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负暄絮语


作者:张中行     整理日期:2016-07-15 14:16:24

“满目青山夕照明”是中行先生散文世界的贴切写照。中行先生晚年为文,如同一位跋涉了大半辈子的旅者,负暄闲坐,看世界,说大千。他行文节奏短促,思想跳跃迅速,气韵生动,天趣盎然。他学富五车,腹笥丰盈。谈禅论佛,评儒论道,信手拈来,皆成文章。这个境界对别人来说颇难达到。
本书简介:
   这是中行先生的一本散文集。作者取晒太阳时闲话之义,或记旧人旧事,或谈学论理,或探究人生,不但视野开阔,包罗万象,而且“胸中有丘壑”,所见所感、所思所议,与众不同。全书共五辑,第一辑“红楼旧事”,令人一睹红楼与旧京的昔日风采;第二辑“故人梦影”,是为许多读者喜爱的张氏“人物系列”,世间的名流雅士和寻常百姓经他娓娓道来,皆活灵活现,各具风采;第三辑“不合时宜”,杂文陈述先生对种种问题之己见;第四辑“案头清供”,是这位“资深书痴”的读书心得和说文谈艺;第五辑“碎影流年”,讲述自身生平与家事,是作者笔下最贴近“自己”的文字。
  作者简介:
  张中行(1909-2006),河北香河人,原名张璿,字仲衡。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晚年为文,以“忠于写作,不宜写者不写,写则以真面目对人”为信条。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始,十馀年间,相继有《负喧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禅外说禅》《顺生论》《流年碎影》《散简集存》等著作行世。以其见识之深邃,文笔之独特,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
  目录:
  我眼中的张中行(代序)\季羡林
  辑一红楼旧事
  北京的痴梦
  红楼点滴一
  红楼点滴二
  红楼点滴三
  沙滩的住
  沙滩的吃
  北大图书馆
  我的琉璃厂今昔
  鬼市
  东安市场
  阅微草堂
  辑二故人梦影
  章太炎我眼中的张中行(代序)\季羡林辑一 红楼旧事北京的痴梦红楼点滴一红楼点滴二红楼点滴三沙滩的住沙滩的吃北大图书馆我的琉璃厂今昔鬼市东安市场阅微草堂辑二 故人梦影章太炎熊十力苦雨斋一二两位美学家胡博士梁漱溟刘半农朱自清叶圣陶汪大娘王门汲碎银闸人物东谢西谢家乡三李辑三 不合时宜怀疑与信仰彗星直言旧迹发微周婆制礼关于美人今之视昔不合时宜辑四 案头清供常翻看的《骨董琐记》汉学与轻信红学献疑《周作人文选》序“禅”的禅外说案头清供砚田肥瘠辑五 碎影流年乡里蒙学内外进京婚事生计整风之风劳动种种少小离家老大回先我而去自我提前论定编后记 胡博士是个有大名的人物。在手持玉帛的人们的眼里是这样,在手持干戈的人们的眼里似乎尤其是这样,因为如果无名,就犯不上大动干戈了。可是以他为话题却很不合适。一是他的事迹,几乎尽人皆知,“五四”时期的文学革命不用说了,其后呢,有他自己写的《四十自述》,再其后,作了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的校长,渡海峡东行,作院长、大使等等,所谓事实俱在,用不着述说。二,关于学术成就,他是经史子集无所不问,无所不写,大兼早直到老庄和孔孟,小(当然是按旧传统说)兼晚直到《红楼梦》和《老残游记》,所谓文献足征,也用不着述说。三是不管谈哪方面,都会碰到评价问题,这很不好办,向这一方偏,站在那一方的人们不能容忍,向那一方偏,站在这一方的人们不能容忍,居中,两方都会斥为骑墙派或模棱派,也不能容忍,总之将是费力不讨好。可是我这琐话有不少是涉及北京大学的,胡博士是北京大学的重要人物,漏掉他,有人会怀疑这是有什么避忌。不得已,只好借用孔北海让梨的办法,拿小的,谈一些琐屑。胡博士一九一七年来北大,到我上学时期,论资历,已经是老人物了。可是年岁并不很大,不过是“四十而不惑”。看外貌更年轻,像是三十岁多一些。中等以上身材,清秀,白净。永远是“学士头”,就是头发留前不留后,中间高一些。永远穿长袍,好像博士学位不是来自美国。总之,以貌取人,大家共有的印象,是个风流潇洒的本土人物。形貌本土,心里,以及口中,有不少来自异国的东西。这有思想,或说具体一些,是对社会、人生以及与生活有关的种种事物(包括语言文学)的看法。———这方面问题太大,还是谈小一些的,那是科学方法。我们本土的,有时候谈阴阳,说太极,玄想而不顾事实。科学方法则不然,要详考因果,遵循逻辑,要在事实的基础上建立知识系统。