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杂集(精)》一书是夏烈先生多年对生活、对人生有感而发的一些文章的集合,表达了一种关于“和解”的观点,认为人要与人和解,要与自己和解,因为重复、因为累了、因为重复所以累了——和解可以休息。而这种“和解”又可以理解为“平和”,“平和”不是麻木,它用阅历或者智慧排除了生命中无谓的躁动,保留了活泼悠游的热爱与能量,是真正的“极高明而道中庸”,是一种具有“法喜”的安详。 本书简介: 本书辑录作者近十年来散见书报杂志的散文、杂文及序跋,是对其多年不缀笔耕的回溯与小结。文章或感时言志、借物抒情,或记述师友、回忆往事,既有学者的探究思索,亦有智者的睿见明悟,展现了当代青年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期的所思所感。作者秉持人文主义情怀,坚守一脉文心,在关注世俗人生的同时,不忘返观人的心灵世界.文章小而美。行文俊且逸,传递着普世的善与温情。 作者简介: 夏烈,浙江杭州人。文艺评论家、作家。民盟盟员。现执教于杭州师范大学文创学院。著作有《裂变与交互:当下文艺生态的直观与反思》、《现代中的传统诉求》、《隔海的缪斯》等6种,主编《袈裟扣:“70后”女作家的小说国》、《怀念小龙女:“80后”女作家的小说国》等十余种。曾获2014年度全国青年批评家奖、浙江文艺评论奖、浙江青年文学之星奖。兼任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民盟中央文化艺术研究院理事、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等。 目录: ||散杂集 目录: 自序/1 世说/ 无法独活/ 一、人是属天的植株/ 二、伪理性时代需要常识家的棒喝/ 三、中国人的常识处境/ 四、好好学习,学什么?天天向上,哪儿是上/ 五、多余的素材,不多余的话/ 六、你好,公民/ 七、法律为灵魂护航/ 我们还能成大师吗/ 我们今天怎样面对孩子/ ——一次文化生态意义的反思炸鸡和啤酒/ 且行且珍惜/ 小确幸/ 累觉不爱·爱觉不累/ 冬日就中国作家富豪榜答客问/ 素描/ 与木心先生的下午茶/老友记·李庆西/老友记·陈子善/老友记·程德培/ 老友记·何锐、林建法/ 老友记·华宇清/ 老友记·宋兆霖/ 俩老太儿:记杨绛、文洁若/批评家的初心:悼夏志清/ 散文/ 心力有得多的时候/补课记(1921/2007)/ 秋风莼鲈之外/桂花夜/ 好的回忆/世味年来/那些恰到好处的日子/ 杭州,我基因中的酶/ 信:关于幸福的三个条例/ 与茅奖那点可以不说的闲事或闲话/ 拜年/ 了不起的畅销书/ 自圆其说/ ——我的批评观语私/ 短歌/ 微吟/ 闲言/ 絮语/ 序跋/ 迷茫和谦谨同在/ ——序《袈裟扣:“70后”女作家的小说国》、《怀念小龙女:“80后”女作家的小说国》一副“锐角牌”的来历/ ——代序“锐角书系”且以小说慰生活/ ——序“短腔调”小说书系唯美而浪漫的韧性抵抗/ ——序赖赛飞散文集《春日读秋词》微博时代的抒情者/ ——序谷潘《美丽的邂逅》《裂变与交互:当下文艺生态的直观与反思》后记/ 前言将编辑好的《散杂集》看了一遍,心里想,不怎么好看。踱到书房的窗口立了会儿,小区内的草树微曳在早秋的阳光里,再往外望则是一栋一栋、一层一层的楼宇。原谅自己了,将编辑好的《散杂集》看了一遍,心里想,不怎么好看。踱到书房的窗口立了会儿,小区内的草树微曳在早秋的阳光里,再往外望则是一栋一栋、一层一层的楼宇。原谅自己了,没有东西是完美的。有那么一点赏心悦目在方寸周边也是好的,恰如谁读了这集子说:总有几句话是动人的。