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泣血长城》入情、细腻、充满张力,克服了跟风、浮躁、自我写作的问题。——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这是一部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作品,内容丰富,故事感人、细节生动、思想深邃,蕴含了民族文化诗性的忧患和感伤。——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包明德应大力提倡《泣血长城》所包含的正能量思想、创作思路和态度。——《中国作家》主编王山对于一部作品而言,文学性是**位的,写人是**位的,《泣血长城》在这两方面都达到了一定高度。——著名文学评论家胡平我非常看重这部作品对细节的把握,通过细腻、独到的思考,抓住了优秀而真实的细节。——著名文学评论家贺绍俊感受并表达美好的情感,这比掌握文学技巧更难,优雅的感伤、温柔的怜悯、克制的反讽,这才是伟大作品的价值所在。——著名文学评论家李建军 本书简介: 第四章爱情故事我已经采访到的这些事情,是无法写入宣传事迹材料里的,因为,它们不适合在各种报告会上宣讲。要想让这些真实的故事重见天日,只能通过写作文学作品才能实现。但又谈何容易,文学毕竟不是只有感动,它还需要很多东西支撑。要想让世人皆知,就必须写的好。深刻的思考,精密的构思,都是不可缺少的。直觉告诉我,手里现有的素材还不足以支撑写作,只有扩大采访,寻找更多的线索,才有可能成就一部优秀作品。事情到了这里,一个我总在下意识躲避的人,就再也躲不过去了,他就是张良的妻子,年仅二十五岁的女孩李娜。女孩和妻子本是两个概念,却在李娜身上成了矛盾统一体。说是妻子,因为,她和张良已经登记结婚。说是女孩,则是因为婚礼还没有举行,张良牺牲的那天正是他们相约去拍婚纱照的日子。那是一个女孩的人生开满粉色玫瑰的阶段,却被死神覆上了黑色的披风。对于人世间类似的不幸,我向来脆弱至极。过去,有个同事病逝,撇下了十五岁大的女儿。那孩子爱唱歌,也唱得非常好,是少年宫里的合唱团员。曾几何时,同事带着七、八岁的她,我带着两岁多的女儿,一起乘班车上下班,车厢里总是回荡着那孩子清亮的歌声。在同事的追悼会上,唱歌的女孩非常坚强,自始至终没有掉一滴眼泪,我却握着她的手,哭得险些晕过去。那真是一件尴尬至极的事情,从此以后,我就尽力逃避类似场合。为了写作,李娜成了我躲不开的磨难。起因来自郑占宏,他告诉我,张良和李娜的感情非常好,是一对在现今年轻人中罕见的情侣。这真是一件闻所未闻的事情,相爱到罕见的程度,别说在当今时代年轻人里,就是在我的阅读和生活经历中,也不过是天方夜谭般的梦想。这引起了我的采访欲望,于是,通过郑占宏联系李娜,她答应了与我见面。约会的地点在我并不熟悉的西安路附近。我本想在市中心见面,可李娜在电话里说,她很少进入市区,哪里都不认识。我问:你熟悉那里?她说:西安路,因为总在附近的商场打工,所以很熟。我立即答应了。在一个晚秋的黄昏,我开车来到了西安路的一座大厦前,这是我与李娜在电话里约会的地方。等了半天,却不见李娜。看了看表,已经过了约会时间,我拨通了她的手机,原来,她没有想到我会开车来,就去有轨电车站等我,已经在人流中转来转去,找了我许久。弄清了状况,李娜说,我马上到你那里。过了一会儿,车子的后视镜里出现了一个女孩。个子不高,清瘦落寞,一袭黑衣几乎淹没了她,只有腋下紧紧夹着的黄色手提包显得格外扎眼。秋风吹乱了她的长发,零乱的发丝中,露出大大的眼睛、俏丽的脸庞。我不禁想,真是个漂亮的女孩子。