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台湾作家林清玄是享誉华语世界的心灵疗愈大师,同时也是“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他的文笔清雅恬淡,后期作品更是多了一份佛法禅意,读来颇有静心疗愈之效。南怀瑾、张德芬、毕淑敏、余秋雨,及星云大师均推荐过他的文章。2、《幸福从不缺席》是林清玄首部以“幸福”为主题的经典散文集,共精选林清玄不同时期创作的56篇文章。在这本书中,林清玄用他朴实而充满智慧与慈悲的文字向我们揭示:幸福很多时候是得自于看起来无甚意义的事。幸福原是生活中的花草,粗心的人践花而过,细心的人怜香惜玉罢了。在深谙幸福的人眼里,日日是好日,处处莲花开!3、《幸福从不缺席》采用国内知名插画师手绘插图,全彩印刷,设计清新唯美,适宜典藏。★林清玄的幸福语录:1.*流的人物,不在于拥有多少物,拥有多少情,而在于能不能在旧物里找到新的启示,能不能在旧情里找到新的智慧,进出无碍。2.唯有生命里有喜乐有悲伤,生命才是多层面的、有活力的、有深度的,又能发展的。3.聚与散、幸福与悲哀、失望与希望,假如我们愿意品尝,样样都有滋味,样样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4.一个人快乐的秘诀,便是抓住正向的时刻,使它更充盈;转化负向的时刻,使它得到清洗。5.我常觉得在别人的喜庆中锦上添花容易,在别人的苦难里雪中送炭却很困难,那种比例,大约也是八九与一二之比。6.只有开启光明的内在,才能使我们有喜悦的生活。7.幸福,常常是隐藏在平常的事物中,只要加一点用心,平常事物就会变得非凡、美好、庄严了。只要加一点心,凡俗的日子就会变得可爱、可亲、可想念了。8.用心地努力工作,这是此岸;更用心地疼惜亲人,这是彼岸。处理紧急的事情,这是此岸;着力于重要的事情,这是彼岸。经营入世的事业,这是此岸;经营生死的解脱,这是彼岸。" 本书简介: 《幸福从不缺席》是林清玄的首部“幸福”选本。全书共六辑,分别为:《幸福的开关》《正向时刻》《在梦的远方》《总有群星在天上》《永远有利息在人间》《瓠子也好,菜瓜也好》。关于幸福,林清玄如是说:“人生的幸福在很多时候是得自于看起来无甚意义的事。例如有人突然给了我们一杯清茶,例如在小路上突然听见冰果店里传来一段喜欢的乐曲,例如在书上读到了一首动人的诗歌,例如偶然看见桑间濮上的老妇说了一段充满启示的话语,例如偶然看见一朵酢浆花的开放……”“幸福原是生活中的花草,粗心的人践花而过,细心的人怜香惜玉罢了。”真正的幸福,“来自于自我心扉的突然洞开,有如在阴云中突然阳光显露、彩虹当空,这些看来平淡无奇的东西,是在一株草中看见了琼楼玉宇,是由于心中有一座有情的宝殿。”所以,与其说幸福是一种结果,毋宁说幸福是一种基于价值观的选择,因为选择,使我们在这个有缺憾的世界里,“不论处在何种景况,都还有幸福的可能,能在绝壁之处也见到缝中的阳光。” 作者简介: 林清玄,台湾高雄人,连续十年雄踞“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榜单,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17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出版第一本书;30岁前得遍台湾所有文学大奖;35岁入山修行后写成的“身心安顿系列”,是20世纪90年代台湾最畅销的作品;40岁完成“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文章曾多次入选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中小学华语教材及大学国文选,还曾被收入中国大陆高考语文试卷,其作品在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 目录: "第一章幸福的开关 十五楼观点 幸福的开关 宁静海 莲花与冰冻玫瑰 情困与物困 欢乐中国节 咸也好,淡也好 大佛的避雷针 清雅食谱 第二章正向时刻 最可怕的鬼故事 