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国学经典,轻轻松松学会写诗。★吟诗作对,风雅生活入门必备!★唐诗、宋词、元曲,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经典诗词分析解读! ★不懂平仄没关系、不会押韵也没关系,★手把手带你学习诗词写作,你也能成为风雅吟诵的风流诗人!! ★国学专家,辽宁省唐代文学研究会秘书长、辽宁大学中文系教授毕宝魁作品,旨在打造适合大众阅读的国学作品。 ★超值赠送精美书签 本书简介: 国学专家,辽宁省唐代文学研究会秘书长、辽宁大学中文系教授毕宝魁作品,旨在打造适合大众阅读的国学作品。 全书分为四个版块,鉴赏篇、作品篇、写作篇以及词谱附录。在鉴赏篇中,作者详细介绍了古诗词鉴赏的方法、方式以及平仄韵脚。在作品篇中,收录了大众耳熟能详的诗词作品。在这个版块里,作者按照古诗词类型一一品读了每一篇诗作的涵义,立意,写作过程等。在第三个版块写作篇中,详细阐述了诗词写作过程中的规则、格律、韵脚、章法、修辞等各方面的注意事项,深入简出。最后,词谱附录部分,作者列举了诗词中平仄最为突出的部分诗词,呈现给读者,值得细细品味。 作者简介: 毕宝魁辽宁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韩愈研究会理事、中国王维研究会理事、辽宁省唐代文学研究会秘书长、辽宁省传记文学学会理事、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论语精评真解》、《中国古代文化史知识》、《奸谋•奸行•奸祸》(该书在台湾出版时改名为《中国十八大奸臣》)、《东北古代文学概览》、《移祚兵枭-朱温》、《新注花间集》、《唐诗三百首译注评》、《宋词三百首译注评》、《官场倾陷》、《王维传》、《李商隐传》、《韩孟诗派研究》、《李清照》等。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其著作22本,美国哈佛大学东方学院燕京图书馆收藏其著作11本。 目录: 前言/1 上编:鉴赏篇 第一节怎样鉴赏古典诗词/3 第二节近体诗格律常识/12 古代入声转入现代平声中的常用字一览表(共226字)/19 平水韵106韵/22 中编:鉴赏篇 五言绝句 鹿柴王维/29 竹里馆王维/30 相思王维/31 望终南余雪祖咏/32 宿建德江孟浩然/33 春晓孟浩然/34 夜思李白/35前言/1上编:鉴赏篇第一节怎样鉴赏古典诗词/3第二节近体诗格律常识/12古代入声转入现代平声中的常用字一览表(共226字)/19平水韵106韵/22中编:鉴赏篇五言绝句鹿柴王维/29竹里馆王维/30相思王维/31望终南余雪祖咏/32宿建德江孟浩然/33春晓孟浩然/34夜思李白/35八阵图杜甫/36登鹳雀楼王之涣/37赠孟浩然李白/119送友人李白/121夜泊牛渚怀古李白/122春望杜甫/124月夜杜甫/126旅夜书怀杜甫/128登岳阳楼杜甫/130山居秋暝王维/132终南山王维/134终南别业王维/136临洞庭上张丞相孟浩然/138过故人庄孟浩然/140新年作刘长卿/142阙题刘昚虚/144喜见外弟又言别李益/146蜀先主庙刘禹锡/148草白居易/150蝉李商隐/152孤雁崔涂/154七言律诗独不见沈佺期/159黄鹤楼崔颢/161送魏万之京李颀/163登金陵凤凰台李白/165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王维/167积雨辋川庄作王维/169蜀相杜甫/17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173登高杜甫/175登楼杜甫/177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179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181遣悲怀三首(其一)元稹/183遣悲怀(其二)元稹/185遣悲怀(其三)元稹/186安定城楼李商隐/188锦瑟李商隐/190无题李商隐/192隋宫李商隐/194无题李商隐/196贫女秦韬玉/198五言古诗感遇张九龄/203月下独酌李白/205春思李白/207望岳杜甫/208渭川田家王维/210西施咏王维/211子夜吴歌李白/213游子吟孟郊/214七言古诗登幽州台歌陈子昂/217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219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2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224山石韩愈/226乐府燕歌行并序高适/231古从军行李颀/233蜀道难李白/235将进酒李白/238行路难李白/240兵车行杜甫/242下编:写作篇第一节要有新规则新格律/247第二节要有时代感和真性情/252第三节如何创作的几个问题/254第四节章法和句法/260第五节字法/267第六节诗词创作中的修辞/274第七节关于词牌与词谱/276附录:词谱/278认识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的,思想感情和认识构成诗词作品的灵魂,对其认知和感受则必须将其放置在它所依托的历史环境中,这样才可以把握和理解。