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我想遇见你的人生


作者:杨照     整理日期:2016-05-25 16:17:14

1.杨照是台湾民主转型的参与者、见证者、反思者,也被认为是*会讲故事的评论人。去年出版的《故事照亮未来》是理性杨照的展现,而这本《我想遇见你的人生》则是感性杨照的缩影。做父亲的关注女儿生命的每一步是如何展开,女儿生命的每一步又是怎样反过来影响父亲对自身生命的感悟和反思,母亲提供了他们父女俩生命历程中的点滴瞬间的照片,这一切都构成了人间最美的画面。
  《我想遇见你的人生》以类似对话、日记、独白的散文诗形式抒写父女俩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人生感悟。这不是一个人的创作,是父亲、母亲、女儿,一家三口,共同创作了独一无二的互动文本,爱是弥漫其中的内核。
  作者简介:
  杨照,本名李明骏,1963年生,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候选人。曾任《明日报》总主笔、远流出版公司编辑部制作总监、台北艺术大学兼任讲师、《新新闻》周报总编辑等职;现为《新新闻》周报总主笔、博理基金会副执行长,并为News98电台“一点照新闻”、BRAVOFM91.3电台“阅读音乐”节目主持人。
  长篇小说──《吹萨克斯风的革命者》《大爱》《暗巷迷夜》。中短篇小说集──《星星的末裔》《黯魂》《独白》《红颜》《往事追忆录》《背过身的瞬间》。
  散文集──《军旅札记》《悲欢球场》《场边杨照》《迷路的诗》《CafeMonday》《新世纪散文家:杨照精选集》《为了诗》《故事效应》。
  文学文化评论集──《流离观点》《文学的原像》、《文学、社会与历史想象》《梦与灰烬》《那些人那些故事》《TaiwanDreamer》《知识分子的炫丽黄昏》《问题年代》《十年后的台湾》《我的二十一世纪》《在阅读的密林中》《理性的人》《雾与画:战后台湾文学史散论》。
  现代经典细读系列──《还原演化论:重读达尔文物种起源》《颓废、压抑与升华:解析梦的解析》《永远的少年:村上春树与「海边的卡夫卡」》。
  近作──《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想乐》。
  目录:
  推荐序:写给女儿的情书/张大春
  自序:成长的不只是女儿
  之一听你,说生命中重要的事
  为生命做好准备
  快乐的丰沛可能性
  为自己生活负责的乐趣
  付代价都要交朋友
  坚持将事情做对的精神
  谦卑地面对巨大传统
  马尾飘飞的小小飙车手
  挑战一下自我极限吧
  学习带来的自由
  很不划算的反应
  起起落落好过一成不变
  雪地上的第一跤推荐序:写给女儿的情书/张大春
  自序:成长的不只是女儿
  之一听你,说生命中重要的事
  为生命做好准备
  快乐的丰沛可能性
  为自己生活负责的乐趣
  付代价都要交朋友
  坚持将事情做对的精神
  谦卑地面对巨大传统
  马尾飘飞的小小飙车手
  挑战一下自我极限吧
  学习带来的自由
  很不划算的反应
  起起落落好过一成不变
  雪地上的第一跤
  雪夜中不愿戴上帽子的女孩
  偏心的限度
  听你说生命中重要的事
  之二不把你宠坏,也希望你懂
  我喜欢的老师
  做爸爸最基本的责任
  为了一个正直的未来
  养儿防老
  活在热情的人群中
  爱我所熟悉的
  珍惜自己读不懂的书
  想象自己是一扇窗
  当老师的心情
  多交和自己不一样的朋友
  热情带来最大的魅力
  找到音乐与书籍里的“柔软的心”
  为了不炫耀的缘故
  整理自我、传达自我的新阶段
  在别人画的框框里打造自由
  音乐是自己的
  和老师不一样的判断
  之三因为你,我不怕老去
  止不住笑声的人生历险
  要做个怎样的人?
  爱与自觉修养
  不怕老去的最佳灵药
  我们的共同兴趣
  再次认识自然
  站在窗边眺望的身影
  小孩也是大人的窗口
  追求完美的过程比结果重要
  责任感带来安稳安心
  我们都爱玛法达
  帮你留着你来不及记忆的时光
  如果我不是你爸爸……
  “动作快会要我命!”
  值得珍惜的生活偶然
  之四和你一起,张望世界
  日常英雄
  为自己而不是为别人演奏
  “我凉凉的歌是一帖药”
  迷疑摸索的过程
  搭五点零六分去等五点的
  在运动场上“学输”
  学会无惧地张望世界
  别死背抽象漂浮的道理
  运动家精神不只是“胜不骄败不馁”
  罚站都还比去紫禁城好?
  体贴与个性间的平衡
  独立判断或标准答案?
  三分之一是天蝎座
  没有打架,只有打人和被打
  印证《天地一沙鸥》
  那瞬间消失的美景
  之五伴你成长,为你记得的幸福
  要拍出什么样的照片?