这对本土说是比较新鲜的。可是也比较切实,所以有力量。初露锋芒是破蔡元培校长的《石头记索隐》。蔡先生那里是猜谜,甚至作白日梦,经不住科学方法的事实一撞,碎了。在红学的历史上,胡博士那篇《<红楼梦>考证》很重要,它写于一九二一年,刚刚“五四”之后,此后,大家对索隐派的猜谜没有兴趣了,改为集中力量考曹府,以及与之有关联的脂砚、敦敏等。也是用这种方法,胡博士还写了几种书和大量的文章,得失如何可以从略。“五四”前后,胡博士成为文化界的风云人物,主要原因自然是笔勤,并触及当时文化方面的尖锐问题,这就是大家都熟知的文学革命。还有个原因,其实也不次要,是他喜爱社交,长于社交。在当时的北京大学,交游之广,朋友之多,他是第一位。是天性使然还是有所为而然,这要留给历史学家兼心理学家去研究;专从现象方面说,大家都觉得,他最和易近人。即使是学生,去找他,他也是口称某先生,满面堆笑;如果是到他的私宅,坐在客厅里高谈阔论,过时不走,他也绝不会下逐客令。这种和易的态度还不只是对校内人,对校外的不相识,据说也是这样,凡是登门必接待,凡是写信必答复。这样,因为他有名,并且好客,所以同他有交往就成为文士必备的资历之一,带有讽刺意味的说法是:“我的朋友胡适之。”要上课,要待客,要复信,要参加多种社会活动,还要治学,写文章,其忙碌可想而知。可是看见他,总是从容不迫的样子。当时同学们都有个共同的感觉,胡博士聪明过人,所以精力过人。三十年代初,他讲大一普修的中国哲学史,在第二院大讲堂(原公主府正殿)上课,每周两小时,我总是去听。现在回想,同学们所以爱听,主要还不是内容新颖深刻,而是话讲得漂亮,不只不催眠,而且使发困的人不想睡。还记得,那已是一九四六年,西南联大三校各回老家之后,清华大学校庆,我参加了。其中有胡博士讲话,谈他同清华大学的关系,是某年,请他当校长,他回个电报说:“干不了,谢谢!”以下他加个解释,说:“我提倡白话文,有人反对,理由之一是打电报费字。诸位看,这用白话,五个字不是也成了吗?”在场的人都笑了,这口才就是来自聪明。以上谈的偏于“外面儿”的一面。外面儿难免近于虚浮,一个常会引起的联想是风流人物容易风流。胡博士像是不这样,而是应该谨严的时候并不风流。根据道听途说,他留学美国的时候,也曾遇见主动同他接近的某有名有才的女士,内情如何,外人自然难于确知,但结果是明确的,他还是回到老家,安徽绩溪,同父母之命的江夫人结了婚。来北京,卜居于地安门内米粮库,作主妇的一直是这位完全旧式的江夫人,不能跳舞,更不能说yes,no。这期间还流传一个小故事,某女士精通英、法、德文,从美国回来,北大聘她教外语,因为家长与胡博士有世交之谊,住在胡博士家。我听过这位女士的课,一口流利的好莱坞。她说惯了,不三思,下课回寓所,见着胡博士还是一口好莱坞,胡博士顺口搭音,也就一连串yes,no。这不怪江夫人,她不懂,自然不知道说的是什么,也自然会生疑。胡博士立即察觉,并立即请那位女士迁了居。闲谈到此,本来可以结束了。继而一想,不妥,谈老师行辈,用夫人和女士事件结尾,未免不郑重。那就再说一件,十足的郑重其事,是他对朋友能够爱人以德。那是一九三八年,中国东、北半边已经沦陷,北大旧人还有住在北京的,其中一位是周作人。盛传他要出来做什么,消息也许飞到西方,其时胡博士在伦敦,就给周寄来一首白话诗,诗句是:“臧晖(案为胡博士化名)先生昨夜作一个梦,梦见苦雨庵(案为周的书斋名)中吃茶的老僧,忽然放下茶盅出门去,飘然一杖天南行。天南万里岂不太辛苦?只为智者识得重与轻。梦醒我自披衣开窗坐,谁知我此时一点相思情。”用诗的形式劝勉,“谁知我此时一点相思情”,情很深,“智者识得重与轻”,意很重,我忝为北大旧人,今天看了还感到做得很对。可惜收诗的人没有识得重与轻,辜负了胡博士的雅意。说起北大旧事,胡博士的所为,也有不能令人首肯的,或至少是使人生疑的。那是他任文学院院长,并进一步兼任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立意整顿的时候,系的多年教授林公铎(损)解聘了。林先生傲慢,上课喜欢东拉西扯,骂人,确是有懈可击。但他发牢骚,多半是反对白话,反对新式标点,这都是胡博士提倡的。自己有了权,整顿,开刀祭旗的人是反对自己最厉害的,这不免使人联想到公报私仇。如果真是这样,林先生的所失是鸡肋(林先生不服,曾发表公开信,其中有“教授鸡肋”的话),胡博士的所失就太多了。 





上一本:人生的三路向 下一本:心灵的芦笛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负暄絮语的作者是张中行,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