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八道湾十一号


作者:黄乔生     整理日期:2015-11-08 19:18:55

1919年,周家购进八道湾十一号,
  1921年,周建人离京到上海谋生。
  1923年,鲁迅周作人两兄弟失和,鲁迅迁出八道湾十一号。
  1926年,鲁迅离京南下,1936年逝于上海。
  1939年,周作人“落水”,1946年受审入狱。1949年返回八道湾周宅。
  1967年,周作人逝于北京八道湾十一号。
  八道湾十一号是鲁迅、周作人全家在北京定居的宅院。这座宅院见证了两大世纪之谜:
  鲁迅在这里与周作人及其家人、尤其是周作人之妻羽太信子积累下重重矛盾,终至兄弟关系破裂,鲁迅搬离八道湾十一号,此后两人至死都再没有交集。
  另一个“世纪之谜”就是,历来主张独立、自由的周作人,*后投靠了日伪政权,成为汉奸。郑振铎说:”在抗战的整整十四个年头里,中国文艺界**的损失是周作人的附逆“。
  相伴而来的无数疑团,还包括这些:鲁迅和周作人的妻子羽太信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竟至彻底激怒周作人?鲁迅、周作人的三弟周建人为什么抛妻离子、离开八道湾?1939年,周作人在八道湾十一号自家客厅内遇到刺客、险些丧命,究竟内情如何?为何年仅19岁的周作人侄子周丰一,会在八道湾十一号家中饮弹自尽?
  这不是普通家庭的一般性私事,而是充满了戏剧化色彩的悲凉历史,更是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家庭、情感、社会、大时代交融汇聚的缩影。无论是周作人、鲁迅爱好者,还是对民国历史文化感兴趣的人,这本书都值得悉心阅读。
本书简介:
  本书以鲁迅、周作人在北京的寓所——北京市西城区八道湾十一号为空间线索,以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跨度为经,将周氏兄弟的私人生活轨迹和中国文化、社会、政治变迁的重大事件熔为一体,涉及周氏兄弟的亲情、家庭、子女、社会关系以及社会活动。作者笔力深厚,炉火纯青,文字经得起咀嚼和回味,并令人唏嘘感慨。
  作者简介:
  黄乔生,著名学者,鲁迅、周作人研究专家。北京鲁迅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鲁迅研究月刊》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鲁迅研究会秘书长。主要著作有《自然与人生的盛宴》、《走进鲁迅世界》、《度尽劫波——周氏三兄弟》、《鲁迅与胡风》等。他为写作此书,用五年时间来考察和整理相关史料,对发生在八道湾十一号内部的重大事件都做了详细的还原和分析。在还原历史真相上,堪称前所未有的详尽和具体。
  目录:
  一四合院………1
  二全家福………19
  三文学合作社………33
  四宾客………53
  五《阿Q正传》………77
  六求学和就医………93
  七信仰………121
  八离散………133
  九自己的园地………159
  十苦雨?苦茶………169
  十一知堂………189
  十二“日本店”………201
  十三刺客………219
  十四周公馆………231
  十五囹圄………247一四合院………1
  二全家福………19
  三文学合作社………33
  四宾客………53
  五《阿Q正传》………77
  六求学和就医………93
  七信仰………121
  八离散………133
  九自己的园地………159
  十苦雨?苦茶………169
  十一知堂………189
  十二“日本店”………201
  十三刺客………219
  十四周公馆………231
  十五囹圄………247
  十六恩仇………269
  十七余光………291
  十八房产………309
  后记………319
  附录:周氏兄弟与八道湾十一号………329《“伪作的善”是学校教育最大的失败——100年前中国最好的中小学教育是什么样的》
  篇首语:
  民国时期著名的孔德学校,是今天北京四中的前身。这所学校包括小学和中学,由当时北京大学最著名的数位教授发起创办并亲自执教。孔德学校的主办者从学校创办之日起,就认为,“伪作的善”是学校教育最大的失败。这针对的是社会上总要求孩子们少年老成,使孩子们学社会上那种虚伪的作风。孔德学校创办人坚持:宁可让学生们稚气横溢,也不要他们老气横秋。
  孔德学校其实是一个结合了西洋教学法的放大了的私塾。这种模式延续至今,就是很多大学都有的附属中小学——当然,学生不限于教职工子弟。
  1917年,北京大学几位教授遇到了孩子入学的问题。当时京城的学校不多,且教育方式陈旧。于是,他们决定自己办学。这年年底,蔡元培、李石曾、沈尹默、马叔平、陈大齐、钱玄同、马隅卿、马幼渔、马季明、沈士远、沈兼士、朱希祖等人,利用东城方巾巷的华法教育会会址,创办了孔德学校。学校在当时的京师学务局立了案,学务局每月补助100元,其他办学经费由创办人向社会募捐。1920年以后,学校办学经费由中法教育基金委员会直接拨款。
  孔德学校的学制是十年:初小四年,高小二年,中学四年。1924年又增设大学预科两年,而且还成立了幼稚园,形成首尾贯通的一条龙。学生从小学五年级起学习法文,毕业后可赴法国深造。而当时一般的学校是初小四年,高小三年,中学四年,中学才开始学英文。