我下车,锁好了车门,她也走到了面前。我问:你是李娜?她轻轻一笑,露出了可爱的小虎牙。我的心颤抖了,上前握着她的手,将她带到了附近的一家咖啡馆。坐定后,我问她:喜欢吃什么?她摇摇头。我不敢看她布满忧伤的脸庞,低着头说:客随主便,我点什么你吃什么。见她太瘦,一定很久没有认真吃过东西,我就点了牛排和女孩子都喜欢的西式巧克力蛋饼。李娜由衷地说:谢谢你,姐姐。我说:我的孩子已经成年了,叫我阿姨吧。说着话,我还是不敢看她的脸。李娜也有些拘谨,低头摆弄着怀里的手提包。我找到了话题:过一会儿要吃饭,你把提包放在旁边的凳子上吧。她本能地应了一声,却并不放下怀里的包,反而抱得更紧了,仿佛生怕被谁抢了去。我不好再干涉,李娜也聪明,马上换了话题:这里真好啊,我还是第一次进咖啡馆。我有些吃惊:不会吧,恋爱中的人都会到这种幽静的地方……说到这里,我忽然意识到自己说走了嘴,直接戳到李娜的痛处,连忙将后面的半句话咽了回去。李娜似乎不在意,眼神迷离,好像回到了过去的时光里,嗫嚅道:是真的,这里太贵了,我们没有钱。听了她的话,我不知说什么好。正尴尬间,服务员端来了牛排。李娜依然眼神迷离,将脸凑近了盘子:吃牛排也是第一次。我的心碎了,拿过刀叉,准备帮她切牛排,发现煎得老而硬了,于是,喊来服务员:去换一份。他为难,我说:结账时,我会再付一份钱。服务员高兴了,端起盘子就要走,李娜慌着站起身,连说:没关系,没关系。我拦住了她,示意服务员端走了牛排。新的牛排端上来了,还有巧克力蛋饼。我说:你先吃饭,我们慢慢谈。于是,她拿起了刀叉,吃着她人生中的第一次西餐。我看着她,真希望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只有眼前的这一刻,让这个可怜的女孩留在永恒的安宁与幸福中。李娜毕竟只有二十五岁,单纯、透明,我的一点真心、真情,彻底感动了她。吃过了东西,就将几年来与张良相处的点点滴滴,全都告诉了我。十七岁的时候,她从锦州来到大连,在西安路的长兴农贸市场帮姨妈经营小杂货摊。那时,张良正在附近的消防大队服役,常和同班的一个战士到李娜的摊子上买烟。一来二去,那个战士喜欢上了李娜,悄悄地告诉张良:我爱上了雪糕。两个人背地里一直叫李娜雪糕,是因为,他们每次去小杂货摊,都看见女孩在吃雪糕。可喜欢吃雪糕的李娜不喜欢那个战士。背运的追求者只好求助张良,经常托他给女孩捎封情书,或者带点小礼物。张良憨厚,情场上拔刀相助,兢兢业业地替人家跑腿。只是见了吃雪糕的女孩,不抬头,也不说话,办完事就转身离开。这倒让李娜注意上了张良,不禁想,那些礼物和情书要是他的该多好啊。十七岁的女孩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情,只好任两个年轻的战士折腾。一个想追求,不敢露面;另一个来了走、走了来,却不追求。这美好的青春、美好的爱情,懵懂纯真,就像夏日夕阳里的一抹微笑……故事终于有了进展。有一天,张良又来了,依然带着礼物,是一个用七色线编制的手链,上面还拴着小兔子形状的香包。李娜属兔,看见这份独特的礼物,立即爱不释手,摆弄了半天,又仔细地戴到了手腕上。张良在旁边看着,说:今天是端午节。李娜应道:嗯,我知道。张良憋了半天,又从嘴里挤出了一句话:希望它能保佑你平安健康。李娜还是没介意,说:麻烦你回去告诉那个战友,谢谢啦。张良彻底憋不住了,脸涨得通红,嗫嚅道:这,这是我送给你的。说完,转身跑得无影无踪。说到这里,李娜的脸上露出了凄然的笑容,仿佛回到了过去的日子里。我也被这纯真、美丽的爱情打动了,不禁问:你喜欢张良什么?李娜眼神迷离,好像又看见了自己的恋人:他永远穿着干净、整齐的军装,脸庞端正,一笑就会露出雪白的牙齿。