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中国古诗词精讲趣赏


作者:肖淑琛     整理日期:2016-03-08 11:50:39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孕育出魅力无穷的灿烂文明。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代代传唱至今,就像是高山流水,晓风残月,让人流连忘返,魂牵梦绕,更让人眼界大开,获益匪浅。你的靓丽、优雅、知性和聪慧,你的亲和力、一颦一笑,都会来自古诗词的滋润。让我们用心感受诗词文学的精彩之所在吧!领会其意境美,品味其语言美,体会其韵律美。让好的作品陶冶我们的性情,培养我们的气质,提高我们的修养,激励我们热爱生活,珍惜年华,创造自己的绚丽人生。世间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古诗词会带领着我们去寻找、去发现、去聆听、去体验,生活的多姿多彩。
本书简介:
  本书在参考前人之作、理顺中国古诗词古诗词的发展脉络以及人们的各种阅读需求等要素的基础上精选编著而成,所选诗词既有出自大家之手、流传千古的名篇,亦有不见录于一般选本的清新之作,尽量做到全面、包罗万象。为了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全面地理解唐诗宋词,编者除了收录原作以外,还对每位作者的生平事迹进行了介绍,并对每篇作品的写作背景、艺术特色、创作技巧等进行了细致生动的解析,同时,还辅以注释、译文等栏目,让读者无障碍阅读,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尽情沉浸在中国古诗词的美丽世界中。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王之涣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以《登鹳雀楼》这篇而经典诗作脍炙人口,家喻户晓。他现存的生平资料不多,只知早年由并州迁居至绛州(今山西新绛县),曾任冀州衡水主簿。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因被人诬谤,乃拂衣去官,“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谈圭爵,酷嗜闲放。”。后复出担任文安县尉,在任内期间去世。王之涣“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早年精于文章,并善于写诗,多引为歌词,常与王昌龄、高适等诗人互相唱和,名动一时。新嫁娘词作者:王建原文: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注释:1.入厨下:下厨做饭。2.羹汤:稀饭。译文:出嫁三天都要下厨,洗手去做羹汤。没有问婆婆喜欢吃什么,做完了先让小姑尝。赏析:中唐人以白描叙日常生活,往往曲尽人情。朱庆余《闺意上张水部》写洞房花烛夜后的新嫁娘,令人过目不忘;王建《新嫁娘词》内容如朱诗之续,艺术上亦不相让。古时常言新媳妇难当,在于夫婿之上还有公婆。夫婿称心还不行,还得婆婆顺眼,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古代女子过门第三天(俗称“过三朝”),照例要下厨做菜,这习俗到清代还保持着,《儒林外史》二十七回:“南京的风俗,但凡新媳妇进门,三天就要到厨下去收拾一样菜,发个利市”。画眉入时固然重要,拿味合口则更为紧要。所以新媳妇总会有几分忐忑不安的。“三日入厨下”直赋其事,同时也交待出新婚的特定程序。“洗手”本是操作中无关紧要的环节,写出来就有表现新妇慎重小心的功效——看来她是颇为内行,却分明有几分踌躇。原因很简单:“未谙姑(婆婆)食性”。考虑到姑食性的问题,颇见出新妇的精细。同样一道羹汤,兴许有说咸,有说淡。这里不仅有个客观好坏标准,还有个主观好恶标准。“知己不知彼”,是不能稳操胜券的。她需要参谋,还要考虑谁来参谋。夫婿么,十个男儿九粗心,他在回答母亲食性问题上,也许远不如对“画眉深浅”的问题来得那么叫人放心。而女儿才是最体贴娘亲的,女儿的习惯往往来自母亲的习惯,食性亦然。所以新嫁娘找准“小姑”。味”这东西,说不清而辨得出,不消问而只须请“尝”。小姑小到什么程度不得而知,总未成年,还很稚气。她也许心想尝汤而末敢僭先的,所以新嫂子要“遣”而尝之。姑嫂之间,嫂是尊长。对夫婿要低声问,对小姑则可“遣”矣。情事各别,均应服从于规定情景。这两句切合人物的身份和特定的生活情境,写得细腻传神。诗人写到“尝”字为止,以下的事情,就要由读者去补充了。这样反觉余味无穷,体裁的限制转化为表达的优长。由于诗人善于描写特定情境下的特定心理,寥寥几笔便勾出了一个栩栩如生的慧黠的新嫁娘的形象,生活气息非常浓厚。
  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字仲初,生于





上一本:风雨谈 下一本:母亲的1942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中国古诗词精讲趣赏的作者是肖淑琛,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