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听风观点: 苏听风的人,温婉柔和,她的文字,如人一样,不温不火,没有煽动性,如同清泉,缓缓漫过心灵,这样的文字,在当前浮躁的时世,可能不如毒鸡汤那样叫座,然而,这是一双温柔的眼睛,一颗温暖的心灵,读这样的文字,会让人觉得安静和美好,而其中,也自有力量。 像苏听风姑娘一样,不被庸常的生活所淹没,在日常精进中活出气势,才是值得拥有的人生。 ——青年作家,畅销书作家蓑依你喜欢自己吗 一次,我在书城听范老师讲儿童绘本故事,她讲的第一个故事叫《安的种子》。 听完故事后,一个小朋友说故事里的安真可爱,好喜欢他。 范老师问这个小朋友:“你喜欢你自己吗?” 小朋友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难倒了,愣愣地看了老师几秒钟,然后支支吾吾地说:“不怎么喜欢。” 范老师有些惊讶,转身去问身边一个穿着粉红色小裙的小姑娘:“你喜欢自己吗?” 小姑娘低着头,小声地说:“不喜欢。” 范老师叹了一口气,然后走到一个中年男子的面前问道:“这位大朋友,你喜欢自己吗?” “总的来说,不太喜欢自己。”先生答道。 范老师没有再接着问下去,她回到讲台前说:“听到这些回答,我有一些难过。作为一个老师,同时也是一个妈妈,能够体会到现在小孩子被赋予的期望和压力。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不认可自己,也不喜欢自己。”说完这些,她迅速地调整情绪,面带着微笑,快乐地为小朋友们讲第二个故事——《看图片找惊喜》。 故事讲到一半,范老师和场下的读者们互动了起来。 她问道:“小朋友们都在图画中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毛毛虫。”穿粉红色裙子的姑娘跳着回答道。 “它是一只怎样的毛毛虫呢?” “它是一只神气的毛毛虫。” “你太棒了!奖励你一个小礼物,一支漂亮的书签。” 范老师一边递奖品给粉裙小姑娘一边说:“亲爱的,你看,你第一个回答了我的问题,你是一个聪明的小孩。你应该喜欢自己。” “我现在喜欢我自己啦。” “为什么你刚才不喜欢自己,现在突然就喜欢自己了呢?” “因为老师说我是聪明的小孩,还在这么多人面前表扬了我。” 小女孩在说这句话时,我看到又喜悦又骄傲的光芒在她的眼睛里闪耀着。毫无疑问,这一刻,她是真的喜欢自己的。“因为老师说我是聪明的小孩,还在这么多人面前表扬了我。”这句话又在我耳边响起。这种因他人给予的肯定而认可自己的行为,是大多数人都有的成长经历吧。 小女孩的这句话,让我想起了一个大姑娘在另一个舞台上,自信地喊出的另一句话:“我喜欢现在独一无二的自己。”这个大姑娘就是邓紫棋,这是她在《开讲啦》中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时说的话。 青少年时期的邓紫棋觉得叛逆是个性。青春期恋爱时,她总是希望别人时时把自己当最珍贵的人,送礼物给别人,就希望一定要得到同等的回报。她想尽办法在生活中让大家肯定,做好多事证明自己,让身边的人表扬。尽管她也得到了一些肯定和表扬,但在这种状态下她并不快乐,根源是,她并不喜欢自己,她只想把年轻的自己变成别人眼中值得表扬的人。一次演出后,她突然意识到,自己本应该是独一无二的。 生有五尺二寸的身材,但这样比一般人更灵活;剃了头发是因为想告别坏的过去,让一切新生;从内心认可自己,发现自己的价值,唱自己喜欢的歌;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表扬,不是因为要别人认可,也不用向外界证明什么。在做完这一切自己想做的事后,反而喜欢她的人更多了,她也更有力量了。她说:“从那时起,我真正地喜欢这样独一无二的自己。” 当我看到她讲完这段话时,我从内心觉得她好美,这些话比她的摇滚音乐更有感染力,直达内心。她在结束演讲的时候,再一次大声地说:“我爱独一无二的自己。” 放眼望去,大多数的人喊不出这样的话来,听故事的小粉裙女孩要老师表扬,才能喜欢自己。而我们,都是千千万万个“小粉裙”中的一员。 “小粉裙”们在做各种人生测试时,在填写自己缺点的那一页纸上,可以不假思索地至少写上十条,而在写优点时,写完三条后就开始搜肠刮肚了。我们一方面给自己不留情面地打差评、给低分;另一方面,又想尽一切办法讨得别人喜欢,博取他人赞许。这样固然能激发斗志,但长此以往,我们看到的都是别人眼中的自己,真实的自我则不知所终。 故事全部讲完后,范老师给在场的小朋友每人送了一个小礼物和一本绘本书。她亲切地对他们说:“你们要从现在开始学会看到自己的优点,一点点地肯定自己,然后喜欢自己。这个能力并不需要刻意训练,就像每天说话、吃饭一样自然,我们天生具备这样爱自己的能力。” 发完绘本书后,她欢快地说:“我十分喜欢我自己。喜欢我胖胖的身材,喜欢我自己的工作,喜欢给学生们讲故事的感觉,也喜欢用业余时间给大家做公益,享受分享的快乐和收获。” 我认识范老师已久,第一次觉得她是如此有魅力。不会因为胖而嫌弃自己的身材,也不会因为当天晚上来的读者不多,而影响自己分享的热情。最重要的是,她说:“我非常喜欢自己。” 席慕容说:“人的一生应该为自己而活,应该学着喜欢自己。