什么历史联系,并无进一步言明。不过,这句话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脑海里,作为吃茶后的感铭。(1987年春于东京小竹向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