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8位学者的最新论文,反映了创新工程启动两年来,古代方向学术研究的进展。本册涉及的研究范围十分广阔:在时间层面上,广泛涉及到两周、六朝、唐宋、明清,以至于近代的文学现象;在文体层面上,涵盖了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多种文学样式;在研究对象上,既有对经典作家、作品的重新解读,也有对大众文学传播方式的新颖阐释;在研究方法上,既有扎实的传统文献考订,又有在实证研究基础上对文学生态的现代审视。由此可见,文学研究所古代方向的专家学者在创新工程的推动下,对中国古代文学展开了全面、细致的研究,求实求新,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当下的古代文学研究中处于领先水平。本书即为古代文学创新团队辛勤劳动的阶段性总结。 本书简介: 文学是人类精神文明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而长期形成的文学经典又是其中最具价值的精华所在。历代学者倾注大量心血研究经典的产生、价值、传播等,又形成了源远流长的经典阐释传统。此外,民族、地域、文化等因素的不同也使经典传统的建构历程中伴随着差异性与多元选择的特点。经典传统与多元性进程,是中国文学史发展规律与特点的一个基本概括。本书即是文学研究所古代学科的创新团队对这一重要论题集体思考的结晶。 作者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建立于1953年2月22日。最初附属于北京大学,原名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由郑振铎任所长,何其芳任副所长。两年后,归属中国科学院,改称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58年郑振铎遇难逝世,何其芳继任所长。研究所分设文艺理论﹑中国古代﹑现代﹑当代﹑民间文学以及苏联与东欧﹑西方﹑东方各文学研究组。1964年外国文学各研究组分出,另建外国文学研究所,从此该所的研究范围主要是中国文学。1976年原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随之改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目录: )【陈才智】/276 李商隐对元和体的反拨意图及其诗学观【张一南】/348 ·下编· 都市文化视阈中雅俗两种审美倾向的交汇与融合 ——以宋元话本中的词为例【郑永晓】/365 蒙金之交的西游文学与大蒙古国时期的蒙古王朝认同建构【王筱芸】/381 明清小戏的演出格局探源——兼及宋代“小杂剧”研究【李玫】/434 杜子春故事所体现的小说趣味漂移——从唐代传奇到明代通俗小说【孙丽华】/454 大众清官情结与公案小说【刘倩】/465 方苞古文理论的破与立——读沈廷芳《书方望溪先生传后》【石雷】/496 李渔《怜香伴》传奇创作主旨探微【李芳】/508 论《红楼梦》中的“清”、“老”之美【杨子彦】/520 论《红楼梦》后四十回非高鹗作【夏薇】/533 《郘亭知见传本书目》真相发覆【张剑】/613 代州冯志沂编年事辑【王达敏】/623 风俗·学术·制度:十九世纪后期关于“富强”的本末观 ——以郭嵩焘和严复为中心【郭道平】/660前言缘起 自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实施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之始,文学研究所在逐步将各研究领域纳入创新工程机制的过程中,也在逐步完善科研队伍的创新结构并激发学术创新点,五年来的研究工作自是一番风生水起。 文学研究所在实施创新工程的方案中,根据各学科特点,对学科片进行了整合,组建了三大创新团队,分别是“中国文学:经典传承与多元选择”的古代文学缘起 自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实施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之始,文学研究所在逐步将各研究领域纳入创新工程机制的过程中,也在逐步完善科研队伍的创新结构并激发学术创新点,五年来的研究工作自是一番风生水起。 文学研究所在实施创新工程的方案中,根据各学科特点,对学科片进行了整合,组建了三大创新团队,分别是“中国文学:经典传承与多元选择”的古代文学与近代文学研究团队,“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中国经验研究”的现代文学、台港澳文学与民间文学研究团队,以及“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的文学理论与当代文学研究团队。三大团队的有机组合,打破了传统研究室的界限,也突破了完全个人化的传统研究模式。以创新项目为核心组建团队,创新首席的作用更加突出,团队共同调研,以及多次的小组讨论和工作坊以不同形式的交流研讨,都使得专题化的研究能够非常有力且有深度地推进下去。 在这样的科研背景下,各个创新团队陆续推出自己的研究成果,如古代文学学科片以经典传承与多元性进程为视角,融入了民族、地域与文化的差异性研究,探讨了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规律;转型期文学史研究、民间视角与经验研究、文学经验与价值研究、域外与本土深度互动四个主题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与民间文学、比较文学的研究区域,并融入了社会史和思想史的研究理路,重新检视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当代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的研究从来都是热点,因为与我们当下的社会文化息息相关而充满了时代的张力,研究者对这些时代主题的探讨并没有浮在表层而是进行了深度开掘和理论思辩,体现了当代文学理论研究者的素养与学识。 文学理论研究在创新视野的观照下,把研究触角延伸到海外汉学领域以及与东亚国家的多边交流活动中。文学研究所于成立六十周年之际,与日本大东文化大学共同举办了“东西方文化交流时代的中日文学、语言、教育、历史与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该次会议从学术角度对近代以来的东西方文化交汇时代的中日两国文学、语言、教育、历史和思想等方面的问题与关系展开深入探讨,并将这些成果汇集成册,不啻为双方留下一份很好的共同纪念。伴随国际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逐渐受到海外汉学家的广泛关注,文学研究所古代学科的同人有意识地对这些国外汉学研究成果进行译介和讨论,并于2013年12月举行了第一次“海外汉学名著评论”论坛,与会学者在翻译和评论过程中都有很丰富的收获,现在也将这次论坛的论文以及各位学者历年积累的海外论著评论、学术史研究、学术动态介绍和学者访谈等成果汇为一辑,作为海外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一次集中展示,这不仅有抛砖引玉之意,而且希望将这样的交流能够拓展并深入下去。 五年来,文学研究所的创新成果是有目共睹的,很多阶段性成果都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在学术刊物上。为了能够集中展现文学研究所在创新工程中的成就,我们将近几年来各团队的优秀成果汇集成册,辑成目前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术专辑”丛书,以之作为五年来研究工作的一份总结和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