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全新的视角讲述抗战历史。 本书叙述的是外国友人支援中国抗战的历史,它将中国的抗战放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上展开,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呈现了一幅全世界支援中国人民抗战的生动图景。 书中既有大家熟悉的参与军事指挥、置身实际战斗的陈纳德将军、史迪威将军,在火线上救死扶伤的白求恩大夫、柯棣华大夫,向全世界报道中国抗战实情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史沫特莱、西奥多?怀特、英国记者詹姆斯?贝特兰,也有在大家不熟悉的支援边区建设的英国物理学家威廉?班德夫妇等;这些国际友人不仅对中国进行军事援助,还帮助中国进行经济改革,发展工业,培养人才。这些生动感人的故事,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只有正义的战争才能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支持这一重大主题。 三、细节动人,有很强的可读性。 本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它把一个一个人,一个一个事件生动地呈现出来,这样来讲抗战,比宏大叙事更有冲击力和亲和力。 本书简介: 作品以纪实笔法,生动地讲述了一群为中国人民抗战事业做出过特殊贡献的国际友人的故事,如参与军事指挥、置身实际战斗的陈纳德将军,西点军校出身、年近六旬的“中国通”史迪威将军,配合中国空军作战的美国空军志愿队和苏联空军志愿队,在火线上救死扶伤的白求恩大夫、柯棣华大夫,向全世界报道中国抗战实情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史沫特莱、西奥多·怀特、英国记者詹姆斯·贝特兰,支援边区建设的英国物理学家威廉·班德夫妇……他们把支援中国人民抗战当作自己的职责,其精神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这些生动感人的故事,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只有正义的战争才能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支持这一重大主题。 作者简介: 王晓华,民国史专家。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研究馆员。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北京卫视、深圳卫视、湖北卫视、辽宁卫视、山东卫视、江西卫视等多家媒体多个栏目的策划人及主讲嘉宾。出版《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档案全纪录》《国殇(第三部)——国民党正面战场空军抗战纪实》《国殇(第七部)——国民党正面战场海军抗战纪实》《海报上的中国抗战》等作品数十部。 孙宅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原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江苏省中国近现代史学会副会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顾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主要作品有《南京大屠杀》《民国史 目录: 热血染碧空 ——苏联空军志愿队 凌厉的“飞虎队” ——美国空军志愿队 血洒大青山 ——德国籍八路军战士希伯 毛泽东号召学习他的精神 ——加拿大医生白求恩 聂荣臻司令员希望他成为第二个白求恩 ——印度援华医疗队员柯棣华 中国战场:一位德国医生和他的日本妻子的故事 ——德国医学博士汉斯?米勒 第一位外国血统的中国公民 ——美国医学博士马海德 天安门城楼上,他站在毛泽东身边热血染碧空 ——苏联空军志愿队 凌厉的“飞虎队” ——美国空军志愿队 血洒大青山 ——德国籍八路军战士希伯 毛泽东号召学习他的精神 ——加拿大医生白求恩 聂荣臻司令员希望他成为第二个白求恩 ——印度援华医疗队员柯棣华 中国战场:一位德国医生和他的日本妻子的故事 ——德国医学博士汉斯?米勒 第一位外国血统的中国公民 ——美国医学博士马海德 天安门城楼上,他站在毛泽东身边 ——美国记者斯诺 “我是属于大地的”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 毛泽东诙谐地对她说:“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美国记者斯特朗 “中国就是我的家!” ——与中国人民风雨同舟的爱泼斯坦 “我渴望丢下手中的铲子,和朱德一起扛枪打仗!” ——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史迪威 “我是搞军事情报的美国军官,但不是来刺探军情的!” ——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卡尔逊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苏联援华军事总顾问切列潘诺夫 克里姆林宫派出的元帅 ——苏联驻华军事总顾问崔可夫 “诚实的菩萨” ——美国驻华大使高思 没有币制改革,便无抗战 ——英国来华财政顾问李滋罗斯 为中国坚持最后的胜利 ——美国战时生产顾问团团长纳尔逊 他们高举公道和正义的旗帜 ——南京大屠杀中的安全区国际委员会 被法西斯诅咒的“叛徒” ——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 “中国的胜利是全亚洲明天的关键” ——日本反战作家绿川英子 给八路军传授科技知识的洋人 ——英国物理学家威廉?班德 神州五万里山水的足迹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 “活在山丹,死在山丹” ——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 他向西方报道中国的西线战事 ——英国记者詹姆士?贝特兰 “我在中国80年” ——美国基督徒菲奇 我竭尽全力帮助难民 ——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拉贝 南京大屠杀中保护中华妇女的活菩萨 ——魏特琳 后记由博返约写小文 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已经70周年了。 日本是个先进的工业国家。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打败貌似强大的北洋海军,割占了祖国的宝岛台湾;在日俄战争中完胜沙俄陆海军,将俄国占领的我国东北的旅顺、大连和南满铁路夺为己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得了德国在我国山东半岛的特权,通过穷兵黩武,建立了军国主义体系,逐步强大起来。 同一时期的中国,积贫积弱,经过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入侵、辛亥革命以及不断的军阀混战,整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与日本无法相提并论。日本的蛇吞象策略,即吞并亚洲、进一步向欧洲和太平洋扩张的野心昭然若揭。在当时国际大环境与英美绥靖政策的影响下,没有一个国家敢于公开出面阻挡日本疯狂的战争车轮。因此,日本少壮派军人日益嚣张、猖狂。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将中国的东三省划入囊中;1933年得陇望蜀,将战争的触角伸向热河和长城地区;1935年又步步紧逼,将魔爪伸向华北地区,直到1937年发动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实现其独霸东亚的所谓“大东亚共荣”,再与希特勒德国联手,战胜英国、苏联与美国,与德国平分世界。 但是,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敢于抵抗侵略的优秀民族。面对强大的日本的侵略,中国共产党率先倡导抗日,国民党政府也意识到妥协、退让最终将葬送民族和国家,两党捐弃前嫌,携手合作,毅然决然进行一场地无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的全民族的殊死抗战。 中国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得到了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包括日本人民的支持,得到了许许多多国际友人无私的帮助。他们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无私奉献,其中不少人血染长空,魂归大地,埋骨中国,英灵永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是在国际友人和同盟国的帮助下,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可以说,国际支持是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华民族是一个懂得感恩的民族,我们不能忘记在抗日战争中帮助过中国的国际友人,他们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要让子孙铭记和缅怀。 有鉴于此,我们召集一批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亲自操觚,将各自研究领域内涉及的抗战中的国际友人的事迹撰写出来,汇集成册,作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一份特殊礼物,以飨读者。 王晓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