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佐良先生一生致力于外语教育与外国文学研究。他学术视野开阔,对西方历史、文化、语言有广泛的知识和深刻的了解,以此为背景展开的英国文学研究体大思精、成果丰硕,从而跻身国际最著名英国文学研究专家之列。他是中国现代以来少数几位用英语撰写比较文化与文学研究论著的先驱之一,所涉及的多为该研究领域内影响重大的学术议题,充分体现了其深厚的语言功底和会通中外文化的高度融摄能力。他以民族文化为立足点,吸纳西方先进的研究方法,形成了独特的、具有前瞻性的翻译理论,且身体力行,翻译了多部佳作,并参与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的翻译工作。王佐良先生从学生时代起开始文学创作,在内容与技巧上同时接受了新文化运动与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逐渐成为一位享誉文坛的年轻诗人,被文学评论家认为是抗战期间最突出的一代新诗人之一。他晚年以散文创作为主,风格简劲高旷,擅用淡笔写浓情,与他的学术文章相映成辉,代表了文化散文一脉中西学大家的旨趣。 本书简介: 《王佐良全集·第四卷》收录专著《英国散文的流变》。本书是结合散文史与名篇选读的典范之作,这本英国散文史的研究对象是所有不属于韵文的作品,从16世纪莫尔的史书开始,以20世纪下半叶的口述历史作结,对各代各型的英文散文进行了梳理。文中的英文选段,多附有中文译文,阅读本书,不仅能够欣赏文字之美,更能感悟思想之美。《王佐良全集》囊括王佐良先生的全部作品,共12卷。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王佐良先生一生致力于英语教育、英语文学研究及翻译,在外国文学史、比较文学、翻译研究上颇多建树,在中国的英语教育及外国文学研究领域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由外研社推出的《王佐良全集》首次全面搜集了王佐良先生散见于各类专著、文集中的篇目及珍贵历史照片,按内容分类,包括学术论著、译著、散文、杂文、诗歌创作等,填补了这一出版空白。在全面搜集整理王佐良先生著作的前提下,编者重点订正先生传世各种版本的文字差互及错讹,并统一全书体例。《王佐良全集》旨在全面呈现王佐良先生在外国文学研究、中外比较文学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以及他作为诗人、翻译家和作家留给后人的优秀文学遗产,使其所开创的研究、译介和教学的优良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 作者简介: 王佐良先生是我国英语界泰斗级人物、享誉中西的外国文学专家,在英国文学、比较文学、文体学及文学翻译等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跻身国际最著名英语文学专家之列,代表了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高峰。前言散文似乎可有两义:1.所有不属于韵文的作品都是散文,这是广义;2.专指文学性散文,如小品文之类,这是狭义。我是倾向于广义的,也难说有多少科学根据,只是感到如果范围广些,更易看出散文的各种表现。而且广、狭两义的散文都需达到某些共同要求,如都应首先把内容说清楚;也有一些共同的问题,如都有文风问题,而一种体裁的文风改进了也会提高整体散文的质量。我的专业是英文,所以此书专谈英国散文,但不限于文学性散文,文学性散文也不限于小品随笔之类,还包括同类书通常不涉及的小说中的散文。方面广有好处,但也带来困难,即古今作品如此之多,如何选择?自己所知有限,可能谈到的并不重要,而更好的却忽略了。其次,谈法也须斟酌。仅仅作语法、词汇分析往往浮于表面,而仅仅作文学品评又易流于印象。我的谈法—我的试验—是想把语言分析同文学阐释结合起来,而且尽量引用原作,让读者可以自己判断。叙述依据时代前后,古略今详,必要的史实有所交代,而由于引文较多、较长,又近似历代名篇展览,可说是散文史与名篇选读的结合。 为了便利未必有志深造英文但对好的散文感兴趣的读者,引文一般都附译文,有的取自已出书刊,有的请朋友新译,都有注明,在此一并致谢;多数系我自译,推敲不够,未尽妥当,连同我的选材和评论方法一起,并请读者批评指正。 此书之成,从提供译文到编制索引,得自杨君国斌之助者殊多,谨此致谢。最后,我之能够写出任何一书,背后都有我妻徐序的支持和帮助,这就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表达我的感激散文似乎可有两义:1.所有不属于韵文的作品都是散文,这是广义;2.专指文学性散文,如小品文之类,这是狭义。我是倾向于广义的,也难说有多少科学根据,只是感到如果范围广些,更易看出散文的各种表现。而且广、狭两义的散文都需达到某些共同要求,如都应首先把内容说清楚;也有一些共同的问题,如都有文风问题,而一种体裁的文风改进了也会提高整体散文的质量。我的专业是英文,所以此书专谈英国散文,但不限于文学性散文,文学性散文也不限于小品随笔之类,还包括同类书通常不涉及的小说中的散文。方面广有好处,但也带来困难,即古今作品如此之多,如何选择?自己所知有限,可能谈到的并不重要,而更好的却忽略了。其次,谈法也须斟酌。仅仅作语法、词汇分析往往浮于表面,而仅仅作文学品评又易流于印象。我的谈法—我的试验—是想把语言分析同文学阐释结合起来,而且尽量引用原作,让读者可以自己判断。叙述依据时代前后,古略今详,必要的史实有所交代,而由于引文较多、较长,又近似历代名篇展览,可说是散文史与名篇选读的结合。 为了便利未必有志深造英文但对好的散文感兴趣的读者,引文一般都附译文,有的取自已出书刊,有的请朋友新译,都有注明,在此一并致谢;多数系我自译,推敲不够,未尽妥当,连同我的选材和评论方法一起,并请读者批评指正。 此书之成,从提供译文到编制索引,得自杨君国斌之助者殊多,谨此致谢。最后,我之能够写出任何一书,背后都有我妻徐序的支持和帮助,这就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表达我的感激之情的了。 王佐良,北京 1990年1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