家家有明月清风 正向时刻 常想一二"第一章 幸福的开关十五楼观点幸福的开关宁静海莲花与冰冻玫瑰情困与物困欢乐中国节咸也好,淡也好大佛的避雷针清雅食谱第二章 正向时刻最可怕的鬼故事家家有明月清风正向时刻常想一二买了半山百合无事最可贵老实镜独乐与独醒长命菜第三章 在梦的远方分到最宝贵的妈妈飞入芒花在梦的远方温一壶月光下酒迷路的云百年与十分钟黄昏菩提两只松鼠阳光的味道第四章 总有群星在天上第三面佛晴窗一扇多情多风波法圆师妹至死靡他黑白笔记总有群星在天上讨欢心失恋之必要生命的出口第五章 永远有利息在人间放下莲花汤匙玩物上智永远有利息在人间拥有最真的梦射出去的箭我似昔人,不是昔人岁月的灯火都睡了在生命的旅途中第六章 瓠子也好,菜瓜也好吉祥鸟素质一物全体与身土不二瓠子也好,菜瓜也好陶器与纸屑圆通寺与冰淇淋雪中芭蕉黄金鼠快打旋风""读林清玄,好似在仲春的清晨醒来,看到金色阳光洒照的翠竹上,露珠“啪嗒啪嗒”滴到窗台,声音比银铃清脆入耳;又好似夏日清晨在有着一泓碧水的池塘边上,看着新荷一点点开放,清气洒满天地间;亦有秋夜将晓出门迎凉,飘渺的雾气吹到脸上的那种略带湿润的清新宁静之感。爱读林清玄,从第一次接触他的作品开始。喜欢林清玄,在那一刻遇见了最清明有情的心灵。——Annya 林清玄的散文就似黑夜中皎洁的月光照亮了夜的黑暗。那淡淡的语句中总是透着哲理,彰显着东方智慧的哲学。明月为云所遮,我只明月又在云层深处;碧潭在无声的黑夜中虽不能见,我知碧潭仍清。——蝎子"常想一二朋友买来纸笔砚台,请我题几个字挂在新居客厅墙壁上。我便在朋友面前展纸、磨墨,写了四个字:“常想一二”。 朋友说:“这是什么意思?”我说:“俗语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扣除八九成的不如意,至少还有一二成是如意的、快乐的、欣慰的事情,我们如果要过快乐人生,就要常想那一二成好事,这样就会感到庆幸、懂得珍惜,不至被八九成的不如意所打倒了。”朋友听了,非常欢喜,抱着“常想一二”回家了。 几个月之后,他来探视我,又来向我求字,说:“每天在办公室里劳累受气,一回家之后看见那幅‘常想一二’就很开心,但是墙壁太大,字显得太小,你再写几个字吧!”对于好朋友,我一向有求必应,于是为“常想一二”写了下联“不思八九”,上面又写了“如意”的横批,中间随手画一幅写意的瓶花。 没想到过几个月,我再婚的消息披露报端,引起许多离奇的传说与流言的困扰,朋友有一天打电话来,说他正坐在客厅我写的字前面,他说:“想不出什么话来安慰你,念你自己写的字给你听: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事事如意。”接到朋友的电话使我很感动,我常觉得在别人的喜庆中锦上添花容易,在别人的苦难里雪中送炭却很困难,那种比例,大约也是八九与一二之比。不能雪中送炭的不是真朋友,当然更甭说那些落井下石的人了。 不过,一个人到了四十岁后,在生活中大概都锻炼出宠辱不惊的本事,也不会在乎锦上添花、雪中送炭或落井下石了。那是因为我们已经历过生命的痛苦与挫折,也经验了许多情感的相逢与离散,慢慢地寻索出生命中积极的、快乐的、正向的理念,这种理念,正是“常想一二”。“常想一二”的理念,乃是在重重乌云中寻觅一丝黎明的曙光,乃是在滚滚红尘中开启一些宁静的消息,乃是在濒临窒息时,有一次深长的呼吸。生命已经够苦了,如果我们把几十年的不如意事总和起来,一定会使我们举步维艰。生活与感情陷入苦境,有时是无可奈何的,但是如果连思想和心情都陷入苦境,那就是自讨苦吃,苦上加苦了。 我从小喜欢阅读大人物的传记和回忆录,慢慢归纳出一个公式:凡是大人物都是受苦受难的,他们的生命几乎就是“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的真实证言,但他们在面对苦难时也都能保持正向的思考,能“常想一二”,最后他们超越苦难,苦难便化成生命中最肥沃的养料。使我深受感动的不是他们的苦难,因为苦难到处都有,使我感动的是:他们面对苦难时的坚持、乐观与勇气。 原来如意或不如意,并不是决定于人生的际遇,而是取决于思想的瞬间。 原来,决定生命品质的不是八九,而是一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