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研究萧红30年,视萧红为梦中情人,呕心沥血写成此书。书中以“萧红的命”、“萧红的文”、“萧红的魂”三个主题,多角度全方位的展现了作者对萧红的研究成果。书中收录的多篇文章,曾将在各级刊物上发表,并多次在国内外的萧红研讨会上获奖。此书不失为一部既有文史研究价值,又有很强的文学艺术性的优秀作品,也是萧红的研究和爱好者必读之作。 作者研究萧红30年,视萧红为梦中情人,呕心沥血写成此书。书中以“萧红的命”、“萧红的文”、“萧红的魂”三个主题,多角度全方位的展现了作者对萧红的研究成果。书中收录的多篇文章,曾将在各级刊物上发表,并多次在国内外的萧红研讨会上获奖。此书不失为一部既有文史研究价值,又有很强的文学艺术性的优秀作品,也是萧红的研究和爱好者必读之作。 作者简介: 王天臣,笔名王子天华,1963年出生,法学硕士,中共党员,现任大庆油田矿区服务事业部副主任,高级经济师,大庆写作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作为一名国企领导干部,在业余时间笔耕不辍,曾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纪实文学《念想》。作为萧红研究的专家,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过多篇萧红研究论文,并多次获奖。 萧红1911年6月1日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1942年1月22日在香港逝世,享年31岁。乳名荣华,学名张秀环,因与二姨姜玉环犯“环”字之忌,由外祖父改名为张迺莹。曾用笔名悄吟、玲玲、田娣等,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9岁丧母,从小在男尊女卑的环境下长大。因父母忙顾及不上,夏天和祖父一起在后花园玩耍,冬天躲进阴暗的储藏室寻觅。萧红的童年是自由、幸福的,天性顽皮,在祖父母的溺爱中养成了任性倔强的性格。萧红的启蒙老师就是她的祖父,教她学《千家诗》。1920年秋在父亲的开明主导下进入龙王庙小学学习,1926年夏毕业,当年16岁。在学校参加声援“五卅惨案”反帝爱国活动。小学时期萧红给大家的印像是沉静而内秀,其实在表面温和、恬静之下,蕴藏着一颗任性而恣肆、倔强而刚强的灵魂。升中学遇到父亲的阻力,演绎成升学风波。萧红的父亲张廷举是一个虽新还旧的人物,他支持萧红上学的目的是要把她培养成一个恬静文雅、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而孩子自幼表现出的任性、顽皮和倔强无疑令他不满意,他怕再让她上学在当时风云变幻环境下走向歧途。最终在萧红的抗争下父亲不得不同意她上学。1927年秋季,萧红考入哈尔滨市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现为哈尔滨市萧红中学。中学期间,萧红再次参加由学校学生联合会组织的反对日本在东北修筑铁路的游行,表现坚定勇敢,一直走在斗争的最前面。1929年祖父去世,萧红十分悲痛,因为祖父是她最亲的亲人。祖父去世后,她对家庭已没有感情和留恋。1930年秋萧红不顾家庭反对,在表哥陆哲舜的帮助下到北平,进入女子师范附中读书。因为没有家庭支持,不久生活陷入困顿。1931年1月,萧红寒假中离开北平返回呼兰,被软禁在家中。同年2月底,萧红在陆哲舜朋友李洁吾的支持下再次去北平。不久包办婚姻的未婚夫汪恩甲追到北平,3月初,萧红与汪恩甲一起离开北平回哈尔滨。回到呼兰后,被遣送到阿城县福昌号屯软禁,与外界隔绝。福昌号这段生活,为萧红后来进行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萧红的一些小说、散文就是以这里为背景写作而成的。1931年10月再次逃到哈尔滨。一个月后,在走投无路、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与汪恩甲一起在道外十六道街东兴顺旅馆同居。半年后怀孕,后来汪恩甲以回家筹钱为名一去不复返。萧红困居旅馆,处境艰难,只好向哈尔滨《国际协报》副刊编辑裴馨园求助,因此,结识了萧军、舒群、方未艾等人,最终在和萧军接触中碰出火花,相互爱慕。被萧军救出后,同居商市街25号,并在萧军的影响下,开始文学创作。1933年4月,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同年10月二人合出小说、散文集《跋涉》。1934年6月取道青岛,南去上海。1934年10月9日收到鲁迅第一封回信,同年11月30日第一次见面,从此得到鲁迅的呵护,喜获找到了祖父的感觉。中篇《生死场》被鲁迅编入“奴隶丛书”,由此奠定了文学成就的基础。这个时期,萧红才若泉涌,又有散文集《商市街》、小说散文集《桥》和小说集《牛车上》陆续出版。因和萧军感情纠葛寓居日本和北平片时之后,1937年8月与萧军同去武汉,加入胡风等创办的《七月》半月刊。1938年2月萧红和萧军在临汾分手之后,萧红在西安情结端木,同年5月在武汉成为端木的幸福新娘。再之后逃难重庆,客逝香港。临终前结识骆宾基,在端木安排和萧红的恳求下,骆宾基伴萧红度过人生最后的44天。