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战后,韦恩·马修斯(WayneMatthysse)重返东南亚。在柬埔寨的一个偏远农村,他用爱与包容,将原本荒无人烟的奥普陀寺改造成一个艾滋病儿童社区。奥普陀寺的孩子,是柬埔寨的第一代艾滋病儿童。他们经受了歧视、背叛、抛弃等诸多不公的待遇,但仍以自己的笑容、纯真,积极地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孩子们强大的生命力深深地感染了身为志愿者的作者,他们的坚韧、乐观以及丰富的想象力教会了作者如何面对人生苦难;他们的单纯善良,也让作者领悟到了家的含义以及爱的真谛。这是一个有关生命韧性和怜悯仁慈的故事,作者用朴实、幽默的笔触将这些孩子的故事娓娓道来,自有温暖人心的力量。书名来自一名奥普陀寺孩子的奇思妙语。 作者简介: 盖尔·谷翠特,作家,摄影师,2005年至2012年在柬埔寨奥普陀寺的艾滋病儿童社区当志愿者。其间,她被诊断出乳腺癌,但从奥普陀寺孩子的身上,她获得了对抗病魔的勇气。她将这段时间经历的故事写成文章与诗作,处女作《我们共同经历的事》即是此段经历的记录,获得了2014年“手推车奖”提名。盖尔现就职于奥普陀寺儿童基金会,是该组织的创办者之一。 目录: 序//001 自序//003 001/第一部分/遇难所 他跪在地上,双手合十,对我献上当地人最隆重的见面礼节,一笑起 来,露出很大的豁牙,眼神中流露出顽皮。他用胳膊搂抱着我的双腿。 我觉得我的心猛然打开,自此之后,所有的一切都不一样了。 003·第一章/西达 007·第二章/一个灵魂工坊 013·第三章/全家福 020·第四章/来要饼干的孩子 027·第五章/赛睿蒙小姐:我们感受到了爱的力量 035·第六章/抱着芭比娃娃的男孩 039·第七章/一扇慢慢打开的大门序//001自序//003 001/第一部分/遇难所他跪在地上,双手合十,对我献上当地人最隆重的见面礼节,一笑起来,露出很大的豁牙,眼神中流露出顽皮。他用胳膊搂抱着我的双腿。我觉得我的心猛然打开,自此之后,所有的一切都不一样了。 003·第一章/西达007·第二章/一个灵魂工坊013·第三章/全家福020·第四章/来要饼干的孩子027·第五章/赛睿蒙小姐:我们感受到了爱的力量035·第六章/抱着芭比娃娃的男孩039·第七章/一扇慢慢打开的大门050·第八章/蚂蚁游行村056·第九章/墙061·第十章/波赛070·第十一章/多米诺骨牌引起的风波072·第十二章/圣奥文先生081·第十三章/老奶奶086·第十四章/“她是这样死去的……”088·第十五章/登上山顶092·第十六章/一个独特的俱乐部094·第十七章/会唱歌的风筝 105/第二部分/转变人们问我:“你是怎么决定到柬埔寨的呢?”我们是怎样来到某个地方的呢?我们是否真的知道原因呢?生活中随时都有某些奇迹发生。 107·第十八章/朝圣122·第十九章/韦恩156·第二十章/志愿者 167/第三部分/困惑这些孩子就像风里的种子一样,随风飘散到各个地方,等待他们的有时候是繁茂生长,有时候是枯萎死亡。 169·第二十一章/兴高采烈177·第二十二章/“那时候,我们还不认识您”181·第二十三章/“走,去看看!”193·第二十四章/捉青蛙,捉田鼠203·第二十五章/宝塔男孩206·第二十六章/跳舞214·第二十七章/72岁的老奶奶215·第二十八章/一座有高墙的房子220·第二十九章/可是……234·第三十章/离开,回来 255/第四部分/神秘的事情所以,孩子们喜欢在夜晚到外面寻找那些他们喜欢的人,那些死去的人的灵魂,因为那里有他们的家人、兄弟姐妹、朋友和父母。 257·第三十一章/召唤灵魂 271/第五部分/出发“那么有人飞到太阳上吗?”“没有,太阳上非常非常热,”我解释道,“它太热了,人们一靠近就会被烤焦的。”他考虑了几分钟后,突然非常开心地说:“人们可以坐上冰火箭去太阳啊!” 273·第三十二章/结果怎样?276·第三十三章/又一次回到了奥普陀寺283·第三十四章/孩子们的哭声287·第三十五章/稻谷掉进了耳朵里290·第三十六章/筹募资金296·第三十七章/“有时候,我不希望下雨”304·第三十八章/乔华:用他自己的话说313·第三十九章/康宏的哥哥不相信瑜伽316·第四十章/关键转折点325·第四十一章/打扫寺院332·第四十二章/坐上冰火箭去太阳 致谢//337译名对照表//343图片说明//349赫芬顿邮报》2014年现象级图书 《书页》2014年度好书 这是前人未曾讲过的最伤感的故事,但是这个故事充满趣味和正能量。