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女性文学代表作家王鹤继《偶尔遇见的传奇》《爱与伤奔流不息》《晚明风月》后再书风华。其言凿凿,其意灼灼。2.接近毛彦文、张幼仪、周旋、郑念、周采芹、张爱玲……那些在大时代狂风暴雨中书写传奇的知性女子,体味她们的欢喜与离愁。3.以细腻的视角、公允的态度、温和的笔触,带我们回味往事中的前尘旧影、才女名士,重温那些曾经深刻却被生活冲淡的至情至爱。 本书简介: 这是一本关于“爱痛交加的成长经验”的随笔集,近五十篇文章,记述了历史中那些如烟花般璀璨的知性女子,既有因《上海生死劫》驰名的郑念,有被著名学者吴宓苦恋但嫁给了熊希龄的毛彦文,有金嗓子周璇,还有徐志摩前妻张幼仪,以及京剧大师周信芳的幼女、演员周采芹,等等。书中还有相当篇幅讲述人们在各种境遇下的曲折经历或内心波澜,那些民族、时代、书影中的爱痛之伤……用女性作家独有的细腻视角和温润笔触,将至醇至深的情感从历史与生活中提取出来,带我们重温那些爱过、痛过、走过的往事。 作者简介: 王鹤成都人,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供职于成都媒体。著有《爱与伤奔涌不息》《晚明风月》《偶尔遇见的传奇:民国才女写真》。曾与王泽华合著《民国时期的老成都》。 目录: 序:旁观传奇,妙笔生花(王泽华) 新潮女子 毛彦文: ??爱与痛俱成往事 张幼仪: 最爱徐志摩的女人 郑 念: 拿什么抵御无常 周 璇: 无奈旧伤新痕 周采芹: 娇艳始于苏丝黄 所谓伊人 西 施: 中国往事上的一抹唇红 朝 云: 冰姿自有仙风 陈 芸: 闺房之乐与坎坷之愁 赛金花: 此生终被风尘误 序:旁观传奇,妙笔生花(王泽华)新潮女子毛彦文: ??爱与痛俱成往事 张幼仪: 最爱徐志摩的女人 郑 念: 拿什么抵御无常 周 璇: 无奈旧伤新痕 周采芹: 娇艳始于苏丝黄 所谓伊人西 施: 中国往事上的一抹唇红 朝 云: 冰姿自有仙风 陈 芸: 闺房之乐与坎坷之愁 赛金花: 此生终被风尘误 再品文心最是寂寞女儿心 斯文渐远,客厅已空 春花秋月何时了 暗香浮动 红楼难续 古典芬芳,弱德之美 喧闹与悲凉 渐行渐远的乡村 外省最后的风情画家 寂寥旧影 伤逝比消逝更痛 传神写貌,洞幽烛微 一束光射进暗室 非洲与黄金般的喜乐 不能承受之轻 辉煌的诗人,悲苦的母亲 竹久梦二的画与诗 说吧,记忆 光影流转握着接力棒长跑 宝座上的女王 时尚教皇 探戈狂恋 夜半时分的五味杂陈 生而为人的安慰 秋声渐紧叹黄昏 只是当时已惘然 当老夫遇见少女 战火硝烟锁浓愁 蕾丝边的另类缠绕 芭蕾男孩 爱到山穷水尽时 叶影花姿俱往矣 喜忧相间又一年 诗心难得 书客墨趣何大草: 底色里敷满柔润的悲悯 洁 尘: 待在书房里的女人 扫 舍: 熟得水到渠成 浓 玛: 船在海上,马在山中 王鹤写民国女子、古代佳人,尽管下了巨大工夫作资料考据,但其文最重要的品格却是:公允、熨帖。她知人识事,稳妥周详,每每体贴到人心最幽微难言之处。我想,她笔下那些在人世间辗转犹疑、寂寞困顿的女子,一定都非常愿意有她这样一位女友和知音。蔡小容(作家、学者) 王鹤的笔下,对世界——充满苦难、激情的世界,抱有深切的同情和理解。她关注人类的精华、杰出之士超越时代与命运的高贵、严肃、优雅,其叙述与评判精湛、节制、平衡,充满魅力。江川澜(作家、学者)旁观传奇,妙笔生花与王鹤的相识,得追溯到1984年的夏天。她从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来到成都晚报社。路过她的办公室,看到晚我一年的新人,就进去打个招呼。