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既有车水马龙、喧嚣繁华,也有如画田园、岁月静好。这里,纵然有坎坷,只要自己不放弃,生命总是闪动希望。你所梦想的,在这里终将实现。在美生活20年的旅美作家分享生活的本质,人生会因为缤彩纷呈的多层次体验,而更觉其奇妙。愿以生命的热情,将每一天过得缤纷多彩。勾勒一面独特的风景,告诉你一个与众不同的美国。转一转美国万花筒,看一看里面的光怪陆离和色彩斑斓。 本书简介: 职场中的上司怎么变成了下属?美国阿拉伯的算命师会告诉你什么秘密?生第二胎有怎样的烦恼?一个美国文盲怎么当上了老板?在美华人一定要培养孩子上常春藤大学吗?在美国的房子外种果树,房价是增值还是贬值?美国为什么没钱参加世博会?美国的佛教徒为什么不烧香礼佛……作者以在美旅居20年的亲身经历,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在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涵盖美国职场、文化冲突、教育理念、体育政治等真实状况。告诉你一个与众不同的美国,它错综复杂的好处和坏处。呈现一个立体的美国,万花筒般的美国,它的光怪陆离和色彩斑斓。 作者简介: 孟悟,真名邬蒙,女,旅美作家,先后在美国企业和政府部门从事过网络编程和金融财务工作,现为《华府新闻日报》专栏作家以及舞蹈形体老师。出版长篇小说《橡树下的诱惑》《逃离华尔街》《拐点》《雾城》;旅游散文集《漂游的原风景——坐上邮轮看世界》《偷一段时光在路上》《与船结缘》。其作品曾在《北京文学》《青年文学》《广州文艺》《安徽文学》《都市文学》等国内文学刊物上登载。 目录: 第一章缤纷美国职场 职场惊变 报税季节秋色浓 办公室的装饰品与职场悲剧 当下属变成了老板 打扫卫生间的职场文化 深夜的世界 职场的又一次颠簸 25美元与105美元 世上没一件轻松的事 职业改变了生活方式 心甘情愿 我的老板不识字 孩子和老人:一树桃花和几个残果 第二章美国的另一张面孔第一章缤纷美国职场职场惊变报税季节秋色浓办公室的装饰品与职场悲剧当下属变成了老板打扫卫生间的职场文化深夜的世界职场的又一次颠簸25美元与105美元世上没一件轻松的事职业改变了生活方式心甘情愿我的老板不识字孩子和老人:一树桃花和几个残果第二章美国的另一张面孔一切都在改变:美国的另一张面孔金牌之后,还要上税吗?为什么美国这次不申奥?美国没钱去世博会喂不了细胞种萝卜果树与房地产100多岁的老奶奶跳肚皮舞急诊和医改当不当义工?没有钱,一切都是梦想美国的计量单位干嘛不接轨国际?油价大跌后的风雨同舟第三章琳琅交错:东西文化篇宁古塔的美国外教阿拉伯的算命师敢不敢生第二胎?我看芭蕾被美国人喊了一声姐她爱中国,没有理由变与不变承载亲情的茴香“不爬藤”的成功梦回故乡的香雪海依然没变东西合璧做美食美食是舌尖上的乡愁物价上涨,去农贸市场第四章岁月纵横:异乡的体验和感悟跨过生命的暗影果缘和人缘陪我们长大的植物因缘而聚生命的杏花收获神奇的红豆杉“玫瑰美人”成了路标我羡慕的,我面对的飞机上的各种状况橡树果仁巧克力高跟鞋和糖观灯大龙多功能车库我的高中同学们第五章人在美国写中文那些细节,那些植物文学是件奢侈品电影和书不得不做斋汉堡感心动耳,绮丽难忘后记顺其自然写下去前言回头一望,自己都忍不住吓了一跳,我在美国都生活了20年,20次花开花落,春华秋实,呱呱落地的婴儿也长成了生龙活虎的青年。人在他乡,日子是忙碌而充实的,先在学校读书,拿学位,考证书,然后是上班、跳槽、换专业……什么样的职场机构都走过了,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上市公司、私人公司,所从事的职业从网络程序到财务金融,这几年又当了舞蹈健身老师,四处走课:健身房、图书馆、社区中心、舞蹈室……哪里有召唤就去哪里,我不能挑肥拣瘦,因为所有的教舞工作都是短期合同。 这个夏天我在两家夏令营当舞蹈老师,酸甜苦辣,其味自知。当初谁会料到?