——《华尔街日报》 令人感动而又富有洞察力……谷翠特讲的故事温暖而不多愁善感……这是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故事。——《柯克斯书评》 很难不爱上这本书的作者和主题,以及书中的故事与照片。作者为柬埔寨的这个孤儿院带去了温暖、体贴,她为我们讲述了生活在那里的人以及发生的故事,不仅教会我们懂得智赫芬顿邮报》2014年现象级图书《书页》2014年度好书 这是前人未曾讲过的最伤感的故事,但是这个故事充满趣味和正能量。——《华尔街日报》 令人感动而又富有洞察力……谷翠特讲的故事温暖而不多愁善感……这是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故事。——《柯克斯书评》 很难不爱上这本书的作者和主题,以及书中的故事与照片。作者为柬埔寨的这个孤儿院带去了温暖、体贴,她为我们讲述了生活在那里的人以及发生的故事,不仅教会我们懂得智慧和慈悲,也教会我们如何赋予生活以意义。——皮柯·耶尔,旅行作家 奥普陀寺不仅拯救了孩子们的生活,同时,它也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感受,教会了我们何为慷慨、同情以及生命的韧性。之前,我从未听说过奥普陀寺,但看了盖尔·谷翠特感人的描述后,我再也无法忘怀。——安妮·法迪曼,《鬼怪抓住你,你就倒下了》作者 时至今日,未来虽然未知,但奥普陀寺激励孩子们培养对未来的信心与勇气。我们逐渐爱上这个将一切团结在一起的男人,爱上那些令人无法忘怀的孩子们,爱上这一切的记录者,他们向我们展示了勇气、荣誉、好奇心、同情和耐心等诸多人性的美好,令人回味无穷,念念不忘。——《京都日报》 谷翠特讲述的故事很容易流俗于贺卡上的多愁善感的文字,但她避免了这一点,她简洁清晰地描述了马修斯、孩子们的生活以及她所生活工作的环境。最终的结果是,她的叙述将人们从同情疲劳中唤醒,带领读者一起体会孩子们的苦难。——《图书馆期刊》 轻松、有趣、打动人心,《坐上冰火箭去太阳》讲述了在这个特别的地方,儿童被拯救、被改变的故事,一个战争老兵的救赎故事,以及作者在接触奥普陀寺强大生命力时心灵发生改变的故事。 ——企鹅兰登书屋&亚马逊推荐 从谷翠特的书中可以看见奥普陀寺的强大生命力,这里有耐心、爱心,以及生活的诗意。谷翠特的回忆录记录了她在奥普陀寺当志愿者的经历,完美地捕捉到了将奥普陀寺居民凝聚在一起的力量。 ——《每日电子书》 既不多愁善感也不过分热情,谷翠特对柬埔寨的艾滋患儿收留所的实录是一扇充满怜悯的窗户,打开它,可以看到那些孩子和她的两个世界。——《货架意识》第一章西达嘘!听!西达(Sita)在清晨醒了。 西达醒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那台便携式收音机。为了避免出现噪音,她总会把音量调到最高,接着来回地调着收音机的频道,搜寻自己感兴趣的节目:先是一阵悠扬的佛经旋律,接着是军乐团演奏柬埔寨王国国歌,然后是卡拉OK歌曲,接着又是僧人们念经的声音、佛教的歌曲、其他的军乐团歌曲……她来来回回地调换着频道,乐此不疲。我睁开了眼睛,从房间唯一的窗户向外望去,外面仍是黑蒙蒙的,透过粉红色的蚊帐能隐约辨别出昏暗的屋顶,几乎分不出哪里是天空,哪里是墙壁。远处传来了微弱的公鸡啼鸣,听起来是那么有气无力——难道公鸡以为现在还很早吗?我听到了隔壁寺庙里早起祈祷的年轻人的说话声以及僧侣们的诵经声,还有狗叫声,此起彼伏,遥相呼应。西达正在用高棉语轻声地唱着一首西方的歌曲,她的廉价麦克风一拉紧就会发出咔嚓声。一只壁虎正趴在水泥墙上,唧唧地叫着。韦恩睡在我房间外面的走廊里,鼾声如雷。他的蚊帐塞在床上的黑色羊毛毯子里。韦恩说他睡在外面,如果听到孩子的哭声,就能马上起来去照顾孩子。他也很难睡个不被打扰的安稳觉,照顾这些孩子确实不易。如果孩子的住处传来了哭声,韦恩就会一骨碌爬起来,穿上昨天的黑裤子,裤脚还有昨天在花园里劳动时沾上的一些泥巴。现在哭声停了,所以韦恩安静地坐着,裹着毯子,想着白天发生的事,呼吸很浅,像是在祈祷一般。