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非物质文化语境下的戏曲研究


作者:刘文峰     整理日期:2016-08-14 11:15:01


本书简介:
  本书为作者近十多年来的戏曲学术研究论文集,共收入21篇,集中论述在非遗语境下的戏曲理论与地方剧种的生存、发展现状,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尤其是对当下戏曲理论界、保护实践界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切实的批评和建议,非常值得戏曲学界关注。
  作者简介:
  刘文峰,1953年生,山西临县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文化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推荐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戏曲史论研究,曾承担《中国戏曲志》、《北京戏剧通史》、《清代戏曲发展史》、《中国近代戏曲史》、《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全国剧种剧团现状调查》、《西部人文资源数据库·民间戏剧》、《京剧艺术大典》等国家或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先后获文化部文艺集成志书个人编审成果一等奖、个人特殊贡献奖。除集体科研成果外,还出版有《山陕商人与梆子戏考论》、《百年梨园春秋》、《中国戏曲文化图典》、《中国戏曲文化史》、《戏曲史志研究》、《戏曲之传承保护》、《中国传统戏曲传承保护研究》、《中国戏曲史》、《志文斋剧学考论》等学术专著,多次获国家、省部级奖励。2000年,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系统优秀专家称号。
  目录:
  目 录
  戏剧戏曲学的由来及其他 ——对张庚先生关注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浅见 戏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地位及传承保护 论地方戏的形成规律与传承机制 保住民族文化的根,地方戏才不会消亡 ——与人民网记者赵蓓蓓的对话 传承人是传统戏剧保护的核心 昆曲的历史定位及保护与利用 试论地域文化对京剧流派形成的影响 徽商与西商之比较及对戏曲的贡献 民间戏曲现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少数民族戏曲的多元发展及其保护 广场与舞台并重,业余与专业互补 ——藏戏传承、发展之我见 珍稀剧种的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课题 论传统戏曲与民俗的依存关系 西部大开发中戏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戏曲的生存危机和应对措施  ——全国戏曲剧种剧团现状调查综述 从山西戏曲的现状看戏曲遗产的保护和发展 山西戏曲剧种剧团现状调查日记 晋北赛戏的历史文化价值 ——以1985年仿古演出剧目为例 合阳跳戏:宋金杂剧的遗响 三访易俗社 晋西年俗漫谈
   后记前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日语的“无形文化财”译成英文,然后由英文翻译成汉语的。起初大家对这个词很陌生,经过多年的宣传和实际工作,现在不仅成为文化工作者所掌握的一种理念,而且也成为普通百姓熟知的一个名词了。2000年我工作的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承担了昆曲申报联合国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工作,我开始了解、认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的传承保护研究,后被文化部聘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和中国推荐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家委员会委员,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名录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评选工作和推荐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工作。通过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相关文件,参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相关的大量活动,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其传承保护的意义,特别是最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戏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性质、传承特点等逐渐有了一定的理解。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的指导下,我先后承担了《西部人文资源数据库·民间戏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传统戏剧·秦腔》《中国戏曲音像资料数字化工程》等课题的采集和编纂工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心主持组织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传统戏剧”行业标准的工作,以及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的各种培训班授课和各地考察等工作。收入这本文集中的文章,有的是我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戏曲戏剧学系硕士、博士开设的相关课程和学术讲座上的讲稿,有的是到各地参加相关学术研讨会上提交的论文,均为我在工作实践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的认识和体会,多数在报刊上公开发表过。希望这些文章对后学者有所借鉴和启示,不妥的地方请同行批评指正。





上一本:有好多话要藏在心底,专等一个人 下一本:粉饰生涯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非物质文化语境下的戏曲研究的作者是刘文峰,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