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雨滴在卡夫卡墓碑上


作者:李辉     整理日期:2015-11-05 11:00:57

他们成了历史,我们承负历史前行。
  一场长达22年的漫长写作,敞开百余年历史中的人性纠葛与时代回响。
  大量的史料整理、实地寻访以及原始档案的采集,
  内容文本数次修订与核实,近百张历史发生地的珍贵影像。
  这是10个忠于时代的人物故事,也是10场远道而来的隔空求问。
  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第五届和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之“年度散文家”获得者——李辉,**作品!
  《雨滴在卡夫卡墓碑上》
  走读:长达22年的漫长写作
  起于1992,止于2014。
  22年间,作者去布拉格寻访卡夫卡,于牛津悼念奥威尔,在瑞典探求赫定的冒险人生,到阿姆斯特丹与巴黎体悟梵高、西奥两兄弟的永恒情谊……也探知了淹没于波茨坦的历史烟云和消失在香港远郊的民国往事。不求绚丽的辞藻或尖锐的发现,而是尽可能多的观察与靠近,让当代的我们听得到历史真实的回声。
  22年的走访与写作,内容文本数次的修订与核实,百余张历史发生地的珍贵影像,这是10个忠于时代的人物故事,也是10场远道而来的隔空求问。
  《雨滴在卡夫卡墓碑上》
  史料:历史的局外人和承载者
  作者经过大量的史料整理、实地寻访以及原始档案的采集,在与当事人或其后代深入交谈后,忠实地描述历史人物的命运和历史事件的演变过程。一种个人化的史实研究,虽非全部,却是独有。
  这个书写历史的人,用史料辅佐记忆,感性穿透理性,在历史的缝隙里解析人心和政治风云,使其尽可能成为往事与现实、史料与情感相交融的历史叙述。他说:“历史就在每个人身上。”我们承负着历史,继续前行。
  《雨滴在卡夫卡墓碑上》
  衷直:在责任与诚意之上记录他们成了历史,我们承负历史前行。
  一场长达22年的漫长写作,敞开百余年历史中的人性纠葛与时代回响。
  大量的史料整理、实地寻访以及原始档案的采集,
  内容文本数次修订与核实,近百张历史发生地的珍贵影像。
  这是10个忠于时代的人物故事,也是10场远道而来的隔空求问。
  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第五届和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之“年度散文家”获得者——李辉,**作品!
  《雨滴在卡夫卡墓碑上》
  走读:长达22年的漫长写作
  起于1992,止于2014。
  22年间,作者去布拉格寻访卡夫卡,于牛津悼念奥威尔,在瑞典探求赫定的冒险人生,到阿姆斯特丹与巴黎体悟梵高、西奥两兄弟的永恒情谊……也探知了淹没于波茨坦的历史烟云和消失在香港远郊的民国往事。不求绚丽的辞藻或尖锐的发现,而是尽可能多的观察与靠近,让当代的我们听得到历史真实的回声。
  22年的走访与写作,内容文本数次的修订与核实,百余张历史发生地的珍贵影像,这是10个忠于时代的人物故事,也是10场远道而来的隔空求问。
  《雨滴在卡夫卡墓碑上》
  史料:历史的局外人和承载者
  作者经过大量的史料整理、实地寻访以及原始档案的采集,在与当事人或其后代深入交谈后,忠实地描述历史人物的命运和历史事件的演变过程。一种个人化的史实研究,虽非全部,却是独有。
  这个书写历史的人,用史料辅佐记忆,感性穿透理性,在历史的缝隙里解析人心和政治风云,使其尽可能成为往事与现实、史料与情感相交融的历史叙述。他说:“历史就在每个人身上。”我们承负着历史,继续前行。
  《雨滴在卡夫卡墓碑上》
  衷直:在责任与诚意之上记录
  李辉的写作坚韧沉实、端庄耐心,他在史料上辨明真实,在叙述中敬畏历史。为了引起人们对相关历史或人物的更多兴趣,为了提供认识历史的更多角度,他在旧闻旧事、陈迹残影中,抓住细节,深挖到底。他是历史兴趣浓厚的写作者,是态度宽容悲悯的记录者,也是守住历史本真的亲历者。
   
本书简介:
  《雨滴在卡夫卡墓碑上》是作者长达22年的漫长写作,讲述了他自1992年始到2014年止的10次文化寻访,包括去布拉格寻访卡夫卡,于牛津悼念奥威尔,在瑞典探求赫定的冒险人生,到阿姆斯特丹与巴黎体悟梵高、西奥两兄弟的永恒情谊……也探知了淹没于波茨坦的历史烟云和消失在香港远郊的民国往事。在经过大量的史料整理、实地寻访以及原始档案的采集后,征得当事人或其后代的认可,将往事复原,忠实地描述历史人物的命运和历史事件的演变过程。敞开了历史新的可能性和复杂性,为理解人物的遭遇与作品做了丰富的注释。
  《雨滴在卡夫卡墓碑上》10个忠于时代的人物故事,10场远道而来的隔空求问。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第五届和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之“年度散文家”获得者——李辉,最新作品!