她浅浅一笑,优雅、温厚、知性、内敛,我们就对上眼儿了。三十年过去了,这张笑脸依然栩栩如生地印在我的记忆里。就是这相视一笑,我们就找到了声气相通的同类,何其幸运。我们曾经走得很近,是一个部门的同事,门对门的邻居,还合作了我们的第一本书:《民国时期的老成都》。现在我们又隔得很远,她在成都,我在加拿大。可是在通讯发达的今天,地理上的暌违并不意味着心理上的疏离。每次回国相见,大家都没有丝毫的陌生感,隔着太平洋,也几乎是零距离。她又出书了,真是为她高兴。这本《爱与痛俱成往事》与她的第一本随笔集《爱与伤奔涌不息》,隔着五年的时光遥相呼应。从书名上,就能感受到两本书的一脉相承。王鹤沿袭了以前的思路,在阅读与观影里关注她感兴趣的人生主题,如同一条河流,自源头的涓涓细流,到跌宕起伏,奔腾咆哮,如今已经趟过山川,流入平原,通脱大气,舒缓平静。这些年王鹤过得充实,有书为证:自《爱与伤奔涌不息》始,陆续有《晚明风月》《偶尔遇见的传奇》《爱与痛俱成往事》。不难看出,这一路走来,王鹤的目光,多聚焦在历尽沧桑、饱经磨难的女性身上。她们有如烈火烹油的经历,有痛彻心扉的往事;她们不缺万众瞩目的背景,更有内心不为人知的伤痛。王鹤把她们从历史的尘埃中打捞出来,旁观传奇,用她的生花妙笔,抽丝剥茧地还原了大时代的狂风暴雨令人生之舟倾覆时,她们如何以纤弱之身,抵御人生的惨烈,命运的无常。王鹤让读者看到,在人生剧变之时,在面临灭顶之灾的关口上,她们是如何应对,如何翻篇的——有的人翻得惊心动魄,有的人翻得踉踉跄跄,有的人如周璇就翻不过去。不论是谁,个个遍体鳞伤。在卑微如蝼蚁般活着、被肆意践踏的同时,还要坚持内心的尊严与高贵,这几乎是不可企及的奢侈。在这无异于以卵击石的博弈面前,那些修养深厚、内心定力异常强大的人就愈加彰显出夺目的光彩。譬如郑念,中年丧夫,晚年丧女,九死一生。王鹤看到的是她那双“老年人罕见的、又幽邃又晶亮的眼睛。时光当然也磨蚀了她的容颜,但老太太夺目的美丽,透过岁月的烟尘,依然清晰地浮现出来,惹得人人惊叹。”当然,如何修炼自身,让内心变得强大,又是另外一个饶有兴味的话题了。这背后有许多复杂的因素。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王鹤这样的读与写,和她一以贯之的谦逊、内省、客观、努力,一定会在她的内心里生长出一株大树。随着时间的积累,这株大树只会愈加根深叶茂。在王鹤这本《爱与痛俱成往事》里,能够看出这些年她的足迹所至。文人的行走,自然有文人的所思所得。王鹤的目光,还是落在了那些“爱与伤”、“爱与痛”上。只是这样的爱与痛,早已超越了一己之狭义,有了更广阔的故土之爱,民族之爱,人心之痛,文化之痛。捷克之行,令她重读昆德拉,她读出了更多的透彻、镇定与清寂悲凉。在布杰约维采城的广场上,她忽然恍惚:“这里真的经历过二十世纪中叶开始的疾风骤雨的革命吗?能如此完好无缺地留存十三至十六世纪的古屋、老街、旧广场,这个民族定然有足够的沉稳和内敛,对传统无比尊重、敬惜。这片土地,要兼容坚硬、寒冷的斯大林主义,也有过很持久的痛吧?”今天的捷克人一脸松弛、安闲,昆德拉小说中的红色恐怖、政治高压早已“俱成往事”。但是,昆德拉对人性的拷问,对“媚俗”的剖析却永远不会过时。譬如,海外的中国人,大多会遇到那种被昆德拉所鄙夷的西方人,他们带着优越的、居高临下的姿态和眼光,去看待从相对落后国家来的人们。这种媚俗式的同情处处都在,但西方人少有自知。他们又如何能懂得来自冷战中另一方国家的人们呢?又如何能理解昆德拉、纳博科夫、阿赫玛托娃之痛呢?当个人命运遭遇社会的巨大变故或鲜血淋漓的改朝换代之时,前朝贵族总是猝不及防地跌入尘埃,那浓得无以复加的对前朝旧事的追忆,就如同一把钝刀子,持续用力,贯穿余生。