我面临的学生是颇有舞蹈天赋的非裔儿童,而我要教他们跳拉丁运动舞,其中的艰难挑战,我必须回头一望,自己都忍不住吓了一跳,我在美国都生活了20年,20次花开花落,春华秋实,呱呱落地的婴儿也长成了生龙活虎的青年。人在他乡,日子是忙碌而充实的,先在学校读书,拿学位,考证书,然后是上班、跳槽、换专业……什么样的职场机构都走过了,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上市公司、私人公司,所从事的职业从网络程序到财务金融,这几年又当了舞蹈健身老师,四处走课:健身房、图书馆、社区中心、舞蹈室……哪里有召唤就去哪里,我不能挑肥拣瘦,因为所有的教舞工作都是短期合同。这个夏天我在两家夏令营当舞蹈老师,酸甜苦辣,其味自知。当初谁会料到?我面临的学生是颇有舞蹈天赋的非裔儿童,而我要教他们跳拉丁运动舞,其中的艰难挑战,我必须一一面对。要知道,黑人一出生就自带韵律感,一舞一动自成风景,而我们黄种人的舞蹈技巧大都是后天修炼的。虽然我曾经想过逃跑(辞职),但还是咬牙切齿坚持了下来。教舞之余还去参加各种义务演出,因为我的工作都是短期的合同,而演出会带来就业的新机会。我总是安慰自己,虽然辛苦,但与众不同的经验就是财富,任何财富都不会轻易落在你的手上。没有这笔财富,我的文字世界不会如此五光十色、斑斓灿烂。我不是那种特有天才想象力的作家,闭门在家,也能造出一艘精致耀眼的高档游艇。我必须投入到鲜活的现实里,才能发现令我满意的原材料。我常问自己,如果有一天我不工作了,跟社会脱节了,我还能写吗?如果真到了那个境况,我相信我还是会写,写童话,写穿越小说,或者把想象倾注给某个喜欢的朝代,比如汉唐和南北朝。这是一部散文集,文章贴近现实,与时代背景紧密相关,也跟我的经历有关。有美国职场的勾心斗角和残忍无情,有跨文化交融的斑斓和迷离,更有人在异乡的体验和感悟……各种风景纵横交错,我愿同有缘的读者分享。多功能车库车库本是停车的﹐但有些老美会把车库改成工具房﹐有些中国人也会把车库改成临时厨房。为什么?美国的厨房只有抽油烟机﹐没有抽油管道。抽油烟机吸了滚滚的浓烟﹐浓烟却变成了细烟﹐悠悠然漫游出来。天长日久,让人头大,中国人做菜又以炒为主,满屋子乌烟瘴气,赶都赶不走。人在美国﹐谁保证你在一个地方长居不动﹐工作一换就得搬家﹐房子就得卖掉。如果满屋子中国菜的油迹污垢﹐空气里的异味怪味﹐谁高兴买下来?近几年的房屋设计﹐爱把厨房和客厅连成一体。房子倒是开阔亮堂了﹐但是一阵煎、炸、炒、爆﹐客厅便倒霉了﹐怎么办﹐把厨房搬到车库里去吧﹐让油烟在车库游荡。车库自然成了临时厨房。也有人把后院、凉台当厨房,刮风下雨﹐撑着一把伞煎鱼,天冷时脸冻得像根红萝卜﹐还在烧肉﹐那场景也够喜剧的了。说实话,在车库炒菜也不会开心,冬天冷得像冰库﹐夏天热如蒸笼。油烟呛鼻时﹐打开车门透口气吧,又怕邻居看见你在那里扬勺提锅,举止不雅。但是日子久了,动作也就放开了,自己的房子﹐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三五年后﹐车库的墙壁花花斑斑﹐像是一张油抹的地图。但室内的美丽却保住了。遭殃的是车库里停的两部车﹐日子一长﹐车玻璃凝了一层油﹐天晴的时候不觉晓﹐下雨时玻璃全是油花花,雨刷越帮越忙,眼前一片迷茫,特别是行在高速上,简直是要人的命。静心细想,感觉不值得,房子是让人享受的,而不是让人当奴隶的,因怕委屈了它,而委屈了自己,人干嘛要活得这么累?明天干脆搬回厨房,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但还是有不少人依然坚守在车库的厨房。有个朋友家更绝,她先生热爱敲敲打打,车库一半的地盘被他占去当了工具房,另一半的地盘便成了朋友的厨房。锅碗瓢勺、油盐酱醋,应有尽有﹔面包机、豆浆机、绞肉机、烤箱和冰箱,浩浩荡荡地列队成阵。工具房和厨房还有界限,界限是几盆低矮的长叶子植物,似有井水不犯河水的意思。能把车库的厨房做到这个层次,也算是专业了。他们的车都停在外面的车道上,不用担心油烟的污染。 果树与房地产我一直喜欢种果树。枝繁叶茂的果树,能让人领悟“春华秋实”的美好。春天来了,花儿行动了,满眼的娇艳明媚,而在夏秋季节,累累的果实垂在枝头,芳香诱人。