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刘华写江西


作者:刘华     整理日期:2016-01-18 11:38:12

文化大散文精华之作
  用心灵书写江西大地的风土人情
  品味江西文化上佳读本
  
本书简介:
   《刘华写江西》是著名作家、民俗文化专家刘华数十年文化大散文创作的精品结集,作者以生动的文笔再现了江西的人文风情,作者不但用眼睛看丰富多彩的江西文化,更用心灵体会这篇土地的精神血脉,是当下文化散文的上乘之作。
  作者简介:
   刘华,著名作家,多年来致力于文学创作,并长期关注民间文化特别是对江西的傩文化有深入调查研究,著有长篇小说《车头爹车厢娘》、文化大散文《我们的假面》等。《车头爹车厢娘》出版之后引起强烈关注,《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艺术报》等先后做了重点报道,著名评论家雷达、贺绍俊、朱向前等高度评价,此书先后入选原新闻出版总署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入围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第二轮,获湖北省出版政府奖。
  目录:
  寻访鄱阳渔鼓
  叩问石塘寻洛阳
  浪漫的毛楂
  自由的造神
  用村庄的记忆拼贴万年
  婺源搜好
  美丽也是辟邪物
  在廊桥边折一管茅花
  衔着千年的瓷片嬉水
  青花
  飞扬在楹联里的乐平高腔
  大地美人
  节日的宁都寻访鄱阳渔鼓
  叩问石塘寻洛阳
  浪漫的毛楂
  自由的造神
  用村庄的记忆拼贴万年
  婺源搜好
  美丽也是辟邪物
  在廊桥边折一管茅花
  衔着千年的瓷片嬉水
  青花
  飞扬在楹联里的乐平高腔
  大地美人
  节日的宁都
  瑞金壬田的九月十三
  浮掠三僚风水
  衔着乡风的茶亭
  于都寒信水府庙会
  石城上柏过漾
  笔钓鄱阳湖
  爱唱山歌的修水
  擂山为鼓,击鼓而歌
  百花帐中的剪纸女神
  桃花源里可耕田
  庐山面目
  浒湾再访金溪书
  忧伤的“飘老”
  南丰乡村的假面舞季
  流坑的人面葵花
  神岗之傩神
  广昌大禾莲神太子庙会
  青铜和酒
  清溪的梅竹龙
  浮云深处华林幽
  万载能神
  铜鼓西向天贶节
  土谷祠里的鼓声
  默默无言的汪山土库
  井冈杜鹃
  文字里的渼陂
  铺满锦绣文字的山路
  柘溪:把自然请进村中
  青原东固庙会
  万安之唱船
  萍乡乃傩乡
  寻访鄱阳渔鼓
  文字里的鄱阳令我兴致勃勃。那是民间艺术的鱼米之乡。它是雍容华美的,又是古朴深邃的,如脱胎漆器;它是率真放达的,又是清新悠扬的,如鄱湖渔歌;它是苍凉粗犷的,又是温婉醇厚的,如鄱阳渔鼓。
  作为江西道情的一支,我想像鄱阳渔鼓应有波光粼粼、熏风阵阵、白帆点点,应有漂在湖上的草洲,掠过水面的河豚,追逐飞舟的江鸥。因为,它一定伴着安泊在码头边的樯桅,沉醉在酒馆茶肆里的漕工,和被夜晚从湖里捕捞上来的渔人,它是他们的桨和舵,酒和茶,生命中的抚慰和欢乐。
  我要去访问鄱阳渔鼓。却不是为了自己的想像,而是为了一个叫人感伤又惊奇的故事——
  我的同事小李,为调查民间艺术资源事,去到鄱阳。看罢脱胎漆器,又要寻访鄱阳渔鼓。四下探问,大多浑然不知,偶有恍然忆起。唯一让人欣慰的告知是,可能还有个传人,不过,他是个盲人,已经好些年不见其踪影了,或许不在世了吧?
  小李是鄱阳人,与亲戚聊着寻访的结果,挺灰心的。亲戚沉吟片刻,道:他要真是个盲人,那就好办了!
  ——如何?
