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言说与现场:中国当代文学的一种读法


作者:李仰智     整理日期:2016-04-22 15:19:55

《言说与现场——中国当代文学的一种读法》是李仰智结集出版的学术文集,收集了作者近年来潜心治学的部分成果。作者以颇具问题意识和学术意义的理性思索,精辟入微地阐述了对文学思潮、当代小说等方面独到而新颖的感悟与解读,显示了作者独特的研究理路、深刻的学术见解和对文学的非凡颖悟。 
本书简介:
  1979年10月21日,王蒙在《光明日报》发表短篇小说《夜的眼》,这被普遍认为是新时期文学中典型的意识流小说的开山之作。随后的1980年,他似乎是有意为之,连续推出了多篇意识流小说的“集束手榴弹”。其中包括《春之声》、《海的梦》、《布礼》、《蝴蝶》、《风筝飘带》等。在这里,王蒙的文体意识已经相当的自觉,他运用自由联想、时空交错、情感跳跃等西方意识流技巧,描写了人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的复杂情绪和内心世界,揭示了其背后隐秘的社会根源和政治原因。《夜的眼》、《春之声》、《风筝飘带》描写了人处在时代变化中的心理感受;《布礼》写了钟亦成1957至1979这22年间的思想片断和心路历程;《蝴蝶》写了老干部张思远经历了历史动荡期的命运变幻和自我追寻。这一时期的王蒙,事实上已经开始了小说“先锋”取向的探索。王蒙的成功尝试为更激进的后来人开辟了更大的施展才华的空间。1985年左右,一些更年轻的激进者从局部借鉴发展到创造出了中国式的现代主义小说。这些人中有代表性的人是刘索拉、徐星。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以一群音乐学院的大学生为主人公,他们想按自己的愿望选择人生道路,但面对现实生活和传统势力为他们强行预设的人生方案,他们“别无选择”。小说把这一代人青春的躁动、自我意识的觉醒,借助一群具备艺术头脑的音乐系学生的癫狂行为,表现出了人生的荒谬性和生命的荒谬感。徐星的《无主题变奏》以一个饭店服务员的视角,嘲笑了诗人、演员、老师,也嘲笑了女朋友和自己。在小说中,“我”面对世俗“孤独得要命”,世俗对“我”加以无情的奚落和嘲讽。徐星笔下的人物不再像刘索拉笔下的人物徜徉于理想和现实之间而痛苦不堪,而是在生活中游戏人间,却更鲜明地体现了生命的迷惘和荒谬,以及个体面对生活的强烈冲击时的四顾茫然和手足无措。还应该提及的人物是残雪。她的代表作《苍老的浮云》充分显示了她在文体的与众不同,她那怪异的感觉方式和冷峻的女性气质在她让人瞠目结舌的叙述中得到了极度的张扬。在生存环境的描写方面,残雪建构了一个背离常态的陌生世界。在残雪的笔下,人类的生存栖息毫无诗意所言,在她敏感怪异的想象世界里,生存环境充满了神秘的变形和丑陋的梦幻。在她的小说中没有鲜花和玫瑰,很少见到阳光和雨露,四处游走的是数不尽的蚯蚓、跳蚤、绿头苍蝇、满屋子的毛毛虫、整日在房顶上怪叫的野猫、在风中飞奔的老鼠,随处可见的是挂在门框上的蜘蛛网、长出桂花树的耳朵、肿胀的头颅和肢体、一盒一盒的浓痰,以及北风和野狼的吼叫。这种变形的写实是残雪个人化想象力的呈现,是女性敏感的心灵面对粗鄙化的现实在无奈中对内心理想世界的守护,映射了曾经走过的时代景况的多艰和女性人生际遇的凄凉。被列入“现代派”名单的残雪在叙事层面展露的才华事实上和后来的“先锋派”已难分伯仲。和小说一样,同时感受到现代主义的潮汐在涌动的还有戏剧。1980年上演的马中竣、贾鸿源、瞿新华的《屋外有热流》是新潮话剧的滥觞之作。该剧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叙述了大哥的灵魂在屋内屋外自由转换,在弟弟妹妹的现在与过去、现实与梦境之间来回穿梭,在互相对话的过程中打破时空的顺序,使戏剧的结构灵活自由、任意跳跃,体现了浓郁的超现实主义的风格。此剧的出现相对于现实主义话剧一统天下的那种僵化、单调、舞台写实、固守模式的戏剧观念和表现手法,着实让人耳目一新。在新潮戏剧中影响最大的是高行健的无场次话剧《绝对信号》。⒅此剧的故事相当简单,甚至流于老套。仅从剧情看,此剧了无新意,无非讲述了一个内心迷茫的年轻人找回理想和信念的故事,但,高行健的高明之处是赋予这个老套的故事一个崭新的外衣。这主要体现为他打破了传统戏剧的表现形式,为现代主义戏剧作了富有成效的试验和尝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以心理逻辑取代叙事逻辑。该剧不再按常规的线性叙事推动情节的发展,把剧情讲述得层次清晰、条理分明,而是从人物的内心表现出发,用心理逻辑作为叙事的单元,以人物的内心交锋和思想交流推动剧情的深入;二是以无场次的主观化结构取代多场次的客观化结构。该剧不分场次,突破了传统戏剧“四堵墙”的陈旧模式,打乱一般戏剧按时间顺序呈现故事情节的“现在进行时”的时空观念。一方面表现车厢内发生的事件,用显在的冲突勾画情节的大致轮廓,另一方面,通过人物的回忆和思考,把人物的想象世界和情感体验引入车厢内的剧情之中,并把这一切外化为舞台形象,使现实、回忆、想象以及情感体验等不同时空的事情压缩在一个舞台场景内,相互融合、重叠和交错,扩展了戏剧舞台的表演空间;三是以复合舞台语言取代单一舞台语言。此剧在舞台语言上也有较大创新,不再局限于传统戏剧单一的语言模式,强调了灯光、音响、道具等舞台辅助语言的功能,如当表现爱情时就大量运用蓝绿色光和抒情音乐,表现犯罪时就使全场黑暗并伴奏无调性的嘈杂音乐,等等,这不仅丰富了舞台场景,还更好地凸现了人物的主观情绪,为剧情的进展渲染了浓厚的主观色彩。《绝对信号》的成功为戏剧舞台提供了别开生面的审美感受,为新潮戏剧的蓬勃发展注入了一针难能可贵的兴奋剂。新潮戏剧走过的路和新潮小说如出一辙,它们在80年代最初的几年间为中国文学开拓了新的向度,构成了现代主义思潮兴起的重要环节,并为随后先锋小说的横空出世作了理论和创作上的双重准备和铺垫。
