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台静农(1902-1990),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字伯简,笔名有青曲、孔嘉等,安徽霍邱县人。幼承庭训,读经史,习书法,青年时期就读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1925年春结识鲁迅,后两人关系密切,并参与组织未名社。1927年后,任教于辅仁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及齐鲁大学等校。抗日战争爆发,举家迁四川,任职国立编译馆和白沙女子师范学院。1946年赴台,任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二十余年。著有《龙坡杂文》《静农论文集》《中国文学史》等,以人格耿介、文章书画高绝驰名。 主编:黄乔生,著名学者,现为北京鲁迅博物馆副馆长。并担任《鲁迅研究月刊》主编,中国鲁迅研究会秘书长。 目录: ,分出章回”,亦往往后出转繁,体例更加不一了。但台先生的论述既然出自个人襟抱,充满阅历有得之颖悟,即使只句片语,亦往往如名家散落之诗话、词话或偶留指爪之批注、评点般的弥足珍贵,何况早已完成大半?文学史正自不同于《红楼梦》,只要时移世继,哪一部可以完全涵盖“历史”流转的全貌,而不需“再续”或“重写”?因而其诠解的灵光与慧见,笔下的精神与光彩,反而才是需要不断阅读与参酌的重点。 台先生过世后,家属将其所遗文稿捐赠台大图书馆,由特藏组珍藏,并于2001年11月先生百岁冥诞举办特展,《中国文学史》的文稿自是展出重点之一;同时举行之纪念“学术研讨会”中亦有齐益寿、何寄澎二人以先生的《中国文学史》文稿作为研讨与撰写论文的题材。会中获得热烈的反响,大家的共识是:应该将这部台先生半生心血所聚的文稿加以出版,但出版之前得先行加以整理。 该部文稿既已捐赠台大,由台大出版中心来加以整理出版,自是责无旁贷之事。原初和图书馆项洁馆长商定的构想是同时做排印出版与手稿数字化典藏。后以同时进行所需经费庞大,文建会吴密察副主委所介绍的二处无力补助,遂决定先由文建会补助研究助理的费用,敦请现于台大中文系讲授“中国文学史”一课的何寄澎主持整编的工作,由出版中心自筹经费排印出版,以方便学者同好教学研究之参考应用。数字化典藏则将与其他手稿,以台先生手稿的名义一并争取经费,再来进行。 台先生的《中国文学史》文稿终于整理编印完成,由及门受业的一代,带领再传的一代来进行,似亦更有薪火相传的意义。典型不远,展读生光。现今的读者亦能从字里行间感觉一代学人之精神意态的从容与心灵视见的辉煌吗?那么,细心的领会与性情的照面是必需的。 柯庆明2004年岁末 第一章中国文学的起源 中国文学的起源,与世界各民族的文学起源是有共同性的,所以我们不能以单纯的中国古代文献作为中国文学起源的资料。若就中国古代文献看,今《尚书》一书中,就包括唐、虞、夏、商、周五代的文献,这五代文献的历史真实性是有问题的,不能作为中国文学起源的资料;即使这五代的资料可信,也不能作为中国文学起源的资料看。因为要研究文学的起源,必得追溯到文字没有发明以前的时代,一有文字的发明,则去古已远了,这是任何民族都如此的。 研究文学的起源,不能抛开跳舞与音乐,因为在原始的时期,文学、跳舞、音乐是三位一体的。《礼记·檀弓》云:人喜则斯陶,陶斯咏,咏斯犹,犹斯舞。又《诗·大序》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足见我们古代学者是了解原始的歌与舞蹈、音乐相互之关系的。所以有韵律的姿势便是跳舞的起源,有韵律的声音便是音乐的起源,有韵律的语言便是诗歌的起源。现在我们先就歌诗与舞乐的关系来说。《吕氏春秋·古乐》说:“葛天氏之乐,三人摇牛尾投足。”所谓“葛天氏”是指荒古时代。又《周礼·夏官》云:“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事傩)。”古代祭神同现代民间的迎神赛会一样,一面为娱乐神,一面为娱乐大众,仪式是极隆重的,所以有人专门主管装饰,领导大家舞蹈。至于以牛为戏,以巨兽为戏,这是由于模仿制伏猛兽来的。可是歌讴也由此而产生。至于原始社会的酋长,是具有一半人力一半神力的;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舞九代……左手操翳,右手操环。《海外西经》)开(即启)上三宾于天,得《九辩》与《九歌》。(《大荒西经》)这由于古代的神权的意识,而产生了乐舞与歌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