  ——跑到大街上随便找个盲人一问,不就知道了吗?他们之间相互都认识。
  原来,在一个黑黢黢的世界里,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各自高擎心灯,让对方辨识,为彼此照明。
  此法果然奏效。亲戚上了趟街,立马就把那位盲艺人的住址带回来了。小李按照那条线索,很快就找到了他家。他不过年近花甲,却有好几年没再出门了,既然流行歌曲横行于世,想来他也是知音难觅,无奈得很。
  可是,这位艺人并非鄱阳渔鼓的传人;
  他倾尽一生演唱的是鄱阳鼓书。
  我的寻访不曾开始,便可料知结果。那么,我就把寻访当作一次追忆和缅怀吧。
  渔鼓,亦称道情,曾普遍活跃于江西各地,形式大致相同,曲调则因方言、语音不同而形成多种风格。我朦胧记得,儿时似曾相识,它是被一个年轻女子竖抱在臂弯里的竹筒,它是那个女人击筒伴奏的歌声。我记得她身后藏着个小女孩,那才是属于她的明亮的眼睛。当年真该问问,她是随远方的火车流落到我的小城,还是走信江来自鄱阳。她在铁路边的宿舍区挨家挨户唱着,后来,不知道那双天真的大眼睛把她带向了何方。
  此刻,我从鄱阳几位朋友的口中,追寻着关于渔鼓的蛛丝马迹。言谈之中,历史如雾,一群群,一团团,在浩淼的湖面上奔走,鄱阳古城时隐时现,明明灭灭闪烁其间的是一些词语和诗句,比如“舟车四达,商贾辐辏”,比如“十里长街半边商,万家灯火不夜天”。樯帆之间,酒旗之下,楚骚遗风、吴越旧习、中原古韵顺水随舟而来,在此登岸靠港,自是交汇混杂,相互影响;就像在南戏和弋阳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腔,与乱弹、徽剧、秦腔、昆曲等皮黄声腔熔融糅合形成了饶河戏一样,想必南北的民间说唱艺术也在这里找到了共同的码头,它们交相辉映,共生共荣。
  烟波之中,渔鼓的讯息微弱得时断时续。我仅仅得知,鄱阳渔鼓主要活跃在鄱北一带,演唱渔鼓用以伴奏的道情筒,筒底蒙以河豚皮的护心皮,蒙时,鱼皮是湿的,干后绷紧,击打便发出清脆的响声。我知道,流传在南北各地的道情,其道情筒一般蒙的是猪皮羊皮,鄱阳渔鼓的渔区特色也体现在击乐器上了;而它唱腔的特色在于,吸收了当地的鼓书、山歌、渔歌及民歌小调的旋律,具有浓郁的水乡风情,曲调富于变化。传统曲目以长篇为主,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解放后,出现了反映现实生活的新曲目。七十年代,由当地的曲艺家陈先贤作词、作曲家黄河九作曲创作的《莲子情》等两个节目,先后在《海峡之声》电台播出。当年,黄老师还用那种宽宽的老式磁带录了音,如今磁带尚存,可惜却找不到能够放音的录放机了。看来,黑色幽默有时也是生活的本真。
  两位老师回忆着渔鼓,很自然地想到一个叫“牛子”的盲艺人。这个名字也在年轻人的唇边跳了一下,也许它触动了年轻人的童年记忆?若然,那么,“牛子”就是一个被集体记忆湮没在深处的神秘名字了。
  牛子已作古多年。牛子姓周,没有人知道他还有否别的大名尊号。但陈、黄二位老师仍能你一言我一语地勾勒出他的音容笑貌。周牛子个头在一米六五左右,稍胖,大脸盘,天门饱满;声音中气足,但可能不太注意保养嗓子,演唱时嗓音有些沙哑,“像老化的磁带一样”,唱高腔时感觉要好些;牛子应变能力、记忆力很强,能通过声音来认人,哪怕人们有意变声逗他,他也能分辨得出来。
  





上一本:生命对我足够深情 下一本:闻新雕虫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刘华写江西的作者是刘华,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