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简介: 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为成熟的体裁,也是社会参与程度最高的文学形式。它语言优美凝练,韵律丰富协畅,既便于即时表达所感所思,又便于传唱与回味,因此为各时代、各阶层人们所广泛接受,成为全民语言和情感的教科书。 为适应当代读者对古典诗词的阅读需要,2005年中华书局在长期致力出版各种古代文学总集、别集的基础上,组织全国二十多家单位的三十多名权威学者,编撰出版了“古典诗词名家”’丛书。丛书从古代文学实际出发,精心选择名家名作,参酌最新研究成果,兼顾时代审美趣味,力图为读者提供一套兼具学术品位与可读性的诗词读物。丛书出版后受到欢迎,迄今已发行三十余万册。不少读者纷纷来信,在表达他们对这套丛书喜爱之情的同时,也提出了不少改进的建议,从选目、文字到版式,都有涉及。其中不少意见十分宝贵。 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古典诗词坊”丛书,就是我们接受部分读者意见重新对“古典诗词名家”进行加工的结果,丛书选入了最负盛名、最受欢迎的10位诗人的优秀作品,除改正了原有的个别文字错误外,还更新了版式,采用双色印刷,精心选配了多幅插图。升级和精编后的“古典诗词坊”形式上更加贴近时代趣味,适宜阅读和收藏。 目录: 前言 诗选 江上看山 入峡 和子油渑池怀旧 石鼓歌 王维吴道子画 次韵张安道读杜诗 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 游金山寺 戏子由 吉祥寺賞牡丹 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其二) 望海楼晚景(其一、其二、其三)前言 诗选 江上看山 入峡 和子油渑池怀旧 石鼓歌 王维吴道子画 次韵张安道读杜诗 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 游金山寺 戏子由 吉祥寺賞牡丹 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其二) 望海楼晚景(其一、其二、其三) 梵天寺见僧守诠小诗清婉可爱次韵 画鱼歌 吴中田妇叹 王复秀才所居双桧(其二) 法惠寺横翠阁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湖上夜归 赠别 次韵代留别 於潜女 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视雷雨,每大雷电,但闻云中如婴儿声,殊不闻雷震也 有美堂暴雨 宿几仙山 陌上花并引 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 书双竹湛师房(其二) 和述古冬日牡丹(其一) 无锡道中赋水车 过永乐,文长老已卒 雪后书北台壁 和子由(送春)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湖桥横湖霜筠亭南园) 薄薄酒 除夜大雪,留潍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复作 书韩干《牧马图》 和孔密州(东栏梨花) 阳关词(中秋月) ……江上看山 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题解】 此诗作于嘉祜四年(1059)江行赴荆州途中。 此诗没有用典故,采用的是白描的手法。作者抓住急遽变化中的事物,恰当地表现出它们的变化。作者在诗歌创作的初期,已经显示出能够“因物赋形”(《苏轼文集》卷49《与谢民师推官书》)的艺术功力。 题云“江上看山”,实际是船上看山。船不断地前进,却没有感觉到船动,而只感觉到两岸的山在不断地移动。诗的首二句表现的是这样 的情景。船下行,看到的山是上行。“如走马”,山像“马”,在“走”动。蜀中的山连绵不断,“马”连成了群,一群一群,在自己眼前飞快地过去。船在加快速度前进,前面的山高低不齐,不成马形,后面的山却像受了惊的马群失去队形乱哄哄地奔跑。 后四句作者把目光转向盘旋曲折的山上小道,看到山顶上云雾缥缈的地方有行人,正想举手和他说话,而船“如飞鸟”已驶过去了。记下了一刹那,又是一种境界。这里写了船动。由雄悍、廓大转入细徐,跌宕有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