说到这里,她有些难为情,顿了一顿,才道:还有,张良很专情,无论在什么场合,对不相干的女孩,连看都不看一眼。他说,今生只爱我一个人。相处这些年,他真的做到了,从未让我担心会失去自己的爱情。听了李娜的话,我心下凄然,这是我在生活中第一次见识到这样的传奇。许多女人都在爱情中,可谁敢说从未担心会失去挚爱的恋人。李娜年轻、单纯,没有深刻的心机或者宽阔的胸怀,要想让这样一个女孩子从不担心失去自己的爱情,可想而知,张良会是一个多么令人羡慕的情人。在我的经验里,爱情其实很短。应该在年轻的战士送出小兔子香包手链的那一刻就定格了,剩下的则是漫长而了无志趣的琐碎生活。但张良和李娜却是个例外,相处几年后,依然还在热恋中。有一次,张良参加为期三个月的封闭训练,不能与恋人见面,他就在艰苦的训练之余,每天写一篇日记,叠三只小鹤,从未间断。其中承载了多少思念与牵挂,令人唏嘘。爱情虽美,却有着致命的缺欠。作为恋人,张良什么都有,就是没有钱。家在农村,父母多病,还有一个生活困难的哥哥和没结婚的弟弟。他自己只是个拿津贴的战士,随时都会面临复员后漂泊不定的命运。李娜不在乎,但只有一个女儿的父母却说什么也不同意,原因很简单,他们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女儿从此就有了一眼望到底的人生——贫困交加,艰难度日。为了说服自己的父母,李娜决定回锦州。在火车站上,来送行的张良掏出了一张银行卡说,这里有一千元钱,你尽管用。我发了津贴,还会存进去。李娜听了,眼里就有了泪。那时,张良每个月只有几十块钱的津贴,还要时不时接济家里,天知道,他是如何攒下了这笔钱。回到锦州,李娜用尽所有的办法,让父母了解自己的爱情,可两位老人就是不同意。李娜失望至极,大哭着说,如果你们不接受张良,我就从此没有这个家!说完,就乘火车跑回了大连。跟父母闹僵了,姨妈家也不好住下去,张良成了李娜唯一的亲人和靠山。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就在山穷水尽之时,张良因为在部队里表现优异,转为一级士官,每个月可以拿到一千多元的工资。领到银行卡的那一天,张良就将它交给了李娜,从此,喧嚣的尘世中,就多了一个美丽的爱情小巢。显而易见,清贫是他们生活中难以摆脱的主题。李娜没有正式职业,靠打工度日,收入不稳定,大多要靠张良的工资生活。一千多元钱,租一间小房就所剩无几。张良又极富同情心,家里家外都想尽最大努力帮助遇到困难的人。一会儿是父母要看病,一会儿又是哥哥遇到了困难,还未等喘口气,要好的战友又碰上了难心事。李娜说,跟张良在一起的这些年,他们的钱总是不够花。有一次,她不小心被开水烫伤了腿,却不敢去医院,躺在床上硬挺。张良休假回来,一见恋人的惨状,二话不说,抱起她就要出门。李娜一边挣扎,一边喊:我只有两百元钱,不能去医院!二十一岁生日那天,李娜的兜里只剩下两块钱。她委屈至极,趴在床上哭了一天。张良回到家里,见自己心爱的恋人如此伤心,沉默了许久,说:你换一个男朋友吧。话一出口,两个人都哭了。这件事让张良深受刺激。从那以后,每逢恋人过生日,他都会想方设法送上最独特的礼物。时光荏苒,李娜又长了一岁,她也坚强、平和了许多。生日的那天,她照常去商场打工,晚上九点多钟,临近商场关门的时候,张良打来了电话:我在门口等你。李娜喜出望外。张良是战士,晚上很难请下假,他居然赶来了。欣喜之余,李娜幻想着,也许恋人手里有一束花或者自己向往已久的生日蛋糕。但理智又在不断提醒她,那些东西太贵了,自己不该奢望。欢喜的女孩像只蹦蹦跳跳的小兔子,来到了张良的身边。果然,张良的手里没有她最简单的梦想。李娜有些失望,但还是上前搂住了恋人的胳膊。张良顺势抱起她:你太累了,我抱你回家。