  附:丛书简介
  一个持续了8年的酒局
  集合了六位酒客和数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个开通仅1年的公众号(六根)
  成为文化圈子内交口称赞的内容大号
  六个人,六本书
  李辉《雨滴在卡夫卡墓碑上》
  叶匡政《可以论》
  韩浩月《错认他乡》
  绿茶《在书中小站片刻》
  潘采夫《十字街骑士》
  武云溥《生如逆旅》
  六根通知
  六个人在一块能做些什么?去大漠单挑黑风双煞,缺一个韩小莹,摆阵法叫板黄药师,少了个孙不二;去乡下保护村民麦子,凑不够七武士;从天山下来没有飞红巾;去打蛇精丢了个葫芦娃;竹林里喝点酒不见了醉刘伶。就是想认真开个会,仍旧是少一人。于是六个人只好喝酒。
  这酒局的年份,从猴年开始,到马年结束。谁约的局?早已湮灭不可考,隐约记得李辉拎两瓶老酒,往桌上一掼,时间就开始了。起初每月一喝,但男人生理周期无章可循,兴之所至,呼朋唤友,陋巷偶遇,小局亦成,全无定数。
  这六人,有人办报,有人写文,有人编书,有人吟诗,多儒冠误身之辈,皆啸聚哄散之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六根不净,酒局就叫了六根。遂约定,开一账号,也叫六根,写游山玩水文字,贴吃喝玩乐文章,听百年历史回声,每周六篇,周日休息。
  人非一品,行为二流,文无定法,只求好玩,乃老男人的初心。
  壶里乾坤,杯中日月,其拽文曰:醉能同其乐,醒能著以文者,六根也。六根者谁?曰李辉,曰匡政,曰绿茶,曰浩月,曰采夫,曰老武。
  作者简介:
  李辉
  1956年出生于湖北随县(今随州市)。198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1982年在北京《北京晚报》担任文艺记者和文学副刊编辑;1987年11月至今,在《人民日报》文艺部担任副刊编辑。
  以传记、随笔写作见长。主要作品有《胡风集团冤案始末》《沈从文与丁玲》《沧桑看云》《巴金传》《封面中国——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故事》《传奇黄永玉》等。1998年散文集《秋白茫茫》获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2007年因在《收获》开设的专栏“封面中国——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故事”而获得第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之“2006年散文家”奖项。2014年,因《绝响——八十年代亲历记》,再获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之“2013年散文家”奖项。
  目录:
  于孤独中如痴如醉
  ●遥想一百年前,卡夫卡在我面前的这幢大楼里,与费丽丝初次见面。他已29岁,却如同一位情窦初开的少年,显得格外狂热与痴迷。他给费丽丝写信后,焦虑而忐忑不安等待回复。费丽丝终于回信了,他欣喜若狂,当即写下四页长信。在随后另一封信中,他这样描述自己回信时的感觉:“15天前,在上午10点我接到你的第一封信。很快就坐下来给你写了满满四大页的信。我并不后悔这样做,因为我从未像那样带着极度高兴来消磨时间。唯一遗憾的是,我写完了四页,才是我所想说的所有话的开头……”卡夫卡写给费丽丝的信,几百封,厚达五百多页。他与费丽丝两度订婚,两度取消,最终费丽丝嫁给他人。
  安静的一九八四