  那一天,我不会哭的
  在特别的名字背后
  当乐谱掉下来时……
  坚持质量的一场毕业音乐会
  藏在身体里的资产
  取消了的毕业旅行
  收到考试成绩单那天
  不变的“爸爸”,变化的角色前言 谢谢你总是选择重要的事告诉我们,即使那是你尝到的失败、挫折,或是你所受到的委屈。更希望,作为你的父母,我们会一直都是听到你说生命中重要事情的人。我羡慕那样一起看球的父子,因为他们有共同的兴趣,也就有一生可以沟通的共同话题。不过没关系,我们之间有音乐……很多小baby的时光,你大概都忘了。没关系,我会帮你记着。你生命的一部分,自己来不及记忆的部分,可以保留在我这里,不会消失,不会遗落。它是一本情书。杨照明目张胆地背着老婆和另一女孩倾吐心思、反思现实、垦抉记忆、期许未来;其多愁善感,迷惘惆怅,非堕入情网不能办。继《迷路的诗》之后,杨照再一次轻掩住他搏理善辩的滔滔之论,娓娓向女儿述说自己。
  ——张大春(作家)
  杨照这女儿的爹可是太有才了,静好安稳,理性感性如丝如絮,娓娓道来和他那聪慧女儿的点点滴滴,有为有守,心心相印。这书稿我反复读了两遍,爱不释手。杨照的书我从来爱读,这本最得我心。
  ——陈浩(作家)
  这本书,有着作者的正直信念、音乐观点和人生价值,却又承载了更多为人父亲的角色、责任、努力、期许、情感、不舍、关怀与无尽的爱;而这应该正是杨照所想传达的它是一本情书。杨照明目张胆地背着老婆和另一女孩倾吐心思、反思现实、垦抉记忆、期许未来;其多愁善感,迷惘惆怅,非堕入情网不能办。继《迷路的诗》之后,杨照再一次轻掩住他搏理善辩的滔滔之论,娓娓向女儿述说自己。
  ——张大春(作家)
  杨照这女儿的爹可是太有才了,静好安稳,理性感性如丝如絮,娓娓道来和他那聪慧女儿的点点滴滴,有为有守,心心相印。这书稿我反复读了两遍,爱不释手。杨照的书我从来爱读,这本最得我心。
  ——陈浩(作家)
  这本书,有着作者的正直信念、音乐观点和人生价值,却又承载了更多为人父亲的角色、责任、努力、期许、情感、不舍、关怀与无尽的爱;而这应该正是杨照所想传达的“典范”吧!能推荐杨照的书,是我莫大的荣幸。除了因为我也有一位天蝎座的女儿之外,更因为他写下了很多值得深深阅读与思考的人生哲思啊!
  ——陈之华(亲子教育作家)张大春 写给女儿的情书
  杨照写了一本书,这大约是近年来每个月都不稀奇的事。年过四十以后的杨照,几乎在每一个他所接触的领域上都能发表深入浅出而博览覃思的意见,我几乎已经养成了一个“所知不太妙,每事问杨照”的习惯。所以很多时候,我会不太清楚他的哪些主张原来出自他的哪一本书。
  这一本却相当特别——它是一本情书。杨照明目张胆地背着老婆和另一女孩倾吐心思、反思现实、垦抉记忆、期许未来;其多愁善感,迷惘惆怅,非堕入情网不能办。继《迷路的诗》之后,杨照再一次轻掩住他搏理善辩的滔滔之论,娓娓向女儿述说自己。
  这个女儿李其叡和我自己的一双儿女也是青梅竹马的友伴,两家时时过从,近年来几乎每周相聚,大约都是为了孩子能够玩儿在一起的缘故。原本是三个步亦步、趋亦趋,几乎同时开始学钢琴的孩子,大约从上小学起,李其叡和我家两个的距离便拉开了。不几年下来,虽然每周相见嬉游打闹依旧,可是在音乐演奏的表现上相较起来,李其叡与张容、张宜的差距,就像《庄子》书中借颜渊之口所形容的那样:“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我也是在这段期间才发现:杨照除了阅读勤勉、议论跌宕、万般入耳即关心之外,也无时无刻不在细腻、缠绵地省视以及记录着他这位独生女儿时时刻刻的人生。书名《我想遇见你的人生》——乍看有些奇怪:孩子的生命不就是你转制出来的么?过去十多年间的日日夜夜,你不都参与了这孩子生活里的点点滴滴么?你还想“遇见”什么?
