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华盛顿邮报》记者、畅销书作家皮特·厄雷从埃姆斯本人、中情局官员和联邦调查局特工、以及前克格勃将军等人那里获得了大量**手资料,向读者讲述美国中情局有史以来危害**的“卧底”的故事。《卧底中情局(一个间谍的自供状)》揭秘中情局***大卧底的隐秘内心世界。 奥尔德里奇·埃姆斯是中情局的反间谍处处长,却将自己掌握的所有苏联的美国间谍出卖给克格勒,令十余人遭到处决。他为克格勒在中情局潜伏长达9年,出卖他人毫不心软,因为这就是“游戏规则”。 本书简介: 《卧底中情局(一个间谍的自供状)》是本书作者皮特·厄雷继《纽约时报》畅销书《间谍之家》之后的又一力作。80年代初,《卧底中情局(一个间谍的自供状)》中的主人公奥尔德里奇·埃姆斯被中情局派到墨西哥城工作,在那里他结识了哥伦比亚大使馆的文化参赞罗萨里奥并很快坠入情网。这位魅力十足的情人后成为他的第二任妻子。回国后的1985年,时任中情局对苏反谍报处处长的埃姆斯,为了满足妻子物质享受的需求和对高贵生活的向往,不惜自愿充当克格勃在中情局的卧底。正是利用了他提供的情报,克格勃粉碎了多起中情局的对苏行动,使24名美国间谍在苏联落网,其中至少10名被处死。作为酬谢,埃姆斯先后从克格勃那里拿到250万美元,从而成为世界上薪酬最高的间谍。 在爱与恨之间,在忠诚与背叛之间,奥尔德里奇·埃姆斯将为我们演绎一个怎样的故事?埃姆斯是一个冷血杀手,他亲自给自己的朋友套上绞索。但对罗萨里奥而言,埃姆斯又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他被捕后还竭力为自己的妻子开脱,并以彻底交代罪行为交换条件,为她争取从宽处理。 作者简介: 作者:(美)皮特·厄雷译者:季大方、刘勇军 美国畅销书作家。曾为《华盛顿邮报》记者,1988年以《间谍之家》一举成名后,成为专职作家。他擅长深入挖掘现实题材,并用笔耕来帮助纠正社会不公。迄今已出版12部作品,是《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推荐的畅销书作家,其作品曾获得艾德加真实犯罪最佳报道奖、罗伯特·F.肯尼迪奖,《疯狂:美国精神病患者的遭遇》为2007年普利策非虚构作品奖两项候选作品之一。《华盛顿人杂志》称他为“有能力引进新思想并使其广为流行的为数很少的美国记者和作家之一”。 目录: 序 一根源 二爱和背叛 三错误的开始 四无忧无虑的生活 五最后的表演 资料来源 参考书目选编 致谢他为什么要犯下叛国大罪? “叛国?” 他大声重复了一遍,仿佛被这个词吓到了。“这个词听起来太邪恶了,不是吗?”他说。他更喜欢“间谍”这个词。相比之下,它听起来更顺耳,甚至有点异国情调,也显得文明得多。他咯咯地笑起来。这是他从距华盛顿特区的南部仅几小时车程、中情局称之为“农场”的传奇式培训学校学来的技巧,它难道不是游戏的一部分吗?他在中情局作为情报官员的工作,就是要将不可想象的事情说成好像稀松平常之事一样,要说服他的目标,将其国家的绝密情报拿出来跟一个外国超级大国分享,并不是什么阴险恶毒的行为。当然,如果招募者说,他们的行为将如何“促进世界和平”“带来民主”,而他本人也相信这话是真的,表现得又很真诚,那么他游说的效果通常都会好得多。里克?埃姆斯曾经对此深信不疑。早年他也一度对自己的事业非常忠诚。但是后来怎么样了?啊,不,不。发生的事情太多了。后来,他意识到情报战并不是那么回事。“大部分就跟一个愚蠢的游戏差不多。”他解释说。就像成年人戴着小孩的面具,希望互相偷窥别人手中的牌,就像男学生在玩小额赌注的扑克牌时使诈一样。这样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谁会真正受益?他停顿下来,整理自己的思绪。 谁是更大的傻瓜?他急切地问。是那种相信自己的谎言,晚上却想方设法为自己圆谎的人,还是那种看清谎言的本质,并利用它们达成目的的人?他咯咯地笑起来,同时很快咳嗽起来——因为吸了太多烟的缘故。他从十几岁就开始吸烟,也没打算戒了,因为现在他已经年过半百,被关在牢里。铁窗里的生活可没多少乐趣。 叛国? 里克?埃姆斯为什么要背叛自己的祖国? 他以一种戏谑的态度对待这个问题,以第三人称问道,好像他本人也好奇地想知道问题的答案。是什么事情促使他成为叛徒还是他天生反骨,等待时机突然爆发吗?这样的谈话让他很开心。他的背叛是预先注定的吗?哪些事情是我们自己真正想做的?他问。哪些是在我们出生之前就已经决定了的?要责怪他的父母吗?抑或是因为长期压抑的童年创伤? 叛国? 他闭上眼睛。“我猜你们想知道我的过去。”我们总是从一个人的过去开始的,不是吗?作家必须为他的采访对象的犯罪行为找出一个解释,某种他为什么会变成魔鬼的内在缺陷。公众期待着答案,不,公众有这个要求,不是吗?他说。必须找出其犯罪的社会根源。