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景展现百年诺奖风采,**呈献著名翻译家李玉民先生经典译著、2014法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迪亚诺代表作《一代青春》精彩篇章。 2.权威、超值的精装典藏版“文学百科全书”。著名翻译家、外国文学专家宋兆霖先生、高莽先生联袂主持编纂,100多位资深翻译家倾力完成。 3.独家收录《世界文学》前主编、著名外国文学专家高莽先生为历届诺奖作家精心绘制的肖像。 4.编排体例紧凑、别致,兼具文学性与史料性。网罗1901-2014年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大师名家传略、肖像、授奖词和代表作。 本书简介: “诺贝尔文学奖一会儿授予通俗文学作家高尔斯华绥和赛珍珠,一会儿授予执意求新者艾略特和福克纳,一会儿又授予鲜为人知的大师辛格和米沃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托尔斯泰和哈代不能获奖?为什么亚洲的获奖者寥寥无几?”(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谢尔埃斯普马克) 尽管争议众多,诺贝尔文学奖因何还是影响力最大的世界性文学奖?或许读者能从这部全景呈现1901-2014年各国史诗级文学巅峰盛宴的《诺贝尔文学奖全集》中找到答案。 本套书由著名翻译家、外国文学专家宋兆霖先生、高莽先生联袂主持编纂修订。全集分为上下两卷,收录了1901年至今所有获奖作家的代表力作或精典之作。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每位作家的作品前面,均列有传略、授奖词或授奖公告,以便读者对该作家的生平情况、文学活动、代表作品、创作风格和获奖理由等有所了解。入选本诺奖集的作品,均由特邀著名翻译家全情释译。 作者简介: 宋兆霖(著名翻译家、外国文学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笔名雨林、林天水等。译著有长篇小说《赫索格》、《奥吉马奇历险记》、《最后的莫希干人》、《间谍》、《双城记》、《大卫科波菲尔》、《呼啸山庄》、《简爱》、《鲁米诗选》等50余种,主编作品多部,另发表小说、诗歌、论文等2000余万字。 高莽(《世界文学》前主编、著名翻译家、肖像画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俄友好协会顾问,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会员。2004年11月中国译协表彰其为资深翻译家。曾用中文完美诠释了冈察尔、帕斯捷尔纳克、卡达耶夫普希金、莱蒙托夫、舍甫琴柯、布宁、叶赛宁、马雅可夫斯基、帕斯捷尔纳克、曼德尔施坦姆等作家的多部作品。绘画作品为中国现代文学馆、外国文学馆典藏之宝。 1901-2014年历届诺贝尔获奖作家全面集结,从1901年的苏利普吕多姆,到黑塞、福克纳、加缪、萨特、马尔克斯,再到莫言、门罗及今年的莫迪亚诺,大师名家悉数收录。宋兆霖(著名翻译家、外国文学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笔名雨林、林天水等。译著有长篇小说《赫索格》、《奥吉马奇历险记》、《最后的莫希干人》、《间谍》、《双城记》、《大卫科波菲尔》、《呼啸山庄》、《简爱》、《鲁米诗选》等50余种,主编作品多部,另发表小说、诗歌、论文等2000余万字。 高莽(《世界文学》前主编、著名翻译家、肖像画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俄友好协会顾问,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会员。