李娜知道他每天都要进行艰苦的训练,比自己不知累多少倍,就想挣脱恋人的怀抱,但终是拗不过张良,只好随他。在寒冬的夜晚,在杳无人迹的黑暗中,两个真心相爱的年轻人,留下了最明亮的爱情脚印。到了他们租住的楼房前,张良放下李娜说:你等一下,我先上楼。说完,就跑进了楼里。片刻后,一层层楼道的窗户亮了起来,随之传来了张良的喊声:你上来吧!李娜困惑了,慢慢走进去,慢慢上了楼梯。每到一个缓步台,地上就有一颗燃烧的心,直到家门口!原来,是张良用沙土画好了心的形状,再浇上少许汽油,点燃了,就成了一颗颗铺在恋人脚下、静静燃烧的心!张良送给李娜最后的生日礼物,是一个条幅,上面写着:李娜,我永远爱你。这最普通的爱情誓言,被张良做成了荧光字,会在最深暗的夜中闪闪发光。这成了他在人世间为恋人做的最后一件事,不久,张良就牺牲了。那个会闪闪发光的条幅,将为他的恋人照亮每一个伤痛无尽的夜晚……听了这些事情,我心潮澎湃。在这个年代,还有谁会真心相信爱情,相信纯真、美好的心灵。我却在人到中年之时,又与这样的故事、这样的年轻人相遇,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少年时代,回了那个槐花盛开的傍晚。可我的年龄和阅历,毕竟早已让自己的心充斥了泥沙俱下的各种经验,于是问李娜:难道张良就没有缺点?单纯、直率的女孩立即说:有,他的缺点就是太富同情心。即使再为难,也无法拒绝要求帮助的人。有一年秋天,他的嫂子打来电话说,家里的秋菜收了,想拉到大连来卖个好价钱。从未出过远门的农村妇女,不懂城市的艰难,只幻想着多挣一点儿钱。张良不忍拒绝,就答应了。秋菜从家乡拉来了,困难也跟着一起拉了过来。大连遍地都是卖菜的农民,那里还有立足之地。哥嫂急的发疯,张良也无法帮忙,总不能穿着军装去街上吆喝。李娜只好站出来,每天打工之余,再去卖菜。从未干过粗活的漂亮女孩,风里、雨里,抱着秋菜到处上门服务,总算帮哥嫂渡过了难关。要结婚了,张良的父母倾其所有拿出三万元,做了李娜的彩礼钱。两个清贫惯了的年轻人,面对这笔巨款,憧憬无数。可现实又是那么猝不及防。张良的哥哥忽然遇到了过不去的坎儿,亟需用钱。于是,一万元马上救了急;钱包还未合上,张良又说,战友的母亲得了重病,没有钱住院,我们帮一下吧。李娜只好再掏钱,两个人的婚礼为此又短了五千元。在相处的几年中,除了借钱给别人救急,他们从未有过几百、几千的花费。能与心爱的女孩结婚,是张良今生最大的愿望。他平时不喝酒,但每逢参加战友的婚礼必醉,回到家里,就抱着李娜说: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结婚。就这样熬着、盼着,终于,两个人到了结婚的年龄。李娜的父母也屈服了,他们迎来了登记的日子。在明媚的五月天里,张良换上了新军装,还特意借了一辆车,带上心爱的恋人奔向婚姻登记处。老天仿佛要考验张良的诚意,让一个包青天般的女办事员接待了他们。黑着脸的女人,面对两个年轻人,就像遇上了即将入境的恐怖分子,认认真真、反反复复地审查每项手续,恨不得用放大镜找出蛛丝马迹。终于,她的努力奏效了,张良德士官证因为洗衣服的时候忘了掏出来,致使钢印略有模糊,兢兢业业守着国境线的女人立即警觉起来,指着士官证上的钢印说:这个是怎么回事?张良马上诚恳地、带着央求的口气,介绍 作者简介: 紫金,中国作协会员。现任职于大连市公安局纪委,三级警监。1996年开始文学创作,在国家级媒体发表、出版各类文学作品百余万字。2008年获第三届徐迟报告文学优秀奖、2013年获第六届获鄂尔多斯文学新人奖。另曾获大连市优秀短篇小说奖、大连市最有影响十大作品奖,2009年被评为大连市文艺界十大最有影响人物。