有人必须声明:“啊,这就是里克’埃姆斯为什么这么干的原因!他的缺点必须被放大,在公众面前展示出来,让他成为千夫所指。”否则,读者可能会想:“我会重蹈他的覆辙吗?” 叛国。 里克?埃姆斯又开始咳嗽起来。他让自己的思绪回到了孩童时代。从哪里开始呢?哪里开始呢?他希望自己有支烟,但是一小时前,最后一支烟早被他抽完了。他再次咳嗽,然后打开了话匣子。 耕马多利只有一只好眼睛。4岁那年,里克跑到那匹耕马眼睛瞎了的那侧。前一天他看到父亲为多利套上挽具,现在他想亲自上阵。受到惊吓的马一踢腿,右蹄踢中里克的胸部,将他踢到几英尺高的空中。他摔在地上后已经不省人事。是父亲发现的他。母亲以为他已经死了。里克过了好几分钟才苏醒过来,医生检查后说不会留下后遗症,尽管他确定,如果被踢的部位再高一英寸的话,这孩子已经没命了。里克对自己这一生的记忆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埃姆斯夫妇租下了威斯康星州里弗福尔斯城郊区的一个农场,当时那儿还只是仅有四千人口的小镇,位于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和圣保罗市双子城东南部26英里处。里克的父母卡尔顿和雷切尔平时喂喂鸡、种种菜,不仅能够自给自足,而且还能将富余的东西出售。所赚的钱可用来贴补卡尔顿在里弗福尔斯师范学院教欧洲史和社会学37.5美元周薪的不足。战争一结束,卡尔顿就终止了自己的农作,搬到东卡斯卡德大道423号的一栋平房居住。那里离大学和卡尔顿父亲杰西?黑曾?埃姆斯和母亲路易斯居住的位于斯奎尔?诺布街的大房子仅有几个街区。儿子放弃农场的时候,杰西并没感觉意外。卡尔顿干这样的出格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大家都知道杰西是一个很难让人讨好的人。到战争结束的时候,杰西从他当了28年的师范学院院长的位置退了下来。镇里的编史家后来赞扬他说,正是杰西凭其一己之力将一个默默无闻的学校变成了一个繁荣的、国家认可的四年制大学,堪称里弗福尔斯的头等大事。甚至在1917年他接受大学校长一职之前,杰西就已经崭露头角,他跟他的兄弟梅勒一起合作编写了一系列成功的美国历史教科书。杰西可能是这个镇里最重要的公民,他的这一角色表现得很不错。他的命令只会下达一次,然后就会要求大家尽善尽美地去完成,他就是这样管理学校的,人们认为他也是用同样的方式经营自己的家庭的。 杰西的妻子路易斯比他那枯瘦如柴的丈夫至少矮一英尺,她喜欢交际,而杰西却是出了名的闷葫芦。路易斯是一个加拿大公理教会牧师的女儿,是一个造诣颇深的音乐家,早在高中的时候就跟着一家专业的歌剧队唱歌了。夫妻俩育有两儿两女。在4个子女中,卡尔顿似乎始终是最有前途的_个。他是1922年里弗福尔斯高中的毕业生代表,当他宣布自己要子从父业当教师的时候,很少有人感到意外。3年后,他拿着教师资格证书从大学毕业,然后完全出乎意外的情况发生了。他宣布自己要去西部探险。几天后,他便离开了小镇,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要去哪里。他偶尔也会写信回家,但杰西非常生气,拒绝看信。路易斯把那些信都保存了下来。卡尔顿做了短时间的殡仪业者,在4所不同的高中教过书,还在加利福尼亚的帕萨德纳剧场找了一份表演的工作。后来他参加了陆军航空队,却因其糟糕的手眼协调能力在飞行员训练的时候就出局了。他还曾在一家教师工会做组织者的工作,还跟戈达?梅厄成了朋友,她也是该工会的组织者。 12年后,身无分文、没有工作的卡尔顿回到家中,杰西为他在大学里安排了一份教书的工作。在他教书的第一天就遇见了雷切尔?奥尔德里奇,一个出奇冷静、漂亮的20岁的同校生。她的父亲约翰?奥尔德里奇是一名搬到威斯康星经营奶牛场的哈佛毕业生。而她的母亲,梅布尔?拉克曼是一个嗜书如命,无拘无束的自由思想家,她的思想明显超出了同时代的人。梅布尔从一开始就不喜欢卡尔顿?埃姆斯。倒不是因为他比自己的女儿大13岁,梅布尔认定他是个窝囊废。但是,尽管有梅布尔的警告,卡尔顿和雷切尔还是于1938年结婚了。里克?埃姆斯是在1941年5月26日出生的,也就在那一年,他的母亲拿到了教师资格证书毕业。所有人都叫他“里基”(里克的昵称),虽然他的真名叫奥尔德里奇。卡尔顿喜欢姓和名都以同样的字母开头。他们的第2个孩子南希在里克出生一年后降生,而他们的另一个女儿艾莉森则出生于1945年。 卡尔顿和雷切尔在里弗福尔斯最好的朋友是梅尔?沃尔和玛格丽特?沃尔,他们的儿子查尔斯?查克?A.沃尔跟里克同年。两对夫妻一起打桥牌,参加学校的讲座和戏剧表演,一起野炊。当卡尔顿决定组织一支乐队去参加大学每年举办的教职员工欢庆大会才艺表演时,梅尔夫妇很快加入了。 P1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