2004年11月中国译协表彰其为资深翻译家。曾用中文完美诠释了冈察尔、帕斯捷尔纳克、卡达耶夫普希金、莱蒙托夫、舍甫琴柯、布宁、叶赛宁、马雅可夫斯基、帕斯捷尔纳克、曼德尔施坦姆等作家的多部作品。绘画作品为中国现代文学馆、外国文学馆典藏之宝。 1901-2014年历届诺贝尔获奖作家全面集结,从1901年的苏利普吕多姆,到黑塞、福克纳、加缪、萨特、马尔克斯,再到莫言、门罗及今年的莫迪亚诺,大师名家悉数收录。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PatrickModiano,1945—),出生在法国的布洛涅-比扬古一个富商家庭,父亲是意大利犹太人后裔,母亲是比利时演员。 二○一四年十月九日,瑞典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莫迪亚诺,理由是“他用记忆的艺术,召唤最难把握的人类命运,揭露了占领时期的生活世界”。莫迪亚诺由此成为第十五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人。 莫迪亚诺的作品语言简明流畅、优美稳健、诙谐幽默、富有寓意,被称为是“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他的作品着重探索和研究当代人的存在及其与周围环境、现实的关系。 目录: :1901苏利-普吕多姆 1902蒙森 1903比昂松 1904弗·米斯特拉尔 1904埃切加赖 1905显克维奇 1906卡尔杜齐 1907吉卜林 1908奥伊肯 1909拉格洛夫 1910海泽 1911梅特林克 1912豪普特曼 1913泰戈尔 1915罗曼·罗兰上册 目录: 1956希门内斯 1957加缪 1958帕斯捷尔纳克 1959夸西莫多 1960佩斯 1961安德里奇 1962斯坦贝克 1963塞菲里斯 1964萨特 1965肖洛霍夫 1966阿格农 1966萨克斯 1967阿斯图里亚斯 1968川端康成 1969贝克特 1970索尔仁尼琴 1971聂鲁达 1972伯尔 1973怀特 1974雍松 1974马丁逊 1975蒙塔莱 1976贝娄 1977阿莱克桑德雷 1978辛格 1979埃利蒂斯 1980米沃什 1981卡内蒂 1982马尔克斯 1983戈尔丁 1984塞弗尔特 1985西蒙 1986索因卡 1987布罗茨基 1988马哈福兹 1989塞拉 1990帕斯 1991戈迪默 1992沃尔科特 1993莫里森 1994大江健三郎 1995希尼 1996希姆博尔斯卡 1997达里奥·福 1998萨拉马戈 1999格拉斯 2000高行健 2001奈保尔 2002凯尔泰斯 2003库切 2004耶利内克 2005哈罗德·品特 2006奥尔汉帕穆克 2007多丽丝莱辛 2008勒克莱齐奥 2009赫塔缪勒 2010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2011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 2012莫言 2013艾丽丝·门罗 2014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前言前言 一八九六年十二月十日,瑞典著名发明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意大利圣列莫的别墅中去世。他的遗嘱的发表,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他捐献出自己几乎所有的巨额财产,用来奖励那些为世界和平和在科学、文学领域内作出杰出贡献的人们。