前言序 心灵史与事件史的融合 ——谈紫金的报告文学《泣血长城》 雷达 大连作家紫金的《泣血长城》是一部记叙大连7·16特大原油火灾的报告文学。2010年7月16日晚,大连新港油品码头输油管道发生爆炸引发了原油储罐着火,消防官兵连 序心灵史与事件史的融合——谈紫金的报告文学《泣血长城》雷达大连作家紫金的《泣血长城》是一部记叙大连7·16特大原油火灾的报告文学。2010年7月16日晚,大连新港油品码头输油管道发生爆炸引发了原油储罐着火,消防官兵连续奋战15小时,成功扑灭大火,创造了世界火灾扑救史上的奇迹。据媒体报道,这是一次未升级的灾害,倘若扑救不力,将可能产生两颗原子弹一般的能量,整座城市将不保。这样严重的灾难事故及其英勇扑救过程,包含多少人物和事件,精神和信仰,当然值得大书特书,写一部史诗型的报告文学。可是,我打开《泣血长城》时,却陷入阅读的迷雾,开篇十几页看不到对事件的实录性描写,只看到一个小女子在不断地倾诉写这部作品如何艰难,所经历的心灵痛楚与困惑连连。直到看完第一部“迷径”,才算勉强走出了迷径,写作的端倪、事件的轮廓才在迷雾中若隐若现。原来,紫金创造了一种写作报告文学的新方法,就是把自已放进去,不仅把自已的采访过程、写作过程和写作中所经历的心灵创痛全部放到了作品中,还把许多这次写作之外的人生感悟也放进去了。据我有限的视野,这应是报告文学创作的一种新范式,可称之为报告文学的元叙述。这种写作方法我在八十年代的先锋小说中看到过,如马原等的元小说。报告文学创作中虽偶尔也有作者跳出,但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作者的心灵如此大规模、全过程地参与事件的发展进程,创造了一种心灵史和事件史浑然融合的报告文学写法。正如作者开篇所说,她的写作“清晰地走过了从文字匠到作家的旅程,也清晰地体会到了成长的每一缕创伤、每一次心痛”。这部报告文学最大的特点是展示了作家的心灵成长史,写作本身砥砺了作家的精神世界,让她发生了精神的蜕变。面对这样一个天大的事件,面对数量众多的处于生死边界的英雄群体,作者个体之身是多少渺小,唯有全身心投入,把自已全部的爱和痛全部放进去,才可能在一个巨大的事件内部开出一条心灵的路径。我注意到,事件发生时间是2010年,作品发表在《中国作家·纪实》2014年第10期,已经过去了四年,报告文学的时效性和新闻性已然消弥,作者写作的着重点就肯定移向心灵叙述了。重点不是写一个静态的业已完成的事件,而在写一个漫长而艰难的精神之旅,以写作行为完成一个内心的情结或愿望。这一切,都是在进行深度精神对话的过程中实现的。与通常报告文学创作的外来视角不一样,作者通篇写作都是采用心灵的内视角。这是由作者的身份决定的,作者本身是大连人,她的命运与这座城市休戚相关。更重要的,她有一颗善感和体恤的心灵,与被采访的人物平等相待,将心比心,把自身的生命体验和切肤之痛投射到作品的人物身上,达到精神的深度理解和情感的和谐共振。面对被采访人物时,作者根本不把自已当作一个素材的收集者,而是与人物处在同一心灵场域中,情感彼此沟通,血肉相连的同志,作者的痛切与人物的痛切是一样的。比如她采访殉职战士张良的战友郑占宏,先描绘自已与女儿那种温馨的亲情,再过渡到采访对象的失女之痛,再过渡到失去战友之痛,再联结起张良与女友之间动人的爱情故事。从亲情和日常生活入手,使事件显出本真面目,让读者为作品中的人物扼腕叹息,像看到一个至亲的人不幸去世,自然而然受到了信仰和精神的洗礼。再如,写消防战士曹志伟把来探亲的母亲遗忘在长途汽车站,作者把此事与自已在外地思念女儿的情形联系起来,使这个故事摆脱了“舍小家为大家”的宣传套路,具有可理解性和亲近感。