  这差不多可以称为北京大学的子弟学校。北京大学教师的孩子,不管有一个、两个还是三个,都会送到这个学校就读。蔡元培的女儿,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马裕藻——人称马二先生——以及他的几个弟弟的孩子,沈士远、沈兼士、沈尹默三兄弟的孩子,钱玄同、钱稻孙的孩子,齐竺山、齐如山、齐寿山三兄弟的子女,都曾就读孔德学校。
  看校名,人们可能会误以为这学校是宣扬“孔子的道德”,实际上是为了纪念法国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Comte)。校训标榜的是人类的自由、博爱。校歌中讲得明白:“是博爱,是研求人生的真理,是保守人类的秩序,是企图社会的进步。”
  学校的办学宗旨是造就“思想的人,情感的人,实际创造的人”,简单地说,是实行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主办者不满当时通行的仿日本的注入式教育,要从中小学开始实行改革,因为这是教育的基础。他们的理念是:不仅把学校办成读书的场所,还要使其成为人格养成的地方。因此该校教育中是“教”与“育”并重。在训育方面,初办时并没有什么严密的校规,只是主张废除对学生的体罚。学校不给学生以教条式的约束,而是在适当范围内,让学生自由发展个性,以保持他们天真活泼的本性。主办者认为,“伪作的善”是学校教育最大的失败。这针对的是当时社会上有些人总要求孩子们少年老成,使孩子们学社会上那种虚伪的作风。孔德学校创办人坚持:宁可让学生们稚气横溢,也不要他们老气横秋。
  国文教学是孔德学校的强项。学校的发起人中有好几位是北大国文系教授,如沈尹默、马幼渔、钱玄同。他们亲自选择篇目,编写教材。1918年,沈尹默、马幼渔、钱玄同、陈大齐等人以“新教育研究会”的名义编出孔德小学一年级学生用的国语课本。孔德学校从小学一年级起就教孩子们学习注音字母,能用注音字母拼读生字,读白话国语课本就不难了。课本的内容有短语,儿歌、故事等,还配有徐悲鸿画的插图。大学教授也到学校中为孩子们授课。周作人就为全校教师作了题为《儿童的文学》的讲演。
  1920年10月,周作人向学校建议,让小学生读一些有文学趣味的白话作品。学校采纳了他的建议。从此以后,孔德学校的小学中学国文教材由周作人、钱玄同和沈尹默主持。他们从当时的书籍报刊中选择童话、故事、小说、散文、短剧、论述文等等,印成活页,发给学生。篇目每年有所变更。孔德学校自行编选国文教材的办法延续了将近二十年。
  孔德学校的学生,因为国文训练扎实,小学一年级后,就能写出表达自己情意的短文,碰到不会写的字,就以注音字母替代。学生们自由发挥,怎么想就怎么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这样培养了学生敢写、能写,善于思考的能力。学校办的《孔德旬刊》和《孔德校刊》常刊载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写的短文、画的画。
  鲁迅虽然自己没有孩子,但对学校的开办也很关心。孔德学校送来课本校样,周作人因为忙着别的事,鲁迅曾代替他校改。周家的长子周丰一到北京时,正好七岁,就进入孔德学校学习。他在这所学校完整地接受了小学六年、中学四年的教育。周丰一先生后来成为著名的翻译家和学者,他晚年对孔德学校仍充满怀念和感激,在《从一年级到十年级——忆孔德学校》一文中写道:
  我是一九一九年入校,……成为孔德学校的一年级学生。旁人很难想象,只会说绍兴话的我,如何在教室里听懂老师讲课的,又是如何和别人交谈的。尽管如此,后来我通过注音符号,竟也熟练掌握了北京话。这所学校在当时很特别。“男女同校”这在以前没有,之后很久恐怕也只有孔德学校一家。之后女学生剪掉辫子,以短发出现在学校,也惊动了全社会。学校使用白话文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学校采用的是美国女教育家HelenParkhurst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所实验成功的教学法,中文译名为“道尔顿制”。也就是“自由、自学、启发个性、以集体协作为基础,重视实验和劳动,以培养创造力为目的的教育法”,被世人称作“Dalton-Plan”。
  ……
  这所学校的独一无二之处,是学校的教员,不管什么学科,任课教师都有着一流的学历。那种自己都学得稀里糊涂就去给学生教课的情况,在这里绝不会出现。孔德学校非常重视教育,教员除了大学毕业的之外,还有留学归国人士。甚至还有大学的教授来学校教课。
  孔德学校其实是一个结合了西洋教学法的放大了的私塾。这种模式延续至今,就是很多大学都有的附属中小学——当然,学生不限于教职工子弟。
  (节选自《八道湾十一号》黄乔生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6月出版)





上一本:隐形生产线 下一本:段子系列4册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八道湾十一号的作者是黄乔生,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