我家的后院不大,但是果树的种类不少,三棵桃树,有油桃、黄桃、水蜜桃;梨树四棵,有亚洲鸭梨也有美国本土梨;乌梅产量不高,所以种了五棵。果树中,姿态最美的是杏树,可惜只见了她娇媚的花,还没等到吃果子,她就仙逝了。我后来查了相关的书,原来杏树喜欢偏碱性的粘土,而我家的土壤是偏酸性的沙土,也难怪杏姑娘水土不服,红颜薄命。蓝莓喜欢沙土,要求土地PH值低(酸性高),蓝莓们心安理得,在我家的土地上安居乐业,蓬勃发展。柿子树也喜欢沙土,但是我的一棵柿子树却不幸夭折。怪谁呢?都怪我,人家本来长得好好的,我给人家挪了窝,从山坡上移栽到平地。因为山坡上没有自动浇灌系统,我以为移到平地的柿子树会受到更好的照顾。偏偏柿子树不领我的情,当年就落叶自尽,来一番悲戚反抗。有句话说得好,人挪活,树挪死,人家在山坡上已经盘根错节,枝繁叶茂,却被连根拔起,绝对是对果树的一种暴行。得了教训,我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我的经验是,第一年的小果树还是可以移栽。但是果树长到三四年,开花结果,成熟了,如果这时再移栽,成活率很低,就算侥幸生存了下来,它会被气得半死,憔悴体弱,让你几年也吃不了果子。看果树的花开花落,果子的青涩到成熟,也会想到人生的成长,开花是青春的烂漫和美好,结果是生命的收获和沉淀。朋友来了,我总会邀请他们去后院看果树,分享我的快乐。我很快就发现一个现象:中国人喜欢果树,兴致盎然,边看边评论,交流彼此的种植经验;美国人对果树不感兴趣,强装笑颜,只是为了不扫主人的兴,才陪你走到后院。在我看来,如果在院子里种了果树,果树成熟后的花繁和果香,会给房子的价值加分。但大多数美国人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水果在超市里购买,安全又卫生,干嘛非要从树上采下来吃?再说果树结了果子,很容易招来各种飞虫和蚂蚁,让人头疼,要花时间去应付。我有个美国朋友,曾当过一段时间的房地产商,她的故事很有意思。一对美国夫妇看上了一栋精致典雅的房子,都准备签合同了,心细的妻子突然发现游泳池边有棵树,问是什么树,当得知是桑葚树时,他们立刻摇头了。妻子说,桑树在夏天落一地的果子,脏得不知怎么去打扫。桑葚芳甜可口,富含天然抗氧化剂,还有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国古人都知道,桑葚含有乌发素,常吃桑葚,能给你一头漆黑光亮的秀发。可惜美国人没有这样的概念,他们只看见桑葚树带来的诸多麻烦。故事到了中国人那里便成了另一种版本。这个房地产商曾有套高龄的旧房子,房子所在的小区不差,小区绿树成荫,环境幽静,可惜房子结构不够理想,总是卖不出去。最后,一对中国小夫妻买了。他们为什么买?她一看他们是中国人,立刻告诉俩人,房前有一棵枇杷树,后院有两棵樱桃树。现在是冬天,你们看不出来,果树都长了十来年,每年都结好多的果子。本来没什么兴趣的两个人,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一脸的欢欣根本就掩饰不住,跑出门去看果树。她心头有了底,耐着性子与他们讨价还价。总之,这笔合同顺利签下,她说她应该感谢我,是我告诉她中国人喜欢果树。 办公室的装饰品与职场悲剧许多年前,我在一家包装公司工作过。公司位于我家50英里外的一个小城,公司的房子外面有棵核桃树,高大繁茂,我去的时候是深秋,风一吹,核桃就直往下落,落了一地,闲暇时候我会捡几个回家。那是一个临时大项目,急需会java script和Photoshop的人。我是由朋友介绍进去的,工资不高,合同期是5个月,项目结束就走人,这个倒也干净利落。我在那里没有独立工作间,跟公司的正式雇员共用一间大办公室。大办公室的格子间,密密挤挤像鸽子笼一样。日子一久,我跟隔壁格子间的苏瑞混熟了,话自然也就多了。根据我以往的职场经验,美国人喜欢装饰他们的办公室,盆栽的花花草草,家庭成员的各种相片,五花八门的工艺品,琳琅满目地放在办公桌上或者挂在墙上,但是在这个公司,员工的办公桌上只有电脑和文件,很少看见温馨洋溢的装饰品。苏瑞告诉我,知道为什么吗?这个公司以炒人而闻名,她打了个响指,一脸诡秘的笑,她说就是这样,快而干脆,没有回旋的余地,叫你滚蛋就滚蛋。