  作者简介:
  李仰智,1973年出生于河南民权。现任广西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广西青年联合会副主席。毕业于河南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00年获文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文学博士学位。2005年至2007年在浙江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社科基金项目3项,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6项。先后出版、发表著作、论文多部(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2009年获河南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2年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广西文艺评论奖一等奖、《南方文坛》年度优秀论文奖。2013年荣获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称号。
  目录:
  第一章“说什么”
  一燃烧的迷津
  --先锋小说的文体意识及其哲学精神…………………………2
  二从正常中逃逸,到反常中舞蹈
  --论先锋小说的先锋意识………………………………………18
  三“断裂”话语与文学“暴动”
  --对“晚生代”小说的再反思………………………………24
  四女性言说的“历史浮现”
  --文学视野下的性别理论及其言说主线………………………39
  五启蒙的复苏与审美的皈依
  --对新诗潮的回望和观察………………………………………48
  六历史:作为文学研究的关键词………………………………………73
  七生成与流变:基于文学语境对“历史”理论的考量………………78
  八 个人:描述历史存在的刻度………………………………………&hell第一章 “说什么”一燃烧的迷津--先锋小说的文体意识及其哲学精神…………………………2二从正常中逃逸,到反常中舞蹈--论先锋小说的先锋意识………………………………………18三“断裂”话语与文学“暴动”--对“晚生代”小说的再反思………………………………24四女性言说的“历史浮现”--文学视野下的性别理论及其言说主线………………………39五启蒙的复苏与审美的皈依--对新诗潮的回望和观察………………………………………48六历史:作为文学研究的关键词………………………………………73七生成与流变:基于文学语境对“历史”理论的考量………………78八个人:描述历史存在的刻度…………………………………………88九死亡:历史的切片……………………………………………………91十真实:“花非花”……………………………………………………102第二章 “谁来说”一“在被既定话语描述为地狱的地方,她启迪我们进入天堂的发现”--刘思谦先生的学术道路和学术思想……………………114二 综合性·现场感·价值观 --关于《文学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践》…………………131三 从小说到电视剧:美丽的蜕变……………………………………134 四 性别视野:爱情故事的叙事印迹…………………………………137五 颠覆与重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历史建构…………………142第三章 “怎么说”一以个人名义进入历史书写--关于李洱长篇小说新作《花腔》的对话………………148二国际视野与中国当代文学--第四届“今日批评家论坛”纪要………………………160三叙述的暗示--凡一平新作《上岭村的谋杀》品谈……………………171四八桂多才俊--广西文学的现状与未来…………………………………176五风中芦苇在思索--关于生存哲学和死亡叙事的对话………………………193“他这本书中,既有言说的客体,也有言说的主体,更彰显了言说的形式并且保留了言说的现场。我想,他的言说和言说的现场和我的教学方式理路相通一脉相承,应当是激发思考与激发交流的现场。无论如何,文学研究都不是一种封闭的理论与方法的实践,归根结底是我们关心意义和价值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著名学者 刘思谦





上一本:在光里奔跑 下一本:瓜饭楼西域诗词钞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言说与现场:中国当代文学的一种读法的作者是李仰智,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