这样的痛,又有多少西方人能知?甚至,俄罗斯、东欧、中国等国的青年人,又有多少有兴趣去了解他们的父辈、祖辈所经历的苦难与伤痛呢?所以,王鹤这本书里的思考有着醍醐灌顶般的意义。如今,互联网与交通的便捷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觉到地球的渺小,全世界都在朝着全球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挟带着政治、经济强势力量的文化,正以巨大的侵略性冲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思维。在中国,区域的、传统的经济格局与日常生活细节,山川地貌酿造的人文特色与心理特征,正逐渐瓦解。王鹤笔下那渐行渐远的乡村,何尝不令我们心痛?王鹤提到李劼人,这位上世纪初期留洋归国的成都人,大作家,坚持用成都方言写的小说,不仅不土,反而精致透彻,大气恢宏。弱化自己的母语、文化,只会失去自己的根、自己的文化,致使精神贫血,这又何尝不是民族之殇?尼克松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话:不战而胜。在强势文化面前溃不成军的其他文化,是否应该有所自知呢?这本《爱与痛俱成往事》里,提高了对老年关注度,这和年龄有关。王鹤的文字,越来越凌厉如刀,一次又一次击中了我:“老年人有所思有所欲,原本正常,但最好正大光明,或者谑而不虐,却不宜苟且。因为,‘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春行秋令’或‘秋行春令’的反其道而行之,都跟季节不合。老人最好有跟年龄吻合的端正持重,毕竟,丰富的人生经验让他更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当伴侣中有一人丧失自理能力时,施与受从此不对等了,施予者日复一日强自支撑,固然心力交瘁;受助者万般愧疚、难堪,也会被啃噬得千疮百孔吧?生命之火即将熄灭、变为灰烬时,唯有一片狼藉,虚脱和虚无感会以怎样的速度蔓延?曾经炽热的男欢女爱,几十年的相沫以濡,究竟可以积蓄多少热度去抵御人生穷途末路时的极度悲凉?”王鹤提到“美国电影界唯一的知识分子”伍迪•艾伦,他在电影《怎样都行》里开出的抵御悲观的“药方”是,认定人生在本质上的虚无,然后从那些无意义、残酷与混乱中找到一点乐趣,也消解一些悲凉。这和顾随“以悲观之心态过乐观之生活”似乎殊途同归。王鹤这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我最喜欢。她所提到的“书客”,有两位是她的川大同学——扫舍与浓玛,都是气质不凡经历丰富的才女美女。何大草与洁尘,则是以前我在《成都晚报》的同事。他们都是陶醉于文字,执着沉稳,内心定力异常强大的人。他们笔耕逾二十载,都收获了丰饶的果实。这些年来我从他们的文字里,获取了丰沛的精神养料。作为读者,我感谢他们的辛勤劳作。文字的力量如此强大,就像王鹤的一本本书,让过往岁月变成可以触摸的财富,哪里虚无呢?令人感兴趣的是,王鹤在“爱与伤”“爱与痛”之外,还会关注什么主题,还会给读者什么样的惊喜?或许,“爱与伤”“爱与痛”本身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主题?我期待着。王泽华 2015年10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