遗嘱写道: 我所留下的全部可变换为现金的财产,将以下列方式予以处理:这份资金将由我的执行者投资于安全的证券方面,并将构成一种基金;它的利息将每年以奖金形式,分给那前言 一八九六年十二月十日,瑞典著名发明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意大利圣列莫的别墅中去世。他的遗嘱的发表,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他捐献出自己几乎所有的巨额财产,用来奖励那些为世界和平和在科学、文学领域内作出杰出贡献的人们。遗嘱写道: 我所留下的全部可变换为现金的财产,将以下列方式予以处理:这份资金将由我的执行者投资于安全的证券方面,并将构成一种基金;它的利息将每年以奖金形式,分给那些在前一年里曾赋予人类最大利益的人。上述利息将被平分为五份,其分配方法如下:一份给在物理学方面作出最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一份给作出过最重要的化学发现或改进的人;一份给在生理和医学领域作出过最重要发现的人;一份给在文学方面曾创作出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一份给曾为促进国家之间的友好、为废除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举行与促进和平会议作出过最大或最好贡献的人…… 于是声名卓著的诺贝尔奖就随之产生,其中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或医学、文学和和平奖(一九六八年瑞典银行又出资增设了经济学奖,一九六九年第一次颁发)。把文学奖与科学奖、和平奖并列,本身就表明这位具有博大襟怀的发明家的远见卓识。他是一位发明家,也是一位理想主义者,他试图通过自己设立的这个大奖,鼓励人类在物质文明和精神生活上取得尽可能同步和谐的发展,因为他关注的不仅是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关注着人类道德精神的成长以及人类未来的命运和世界的前途。这也许可以称之为“诺贝尔精神”。 关于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定,历来颇多争议,主要不外是公正合理与否之类。说起来,瑞典学院的那班评奖委员和院士们也是够为难的。因为按照遗嘱规定,文学奖应给予“在文学方面曾创作出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所谓“最佳作品”,想必是指在国内外得到评论家好评和读者欢迎的作品。这说来容易,可评之不易。文学观念、艺术标准、审美情趣、鉴赏口味,必然各有所好,不尽相同。至于何谓“理想主义倾向”,则更是众说纷纭了。诺贝尔本人并未对此作过任何解释,瑞典学院那些评奖的老先生们的理解和把握,也未必完全符合诺贝尔的初衷。因而有人说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史似乎就是一连串解释一份词语含糊不清的遗嘱的历史。” 最初,评奖委员们把“理想主义倾向”解释成维护二十世纪初理想主义的一种保守观点,要求入选作家的创作都能符合传统文学的风范,而对当时激烈批判传统文化和科技文明的作家则采取排斥态度,因而像列夫·托尔斯泰、易卜生、左拉、哈代等文学巨子都未能入选,留下了历史性的遗憾。而且由于欧洲中心主义的深刻影响,囿于瑞典本身的处境和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以及专业知识上的不足,使得瑞典学院的视线只限于欧洲,主要是西欧和北欧。 