  ●奥威尔不到四十七岁而英年早逝,一九五〇年走至生命终点,在泰勒的叙述中,奥威尔的去世、葬礼、墓地选择,弥漫着凄凉,生命的不可知性,甚至隐含荒诞意味——《一九八四》刚在美国出版不久,奥威尔还来不及分享小说后来引发的世界轰动,此时面对的则是评论家或赞赏、或持保留意见的众说纷纭;去世前三个月,他躺在伦敦大学附属医院的病床上,向索尼亚求婚终于成功,朋友马格里奇却推测为“将是一个非常阴森的婚礼”;奥威尔没有后代,他的葬礼由朋友和出版商操办,人们没有根据他本人的遗嘱,而是把葬礼仪式安排在基督教堂;他的墓地,也没有根据他的遗愿选择位于伦敦的公墓,而是选在牛津郡的SuttonCourtenay(萨顿考特尼)的乡村教堂墓地,这个地方与他生前并无关联……
  岁月不会淹没探险家于孤独中如痴如醉
  ●遥想一百年前,卡夫卡在我面前的这幢大楼里,与费丽丝初次见面。他已29岁,却如同一位情窦初开的少年,显得格外狂热与痴迷。他给费丽丝写信后,焦虑而忐忑不安等待回复。费丽丝终于回信了,他欣喜若狂,当即写下四页长信。在随后另一封信中,他这样描述自己回信时的感觉:“15天前,在上午10点我接到你的第一封信。很快就坐下来给你写了满满四大页的信。我并不后悔这样做,因为我从未像那样带着极度高兴来消磨时间。唯一遗憾的是,我写完了四页,才是我所想说的所有话的开头……”卡夫卡写给费丽丝的信,几百封,厚达五百多页。他与费丽丝两度订婚,两度取消,最终费丽丝嫁给他人。
  安静的一九八四
  ●奥威尔不到四十七岁而英年早逝,一九五〇年走至生命终点,在泰勒的叙述中,奥威尔的去世、葬礼、墓地选择,弥漫着凄凉,生命的不可知性,甚至隐含荒诞意味——《一九八四》刚在美国出版不久,奥威尔还来不及分享小说后来引发的世界轰动,此时面对的则是评论家或赞赏、或持保留意见的众说纷纭;去世前三个月,他躺在伦敦大学附属医院的病床上,向索尼亚求婚终于成功,朋友马格里奇却推测为“将是一个非常阴森的婚礼”;奥威尔没有后代,他的葬礼由朋友和出版商操办,人们没有根据他本人的遗嘱,而是把葬礼仪式安排在基督教堂;他的墓地,也没有根据他的遗愿选择位于伦敦的公墓,而是选在牛津郡的SuttonCourtenay(萨顿考特尼)的乡村教堂墓地,这个地方与他生前并无关联……
  岁月不会淹没探险家
  ●赫定是向往中国古老文明的,是热爱中国的,“中国情结”在他一生中从未消退。当有人问他为什么终生不结婚时,他回答的:“我已经和中国结了婚!”话虽有些夸张,却颇为形象。可以说,自1890年第一次踏上中国之后,中国广袤的疆土就成了他终生的事业舞台。他一次次前来,一来就是一年,两年甚至多年。战争把他与所钟情的地方永远隔离,可以想象出他的沮丧与失望。他这样写过:“在1927年春以前,我们与中国学者的个人联系并不多,也看不出任何与他们建立友谊的希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致的目标,共同的甘苦,把我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由于那支考察队,我们成了最亲密的朋友。在我离开北京后的最后四年中,一直与我那些出色的中国朋友保持着密切联系。但是,世界大战的爆发摧毁了这条友谊的纽带,是我与东方的联系中断了。”
  我们走进了铁门
  ●我向她(女看守长)提出管理人员与犯人的比例问题。她承认在目前经济困难的情况下,有必要减少管理人员。她坚持,一旦经济好转,仍需要加强管理力量,创造更好的监狱生活条件,应该让这里的所有人深切地感到:他们生活在瑞典。说这番话时,她的话语明显洋溢着她自己特有的责任感与充满理想色彩的诗意。她为自己从事这样一种人道的事业而自豪。同时,让人惊奇的是,在我看来,像她这样从事此类工作的女性,居然仍有一种浪漫的情调环绕着她。这时,我忽然想到在国内看到的介绍瑞典监狱生活的那幅照片和那句俏皮的说明文:在瑞典,犯人和看守究竟谁更自由?
  凡高兄弟
  ●凡高第一次给西奥写信是在1872年8月,当时哥哥19岁,弟弟15岁。凡高给西奥的最后一封信写于1890年7月,在他自杀受伤之后,信纸上还留有点点血迹。在长达十八年的时间里,凡高至少写给弟弟900封信,甚至更多。更重要的是还不在于数量,而在于信的长度。随着通信的延续,每封信的字数越来越多,常常写到八页纸或者更多。正是感谢这些书信文献,使人们得以了解凡高的个性发展的每个侧面,它们足以满足撰写一部传记的需要。