一双小脚丫从床的另外一侧伸了出来,下了床,迷迷瞪瞪地朝后屋的厕所跑去。他是艾滋病儿童中年纪最大的,名叫波润(Phirun)。波润先生今年9岁,还时常会尿床,其他的孩子不愿意和他一起睡。每当波润先生感到难过或孤独的时候,就会爬到韦恩的床上。韦恩经常会半夜起来,抱着波润到室外的院子里撒尿,然后再把他抱到床上,整个过程这个孩子都一直闭着眼睛,而韦恩也从不忍心叫醒这个熟睡的孩子。韦恩称呼这些孩子为“先生”或“小姐”,特别是那些还没穿裤子的小家伙们。虽然这是出于对孩子们的尊重,但偶尔也会出现喜剧般的效果,比如:“瓦萨(Vantha)先生!你的短裤去哪儿了呢?”有些孩子开始从自己的住处来到我窗外的盥洗室,排队等待洗漱。有的孩子看起来还没睡醒,迷迷瞪瞪地坐在靠墙的竹床上,表现出通常孩子们都会有的那种刚睡醒的模样。那些排队的孩子把毛巾搭在肩膀上或者不由自主地拿在手里摇晃着,另外一只手中拿着牙刷和肥皂。某个半睡半醒的孩子,一边站着,一边时不时地打个盹,毛巾掉到了地上,他借着潮湿的空气,上下摩挲着赤裸的肩膀。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了很多。 西达的头发蓬乱地散落在肩膀上,她身穿一件破旧的花纱笼(当地人所穿的一种围裙),草草地把一端塞进乳房上方的衣服里。她正蹲在自己草房外的水龙头旁,捧起一捧水洗脸。虽然有收音机的声音、昆虫声、壁虎的啁啾、狗叫声、鸡鸣声以及和尚们念经声为伴,但此刻人们似乎还沉浸在美好的睡梦中。每天以西达打开水龙头为一天活动的序曲,因为萨里先生已经从别的地方打开了水阀,让水从屋顶的储水器中流下来。水流哗哗地流进西达的塑料水桶里,宛若点燃了一串小鞭炮,劈啪作响。我隔着门,听到浴室里的水箱上满了水,传来了哗哗的流水声、咯咯的笑声以及阵阵低语——孩子们正在小心翼翼地洗澡。西达在这里断断续续地住了六年。她以前曾因出现过一些小偷小摸的行为而不受这个社区其他同伴的欢迎。每次她在外面过不下去了,又会回到这里。起初,她只是想试试,看看自己是否能适应这里的生活,并许诺会痛改前非,直到韦恩作出了最后的决定,认为她只能单独居住。于是韦恩说服其他的妇女,让西达把自己的几件行李搬进了这个小茅草房里。在这里生活的人们都经历过人生的逆境和挫折,甚至经历过很多大灾大难和生离死别。这些人都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或得了艾滋病,他们所经历的悲伤故事非比寻常。西达自己的故事就很具有传奇性:父亲暴虐,她怀上爱人的孩子,而那个男人却把艾滋病传染给了她。后来,她的孩子死了,她的家人总打她。她得了艾滋病这个事情一传开,村子里的人就开始折磨她,让她变成了一个社会遗弃者,流落街头。她可能也像其他贫穷的妇女那样,有时迫于生计,无奈地去卖淫。韦恩了解了这些情况后,主张让西达住进社区,其他人也变得宽厚,毕竟西达的处境与别人的很不同。 天边露出了黎明的曙光,西达打扮好自己,走出了小房子,弯着腰,用扫帚扫着院子里的尘土。她身上那件落满了灰尘的纱笼松紧正合适,在腰部打着褶皱,垂落下来。她穿着一件黑色的衬衫,上面点缀着网状的蕾丝边,看上去衣着搭配考究,而实际上这些衣服可能只是金边的(PhnomPenh)某个衣服加工厂廉价清理的库存。她长着高颧骨,嘴唇丰满,额头宽大,眉宇间透露着一股刚毅之气——与其说她长得美丽,还不如说她更像一具石膏像。而我也有一次见过她的不同表情,当时她遇到了一位年轻的男志愿者,为那个男人神魂颠倒,显示出如少女一般的羞涩表情:面容红润,自然流露出令人吃惊的温柔。那是我见到过的最美丽的西达,也可能是每个热情澎湃的女人作为母亲和妻子的过程中最美好的一面。西达把草房子旁的那些草垫子移开,展露出来的是一个不足八英尺1宽的小花园。她在花园中种植了粉色、红色和橘黄色的百日菊。在干旱季节,一旦打开花园的那些草垫子,那些四处找草的瘦骨嶙峋的牛就会顺着韦恩种植的芒果树来到这里,看到花呀草的,就塞进嘴里,也会把西达的花给吃干净。于是,西达必须把那些花罩住,就像在一个灰尘的世界中,隐藏着光芒四射的珍宝一般。这里是她的避难所,她为之骄傲。她像守护圣约一样守护着这片天地,这个花园就如同她的那台收音机一样,在每个清晨都发出嘈杂的声音,向那些还未进入天堂的世人们发出宣告:“是的,我还健在。听一听!我仍活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