这种将心比心的体恤,这种细致入微的心灵发掘,为战士外在的英雄行为找到了内在的性格依据和精神依据。此外,这部作品还加入了作者对人生、生活、佛理的沉思,以及对文学和创作的一些体悟,有一些片断甚至就是和读者直接谈文学。这些部分看似与事件本身无关,实际上是与事件融为一体的,作者把自已的心灵无限地向事件敞开,她对生活的思考影响到对事件的描述,她的文学观和写作观作用于事件并且在事件的写作中得到发展。当然,作为一部报告文学,作者不能回避它基本的记事功能。报告文学就是运用文学形象真实地、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事件和人物活动。因此,在心灵史叙述的框架下,作者还是凸显了事件的基本轮廓。第一、二部讲述化学危险品罐区及南海罐区抵御流淌火事件,第三部分讲述中石油103号罐主阵地灭火事件,第四部分讲述扑灭海上燃油大火事件。各个部分连接起来,基本上形成一个7·16特大事故的完整新闻叙述,让读者在读完全文之后还是能够大致了解事情的原委和始末。可以看出,这是作者为了顾及报告文学的叙述功能而特意设计的板块结构。但需要指出的是,在这四大板块内部,作者还是遵从心灵叙事的逻辑,事件叙述是零碎的,不完整的,以人物刻画为主线,以打开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为主要旨归。作者自述,这样的写作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作者不是大的新闻机构的专业记者,只是大连市公安局的一名普通干部,没有准入资格完成大规模的采访,手头资料有限,故只能从身边的人出发,从个人的体验出发,在有限的事件材料里建构完整而纵深的心灵史。现在看来,这个限制反倒成全了作者,完成了一部接地气的报告文学。我想,这样的写作有它特别的意义:一方面,它告诉我们真诚的写作永远是文学打动人心的必具条件,哪怕是以写事件为主的报告文学,心灵书写可以为事件注入光亮和热力,以真情打动读者;另一方面,它具有文体学上的意义,告诉我们报告文学还可以这样写——就是把重大事件日常化和个人化,把宏大的客观化叙事转换为心灵史与事件史的融合。后来的救援者 ——在《泣血长城》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代后记)紫金716特大火灾救援结束后,我踏上了漫漫采访之路,写在作品中387人采访数量,是我在采访笔记里有名有姓的记录,实际见面谈话的人远不止这个数字。我在14岁之前有自闭倾向,这种孩子最大的问题是与人交流有心理障碍,19岁考入大连市公安局后,经过生活的磨炼,这种状况趋于好转。而文学曾经这磨难中的避风港,我躲在阅读和写作中,调整与这个世界的距离,但是人间从来没有一座永恒的避风港,即使文学也不行。2007年,我创作了获奖报告文学《寂寞英雄》,在历时两个月多的采访和写作中,我一次一次晕倒入院。自闭是天生的精神倾向,只能缓解不能改变,我带着这样的问题进行了80多人的采访,结果是心力交瘁,几尽崩溃。对此,我心有余悸,曾发誓给多少钱、得什么奖,都再不碰报告文学。可716特大原有火灾又一次将我推向了苦难,从进入现场的那天起,命定的路就清晰的摆在眼前,我必将成为716后来的救援者,历经磨难完成救赎。我在《泣血长城》中写作的人物,诠释了如何总普通人蜕变成忘我的救赎者,这其中的路短的令他们自己都始料未及。大连市西岗交通大队长李忠文,在进入103阵地时说过一句话:摊上了,我们就不能后退!其实原因就这么简单。当一座城市和600万人口危在旦夕,你无法转身就走,只能向前,尽管这前方就是地狱。同样如此,面对经历了生死考验、心灵遭受重创的救援者,我又如何能转身就走。