对于背景资料一无所知的认知是很困难的。所谓大背景便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背景和文化背景,即在某一历史时期,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所拥有的相同或近似的思想倾向的社会生活基础。如盛唐时代的意气风发,中唐时期的务实求真,晚唐的忧患颓丧等都有很深的时代烙印。再如北宋的新旧党争,南宋的和战之争,都反映到许多诗词作品中来。只有大体了解这些时代特点,才可能读懂这些时代所产生的文学作品。如果不了解南宋建炎三年金兵追赶隆祐太后到造口壁下的这段国耻的历史,便很难读懂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菩萨蛮》)的辛酸和愤慨,如果不清楚开元天宝之际重武轻文,唐玄宗溺爱斗鸡小儿使之飞扬跋扈的情况,便难以理解李白“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的犀利深刻。所谓小背景指的是作家生活的具体年代以及具体的生活经历和人生遭际。如不知道陈子昂随同武攸宜征讨契丹时的特殊遭际,便难以理解《登幽州台歌》的痛心疾首的忧患与悲愤;不知道李商隐由于政治上的磨难而导致爱情生活的艰辛,便难以理解那些痛彻心扉而又缠绵悱恻的无题诗;不知道李清照前后期生活的巨大落差,便难以真正理解《声声慢》词的近似绝望的幽怨。如果知道李清照早年与丈夫赵明诚每当黄昏便同在书斋校阅图书时互相嬉戏的欢乐情景,再去理解“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的意蕴,当会别有滋味。因此,对于诗人生平了解的程度越深越细,对于作品的理解越深刻。孟子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指的正是这个道理。古典诗词,有其特殊的语言规范和音韵格式,这是必须要掌握的。包括格律体式和语言习惯等方面。格律体式的知识掌握越多越熟练,对于诗词的品味就会越精确越到位。当我们掌握了五律的要求和知识后,再欣赏王维的《山居秋暝》,便会领会其形式的精彩及炉火纯青的艺术造诣。关于格律体式方面的知识,我们在后面还要专门阐述。下面重点谈语言表达技巧问题。诗词语言与其他文学不同,因其受字数和形式的限制,故极其凝练概括,在极小的篇幅中有很大的感情容量,因此有很大的灵活性和不稳定性。有时为了修辞或平仄格律的需要,还经常出现互文、倒装等情况,乍一读来,觉得语法不对,不太明白,须仔细琢磨分析方可读懂。在某种意义上说,不能用常规的语法知识来衡量诗词作品,而要用变通的灵活的思维来理解。如王维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联,实际的语序应当是“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因为洗衣服的女人归来,才会在竹林外传来说说笑笑的声音,因为打鱼的小船顺流而下才会使河面上的莲花摇曳纷披。但仔细琢磨,王维诗句的本意又不仅如此,其意蕴比现实生活中的因果关系要复杂得多。可以理解王维是先闻其声再分辨其声音的来历和原因,先见其形再体悟其莲动的起因,符合认知的过程。因此,其中既有平仄的因素,也有内容的因素。再如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一语,便是典型的互文见义,如果按照通常理解,则为“秦朝时的月亮照耀汉朝时的边关”,仿佛坠入五里雾中,不得其解,如果知道诗词的互文法,则好明白,即秦汉时期便修筑了边关,秦汉时的明月已开始照耀关塞,形象地说明秦汉以来便有边塞战争的问题。再如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中“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罗髻”三句,两处是倒装,“遥岑远目”是远目遥岑,即眺望远处的山岭。“献愁供恨,玉簪罗髻”还是倒装,即玉簪罗髻,献愁供恨,那些尖山、团山仿佛都在向我述说着它们的忧愁和怨恨。不了解这些特殊的句法,便会成为理解的障碍。