  停顿在这个语词上,让我们读读这一段文字:
  球场里的座位是不对号的,我最喜欢找父子一起来看球的,坐到他们身边去。那样的球迷爸爸都会在关键时刻,将他累积多年的看球经验,倾倒给儿子。他会解释投手刚才投的球路多么刁钻,会说打者握棒的方式显示他预期投手会给什么样的球,会提醒外野内野防守者怎样移动他们的位置。当然,他更会从记忆宝盒里挖出自己看过最精彩的球赛过程、画面,还有多彩多姿的统计数据——我那时候就想:将来无论如何,我要跟我的小孩有一样的兴趣,可以那样对他说着我的经验、我的知识。(《之三 因为你,我不怕老去》)
  这段引文的节略之处,有两句寻常话值得丹黄标著:“球场上的絮絮叨叨,也必定会是儿子一生最宝贵、最温暖的记忆。”我们所经历过的生活、所掌握过的信息、所流注灌溉过的情感,在时间巨力的催迫之下,非但不可停、不可逆,也似乎不能稍伫于寸心,古人以“白驹过隙”立喻,所说的岂止是时光飞逝而已?“白驹过隙”之叹,所感慨的正是“错身而不及遇”的失落。
  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亲大多话少,生养子女无论是教之以德、诲之以礼、授之以技、传之以术,多属“吉人词寡”之类,据我在闲谈间向身边的友辈侪流打听,绝大多数都不太知道自己的父母在青春年少之时具体而有细节的生命内容。那一辈的人,是不会将他们的心思情怀暴露得太多或太深的。若是放在文本的传统看去,就连以给儿子写家信而传世的傅雷,或者是在病榻上不断向女儿告白心绪的梁启超,都没有敞然交代自己生命琐屑的用意。无论是艺术或政治,他们都在“大于一个人”的面向上标定了自己的位置。
  可是,就杨照的体会和觉悟来说,事情不只是这样。显然,唯有“絮絮叨叨地述说”才是“遇见”的真谛;唯其通过不断地倾吐,既揭露着自己的青春身世,也辨认着女儿的成长轨迹。他的确如愿和女儿有了“共同的兴趣”,也的确能够畅快地“对她说着我的经验、我的知识”,然而尚有其他——
  我记得,走在中山北路上,应该是秋天,风吹过来还不觉得冷,然而却吹得地上的落叶翻飞腾走。我的小提琴老师说:“他们在对你说话,知道吗?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帕格尼尼、维尼奥夫斯基,你听到他们在对你说话吗?如果你了解他们在说什么,你就知道怎样演奏他们的音乐了。”(《之二 不把你宠坏,也希望你懂》)
  小提琴老师对杨照说这话的时候,杨照大约只有如今李其叡的年纪。也许她懵懵懂懂地能够体会,她的父亲除了曾经许愿要和她分享的经验和知识之外,还传达了这篇文章里提到的一个信息,那就是小提琴对钢琴宣示过:“我的一切,都是为了你!”
  这样的话,傅雷和梁启超还不会表达。杨照自序 成长的不只是女儿
  最早动念想的,是写十二封长长的信,给女儿长大之后读。
  那时候,她才三岁多吧,当然不可能懂得我写了什么。像是放进玻璃瓶子里掷入海中的“瓶中书”,经过多年波涛浮沉,才到达初识岁月之岸的女儿手中,展读发现在她小时候,爸爸曾经如此想象、期待过她的人生。
  十二个主题都想好了,当然都是我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累积出来的关怀,文字、阅读、音乐、壮游、古典、自然……几封信快速写完了,还有几封开了头搁在书桌上。
  搁着也就搁着了。没有多久我就失去了继续写这些信的动能,因为现实生活中和女儿的互动愈来愈多,相对地就愈来愈没有理由去想起那站在岁月之岸或坚定或彷徨的未来女儿了。
  一直到二○○八年,女儿三年级了,进入了很爱发问的时期,而且抱持一种坚持要得到答案的态度。常常她问了一个问题,我自然地反应:“啊,这你不会懂啦!”她会说:“你讲啊,我不懂也没关系。”
  她问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关系生活的意义。被她问多了,我也就慢慢养成习惯,即使她没有问,遇到了有感触的事,我会对她解释起来,真的不管她听得懂听不懂。
  当然她不会马上就懂,于是我就提笔将这些有的对她说过、有的只在心中转过的念头记录下来。前后记录了三年,今年夏天她从小学毕业,为她而写的生活笔记也有了一本书的分量。
  征得女儿同意,加上她妈妈帮忙想了书名,提供多年来陆续拍摄的照片,这本书就以我们三口首度家庭合作的形式完成了。我自己回头读了一次文字,发现里面所谈的,其实仍然不外是早先十二封信中的那些主题:文字、阅读、音乐、壮游、古典、自然……但在形式上,从原本的独白,变成了互动记录,添加了许多我一个人的写作不会有的趣味。这是女儿的贡献,也是女儿给我带来的巨大影响。
  原来,在这些年中,成长的不只是女儿……
  谢谢你总是选择重要的事告诉我们,即使那是你尝到的失败、挫折,或是你所受到的委屈。更希望,作为你的父母,我们会一直都是听到你说生命中重要事情的人。





上一本:采果集流萤集 下一本:爱人们都消失在餐桌上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我想遇见你的人生的作者是杨照,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