她亲眼看见好几个同事,被叫进经理的办公室,然后愁云惨淡地出来,有的人脸上还有泪痕。突然间被一脚踢开,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那份伤痛搅动着委屈,像生锈的铁刀落在胸口上,也像赤脚走在铺满碎玻璃的小路上,我也有过相仿的经历。当老板要你马上走人,你还得回办公室收拾一堆装饰品,一堆本是承载着温馨记忆的纪念,转眼间横眉冷对,成了负担,情何以堪?苏瑞说,人家的今天或许就是我的明天,我必须谨慎,要有心理准备。办公室不要摆放任何装饰品,如果老板突然说,明天你不要来了,好的,收拾起来简单干脆,一丝不乱。她见识过太多的局面,狼狈、尴尬,发青的脸色,瑟瑟发抖的手,脆弱的人生充满了不可知的伤痛。老板为什么如此冷漠无情?苏瑞说,也有冷漠无情的员工。曾经有个颇受器重的员工,老板给了他很多特权,比如他可以吃三个小时的午餐,而没人敢责怪他。但是他还是被外面的高薪诱拐了,说走就走,走了还把经手的项目带走。几十万美元的合同,气得老板两个星期都没缓过气来。后来老板学精了,凡是有大合同,一律聘用外面的合同工来做。在美国,炒员工和炒老板都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因为雇佣双方都有选择的自由,这也是美国文化的一部分,美国人早已见惯不怪。但在某些国家的观念里,这样的文化无法接受。我曾经听说一个日本留学生,在美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因为英文不够流利,遭到辞退,他在被炒的当天,从高楼一跃而下。在日本人看来,被炒鱿鱼是无法容忍的奇耻大辱。日本的企业文化是终身雇佣制,大学生一旦毕业找到工作,公司和雇员的关系就像缔结了婚姻关系,彼此都希望天长地久。公司给予员工支持和关心,直到退休,永不解雇;员工对公司永远忠诚,公司就是自己的另一个家,神圣不可侵犯,外面的条件无论多么美丽诱人,绝不跳槽。日本职业人奉行“一进企业门,一辈子是企业的人”。美国人绝对看不懂。中国旧时候有句谚语:“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跟日本职业人的理念意同形合。我曾经在电视上看到一个节目,一家私立的日本幼儿园,四个女老师在怀孕、哺育期间,其工作由他人轮流顶替。这样的互助行动,也是日本企业文化滋养出来的结局。幼儿园的工作没有受到影响,员工的饭碗也保住了。我比较认同日本的企业文化,彼此信任和关心,才能创造出巨大的效益。在这个世界上,最难得到的就是人心。日本企业得到了忠诚不二的员工,员工不担忧饭碗会摔落在地,碎一地的伤心。像美国那样的失业悲剧,很少在日本上演。美国文化奉行的是蓬勃创新的自由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并认定这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精髓,可谁又能想到自由竞争的背后,是弱肉强食的残忍无情。人们不太相信因果定律:今天凶恶残暴的狼,明天也会变成体弱多病的羊。我曾经看过一则新闻报道,某年圣诞节,有个失业者出离愤怒,他怎能想得通?退休金和医疗保险,一下子就变成了空中的云。他业务优秀,曾经有竞争公司以极其诱人的高薪想把他挖走,他依然对原公司忠心不二。但是原公司呢?并没有看重他的忠诚,效益不好时就当他是烂在地上的苹果,一脚踢得老远。公司老板突然说,金融危机来了,公司不景气了,只能裁员减少成本。但老板又鬼鬼祟祟,招聘年轻人,公司需要廉价而新鲜的劳动力。他知道后,已经没有了悲伤,愤怒冲垮了他的理智。最后,他扛一把枪把老板一家杀了,面对呼啸而来的警车,他冷笑着看了警察一眼,很潇洒地引弹自尽。现实总是比虚构的故事更惨烈。这样的职场悲剧,何尝不是社会环境催生的?当公司的员工小心翼翼着,时刻担惊受怕着,甚至连装饰品也不敢放在办公桌上,这样的企业不知还能走多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