后来,评委们又解释说,诺贝尔的“理想主义倾向”是“对宗教、君主政体、婚姻以及整个社会秩序采取批判态度”。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则解释为“对人类的深刻同情”与“广泛的博爱主义”。这说明瑞典学院已逐渐摆脱初期的拘谨和保守态度,开始树立起现代文化和文学观念,明显地增强了现代人类的文化意识。这一时期获奖的虽然大多为现实主义作家,但他们的作品大都相当鲜明地体现出强烈的文化批判意识。如在托马斯·曼、刘易斯的小说和皮兰德娄、奥尼尔的戏剧中,关注的已不仅仅是社会的不公,而是人性的完整和自由,对人性扭曲、异化的探讨已成为相当重要的主题之一。这一阶段,瑞典学院的视线虽然主要仍落在欧洲,但也逐步扩大到美洲、亚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出现了较大变化。评委们看重的是“文学的开拓者”,同时认识到,对人类生存价值和生存困境的真实描绘,是富有历史深度的“理想主义倾向”,因而在这段时期内获奖的,有许多是现代主义作家,如托·斯·艾略特、福克纳、加缪、萨特、贝克特等等。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瑞典学院又转而特别重视“地方上的文学巨匠”,从而使获奖者扩大到澳洲、非洲,同时也把一些在当地声名卓著而在世界文坛默默无闻的作家,推到了全世界读者的面前。从近年的情况看,瑞典学院似乎很重视通过多元交融取得丰硕成果的作家,如既有现实主义题旨,又有阿拉伯风味和现代新手法的马哈福兹,熔本民族传统、东方哲学和法国超现实主义为一炉的帕斯,既继承印第安人和黑人传统,又吸收欧美当代观念的沃尔科特,能很好地把黑人传统、现实题旨和现代手法结合在一起的托尼·莫里森,以及有着多元文化身份的奈保尔,等等。此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还有较多的诗人获奖,有人认为,这反映了瑞典学院想以“纯诗”来复兴一种人文精神。一九九七年意大利剧作家达里奥·福和二三年南非作家库切的获奖,则表明评委们对当代社会中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困境的关注。 综观一百多年来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定,瑞典学院的评奖委员和院士们对评选标准的理解和把握,一直在不断改变和改进之中,这一过程也反映了评奖工作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大家都知道,评奖不易,评文学奖更难。在文学领域里,一切选择都可能会有争议。而且,那班评奖委员和院士们毕竟囿于自身的历史条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文化背景、文学观点、审美情趣等等,这样一个国际性的大奖,要评得大家满意,完全“公正合理”,恐怕更是难上加难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定,说到底,毕竟是一家之言,当然这是一“大家”之言。综观一百多年来的授奖情况,虽有不少文学大家未能获得这一殊荣,也有一些获奖者似嫌不足,但大部分获奖作家应该说得到全世界的公认,是二十世纪的文学精英。他们为人类留下了具有时代意义和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优秀作品,或者在某个时期、某一地区、某种形式的文学创作中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作品。总之,诺贝尔文学奖的地位和价值,它的世界性和权威性,是应该予以肯定的。