  人醉何处
  ●面前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将亚洲大陆与欧洲大陆隔开。海堤左侧,是东罗马帝国时期的古城墙,历经千年沧桑,虽有缺损,但依然高耸,当年壮观气势仍可想象;海堤右侧,海水波光粼粼,远望对岸,那里便是亚洲大陆——伊斯坦布尔的亚洲城区,依稀可见。在这样一条海堤上跑步,历史穿越与地理衔接的巨大反差,从来没有如此强烈。
  寻根
  ●皮尔告诉我,他此次到中国的目的之一是“寻根”时,我颇为惊讶。他的曾祖父原是一个传教士,于十九世纪末从瑞典到中国传教。曾祖父和曾祖母先是坐船到上海,在上海,就买了这个化妆匣。然后,他们又乘船到天津,从那里转道抵达山西大同一带,主要居住在现在的天镇县。在那里,他们生下了皮尔的祖父。这个匣子就这样从祖父那里传到父亲手中,到皮尔大学毕业来到林雪平工作并安家时,父亲又将它送给了他。一个在中国购买的木匣子,一百年来成为一个瑞典家庭的“传家宝”,一代代维系着他们的感情与血缘。现在,它又无声地出现在一个来自中国的年轻人面前。
  弥漫于波茨坦的历史烟云
  ●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相当无情:作为坚持八年抗战的中国,在日本被打败、太平洋战争结束之时,尽管是无可争议的战胜国,但在美、苏两个大国的巨大身影下又显得瘦弱乏力,没有什么的主动权和发言权。于是,在原子弹升腾而起的蘑菇云笼罩下,在苏联百万红军突进东北,世界“冷战”寒气席卷而来的历史场景中,中国外交家顾维钧的质疑,听起来只能是一声叹息:苍白,细弱,无奈。1945年8月的中国,迎接胜利的同时,也迎来了历史的苦涩与严峻。
  诗人走了,画家也走了
  ●谁能想到,就是这样名不见经传的一个普通小村庄,在一九四七——一九四九年期间,因躲避内战逃亡香港的诸多内地文人,汇聚在此。也在此居住过的漫画家方成曾回忆说,他是应黄永玉所邀住进九华径。除黄永玉、端木蕻良、方成之外,先后在九华径居住过的作家、诗人、画家等文化人士有:楼适夷、黄薇夫妇,臧克家、郑曼夫妇,蒋天佐、陈敬容夫妇,巴波、李琪树夫妇,考诚、殷平夫妇,李岳南、叶筠夫妇,阳太阳全家,王任叔(巴人),卞之琳,杨晦,耿庸,余心清,单复,朱鸣冈,顾铁符。画家陆志庠住进黄永玉家,作家张天翼住在楼适夷家。此外,还有《金陵春梦》的作者唐人。因他们居住在此,时常有其他人造访。黄永玉记得,胡风来到楼适夷家,彻夜恳谈。萧乾、聂绀弩、乔冠华等人也曾前来。方成记得,周而复、秦牧、李凌、谢功成、刘式昕、叶素以及“人间画会”的画家们,都来做客……
  入土为安
  ●记得当年从庐山归京的黄永玉,颇为兴奋和乐观。他细细讲述前往考察(陈寅恪墓地)的过程,还凭记忆为我画一幅松门别墅的布局图速写。他觉得,如能在松门别墅门前著名的“月照松林”石壁上,凿一洞穴,将陈寅恪夫妇骨灰安葬于此,应是很好的归宿。他当即遵照张求会等人的提议,书写多幅“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寅恪唐筼夫妇永眠于此”,请陈家来人挑选备用。
   前言醉能同其乐,醒能著以文
  一
  六根者谁?
  李辉、叶匡政、韩浩月、绿茶、潘采夫、武云溥。
  六根何来?
  约8年前,天津作家杨显惠来京,之前采访过杨老师的武云溥组织了一个饭局,席间有李辉、韩浩月、潘采夫、武云溥、绿茶等,大家相谈甚欢。饭后李辉提议,这个饭局以后定期举行。就这样,一个不定期的酒局就形成了。不久,叶匡政加入酒局,形成了后来固定的六根酒局。
  二
  一件小事坚持多年就成了事,六根酒局8年下来已成习惯,个把月不喝一顿就酒瘾泛滥,只要不是两个人以上出差,我们总能找到喝一顿的各种理由。谁出书啦,祝个贺;谁醉能同其乐,醒能著以文
  一
  六根者谁?
  李辉、叶匡政、韩浩月、绿茶、潘采夫、武云溥。
  六根何来?
