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书缘琐记


作者:吴兴文     整理日期:2015-11-05 10:58:35

吴兴文,台湾人,以藏书为职志,其藏书之丰,令人叹为观止,其收藏之藏书票,具多珍品。吴先生藏书有年,有感而发,《书缘琐记》即应运而出。《书缘琐记》所记皆为藏书往事,其中,有对藏书的记述,有藏书心得,有对藏书界现状及未来的思考。该书文短意长,值得一读。
本书简介:
  《书缘琐记》是藏书家与出版人吴兴文先生关于藏书的随笔,书中分为四个篇章,分别是阅读与编辑之间、直奔收藏的世界、徘徊近代与当代和推动书店新形态。这本书是藏书家吴兴文老师对自己藏书经历和心得的总结,其中记录了吴老师对藏书界现状和其市场的思考,内含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对时下的藏书界有很重要的启迪。
  作者简介:
  吴兴文,1957年生,台北市人。一位终生以爱书、编书、写书、藏书为职志的编辑人。撰写台湾地区《每月文学新书》专栏15年。曾主编台湾地区《出版年鉴》《书香月刊》等。客居北京6年,开始涉足文物研究与收藏。吴兴文先生收藏的欧洲17、18世纪珍稀藏书票堪称绝世精品。并发现了中国首枚藏书票--关祖章藏书票。著有《票趣·藏书票闲话》《图说藏书票:从杜勒到马蒂斯》《我的藏书票之旅》《书痴闲话》《我的藏书票之爱》《藏书票风景·收藏卷》。
  目录:
  。得闻此讯,吴兴文心知不妙,暗暗叫苦,料定大陆旧书物美价廉时代行将结束,他这样的海外书客北京上海一路捡漏偷着乐的好日子眼看一去不复返了。"果然",他说,"当年9月的北京首届稀见图书拍卖会
  目录:
  ,与台北拍卖会不但部分书种雷同,估价也相近。事后北京收藏家回忆,书之底价,是在中国书店门市部的标价后面一律加个零。"今天忆及此节,他仍是别有一番苦味在心头。
  吴兴文猎书的舞台不是拍卖会,而是大大小小新新旧旧的书店。书店越少,书店里的书越少,他所尝搜藏之苦就越大。苦处越多,就越是不甘心。所以近些年他对两岸书店的兴衰*敏感,对拯救书店的思考也独多。他逛台北永汉书店,很不满意这家过去标榜"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的书店,面积不仅比从前缩小五分之一,主体区域也变了味道。他逛台北101大楼的Pageone书店,发现其营业面积也缩小不少,门面局促于一隅,宛如隐藏在迷宫般的商场。于是他以救苦救难之菩萨心,抛出普渡书店之方略:全球化大都会在社区书店和重要商圈书店之外,都更需要地标书店,如巴黎莎士比亚书店、纽约高谈书集、旧金山城市之光书店等;书店如纸质媒体,须具有一己之个性。营造书和人相遇的场所,诱使顾客留下来,拿起书来,多在书架前流连;书店不只是卖书而已,书店应该将聚集在那里的资讯重新加以包装,进而产生创意,创造出新的商品……
  我原以为,像吴兴文这样的重症书痴,赶上这样一个到处有人预言"纸质书即将消亡"的碎片时代,迷恋书籍虽饱尝前辈爱书人不曾体会的种种苦处,晚上做起梦来,总应该是香甜的吧。他的室内、床上、身边,环绕着情色美人藏书票,木刻石板插图本,稀见绝版珍本书,还有竹刻砚台紫砂壶,美梦的元素俱已齐备,待夜深人静,酒意正浓,睡眼初闭,精神恍惚间,似有佳人拥书而至,一时间多少书香氤氲,多少书缘聚合,什么美梦做不出来?可
  是,他却在书里说,他常常做恶梦。
  俞晓群有书名曰《这一代的书香》,吴兴文其实应该再写一本书,名字不妨就叫《这一代的"书苦"》。如果真的要写,兴文兄又还让我写序,我就不这么费劲写几千字了。我只需把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改编如下:
  善本如聚,
  价格如怒,
  牯岭厂甸无归路。
  望拍场,
  意踌躇。
  伤心网络经行处,
  古今万卷都做了土。
  兴,书人苦;亡,书人苦。
  写至此,话已尽,无奈还不到三千字。食己言而肥己,这种事干不得。好吧,结尾处我们再话说从头:我和兴文兄是如何认识的?且说**届香港国际旧书展上,我正和董桥先生聊天,晃悠悠过来一人,和董先生点头寒暄。董先生见我对此人反应平平,大为奇怪,问
  道:"洪侠,你不认识他吗?"我说我不认识。"你怎么能不认识他呢?"董先生呵呵笑道,"他是大名鼎鼎的吴兴文啊!"
  一晃,这都是十年前的一幕了。
  2015年4月14日,深圳……





上一本:薄荷日记 下一本:唐诗鉴赏辞典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书缘琐记的作者是吴兴文,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