正是基于这种看法,我们选编了这套《诺贝尔文学奖全集》,意在向我国读者介绍有关诺贝尔文学奖的全部情况,其中包括获奖作家的代表作品和优秀作品、获奖的原因、他们的生平传略、时代背景、文学观念、文学成果等,供我国读者欣赏和借鉴,并得以了解诺贝尔文学奖的全貌,而且也可让读者进一步了解二十世纪以来世界文坛的概况和文学潮流的变迁,从中得到启迪和裨益。 《诺贝尔文学奖全集》分上、下两卷,收入了自一九〇一年颁奖以来获奖作家的代表作品或优秀作品。在每位作家的作品前面,均列有《传略》和《授奖词》(或《授奖公告》)以便读者对该作家的生平情况、文学活动、代表作品、创作风格和获奖理由等有所了解。入选本作品集的作品,除少量属转译外,均直接自原文译出,其中包括英、法、德、俄、日、西班牙、意大利、捷克、希腊、波兰、瑞典、阿拉伯、孟加拉等文种。译者则均为各国文学的知名译家和研究专家。在本作品集的选编过程中,瑞典诺贝尔奖基金会多次无偿提供了宝贵的原文资料,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及全国各地许多知名译家朋友给予了大力支持,《世界文学》前主编、著名翻译家、肖像画家高莽先生不仅为本作品集提供了译稿,还专为获奖作家画了头像,谨在此一并深表谢意。 宋兆霖黑塞 他的风格始终是令人赞叹的,不论是在表现反抗和超人的忘我境界还是在表现宁静的哲学沉思均达到了完美无瑕。 自从里尔克和乔治谢世之后,他就一直是当代德国的第一流诗人。他将细腻纯正的风格与流动的情感温暖熔于一炉,而且他的音乐似的表现形式在我们的时代无与伦比。 (瑞典学院常务秘书安德斯奥斯特林) 福克纳 作为一名深入探究人心的心理学家,他在所有在世的英美小说家当中是无可匹敌的大师,他的同仁们也并不拥有他那种怪诞的想象力和他那种创造人物的能力。 他堪称山水画画家,像猎手一样对自己的猎场了如指掌,有着地质学家的精确和印象派艺术家的敏感。 (瑞典学院院士佩尔哈尔斯特龙) 萨特黑塞 他的风格始终是令人赞叹的,不论是在表现反抗和超人的忘我境界还是在表现宁静的哲学沉思均达到了完美无瑕。 自从里尔克和乔治谢世之后,他就一直是当代德国的第一流诗人。他将细腻纯正的风格与流动的情感温暖熔于一炉,而且他的音乐似的表现形式在我们的时代无与伦比。 (瑞典学院常务秘书安德斯奥斯特林) 福克纳 作为一名深入探究人心的心理学家,他在所有在世的英美小说家当中是无可匹敌的大师,他的同仁们也并不拥有他那种怪诞的想象力和他那种创造人物的能力。 他堪称山水画画家,像猎手一样对自己的猎场了如指掌,有着地质学家的精确和印象派艺术家的敏感。 (瑞典学院院士佩尔哈尔斯特龙) 萨特 他那思想丰富、充满自由气息和探求真理的作品已对我们的时代发生了深远影响。这位荣誉的获得者已经表示,他不希望接受诺贝尔文学奖,但他的拒绝并未能改变本奖颁赠的有效性。 (瑞典学院公告) 马尔克斯 死亡在加西亚马尔克斯所创造和发现的世界中,也许是置身幕后的最重要的导演……但是这种死亡的意识和生命的悲剧意识被叙述的无限而机智巧妙的活力冲破了,这活力代表了现实与生命本身的既使人惊恐又给人启迪的生机勃勃的力量。 (瑞典学院常务秘书拉尔斯吉伦斯坦) 一度青春 孩子在花园里玩耍,快到每天下棋的时候了。 “明天早晨就给他拆下石膏了。”奥迪儿说道。 她和路易坐在木屋的凉棚下,远远观赏他们一对儿女:他们正同维特尔多的三个孩子在草坪上奔跑。儿子才五岁,左胳臂打了石膏,但似乎并不妨碍玩耍。 “他打石膏有多长时间啦?”路易问道。 “将近一个月了。” 儿子从秋千上滑下来,过一周才发现他骨折了。 “我去洗个澡儿。”奥迪儿说了一句。 她上了二楼。等她回来,他们就下棋。路易听见浴室里哗哗放水的声响。 大路的那一边,在一排杉树后面,坐落着缆车机房,像一个温泉疗养地的小火车站。这在法国似乎是首批建造的。路易望着缆车缓缓爬上弗拉兹山坡,鲜红的车厢衬着夏季的青山,非常醒目。孩子们骑着自行车在杉树之间穿来穿去,驶向缆车机房旁边的树荫空地。 