  约8年前,天津作家杨显惠来京,之前采访过杨老师的武云溥组织了一个饭局,席间有李辉、韩浩月、潘采夫、武云溥、绿茶等,大家相谈甚欢。饭后李辉提议,这个饭局以后定期举行。就这样,一个不定期的酒局就形成了。不久,叶匡政加入酒局,形成了后来固定的六根酒局。
  二
  一件小事坚持多年就成了事,六根酒局8年下来已成习惯,个把月不喝一顿就酒瘾泛滥,只要不是两个人以上出差,我们总能找到喝一顿的各种理由。谁出书啦,祝个贺;谁出国啦,送个行;谁生日啦,喝个酒;谁有娃啦,认个老……
  这几年,我除了六根酒局其他时间从不喝酒,所以,尤其珍惜每一顿酒。8年来,细算下来应该喝了小100顿酒,如果把喝酒的馆子记录下来,会是一个不错的北京东部喝酒地图,遗憾我们从没记录。经常在酒局上,会聊起哪儿哪儿饭菜不错,哪一顿酒局谁醉过,又一起在哪儿喝酒看世界杯、欧洲杯以及各种杯。我们不挑食不挑酒,要的就是那种把酒言欢的状态。每次酒局李辉一般会带上两瓶好酒,我们酒量都一般,两瓶喝完正好合适,但通常这时候酒兴正浓,聊意正嗨,再补一瓶,喝到微醺。
  六根是个开放的酒局,几乎每顿都有朋友列席,先后参加过六根酒局的朋友几年下来应该不下百人。张维娜和段旭两位美女由客而主,成了六根酒局核心喝客,她俩的加入让六根酒局有了更多欢乐的要素,不再是几个老男人傻喝。而且,她们也为六根做了突出的贡献,六根公众号的logo就出自段旭之手,维娜一度任六根公众号执行主编,编六根公众号很长时间,后来因为工作繁忙卸任。赵勇力和老武是发小,被老武“忽悠”来北京后,也频频在六根酒局喝起来,他话少,但酒量大;最后加盟六根核心吃客的是“醉醒客”丛书责编杨爽姑娘,她为我们几个老男人的小书稿真是操碎了心,最终,大家所看到的觉得好的都是杨爽的功劳,不好的地方都是我们自己太拖沓或小书本身的不足。
  三
  2014年5月的一次酒局上,我提议开通六根公众号。当时,大家貌似喝得有点迷糊了,被我酒后一通忽悠,竟个个举手赞同,恨不得当即立刻马上就开个号来玩儿。这一晚,基本上被我折腾成公号日,想了一堆名字,什么“酒嗝”、“五六七八酒”等等。最后,李辉提议的“六根”获一致认可。乘着大家酒后爱逞强的劲,把活都安排下去。老武注册公众号,段旭设计logo,潘采夫写卷首语,绿茶编辑后台,每个人攒一堆稿子备用,这事儿就这么熙熙攘攘地定下来了。
  当天晚上,老武就把公众号注册了;第二天,李辉就发了一堆稿子给我;第三天,段旭就把logo初样发群里讨论;第四天,潘采夫把卷首语写好了;剩下的拖拉机们,就假装自己那天晚上喝多了,啥也没听见。还好我有十几年编报纸催稿的经验,每天在六根群里喊杀,在六目睽睽之下,总算有一搭没一搭地来了一些稿子。
  2014年6月6日,六根公众号正式上线,六根酒局第一次这么任性地给自己找了个喝酒的由头。我们按年龄排列六根更新频次,周一李辉,周二叶匡政,周三韩浩月,周四绿茶,周五潘采夫,周六武云溥,周日,六根荐书。
  四
  头根李辉,是六根的精神领袖。最靠谱的代表,从不拖稿,每次周一刚推完他的根文,周二就发来下周的根文,然后在群里喊“已交下周一根文”,这时候其他几篇本周的根文还不知道在哪儿呢。除了交稿靠谱,李辉的稿子也最是靠谱,“脚根”系列更是独一无二,描绘他这些年寻访过的名家故地,国内外走透透,带给人完全不一样的行走体验。
  李辉稿件最大的优点就是,一个压缩包内,文图齐备,解开来直接往后台一编,不到半个小时就齐活。那些独家收藏的老照片更是弥足珍贵,比如写萧红那篇,端木蕻良题赠给李辉夫妇的“黄金时代”四个大字,现在看来是不是冥冥中的巧合安排?尤其突出的是,李辉交稿很有媒体人独有的对时效的敏感,如果是旧文,都会加上前言,描述选登该文的理由,没有编辑不欢迎这样的稿子,几乎你能想到的,辉爷都替你想到了。
  叶帅叶匡政写诗写时评,文章产量之高让人惊叹。但他通常十天半个月不在群里露面,各种催稿对他无济于事,必须再短信确认一下。然后,他会一口气发过来一批,在群里@你一下后,又隐身不见。但每次酒局通知在群里发布后,他马上会露脸说:“我去我去。”然后,通常是后半局才匆匆赶来,因为他每天饭局太多了,赶场是常态。
  他的文章比较高大上,各种儒家各种古典,时评也能让他导到几千年前去说事儿,通篇读完云里雾里,又觉得特别有道理。读他的文章我最关注如何从中找出配图的关键字,往往读好几遍不知道如何配图。最后只好找一张诸子老人家的图了事,毕竟文中引用了不少这些老人家的话。
  韩浩月我喜欢叫他老浩月或月老。有一次我编六根荐书,不知怎么着就把他的名字打成“老浩月”,发出来后我一个劲儿赔不是,没想到他倒挺美,久而久之我们就叫开啦。他撰文产量可能是六根里最多的,专栏所涉无死角,时评、情感、书评、鸡汤,没有他不能写的。因为存量足够,又加上每天还在不断新产,所以,他的根文从未断过,有时候还会替其他拖拉机手顶文。