再如杜甫名句“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如果按照正常语法逻辑来阅读理解,则看不明白,只有按照诗词特殊句式才能理解,方能品尝出其中的韵味。实际是强调长安物产之美。即,香稻—鹦鹉啄余粒,碧梧—凤凰栖老枝。那里的香稻是鹦鹉啄食后剩下的稻粒,那里的梧桐树是凤凰曾经栖息过的树枝。总之,诗词中经常出现互文、倒装、侧重的情况,而且跳跃性大,省略成分多,需要多读熟读方能解其妙味。三、要尽量多掌握一些古代文化知识古代诗词是古代人对于生活和自己的表现,这样了解古代社会生活便非常重要。尤其是要尽量多地了解古代文学与古代历史知识,多了解一些历史掌故。古代诗词作品大部分都用典,不熟悉掌握所用典故的意义也难以准确把握作品的意蕴,会成为理解上的一大障碍。如李商隐《安定城楼》诗中“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两句诗分别用西汉初年贾谊和东汉末年王粲两个人怀才不遇的典故来抒发自己不为时重的感慨。如果了解两个历史人物的境遇和李商隐当时的处境,对于理解全诗有重要作用。而这两个典故又与李商隐的身世处境有类似的地方,他怀才不遇和贾谊类似,寄人篱下又和王粲相仿,知道这些因素才能够真正理解诗句的含义和美妙之处。许多典故仿佛是多面体,每个使用该典故的人可以各运用其一面,甚至会出现同一典故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运用的情况,因此理解典故时,应当仔细琢磨参悟,要从典故本身的含义和运用典故之人的用意两个方面来理解体会,方能理解其准确用意。如贾谊是个著名才子,关心国事,向文帝提出许多建议,不但没有被采纳,反而遭到谗毁被贬逐长沙。李商隐在运用这一典故时主要侧重其关心国事不被采纳信任一点,与贬谪关系不大。因为李商隐也非常关心国家大事,在甘露之变前后,他写了多首揭露宦官等邪恶势力的诗,但当政者根本不予理睬。他也正是年少之时,与贾谊上疏时年龄相仿,故发如此深慨。再如同样运用项羽当年战败时宁可自刎也不肯过乌江逃跑的历史故事,李清照和杜牧则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态度。李清照《夏日绝句》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对于项羽宁可战斗到最后自刎而死也决不逃跑之行为给予高度的歌颂和礼赞。我们必须理解李清照写作此诗的特殊背景,方可知道该诗的思想意义。南宋初年,高宗赵构和许多投降派大臣畏敌如虎,金兵打来便一味逃跑。一个泱泱大国的皇帝带领文武百官从北向南一路跑开去,最后居然跑到海上。与项羽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项羽最后只剩下几十骑兵,依然和敌人进行殊死的顽强的血腥的战斗,最后宁可自刎也不逃跑。李清照本诗的重点并不是歌颂项羽,而是在讽刺到处逃窜的南宋君臣。如果联系前两句,其意更明确。杜牧《题乌江亭》诗则说:“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对于项羽宁可自刎而不逃跑的迂腐行为则表示批评。杜牧是颇有实际才能的人物,对于军事很内行,他是从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的高度来评价项羽的。因出发点不同,故李清照和杜牧对于项羽自刎不逃跑便采取不同的态度,我们没有必要评判谁对谁错。辛弃疾的词用典多而灵活,如果对其中的典故不了解,几乎无法读懂。可以说,典故的运用是古代诗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理解其意蕴所必须越过的障碍。当然,学问再大,也难以将所有的典故都熟烂在胸,一些典故需要看一下注释便可解决。但大多数熟悉的典故则应当基本掌握。更主要的是能够辨别诗词作品中哪些地方用了典故,并知道到什么地方去查索。唐诗中的典故,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范之麟、吴庚舜主编,湖北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全唐诗典故辞典》中基本都可以找到,该书编排合理,使用方便,学术性也很强,实用价值高。另外,还有其他此类工具书。四、要用形象思维进行解读诗是文学的最精练的形式,文学的特点便是用形象反映生活,传达思想感情,诗词作品尤其如此。因为是用形象创作的,理解时也必须用形象思维方可。这里有一个形象认知转换的过程。首先,诗词作者是通过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情思和感情,即情思和感情已经融化在作品的形象中。这种融进作者感情的形象在文学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