昨天,路易摘掉了木屋门脸儿的那块木牌,扔到落地窗下的地上。牌子上的白字是他写的:“快乐之家”原文为英文:SunnyHome。。十二年前,他俩买下这幢木屋,改成儿童膳宿公寓,不知道起个什么名字好。奥迪儿喜欢法国名字:“淘气鬼”或“小精灵”;但是,路易 认为,起个英国名字更响亮,能吸引主顾。最后,他们决定选用“快乐之家”。 路易拾起“快乐之家”木牌,等一会就收进抽屉里。他松了一口气。儿童膳宿公寓,至此收摊了。从今天开始,他们就自家使用木屋了。他要把花园里端的板房改成茶馆餐厅;到了冬季,人们乘索道上山之前,会来这里喝茶进餐的。 孩子们现在玩捉迷藏,在他们喧闹和笑声中,暮色渐渐从花园和谷底升起。明天,六月二十三日,正是奥迪儿的三十五岁生日。再过一个月,他也满三十五岁了。为了庆贺奥迪儿的生日,他邀请了维特尔多夫妇及其子女,还邀请了阿拉尔。阿拉尔从前是滑雪运动员,现在开了一家小小的体育用品商店。 红车厢开始下坡,隐没在杉树丛中,继而重新出现,始终 平稳地继续移动。可以望见缆车反复升降,直至晚上九点钟, 最后一趟在滑下弗拉兹山坡时,看上去就像一只大黄萤了。 “这小子,真勇敢……” 大夫轻轻拍了拍孩子的脸蛋。最心疼的还是奥迪儿。刚才,大夫用一件器具切石膏,速度真快,如同电锯截断圆木。石膏上还有奥迪儿画的花,一会儿就露出胳膊,完好无损,并不像奥迪儿所担心的那样,皮肤既未干枯,也未变成灰白色。孩子活动胳膊,慢慢打弯儿,他还不大相信,嘴角挂着专注的笑意。 “现在,你可以再把它摔断了。”大夫还说了一句。 奥迪儿答应过孩子,先吃个冰淇淋再回木屋。母子二人来到湖边,面对面坐到一家咖啡馆的露天座上。孩子挑了黄连木果草莓冰淇淋。 “拿下石膏了,你高兴吗?” 孩子没有应声,他表情严肃,正聚精会神地吃冰淇淋。 母亲注视着他,心想多少年之后,他还会记得胳膊上打的绘花石膏吗?他童年的第一件往事?由于太阳晃眼,他眯起了眼睛。湖面上的雾气消散了,今天是她三十五岁生日。不久, 路易也到三十五岁了。人到三十五岁,还会发生什么新事儿吗?她心里这么琢磨,同时想到刚才从石膏里露出来的胳膊、完好无损的皮肤。真好像是他自己撑破别人用以囚禁他的这个外壳。人到三十五岁,生活还能从零开始吗?多严重的问题,她不禁微笑起来。应当问问路易。她感到答案是否定的。人到这种年龄,就像抵达平静的区域,脚踏浮艇在展现在面前这样的湖面上自动滑行。而子女会长大成人,离开父母。 眼角有根睫毛磨眼睛,她从小手提包里掏出一个胭粉盒,盒是空的,只因里面镶个小圆镜子才一直使用。她未能拔掉那根睫毛,便端详自己的脸蛋儿。这张脸未变,还是二十岁那时的模样儿。当年嘴角没有细纹,但其他部分没有变化,的确没 变……路易也没有变,他稍稍瘦了点儿,不过如此…… “生日好,妈妈。” 孩子讲这句话笨嘴笨舌,但还有几分得意。她搂抱亲了儿子。如果孩子在出生之前就认识父母,在他们还未当父母、只有他们自己的时候,就认识他们,那该多有意思啊……她的童年是在祖母家度过的,那是在巴黎夏尔-克罗街,从那里分出好几条公共汽车线路……走出不远就是图雷勒游泳池的灰色建筑物、电影院和塞吕里埃林荫大道的斜坡。如果有点想象 力,在旭日初升、雾气未散的早晨,这条陡峭的坡路好似通向大海。 “现在该回家了……” 奥迪儿让儿子坐在身边,她开车沿路上坡回木屋,嘴上无意识地哼唱着什么。不久她就发觉哼的是一出轻歌剧的起始几个拍节;这出轻歌剧名叫《夏威夷的玫瑰》,她曾在日内瓦的 一家旧货商店里买到唱片,真是意外的收获…… 他们坐在缆车机房前的绿漆长椅上,他们的儿子骑自行车穿过空场。一辆有稳定装置的自行车。奥迪儿头枕着路易的膝盖,躺着看一本电影画报。 孩子骑车轧过一块又一块太阳透过树丛的光斑,然后又开始他所说的“绕大圈儿”。他不时停下,捡一个松果。缆车管理员在机房门口抽烟,他头戴大盖帽,身穿蓝制服,一副车站 站长的神气。 “怎么样,情况好吗?”路易问道。 “不行。今天乘客不很多……” 没什么关系。即使空着,红色缆车也要按时出发。这是规定。 “今天可是大晴天儿。”管理员说道。 “还没有到度假的高峰,”路易说,“瞧着吧,再过半个月……” 孩子绕空场转圈儿,车子越蹬越快。奥迪儿戴上墨镜,翻阅画报,因为有风,手紧紧掐住页数。 他在睡眠中,听见孩子们的喊叫声时近时远,时远时近,给他的感觉就像不同光的强变、太阳光影的变幻。不过,他总是做同一场梦:他高高坐在自行车赛场空无一人的看台上,望 着他父亲紧握车把,在跑道上慢慢绕圈儿。 有人叫他,他睁眼一看,是女儿站在面前冲他笑。她差不多跟奥迪儿一样高了。 “爸爸……客人要到了……” 她穿一身红裙子,这出乎路易的意料。她十三岁了。路易刚从梦境中醒来,神智还不清楚,他挺奇怪女儿这么高了。 “爸爸……” 她责备地冲他笑一笑,抓住他的手,想把他从长沙发上拉起来。路易往回用力,过了一会儿,他就顺从地让女儿拉起来,亲了亲她的脑门儿。他来到平台上。夜幕还未降临,他从一排杉树中间望去,只见一伙人上坡朝木屋走来,已经听出阿拉尔低沉的嗓音、玛尔蒂娜维特尔多的笑声。远处,红色缆车顺着弗拉兹山坡缓缓滑动,好似草丛里的瓢虫。 客厅里的灯全部熄掉。路易、奥迪儿、维特尔多和他妻子、阿拉尔,以及孩子们,都围着桌子等待。路易的女儿端着蛋糕从厨房走出来,蛋糕上插着八支点亮的蜡烛:三支表示十岁的、五支表示一岁的。她朝他们走过去,大家唱道: “祝你生日快乐……” 她将托盘放到桌子中央。所有人,一个接一个拥抱奥迪儿。 “请问,”维特尔多问道,“您到三十五岁,有何感受?” “快要到当奶奶的年龄了。”奥迪儿答道。 “别胡说,奥迪儿。” “应当吹灭蜡烛,妈妈……” 奥迪儿朝蛋糕俯下身,用力一吹。 “一下全吹灭啦!” 众人鼓掌,又打开电灯。 “唱支歌!唱支歌!” “奥迪儿要给我们唱《马路之歌》。”路易说道。 “不行,不行……绝对不行……” 奥迪儿切开蛋糕。五个孩子离开餐桌,全聚在平台的边上。奥迪儿和路易给他们每人一份蛋糕,用小碟端去。 “他们夫妇不是想去睡觉吧?”维特尔多的妻子玛尔蒂娜说道。 “可不管那许多。今日不同往常,”阿拉尔操着浑厚的嗓音说,“不是天天过三十五岁生日。” 维特尔多看了看表。 “我想该走了,路易,实在抱歉打扰你们。” 他要去巴黎,乘二十三点三分的夜班火车,路易提议开车送他去车站。 “走吧!”路易说道。 维特尔多的妻子、阿拉尔和奥迪儿坐到平台上聊天。阿拉尔的声音压过其他人。夜晚闷热,远处传来隆隆的雷声。 维特尔多在起居室中央打开黑色皮包,似乎要匆忙检查一下忘记什么没有。孩子们拥挤着上楼。他们急促的脚步声穿过二楼大房间,逐渐减弱。在路易跟着维特尔多要走出木屋时,奥迪儿离开平台赶到他面前。 “生日好。”路易说道。 “嗳,别贫了……”奥迪儿说道。 “您到了三十五岁,有何感受?” 奥迪儿抓住他肩头摇晃。 “别贫了……很快就要轮到你了……” 路易紧紧地搂住她,两人哈哈大笑。有生以来,他们这是头一回庆祝自己的生日。怪念头……不过,既然孩子觉得开心…… 维特尔多把手提箱和黑皮包放到汽车后座上,然后坐到路易的身旁。 “实在抱歉,路易……” “哪里,哪里……五分钟就到车站了……” 路易慢慢启动汽车,过一会儿,他就让发动机熄了火。汽车沿着笔直的小路静静地冲下去。 “您什么时候回来?”路易问道。 “下周末。我希望八月份,再同玛尔蒂娜和孩子们到这儿来度假。你们运气真好,终年待在山区…… “我想,我在巴黎肯定过不惯。”路易说道。 他打开收音机的开关,这也是习惯,每次开车总听收音机。 “您在这儿落户有多久啦?”维特尔多问道。 “十三年了。” “可是我们,买下这幢木屋也只有六年……”路易又说。 “在我的印象里,你们在这儿的时间很久了。” 维特尔多和路易同龄,他在巴黎一家进出口公司里供职。每年圣诞节和复活节,他和玛尔蒂娜都要带孩子来这里滑雪,还经常把孩子托付给奥迪儿和路易,让他们跟“快乐之家”的孩子一块玩耍…… “这么说,这个公寓,就算关门啦?” “关门了,”路易笑道,“木屋我们自家使用了……孩子们能在房间里滑旱冰了……” “那么您呢,现在打算干什么?” “也许同阿拉尔合伙,开一个餐厅茶馆,接待乘缆车的人。” “归根结底,您是对的,”维特尔多说道,“……我也一样,真想全部放下,搬到这儿来生活……” 驶到头一个弯道,向左拐,顺着王家饭店的围墙。