  再一点,他是唯一能把文章编好放在后台素材库的,我只需点一下推送就可以。有时候我会行使一些主编权力,修改一下标题,他的文章里能抽出很多好标题,就像“老男人恋爱,就像老房子着火”这一类标题,都来自他的文章。曾有一段时间,我把他所有的文章都改成“老男人系列”标题,那组文章的阅读量都比较可观。难怪,他那么喜欢老浩月的称呼。
  潘采夫是最不靠谱代表,他其实稿量也不少,存货丰富,但就是不交稿,说什么主动交稿存在感多差啊。想当年,他编《新京报》文娱时评版,基本上就是下午两点开完选题会,6点要把版编出来,他就是习惯这样的节奏,早交稿他心里觉得慌。当年,我们一起在报社服务时,有一些约稿上的交集,通常是我帮他约稿,比他还着急。记得每次有重要历史题材电影上演,不等他催,提前几天我就跟杨念群老师约稿,然后,等他找我约杨老师稿时,稿子已经妥妥地在我邮箱里了。
  这位小濮洲的十字街骑士,一不留神骑到爱丁堡去,写的小濮洲和爱丁堡随笔都特别好看。异域文化的交叉让他文风大变,他也成了我不太认识的爱丁堡骑士和小濮洲绅士。
  武云溥是六根中的“80后”代表,当年我在报社时的最佳搭档。把选题交给他特别放心,到排版日他稿子自动到邮箱里,可以不用编辑直接下版,大小标题全都有模有样,甚至字数都差不离,也校不出什么错字,就这么靠谱。离开报社后,这些年他尝试了很多工种,同时升格为奶爸,产量严重受影响,也成了著名拖拉机手。早期的文章现在读来还是文笔绚丽、内容扎实。不久前汪国真去世,他捞出早前的采访稿,可以说是那几天最有分量的文章,刷屏朋友圈。后期从事商业报道,写了很多有质量的非虚构报道,但我对商业无感,还是觉得早期文章更好。
  他发烧各种电子产品,对各种最新的网络应用也精通无比,唯独对微信公众号完全无感,口口声声说要接手六根主编之职,至今没见他在后台有动作。老武老比画,真枪见功夫,哈哈。
  我自己个儿嘛,没什么好说的,他们把我推为主编,我就“主要负责编”。本来写文章就少,这些年做了奶爸更是笔耕迟钝,又因为开了一堆公众号,给自己挖了好几个大坑,每天都处在从一个坑到另一个坑的艰难跋涉中。
  五
  2014年10月,全职奶爸两年后我再次成为上班狗,加盟了中信出版集团。一来二去认识了美女同事杨爽,她是中信去年最畅销图书的执行策划编辑,在百万级以上。我向她推荐了六根公众号,她看了表示有点喜欢,然后,我不怀好意地向她提出想出一套六根丛书,以为她会当即否掉。因为他们分社以出版畅销书为主,像六根这样的小众书肯定不是她们的菜。没想到的是,她对六根丛书挺上心,让我们交了一些样章就开始走起了选题流程,更没想到的是,选题居然通过了。
  我们专门组了温州大排档酒局,把“百万大编”杨爽请来。这一顿美坏了六根,第一次消灭了5瓶白酒,好像600万正在向我们招手一样。酒过六巡,签了合同,六根丛书正式启动。之后的每顿酒局,我们有了更明确的主题和由头。一顿商量截稿日,一顿商量丛书名,一顿合计书名,一顿描绘宣传方案……书没出,已经喝了不下六顿酒。
  尤其是丛书名,群里几乎天天争吵个不休,什么“十字街”、“思无邪”、“六扇门”……什么鬼名字都有,我则一天到晚刷屏“醉醒”。也许是被我刷习惯了,起名高手李辉来了个“醉醒客”,再次获选,“六根”和“醉醒客”均出自他的命名。然后,越想越觉得这个名字好,怎么看怎么顺眼。有了好名字,如果再有一个好设计,就更完美了。每当这个时候,我第一个会想到一直葱白的设计师朋友胡颖。
  2015年3月,我请胡颖帮忙设计醉醒客logo,他答应了。一周后,他给了我一个完整的logo方案,把我们六根都惊呆了,太完美了。
  胡颖在自己“北平会”公号里,对这个设计做了一个释义:“醉醒客是一套丛书的名。绿茶兄给的视觉命题,并释义:挚友六人,号六根,持续了八九年的酒局,几乎每个月喝一顿,很固定,每次喝到微醺,也偶醉,但我们相信自己都有清醒的头脑,故名‘醉醒客’。
  设计的工作从收集整理信息开始,以上可得出的关键词:友、六(固定),酒(酉本字、象形),醉、醒(夜饮东坡醒复醉),客(梦里不知身是客)。把这些信息通过视觉加工出来,设计就完成了。”
  六根下一顿酒局,最重要的嘉宾就是胡颖。
  有了好的丛书名,每本书还要有好的书名。百万美女大编说现有的书名都不行,彻底重起。起书名酒局在懒人餐厅喝起,酒过六巡,各种书名满天飞。
  老浩月是起书名高手,蹦出好多好词,在李辉的“脚跟”系列中,找到一句“雨滴在卡夫卡的墓碑上”,并把这个书名送给李辉。大家都觉得意境很对,李辉自己也很喜欢,“雨滴在卡夫卡墓碑上”就成了李辉这本的书名。
