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灯下艺语


作者:陈履生     整理日期:2016-06-26 23:40:58

中国博物馆副馆长,有关中国当代艺术美术评点小。 
本书简介:
  《灯下艺语》为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关于艺术、艺术家及绘画作品等的文章结集。内容从自己的成长学艺经历起,至师友杂谈录,对中国绘画和艺术的介绍,主要是个人对这些作品的分析、观点和意见,由此阐发中国绘画在当代的表现,即继承与发扬的问题。对老一代艺术家,也是他的师长们的肯定和褒奖,呈现出中国绘画在近几十年来的丰富灿烂,而盛世之年博物馆美术馆在此间的职能与交流作用,也是作者的着眼点。体现出作者对绘画艺术的独到见地与水准,窥中国艺坛于一斑。是本总结与记录之作。
  作者简介:
  陈履生:1985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美术历史及理论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
  目录:
  起步
  黄瓜园的记忆
  在镇江高考之后
  学书自述
  我与摄影
  画树题跋
  文人的书房
  机遇与眼光
  《功甫帖》真伪的争议
  看《清明上河图》
  艺术的搓衣板
  科勒·穆勒夫人的“任性”
  曾经的海上
  不可复制的威尼斯双年展
  世博会的检验起步黄瓜园的记忆在镇江高考之后学书自述我与摄影画树题跋文人的书房机遇与眼光《功甫帖》真伪的争议看《清明上河图》艺术的搓衣板科勒·穆勒夫人的“任性”曾经的海上不可复制的威尼斯双年展世博会的检验从亚马逊到伊瓜苏为什么要美术馆、博物馆私人博物馆温肇桐何燕明与陈笳咏李可染:可贵的江山小景林风眠的故事会张仃先生的事业和创造黄苗子的艺术特色黄永玉先生八十后新作朱振南:在语言的矛盾和冲突中调和水墨我看邵璞的焦墨傅申先生书法近作感怀靳尚谊与毛泽东像向袁运甫先生致敬黄致阳:符号构成的趣味寄语远行者李树基的艺术趣味吴长江:连接传统的延伸韩美林雕塑“母与子”看何水法画展冯远的《世纪智者》广军的贺年版画程小琪的画读《仰观集》华人美术教授在美国重振中国文房我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就和摄影有了关联。家父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在江苏扬中的县城内开了一家照相馆,在位于长江中的全国最小的一个县里。这是当时全县中最能反映现代文明的场所,因为那时全县还没有工业,服务业也欠发达,手工艺也只有与特产相关的竹编。当我出生之后,就没有离开过照相馆。那是一家天光照相馆,“天光”的概念就和农民种庄稼一样是靠天吃饭,天阴下雨就没法拍照,而长江流域一年四季中又是雨水不断。因此,生意不可能发达,生活也不算富裕,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较早的时候,真是封建社会,即使到了新中国,这一落后的地区还是迷信思想余毒蔓延,很多人还惧怕摄影,好像咔嚓一响就把魂给收了去。人没了魂则是天大的事,因此,很多人都惧怕照相机的镜头。还有一些人连摄影两个字都念不周全,经常说成了“聂影”,难字读半边也是人之常情,在摄影和文化欠普及的时代,“摄影”中的“摄”确实不是常用字。这种小照相馆除了没有用过最原始的针孔照相机之外,几乎都是从最原始的状态开始,木头座机加上玻璃板的底片,直到后来用上了胶片,而暗房中的洗照片也是凭经验数数字把握曝光时间的长短。“文革”之前,照相馆不大的橱窗却是县城内服务行业内仅有的几个橱窗之一,是县城内唯一的文化窗口。橱窗内摆的是京剧剧照以及当地劳动模范的照片,偶尔也会放几张被认为是县城内最漂亮的女士的照片。不过,一般的人是不愿意摆在那里供大家欣赏的。我家的照相馆不大,但小时候也没有感觉到它小。整体布局类如前店后厂,前面是接待室,有柜台,有镜子,还有供休息和等候的椅子。后面是摄影室,最后面的顶头是软布景,苏州园林、西湖风光、扬州景色,好像是一年换一次,都是到上海请人画的。换布景要增加成本,那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情,因为天光的照射,用油彩画的布景逐日变淡而失去神采和吸引力,加之老布景也不能招来顾客。硬景中有亭子或假山石之类,极力模仿自然景观。往往新景一出,都会招来县城里比较时尚的年轻姑娘。侧面是可以拉的单色布帘,一般是拍证件照所用,用以挡住后面的彩色风光布景。照相馆的第一次技术升级是玻璃板换胶片,第二次升级是天光变灯光,每一次升级都伴随着岁月的延伸。“文革”开始之后,全家被扫地出门,照相馆就不再属于自己家了。实际上自公私合营之后就已如此,只不过家还在照相馆前面接待室的楼上。小时候,县城里少有楼房,因此,我常常趴在楼上窗前看来往行人和世事风光,也时常有楼上楼下的喊话,不觉就度过了少年。





上一本:希尼系列:区线与环线 下一本:没有国家的人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灯下艺语的作者是陈履生,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