路易重又启动发动机。 “孩子们在这儿生活,肯定比在巴黎快乐,”他说,“我呢,希望儿子当滑雪教练……” “真的吗?那么,您姑娘呢?” “姑娘嘛,那就难说了……” 他摇下车窗。暴风雨似乎逼近了。 “你们在巴黎住过吧?”维特尔多问道。 “住过,那是很久以前的事儿了。” 他在站前停车,打开车门,拿起维特尔多的行李。 “受累,路易……” 两人穿过荧光灯雪亮、但空荡荡的小候车室。维特尔多将车票塞进检票机。 “这些机器,越来越复杂了,”路易说道,“幸好我不再旅行了……” 列车已经到站。 “再见,路易……星期五见……” 路易送上站台,帮他把手提箱和黑皮包拿到卧铺车厢里。 维特尔多抬起车窗,微笑着探出头来。 “星期五见……我把玛尔蒂娜和孩子们托给你了。您要严厉……” “非常严厉……跟往常一样……” 路易返回,穿过候车室的时候,看到关闭的窗口旁边有一台售糖果机。他往口里塞进两枚硬币。有个东西掉出来,包着艳红金黄两色纸,是一块俗称“岩石”的巧克力。咦,还有这玩 意儿呢……奥迪儿常到科兰库尔街那家面包铺买这种糖。这就算给她的生日礼物了。 在广场的对面咖啡馆玻璃窗里边,有几个人影对着电视屏幕一动不动。一个女歌手的声音传到他耳畔。只听见有几分沙哑的歌喉,听不清歌词。刮起一阵温煦的风,返回的路上, 开始掉雨点了…… 十五年前的秋季,圣洛一连下了几天雨,兵营院子里积了几大摊水。他误走进水洼里冰冷的水没到脚腕子,跟铁箍一样。 他拎着白铁皮箱子,向哨兵打了个招呼,走到大街路口时,不由自主地回头,再看一眼那幢在他生活中失去作用的土褐色营房。 这身法兰绒便装,上衣勒胳肢窝,裤子箍大腿。他需要一件大衣过冬,尤其需要一双鞋对,要有一双大号胶底鞋。 布罗西埃约他七点钟在阳台咖啡馆见面。他认识布罗西埃已有两个月,此刻猛然想到,布罗西埃对他说正巧路过圣洛,肯定说了谎话。这人“生意”很忙,应当回巴黎,为什么要延长在此地的逗留时间呢? 他正是在阳台咖啡馆同布罗西埃初次相遇的,当时他要泡到午夜好回兵营。那天下午,他沿城墙散步,然后顺国家公路一直走到种马场,又稀里糊涂拐向右首,误入一片木棚区。 回城之后,他就坐到阳台咖啡馆里,柜台旁边有一面镜子,映现他的形象:一身军装,叉着胳膊,头发理得很短。布罗西埃在邻桌看报,目光却暗暗盯着他。 “丘八还要当很久吗?” 布罗西埃好讲行话,路易不能完全听懂。 “您多大年龄了?” “到明年六月份就满二十了。” 咖啡馆里只有他们两位客人,布罗西埃耸了耸肩膀,并说到了这个时候,圣洛街头没有行人了。 “如果还能称作街头的话……” 他哈哈大笑,声音刺耳。 “跑到这儿来当丘八,恐怕没多大意思吧?不是吗?” 布罗西埃有多大年纪?将近四十岁吧。他微笑的时候,要显得年轻些。一头金发,眼睛极为明亮,面颊红润,脸色就像抹了胭脂,一定是好喝比利时啤酒贪杯的缘故。 他向路易介绍说,他住在巴黎,到圣洛的家来待几天,他哥哥在本城开办一个公证人事务所。他有十多年未回家园,早被这里的人忘记了。况且,他要利用这次度假的机会办些事。 对,一个瑟堡人想要卖给他一大批美国物资:旧吉普车、旧军用卡车。他呢,布罗西埃,在“汽车行里”干事。他在巴黎甚至经营一个汽车修理厂。 那天夜晚,他陪路易一直走到兵营。他穿一件雨衣,戴一顶蒂罗尔式旧帽,帽子上还插一根发红的黄羽翎。他们沿着街道走,只见两旁排列新房,全是灰不溜秋的水泥建筑;一路上,布罗西埃好像推心置腹似的,对路易说他认不出他童年生活的城市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城区被炸毁,后来又建起一座新城,圣洛市已不是原先的圣洛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