  起了那么多书名的老浩月,最终忘了给自己起书名。在之后的每天,他在群里给自己起书名,大家也每天一场书名会,就是没给月老想出一个书名。这场书名大战持续了两个月,直到5月6日,“错认他乡”这个书名才最后落到浩月头上,大家一致认为该书名有范儿。
  叶帅的书,大家都不知道怎么起名,但是他自己任性地起名为“可以论”。好吧,可以。
  潘采夫整晚拿着手机一首首念茨维塔耶娃的诗,好像每一句都是书名,在他念得口干舌燥时,我从茨娃诗中听到一句“在风中小站片刻”,等会儿等会儿等会儿……“在书中小站片刻”就成为我这本的书名。
  我也回赠他一个书名“从小濮洲到爱丁堡”,但“十字街骑士”在他心中是霸气的童年回忆,谁也无法动摇。
  最后,只有老武的书名还在比画。
  六
  六根六人,数我文笔最差,总序却落我头上,理由是,我是六根主编,最了解六根公众号和每个人的风格,这事儿必须摊我身上。我是六推不掉,只好闷一口酒,应了。就这么点儿事,被我拉拉杂杂写这么老长的流水账,真是醉了。
  醉醒客。
  绿茶
  2015.6.6
  自序
  我爱旅游。儿时,喜欢看贴在墙上的报纸,想象着上面提到的遥远地方。未离开家乡之前,翻烂了一本中国地图册、一本世界地图册。如今,家里有两个地球仪,放在两个房间的桌子上,兴致来了,拨动一下,世界就在眼前旋转不停,最终把目光盯在一个感兴趣的所在。
  我爱追寻历史。中学开始,就不轻易扔掉感兴趣的纸片、书信,只为留存记忆的温暖。保存、搜集、阅读,只为了历史的追寻,多一些细节,多一些坚实的记录。
  旅游与历史,可以成为美妙的互换与结合。
  换一种方式旅游,换一种方式追寻。
  读风景,读故居,读人……
  于是,走读之间,人融进风景,融进历史。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六年度散文家:李辉
  授奖辞
  李辉的写作坚韧沉实、端庄耐心。他的文字,不求绚丽的文采或尖锐的发现,而是以一种责任和诚意,为历史留存记忆,为记忆补上血肉和肌理。他在史料上辨明真实,在人物中寻求对话。他的一系列著作,作为文化史研究的生动个案,为理解20世纪的中国增加了丰富的注释。他发表于2006年度的“封面中国”系列散文,以《时代》杂志封面人物为引,重新讲述现代中国的光荣与挫折,并在历史的缝隙里忠直地解析人心和政治的风云。这些旧闻旧事、陈迹残影的当代回声,融入了讲述者的感情.也敞开了历史新的可能性和复杂性。李辉的写作告诉我们,真正的历史就在每一个人身上,热爱现实者理应背着历史生活。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一三年度散文家:李辉
  授奖辞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六年度散文家:李辉
  授奖辞
  李辉的写作坚韧沉实、端庄耐心。他的文字,不求绚丽的文采或尖锐的发现,而是以一种责任和诚意,为历史留存记忆,为记忆补上血肉和肌理。他在史料上辨明真实,在人物中寻求对话。他的一系列著作,作为文化史研究的生动个案,为理解20世纪的中国增加了丰富的注释。他发表于2006年度的“封面中国”系列散文,以《时代》杂志封面人物为引,重新讲述现代中国的光荣与挫折,并在历史的缝隙里忠直地解析人心和政治的风云。这些旧闻旧事、陈迹残影的当代回声,融入了讲述者的感情.也敞开了历史新的可能性和复杂性。李辉的写作告诉我们,真正的历史就在每一个人身上,热爱现实者理应背着历史生活。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一三年度散文家:李辉
  授奖辞
  李辉的散文一直分享着有重量的话题:文学与政治、个体与时代,以及知识分子的精神形变。沧桑岁月之中,历史话语或隐或显,虚实明暗,人性纠葛,尽在那些细节和碎片之中。李辉赋予了散文这种自由随性的文体以沉实和痛感,既探求历史本真,亦饱含理解之同情。他出版于2013年度的《绝响:八十年代亲历记》,以亲历者的身份,回望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化界的风雨万象,在多重合声中,共同体味“归来者”和文艺先锋的况味人生。史料辅佐记忆,感性穿透理性,以省思之心节制情感的流散,以人类之爱倾听心灵的回声。那些来自生命的绝响,因为记录,所以流传。
   BBC的中国声音