人要与人和解,要与自己和解,因为重复、因为累了、因为重复所以累了——和解可以休息。和解虽然包括世俗理解的妥协,我却格外欣赏怀特海在《观念的冒险》里提的一个相近的哲学概念“平和”。他说平和的第一效果便是“灵魂专注于自身而造成了渴求的感觉,那种感觉的迫切感被去掉了”“它主要是对美的效能的一种信任”“它是防止狭隘的屏障”。换句话说,“平和”不是麻木,它用阅历或者智慧排除了生命中无谓的躁动,保留了活泼悠游的热爱与能量,是真正的“极高明而道中庸”,是一种具有“法喜”的安详。这个世界不乏创造的冲动,只是没有心力去过滤出平和的汁液,让拥有这汁液的美好灵魂决定我们的行动、节奏、选择。安静一点,做自己兴趣所及的事,说自己感性或感悟的话,甚至以此抵抗浮躁的外界,那是值得骄傲的。所以说,我想要的和解是向内走,消化这个世界提供给我的素材。在整理这本《散杂集》的同时,我读了几部时下的小说:笛安的《南方有令秧》、李佩甫的《生命册》和刘慈欣的《三体》,悲苦总是恒长的,无论你写明代、近三五十年来的城乡,还是写宇宙间的星际文明猜想。这总令我想到佛教讲的“人生本苦”以及有关于此的形象化解释——每个婴儿降生,呼吸之间的第一声定是哭声,而哭的声音仿佛是唱着“苦啊,苦啊”。我从少年时起就喜欢读佛道的故事、经籍,得到的东西很多,投射在生活上的信条主要是“正道直行”四个字,以为做人要做事,做事只要正道直行就好,否则太浪费时间。不过,人生故事的好处不在于“直”,在于“曲”,曲里拐弯的故事才有人读、有人喜欢;太直了,定有人将它打弯。《白鹿原》里的白嘉轩想效法圣贤,一生倒也磊落,大抵挨住了20世纪中国的惊心动魄、白云苍狗,不过“嘉轩伯的腰太直”,那么,吃苦吃亏是一定要有的,缺陷是一定要有的,陈忠实早早地安排黑娃叫上门打劫的土匪将嘉轩伯的腰狠狠地拍弯了。所以说,往往人生的苦难在于明里说见贤思齐,生活里却见不得人太直太正;当然,有苦心孤诣者成为鲁迅讲的“中国的脊梁”,又终于会让所有望尘莫及的群众有了惊讶与膜拜的冲动。关于国民性的讨论,是个老话题了,如果要看新故事,《生命册》就写得很好。所以怀特海继续说,“平和是对悲剧的理解,同时也是对它的维持。”“每一个悲剧都揭示了一个理想——它揭示了什么是本可能有而当时却没有的,什么是可能会有的。悲剧并非是徒然的。动力中的这种残存力量,由于其求助于美的储存,因而表明了悲剧性的‘恶’与世俗的‘恶’之间的区别。如此理解悲剧的作用,其内心的感受便是平和——即情感的纯化。”说白了,不过是你凭什么看淡具体的得失又依然有勇气消化且转化这个世界悲苦的素材,因为你是以此为依凭的审美家。我们的一生像是看一出戏,而关键在于你买下了昂贵的票,拥有一席观赏万事万物升腾坠落之大戏的位置,剩下的就看你是不是合格的观众了。说得太多了(你们应该早些向我示意“嘘”——就像我偶尔想上台演个角色,马上被人“嘘”下来一样)。搜集在这本小册子里的文章由我的助理小阮建议,分为了四辑,按照主题和类型稍加区隔;而几乎大半的文章都不是出自我的自觉自愿,全是约稿!仓促的、吹捧的、应酬的、应景的痕迹一目了然。不过,这就是生活,就是一个不合格的作家与评论家的生活,一个顶着演员的头衔经常渴望坐在观众席里泯然于众偷着乐才好以至于分身乏术的家伙若干年里东鳞西爪的部分文字的“小团圆”。我知道,我不够爱它们,一个表现是我都不花心思取书名,居然就这么草草把它们统称为《散杂集》(我实在有点惊讶自己的随意,但这种自责会很快消失吧)。这源于我对自己的不满意,是我骨子里认真和所谓修养与标准的反噬。我知道自己的可能性在哪里,我相信未来;但我也需要礼物了,这一本就是。 2015年9月1日于上尚庭下书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