萧红是一位“内观和自传体型的作家”,因此,她一生虽然没有专门写过自传,但她每个创作阶段又始终写着她自己感受最深和最熟悉的生活。《萧红自传》就是由编者肖凤编辑的一本萧红作品集。通过这本自传,我们可以了解萧红的成长历程,体悟她的心灵感受,洞悉她的思想和性格。 萧红自幼天真、活泼,是一位调皮、机灵、聪明好学、“解事颇早”、爱憎分明的孩子。在《蹲在洋车上》这篇散文中,作者写她小时候一个人偷偷溜出家到街里买皮球,因为没有单独出过门,所以还没有到大街上就迷了路。一位好心的洋车夫主动让她上车,送她回家。途中,她忽然想起祖母讲述的“乡巴佬蹲洋驴子”的“笑话”,决定模仿试一试、玩一玩。洋车到家门口,她不下车,为了逗祖父和祖母发笑,她仍然顽皮地蹲在车踏脚板上,“像耍猴人的猴样,一动不动”,并且尖声喊着:“——看我!乡巴佬蹲东洋驴子!乡巴佬蹲东洋驴子呀!”在《家族以外的人》中,她“偷鸡蛋”和小朋友一起烧着吃;为逃避妈妈的打,爬到树上不下来;以及看见有二伯偷东西,敲诈他领着上公园看马戏等细节的描写,把一个天真、活泼、顽皮、可爱的小女孩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萧红自幼好学,小的时候和祖父、伯父一起学古诗和古文,长大了她主动要求上学。由于聪明好学,她解事颇早,善于观察大人的一举一动,能够做到察言观色。在散文《镀金的学说》中,她对伯父见了王大姑后的言谈举止观察得细致入微,并且能看透伯父的心理。夜间,全家人都睡了,她与伯父对话后,这样写到:“那夜伯父奇怪的向我笑,微微地笑,把视线斜着看住我。我忽然想起白天所讲的王大姑来了,于是给伯父倒一杯茶,我走出房来,让他伴着茶香来慢慢地回味着记忆中的姑娘吧!”萧红心地善良,爱憎分明,同情劳动人民。她憎恨父亲为了贪婪而失掉了人性,为了房屋租金的事情,把房客的全套马车赶了过来。她喜爱祖父,“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恶而外,还有温暖和爱”。即使如此,在她学“乡巴佬蹲东洋驴子”后,对祖父打车夫的行为也进行了抨击。 萧红是一位倔强、善于接受新事物,敢于反抗,为女人伸张正义的“女权主义者”和孤独的漂泊者。在《故事》和《漂流》两个章节中,我们可知萧红自幼就养成了倔强的性格,“父亲打了我的时候,我就在祖父的房里,一直面向着窗子,从黄昏到深夜”;“父亲骂我,你懒死啦!不要脸的,……我问他,什么叫不要脸呢?谁不要脸!”萧红一直关注女人的命运,一直在为女人打抱不平,伯父夸我比男孩聪明,男孩不愿意听,扯住我,要打我。母亲怕父亲,邻家的女人也怕男人,舅母也怕舅父,为什么女人都怕男人。萧红在上中学的时候,就接受了新文化思想的熏陶,并身体力行,参加了反对修筑吉敦铁路的示威行动。在游行中,她“自告奋勇”当宣传员,跟随队伍往前冲。在中学学习时,萧红还和同学们读鲁迅的《伤逝》和易卜生的《娜拉》,她们认为“逃婚”、“出走”是唯一的出路。最终,为了反抗包办婚姻,踏上了出走的路子。在寒风刺骨的哈尔滨冬夜中,弓起背脊,耸高肩头,慌慌张张地走着。老妇人领她回家暂住,她“感到生疏和广大”,“就像睡在马路上一样,孤独并且无所依据”。第二天清早,她明知“外面又是‘夜’,但一点也不惧怕”地走了出去,用夏季穿的通孔鞋子去接触雪地”(《过夜》)。当弟弟劝她回家时,“孤独的流荡人”回答得很干脆:“那样的家我是不能回去的,我不愿意受和我站在两极端的父亲的豢养……”(《初冬》)。萧红反对封建家庭的态度极为坚决,她不愿做任人宰割的猪羊,争取做一个独立、自由的人,然而,黑暗的社会几乎吞噬了这位倔强的姑娘。 萧红是一位单纯、顽强、寂寞、苦闷的女性。在萧红短暂的生命中,与萧军相识、结合、生活、分手的六年时间,是她人生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萧红自传》中,第三章《家》、第四章《苦杯》、第五章《两片红叶》,集中描绘了这一时期两个人的生活苦闷和悲欢离合。萧军救出陷于绝境的萧红后,先是寄住在朋友家中,然后搬到《欧罗巴旅馆》,最后落脚《商市街》。在哈尔滨生活期间,两个年轻漂泊者立志做“锄手”,开辟生活的“荒田”,向“人林”迈进(《弃儿》)。面对生活的严峻挑战,饿得三次想偷面包,租不起铺盖只好睡草褥子,她熬过来了。然而,单调穷困的生活也使她感到寂寞:“现在我也并不老,但总觉得青春过去了!过去了!”(《饿》)。于是,小鱼的死,引起她深切的惋惜;小狗的死,使她产生可怕的联想。当《跋涉》出版时,她高兴得“变成小孩子!”(《册子》)。而当被日伪逼迫离别故乡时,她又颇为感伤:“我的脚发抖,心往下坠,忍不住这从来没有落下来的眼泪”(《最后一个星期》)。到上海生活后,两个人的感情出现了裂痕,萧红端起了《苦杯》,“近来时时想要哭了,但没有一个适当的地方:坐在床上哭,怕是他看到;跑到厨房里去哭,怕是邻居看到;在街头哭,那些陌生的人更会哗笑。人间对我都是无情了。”“我的胸中积满了沙石,因此我所想望着的:只是旷野、高天和飞鸟”。为了回避这悲哀,萧红独自一人前往日本,过上了《孤独的生活》。久别胜新婚,距离产生美,分开一段时间后,她又从日本和北京两地寄上了“两片红叶”,互相通信、互相问候、相互关怀。但总有病痛缠身,总有寂寞和忧愁烦心,总感到是“痛苦的人生啊!服毒的人生啊!”最终还是劳燕分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