  第一次读奥威尔的作品,是在1985年《萧乾传》完成之后。董乐山先生翻译的《一九八四》先是内部出版,1988年公开出版。当我有机会阅读到他的《一九八四》等作品时,顿时吃惊于他的浅易却又深刻的叙述方式、高度概括力和历史震撼。就在产生这种震撼的时候,萧乾送给我两本奥威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BBC工作时的作品集。1987年列入英国“企鹅丛书”的这两本书分别为《战时广播》(TheWarBroadcasts)和《战时评论》(TheWarCommentries)。奥威尔1941年8月到1943年11月在BBC印度组工作,由学者WJ韦斯特搜集编选的这些作品,记录着奥威尔在那场世界大战中留下的声音,它们因文字而永不消失。
  在《战时广播》编者序中,韦斯特这样说道:“对印度的威胁,主要来自日本。所以奥威尔希望找到能够向印度广播的中国人,向他们介绍正在发生的一切,以及在日本占领区人们的生活状况。正好中国作家萧乾战争时期在伦敦居住,于是,奥威尔便给萧乾写信询问他能广播什么。”
  萧乾是在1939年秋天“二战”全面爆发时从香港到达英国的,是这一期间来自对日战场的唯一的中国作家。请萧乾到BBC向东方听众介绍中国,是奥威尔在1942年年初的一个新内容,他在2月1日播出的“工作计划”中说:
  “东方角度”专题要开始新的节目表。……顺便我愿意告诉你们,在BBC印度组我是唯一的欧洲人,其余都是印度人。……我们仍然保留“东方角度”的基本意图,但多少改变一下范围。第一系列,“风云人物”介绍我们时代的著名政治家:罗斯福、斯大林、蒋介石等,另外也包括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第二系列,“今天与昨天”,讨论战争所引起的英国社会变化,如食品控制、农业作用、教育制度、报纸、流行文学的变化。第三系列,“对我意味着什么”,探讨抽象观念:民主、自由、经济稳定、进步、国际法、民族独立等。
  至于这些播讲者,都是东方人,除了印度人之外,我们还请来了中国人和缅甸人。我们特别希望尽可能为你们请来更多的中国播讲者,因为印度与中国休戚相关,在现在这一时刻,有着更大的重要性。亚洲与欧洲一样,也正在为它的生存而与法西斯作战,两个伟大的亚洲国家,我是指印度和中国,相互了解得越多就越好。为此,我们也许会偶尔打断原定计划,向你们播出一些由中国播讲者所做的特别内容的节目,因为原来的计划绝大多数是根据西方人的兴趣安排的。我要请你们特别留心听由萧乾先生所做的两次谈话,他是正在伦敦的一位中国学生,曾在日本占领的中国不同地区待过。他会告诉你们一些中国人民生活在日军统治下的状况,以及日本人企图摧残和征服牺牲者的种种手段。
  最后,我得说能制成这些广播,对于我是多么愉快,我相信这些广播在当今时刻,对我所出生并有许多个人家庭友谊的国度,会有真正的帮助和建设性。(译自《战时广播》)
  在这样的背景下,萧乾开始了与奥威尔的合作。
  1989年前后,我翻阅关于奥威尔的这两本书,尝试翻译其中部分内容,不时去信请教萧乾,他在回信中多次谈及奥威尔,还寄来一些相关资料:
  1990年3月2日,萧乾致李辉
  GeorgeOrwell那时也住在Hambfead,他是BBC远东部主任。他曾约过我几次去广播,一次谈IbseninChina。还有一次与当时在伦敦的印度诗人Tambimutti(坦毕木提)交谈中印文化。我的印象中,他很正直。三十年代中期,他曾是左翼作家(年轻时,在缅甸当过警察),西班牙内战时,他参加了反佛朗哥的民主阵线,似乎也在西班牙内战中开过救护车。Virginia Woolf的侄子(曾在武汉大学教过课)就阵亡了。但苏德协定(1939年)后,他转向了。从《AnimalFarm》及《1984》二书可见。
  GeorgeOrwell的文字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平民化”。例如他的论文《Dickens》,评得很深,而文字很浅显。他有意避免“文人腔”。E.M.Forster的Essay也有这一特点。
  1990年3月4日,萧乾致李辉
  这书评包含一些对G.O.的精辟见解。(尾巴只二三行,未剪。)
  1990年3月17日,萧乾致李辉
  昨晚英国友人寄来GeorgeOrwell致我的几封信及印度对我的广播反响。因此,动笔前仍望你来一取。
  1990年4月5日,萧乾致李辉
  当时BBC分
   
  





上一本:人民大澡堂 下一本:给孩子的古诗词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雨滴在卡夫卡墓碑上的作者是李辉,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