《泣血长城》的采访和写作,让我走过了一条真正的作家之路,采访的艰辛,写作的痛苦,还有作品也许不能发表,就此埋没的残酷现实。尽管浅尝其中的辛酸悲凉,但对于我一个小女子来说,也已是数度濒临深渊。谁能救赎我,挽救一个脆弱不堪的心灵,是公安部文联主席祝春林和我的导师艾克拜尔先生。2012年8月,我进京参加了第一期鲁迅文学院公安高研班。当时,我正处于创造创作最痛苦最迷茫的时期,怀疑自己,也怀疑这部的作品。四个月的学习,让我的创作水平得到质的提高,祝主席肯定了我的创作方向,我的文学院导师艾克拜尔先生则给予了细心指导,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这部作品。我只是个弱女子,除了文学才华,一无所有。是这两只有力的手,不计代价和回报,撑起了我的作家梦,也由此延续了716救援,让一个一个高尚灵魂浮出了喧嚣纷杂的现代社会。我曾经像许多人一样,觉得这个时代再也不会有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可当我深入到716救援的采访后,才发现这种高尚的人性依然存在于普通人中,当面临一个城市生死存亡的关头,绽放出了灿烂的金色之花。其实,今天参加会议的每一个人都是后来的救援者,你们对作品的肯定和重视,必将对当今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数千年的精神力量,重新注入这个时代。汪雪涛编辑曾经问我,你这部作品是经过思考有意识这样写,还是完全凭感觉创作?我回答,可以说各占一半。在创作初期,我完全靠感觉写出几万字,那是在强烈的冲动下完成的,大概是到郑占宏和张良的故事。后来,由于中石油所谓的背景,我的采访遭受了阻力,同时,我也意识到,这部作品即使写出来,也很可能没人敢发表。这是巨大的压力和打击,创作速度慢下来,就有了思考的时间。面对激情创作下的几万字,我静下心来仔细思索其中蕴含的文学元素,结果发现,虽是激情写作,但它融汇了我多年的阅读经验。我熟读普罗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他对文学中真实两个字的解读,深刻地影响了我。时间太短,我不能展开讲,只能简单地说,普氏的智慧接近于中国禅宗大智慧。我用自己对他的理解,对真实两字的理解,写作塑造人物,准确地揭示了人性中的高尚层面。在当今社会,大家几乎形成了下意识共识,一提人性就是阴暗、残忍、肮脏、丑陋等等,而这部作品对高尚人性的挖掘,恰恰契合了主旋律的要求,我做到了不动声色地歌颂,不喊一个口号,不说一句官话,却通篇洋溢着主旋律的正能量。另外,我受俄罗斯白银时代作家影响深刻,我的笔名紫金,另外一层含义是俄罗斯丰富的矿产,俗称红金,正式的名字就叫紫金,俄罗斯妇女的首饰大多用它做成。在白银时代的作家中,影响我最深的是女诗人阿赫玛托娃,一是她深刻的人文精神和对祖国、对人民博大深沉的爱,我也把这种精神注入到作品中,对其中的人物倾注了无限的同情和慈悲。二是她极准确、平实的文字叙述也给了我深刻的影响。其实文学并不在于是什么题材,而在于它的内涵,我把这部报告文学当做长篇小说去思考去创作。我用自己的采访经历结构作品,用人物成立章节。而不是简单地顺着事件去叙述,从而,打破了报告文学的常规写法。在对人物的叙述过程中,反复叙述场景,当作品结束时,读者也对整个事件有了清晰的认识。关于这部作品还有许多艰辛的思考过程,由于时间关系不多说了,请各位专家给予最中肯的指导和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