不要太在意别人怎么看我,或者别人怎么想我。其实,别人如何衡量你也全在于你自己如何衡量你自己!” 我们时常期望自己或亲人成为一个快乐的人,这样的快乐当然也包括获得他人的肯定。但我想,更多的快乐,应源于向内求得认可与自我接纳。他人能给的喜欢与赞许总是不会长久,自我内心涌出来的对自己的喜欢才是不会衰竭的快乐的源泉。 爱自己的人不太容易讨厌别人 进入酷暑,工作强度像天气一样逐渐升温,周而复始地忙碌中,我的耐心被一点一点地消磨。我想赶紧把近期的工作做好,决定先将几件紧急又重要的事情一起排上工作日程,设定完成进度时间表,其他的一些事随后跟上。在做好这些安排后,我不仅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待团队的同事也是一视同仁。比如上班要来得早、走得迟,比如中午不休息。 上周五,有一则通讯要在中午十二点前发布到网上,我十点通知大家,到了十一点,负责这部分工作的同事还没准备好内容。我很“残忍”地撂下一句话:“做不完这个事,中午大家都不要去吃饭。”后来我们一直忙到下午将近两点,才一个个昏昏沉沉地去吃饭。 我对待工作有着自我压迫般的苛刻与严肃,但这样并没有提升我的威严,反而让自己身心俱疲,变得呆板又无趣。我以为严于律己、律人的工作方式是最有效的,所以,我办一切事情也要求别人这么做。如果有人没有达到我的要求,我就会质疑这个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天长日久,心中的不满越积越多,找不到解决的方法,也没有释放的出口,有时候只能将烦闷的情绪回馈到自己身上,责怪自己的无能。 我不喜欢看到别人不按照规则来办事,不喜欢做事不能全力以赴,不能专注的人。 我就这样在一次次的不满意中失眠、焦虑、烦躁。 又一个辗转反侧的夜里,我打开收音机,正好听到中国之声的“千里共良宵”节目,这一期是青音主持的,主题是“如何爱自己”。节目中有好多听友正经历跟我一样的痛苦,生活和工作中总有各种“不喜欢”,总觉得自己的要求全是对的,喜欢设定很多计划和目标,自己达不到就会自责,别人办不到就会懊恼。总之就是不停地逼迫自己做种种高标准严要求的事情。 青音在节目中举了一个自己的例子:作为一个广播界的公众人物,她的粉丝数已达到近千万。无论她在公开的社交网络上发布什么信息,都会有不同的声音出现,除了分歧,甚至还有一些人身攻击。起初,她并不在乎,攻击越来越严重,她对一些恶意的辱骂和言论开始回应,并在必要的时候采取法律手段。正面应对这些不好的局面,而不是在私底下默默地愤怒、难过、自我消耗。 她说到这里的时候,我想到自己。生活中我为了顾全大局,常常把内心对于别人的不满和愤怒憋在心里,以至于自己变得闷闷不乐。 青音在节目中还分享了一件事。有一次她去上班,打车到电台,到了电台才发现忘记带钱包,最后只好让司机师傅告诉她卡号,第二天打钱给他。这一回,她并没有嫌弃自己,而是开心地去工作了。她说,爱自己的表现,就是能够接受自己的过失,前提是这些小过失不影响正常生活。 我又联想到自己。我最近晚上背单词,有时候因为困而没有背完,第二天就会拼命责备自己,却不曾发现,也许多睡一会儿觉,比多记几个单词更重要。 听到这我才终于明白,总是对他人百般要求,别人做不到,我心中就会生出各种不满和愤怒,这些都在说明:我不喜欢自己。要减少自己心中的不满和压抑,不是靠一味地指责别人,而是先学会爱自己。 如何做才是爱自己? 节目的后半部分,青音连线了心理学家木凯,他对如何爱自己做出了专业的总结: 首先,要做到接纳自己。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让优点发扬,让缺点成长,不因为缺点而攻击自己。 其次,宽容地对待自己,承认并面对自己的不足,不要堆积和压抑不良情绪。 最后,所有对外界和他人的不满,都是因为自己的内在欠缺,都是对自己的不满,只有爱自己的人才不容易讨厌别人。 听完木老师的总结后,青音给听众也总结出了以下几条爱自己的建议: 第一,爱自己的身体,不要被头脑控制,坚持每天锻炼身体。 第二,爱你所有的坏情绪,不要压抑它们。不要天天非得有正能量,要学会表达自己的坏情绪。 第三,爱你所有的缺点和不足。承认自己的不足,做真实的自己,不装作无所不能。 第四,经常地赞美和嘉奖自己。明白生活是来享受,而不是忍受的。提高享受能力,才能提高创造能力。 第五,学会拒绝别人。承认有些事自己做不到,敢于坦然拒绝自己达不到的要求,提升自尊感。 第六,尽力了就不要再执着。凡事先尽力而为,而不是拿顺其自然当借口。一件事全力以赴做了,没有达到想要的结果,那就及时止损,尽快抽身离开,不要一直纠结。无论是面对感情还是生活,这点最为重要。 节目结束时已是凌晨两点,我却一点睡意都没有,心里恼怒的、混乱的情绪一扫而空。我开始回想这一段时间自己的表现,体会自己内心的纠结和烦躁。这一切状态都不是他人造成的,全是因为我不爱自己,不会好好审视和接纳自己的内心,没有和自己相处好。 当然,我不可能听完一期节目就能立刻改变自己,第二天醒来就突然对自己和他人充满宽容和爱意。但是,我决定把“爱自己”这件事,身体力行地做起来,接受自己的现状,承认自己的不足。 我相信,行动就是改变的开始,也是爱自己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