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海文存》由当代文学名家亲自选定,是高品质的当代文学佳作选本。《读海文存》是刘再复的散文作品自选集,收入有代表性的散文70篇,包括《读沧海》《再读沧海》《爱因斯坦礼赞》《钱钟书纪事》等。这些作品类型多样,思辨性强,能充分反映作者散文创作的艺术成就。 本书简介: 《读海文存》精选了刘再复先生的散文集,充满了对自然和人生的哲思,彰显出一种思想者散文的大气。《读海文存》中的这些文字,是一位漂泊者的心灵自传,可让我们看到高尚心灵不平凡的心路历程,还可看到思想的淬炼和生命的骄傲。 作者简介: 刘再复,1941年出生于福建南安刘林乡。196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并到北京工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文学研究所所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文学评论》主编,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科罗拉多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加拿大卑诗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台湾中央大学、东海大学等院校分别担任过客座教授、讲座教授、名誉教授与访问学者。现任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名誉教授和科罗拉多大学客座研究员。著有《性格组合论》、《鲁迅美学思想论稿》、《文学的反思》、《放逐诸神》、《现代文学诸子论》、《罪与文学》(与林岗合著)、《告别革命》(与李泽厚合著)、《红楼梦悟》、《共悟红楼》、《双典批判》、《李泽厚美学概论》、《人文十三步》、《人论二十五种》、“漂流手记”十卷(《漂流手记》、《远游岁月》、《西寻故乡》、《独语天涯》、《共悟人间》、《阅读美国》、《漫步高原》、《沧桑百感》、《大观心得》、《面壁沉思录》)等40多部学术论著和散文集。作品已翻译成英、日、韩、法、德等多种文字出版。 目录: 外(无须查阅212夫),还得益于我的叶鸿基表弟的帮助。他利用已建立起来的著作数据库,立即按 目录: 顺序组织好文章并建立文档,和我东西呼应,电脑技术在文档的编辑中应用,十分便于内容的调整,也就顺利成书,这是应当感谢的。还要感谢建法兄,他天生是一个编辑才俊,有鉴别眼光又甘心为他人“作嫁衣裳”,身兼《当代作家评论》、《东吴学术》的主编与执行主编,还积极编辑多种丛书。没有他的推动,我是不会想到要编一部“自选集”的。 夕阳在西边的林中沉落,村子里冒着缕缕的轻烟。是该回去的时候了,东方已升上了一只月亮在天边,月亮是不是妈妈在书里夹着的一页彩色书签呢?当年它像书一样总是和我在一起…… 读完杨喜莱的散文诗,我感到非常惊讶,几乎不敢相信,此时在故国北京的郊区(大兴),竞有一个农家子,一个小学教师,一个散文诗人,其心思,其心地,其心境,其心路,其整个心灵的眷恋、憧憬、梦想,和我那么相像。我也是个农家子,来自福建南部的山村,直到今天,我仍然觉得,我的人生是被这个质朴的村庄与童年决定的,是母亲所给予的第一本书所决定的。月亮是妈妈在书里夹着的一页彩色的书签,这个美丽动人的意象是喜莱散文诗的创造,但它也久藏在我心中。而那些永远的朋友,蝴蝶、蜜蜂和蜻蜓,还有那颗童心,那一份朴实与勤劳,则跨过沧海与大洋,伴随着我来到异国他乡。一九九二年出国之初,我就写过“科罗拉多高原上的黄蜻蜓”,抒写的正是“他乡遇故乡”的惊喜。感谢喜莱,从遥远的那一边寄来了诗集,让我重新看到了自己,重新听到母亲的嘱咐与呼唤。 喜莱寻找我,找到我,然后把诗集寄给我。这才使我记起二十多年前他曾给我写信,说他喜爱我的散文诗,自己学写散文诗。我读了他的处女作,还给回了一封短信,鼓励他写下去。没有想到他如此真诚,如此珍惜,把我的信一直保留着,而且抒写不断。喜莱现在已步人中年,并有了可爱的孩子,可是,读了喜莱的散文诗,却让人觉得他始终是一个孩子,一个赤子,一个始终用故乡的叶笛吹奏生活的牧歌与恋歌的孩子。他的诗具有孩子般的纯粹,清溪般的透明,每一首诗都高举着孩子般真、善、美的篝火。这个诗意的大孩子,天生有一种屏障,任何社会烟埃都污染不了他的心地,更破坏不了他的歌喉。于是,他的散文诗旋律和主题也变得极为单纯:始终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书本,热爱校园,热爱自然,热爱音乐,热爱老师,热爱朋友,热爱每一天,热爱每一个黎明与黄昏,每一个日出与日落。热爱身边那些寻常的花朵、小草、绿叶以及蓝天、白云、风筝、炊炯。对于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提出的“如何诗意栖居于大地之上”的问题,喜莱的回答格外简单,这就是应当持守生命内心的那一片美丽的风景,那一片由父亲的肩膀、母亲的笑脸、故乡的村庄所构成的地平线和那颗从地平线上升起的婴儿太阳。喜莱找到人生诗意的源泉,这源泉不在功名、财富与权力结构里,而在自己每天每天的生活里、工作里、思索里,诗意就在附近,就在身边,就在本真的心坎里。有了本真的、纯粹的心灵,不仅可以听到山的歌唱,水的低语,而且可以闻到星星的芳香。 在那夜晚,你看着星么?就是我指给你的那颗。 我送羊群归栏,把一束鲜花插在了门边。 早上你说:星星,是芬芳的。 ——喜莱诗《星星》 到处都有生活,到处都有诗意,而人生又这么短促,所以要珍惜,要抓住一切美好的瞬间,这是贯穿于喜莱散文诗里的“珍惜美学”。这里没有高头讲章,没有理论体系,也没有当代时髦的各种主义,却有中国文化最核心的真理:把握独一无二的真实人生,一次性的人生,这就是生存本义。幸福不在未知的天堂里,也不在各种色相的幻觉里,而在时间性的珍惜里。这是中国先贤的根本启迪,也是喜莱散文诗的诗核。 喜莱诗具有孩子般的纯粹性,也许与他的经历有关。虽然他也会遇到难以逃遁的困难与波折,但毕竟没有遇到大苦大难的试炼。我最初写的散文诗大体上也是清纯的牧歌与恋歌,但是在生活的大风浪颠簸之后,便写了悲歌(如《寻找的悲歌》)和挽歌(在海外对第一人生的眷恋),歌哭里多了一个灵魂的张力场。但在灵魂变得丰富也变得复杂之后,我也觉悟到不可一味复杂下去,而应当在复杂的生活中纯化自己,守持生命中原初的那一片天真天籁,努力“复归于朴”与“复归于婴儿”(老子语),因此在著写“深刻”的悲歌与挽歌时,仍然缅怀“清纯”的牧歌与恋歌。我也希望喜莱永远是在母亲地平面上放风筝的孩子,永远吹奏爱的牧歌与生活的恋歌。而自己,能像喜莱笔下那个受过磨难的少女,“一个最有资格抱怨生活的人,却对生活充满了感激之情”(参读《一个少女的情愫》)。 说到这里,本该停笔了,但又突然想到,喜莱是个小学教师,于是又想到,能当喜莱的学生是多么幸运啊。这么好的老师,这么真的心灵,就在你面前,就在黑板那边站…… P261-2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