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的女人,出生于一个半传统半开放的年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一边保持着传统,一边又勇敢地追求时尚。因此,蝙蝠衫、的确良、喇叭裤、健美裤、棒针毛衣、歌词本、白球鞋、红灯牌收音机、全国粮票、手抄本、套袖、蛤蜊油、《排球女将》、《加里森敢死队》等这些当时尚属新鲜的事物迅速风靡中国。现在,它们有的只存在于70后的记忆深处,有的以新的面貌重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70后的青春回忆,不仅充满了怀旧气息,还有似曾相识的心动的感觉——轮回着的时尚把过去和现在连接了起来。读此书,可以让70后回想起自己的少年时期,让80后、90后、00后们更加了解70后。 本书简介: 《一个70后女神的时尚史》从女性的角度出发,用一百多篇文章介绍了一位女性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生活,内容涵盖了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蝙蝠衫、的确良、喇叭裤、健美裤、棒针毛衣、歌词本、白球鞋、红灯牌收音机、全国粮票、手抄本、套袖、蛤蜊油、《排球女将》、《加里森敢死队》等。 作者简介: 黄海波,女,1970年生,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研究生学历,太原日报记者、编辑。2002年在华文出版社出版《小资女人》一书,颇受读者好评。 目录: A 阿尔巴尼亚针/1 阿廖沙的面包/4 阿童木/7 B 八一粉/10 巴厘纱/12 白衬衣蓝裤子白球鞋/14 百货大楼/17 棒针毛衣/20 蝙蝠衫/23 冰棍儿/25 病号饭/28 玻璃板/32 不锈钢发夹/35A阿尔巴尼亚针/1阿廖沙的面包/4阿童木/7B八一粉/10巴厘纱/12白衬衣蓝裤子白球鞋/14百货大楼/17棒针毛衣/20蝙蝠衫/23冰棍儿/25病号饭/28玻璃板/32不锈钢发夹/35布拉吉/38C彩照/41叉子/44长途电话/46赤脚医生手册/50D打家具/53的确良/55的士高/58涤卡/61地雷花/64电影院/67FFOLLOWME/70凤仙花/74弗洛伊德八字/76G港气/79高领毛衣/82歌词本/85蛤蜊油/88H贺年片/91红茶菌/94红灯牌收音机/97花仙子/101画手表/103J计算机课/105加里森敢死队/108家庭裁缝/110假领子/113健美裤/115橘子粉/118军大衣/121军裤和锅刷子/124L垃圾游乐场/127喇叭裤/130劳保手套/133烙铁/136炉火便宜坊/138旅游鞋/140铝饭盒/143绿皮车/146M马粪和苍蝇/149梅花运动服/152棉猴儿/155N内部电影/158年味/161女特务/164P排球女将/167皮鞋/170破烂与麻糖/173普通话/175Q琼瑶定律/178秋裤/181全国粮票/184S三洋半头砖/187珊瑚岛上的死光/190上海手表/193十万个为什么/196手抄本/198手绢/201水管子/204四环素牙/207塑料凉鞋/209酸奶/212T搪瓷/215糖纸/218套袖/221替下来的衣服/224挑食/226跳皮筋/228兔皮手套/231W网兜/234文化衫/236文具盒/239X西红柿酱/242西装/245洗衣机/248虾片/252小布头奇遇记/255小灵通漫游未来/258幸子衫/261绣花/264宣传队/267Y演唱会/269英汉词典/272英文金曲/275友谊商店/278元宵/281月份牌/283Z展销会/287蘸水笔/290自行车/293做头发/295铸铁锅/298阿尔巴尼亚针一针变化四行完成一朵花,排列起来,像一排一排浮雕的小辫,倔强地扭来扭去,立体、有型,所以特别适合应用在毛衣领口、胸前,和其他针法一起组合成复杂的条形、菱形图案。我正在说的这个东西叫阿尔巴尼亚针。除了我的编织启蒙老师妈妈之外,周围似乎已经没有人记得世界上还存在过这样一个名词了。阿尔巴尼亚,亚德里亚海边那遥远的国家,就因为一种编织针法,不由分说、缺乏考据地植在我的记忆中。上大学时,一位男生有件浅驼色的V领毛衣,衣身充分展示了编织者高度的组织能力:菠萝花、凤尾花、玉米花、鱼骨刺针,当然还有阿尔巴尼亚针,各种针法不可思议地组成了一幅完美的图案,洋溢着富足、宁静的气息。因为喜欢他这件毛衣,我经常跑去男生宿舍和他说话,好不容易才忍住摸摸它的冲动。大学毕业后,他成了我丈夫。婚后,我在婆婆家看到一个靠垫,外面套着一层熟悉的浅驼色毛衣外罩,问起先生他那件毛衣的去向——“我姐姐织的,早就拆了。”如此轻描淡写,他怎么想象得出它当年带给我的波澜起伏呢。20世纪90年代初,去美国的必经之路——托福考试轰轰烈烈之时,柳南出现了太原第一家“美国加州牛肉面”,虽然多方考据说它跟美国、跟加州一点关系也没有,可一点也不妨碍逛街逛累了的人们走进店里,要一碗加了大块红烧牛肉的中国面条,就像大多数中国人并不需要知道阿尔巴尼亚处于历史书上反复提到的巴尔干半岛上,就可以将一种好看的针法命名为阿尔巴尼亚针,并在编织史上长盛不衰。阿尔巴尼亚针、古巴糖、伊拉克蜜枣、朝鲜电影,这些已经模糊的名字,记录了我们曾经拥有过的亲密关系。电视剧《梦开始的地方》的片头,缓缓的音乐中,主人公们在大雪纷飞中踏雪而来。在这个讲述部队大院年轻人的怀旧片子里,男女主人公曾经一边弹琴一边唱着毫不浪漫的歌:“赶快上山吧,勇士们!我们在春天里加入了游击队……”歌曲来自阿尔巴尼亚电影《宁死不屈》。20世纪六七十年代,阿尔巴尼亚电影几乎就是进口电影的代名词。而《宁死不屈》中的女主角米拉甜美又坚贞的形象,进入了无数中国少年的梦里,比如姜文,比如叶京。阿尔巴尼亚共和国的缔造者霍查和西哈努克亲王一样,都是当时广播中听到最多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为迎接霍查,大寨群众特地排练了热烈的欢迎仪式。预演时,群众队伍里传出整齐的“唿嚓唿嚓”声,整个笑场了,欢迎仪式只得作罢。“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阿两国远隔千山万水,我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歌里所唱的时代远去了。2009年年底,在新闻中看到阿尔巴尼亚和许多东欧、南欧小国一样,在备受挑剔、指责和屈辱后,被批准加入欧盟。这是世界另一端、遥远的事了。就像走在路上,看到一张似曾相识的脸,会惊讶地想起:这个人,竟然就是那个我们曾经海誓山盟,约定分分秒秒在一起,生生世世不分离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