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习惯就好


作者:田朴珺      整理日期:2015-11-05 10:58:30

关于独立:独闯纽约,也曾无处安身
  自从因“红烧肉事件”被动成名后,网友们试图起底田朴珺的个人过往履历,早年从中戏被劝退学,远赴香港当演员,后弃演从商,从事房地产生意的人生经历,在书中,田朴珺不仅回顾了这些早年经历,更选择了从纽约的留学生活入手,分享独立心得。关于偏见:都是浮云,习惯就好
  曾经低调多年的田朴珺,作为“王石女友”被曝光至公众视野后,不论是媒体或是网友纷纷猜测她是个“有野心有心机有手段”的女人,一盆盆脏水也从天而降。与其由他人揣测,不如自己写出真相。在田朴珺即将出版的新书《习惯就好》中,她将坦诚回应自己和王石关系,用特有的小幽默笔法描写了王石烹制**锅红烧肉的细节。关于成长:独立创业,钟情当影视制片人
  除了王石女友的身份外,她是演员,是商人,也是制片人,当制片人的**部作品就是票房超5亿的电影《中国合伙人》。
  在《习惯就好》中,田朴珺也首次剖析了作为演员、创业者、商人等多重身份下的自己。在书中,她说:“一个女性想在今天的社会立足,该如何看淡美誉和诋毁?是要做个不想出头被人同情的弱者,还是要做个面对一切坚持己路的另类?这本书,我给出了自己作为独立女性的答案。”
  
本书简介:
  关于独立
  关于偏见
  关于成长
  田朴珺首次执笔发声,
  细说独立女人,笑看偏见传闻!
  不煲鸡汤,只啃骨头!
  王石不推荐?习惯就好!中国演艺圈最具争议性的人物田朴珺,身兼演员、王石女友、电影制片人、杂志专栏作者等多重身份,首次以作者的身份出版的第一本随笔集——《习惯就好》。主要收录了田朴珺从被中戏退学到跨入演艺圈,转战地产界、到去纽约游学生活等重要的人生阶段所发生的各种奋斗经历、感情经历以及思考感悟等。本书将会首次揭秘田朴珺本人多年闯荡演艺圈以来的各种被大众误解的争议事件,并且第一次回应与地产大亨王石的“红烧肉”事件,力求展现一个不一样的田朴珺到大众面前。书名“习惯就好”意为:田朴珺面对众人非议、辱骂,保持平常心,习惯就好;娱乐大众面对田朴珺层出不穷的绯闻,同样习惯就好。
  作者简介:
  田朴珺,制片人,专栏作家,演员。
  1981年2月23日生于上海。先后出演多部影视剧《韩城攻略》《三更2之饺子》《相思树》《海滩》《花开也有声》《后宫?甄嬛传》等。拍戏之外,她曾在房地产公司担任顾问,也做过制片人,是2013年热播的《中国合伙人》的制片人之一。田朴珺本人擅长文字、摄影、绘画等,而且经常为时尚杂志撰写专栏。
  目录:
  自序
  没有梦想,何必远方
  蹲下来,是为了跳得更高
  “你被劝退了!”
  纽约,纽约
  “贵圈”
  5A级外交官地陪
  男人和女人能成闺密吗?
  曼哈顿主流圈长什么样儿
  我在曼哈顿的那个笑话
  长岛周末
  钻石,五克拉起步
  一道疤带我进入整容圈
  ……
  自序
  没有梦想,何必远方
  蹲下来,是为了跳得更高
  “你被劝退了!”
  纽约,纽约
  “贵圈”
  5A级外交官地陪
  男人和女人能成闺密吗?
  曼哈顿主流圈长什么样儿
  我在曼哈顿的那个笑话
  长岛周末
  钻石,五克拉起步
  一道疤带我进入整容圈
  ……
  作为女人
  十年前,我刚在香港拍戏的时候,有个朋友让我帮忙招待一个大陆朋友,做个地接工作。这位仁兄来晚了,请我吃饭赔礼。点菜的时候,他上来就替我点鲍鱼鱼翅,我阻止了他,只点了咕噜肉。
  饭后,他指着LV店对我说,你要什么随便挑,我给你埋单。我拒绝了。
  他约我去兰桂坊,我从来不喝酒,对夜场也没有兴趣,又拒绝了,然后直接回家。
  其实他对香港很熟悉,至少比我熟。第二天他又试图约我,我直接对他说:“如果想泡我就省省,我们投脾气就做朋友,不然就是彼此浪费时间。”
  他的做派对我没有那种异性间的吸引力,那我就觉得应该在一开始就划清界限为妙。我经常说话直愣愣的,听上去有些不留情面,但我真不知道如何迂回而微妙地处理这种情况,那是高EQ的人做的事。我所知道的是,所谓的“冷酷”,也是你能给对方的最大善意。分寸如何拿捏?端看你的初心如何:不会冷嘲热讽,也不会在人前让人下不了台阶,确实想替他缩短浪费在一厢情愿上的时间。
  话说出口,往好里发展,可能收获一段简简单单的友谊,如果因为这话被对方拉入黑名单,那我还得说谢谢呢,正好省出精力做自己喜欢的事。然而,几年下来,我发现结果往往都是前者。有句特别鸡汤的话是说,你对这个世界报以善意,世界也会对你报以善意。确实是这样,别以为你的好意只有天知道。
  这个世界没有真正的完全意义上的公平,例如性别,都是被动决定,所以,作为女性,未必是我本愿。但是既然如此,我能做的就是淡化性别带来的影响。毕竟,即使所谓现代社会,人们还是常用性别来给出界限,说女人该貌美如花,男人该挣钱养家。这既是传统社会的惯性,又是商业文明的一种刻意。
  对双方都不公平,也都是歧视。
  有人问我作为女人如何幸福,以我有限的人生经验来说,我只知道独立是女人获得幸福的前提条件。怎么独立呢?其实是很无奈的事情,以篇首的故事为例,我们还是要用男人做坐标。
  关于选择男友,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如果觉得幼稚,不妨看到这里就打住吧:
  一个男人第一次跟你见面就大手大脚给你花钱,这人绝对不可以当结婚对象来发展,甚至连朋友都最好敬而远之。这种男人已经见识过很多女性,他习惯于用钱来缩短两人交往的时间成本,而忽略了真正的交流空间。
  本质上,他就是把你当商品来消费,而且他常常会这样消费女性。一个从内心懂得尊重女性的男人,不会用钱去“砸”女人。
  在这个土豪横行的世界里,会有不少男人出手阔绰,少则两三万,多则几十万,希望一击即中,不浪费时间只用物质搞定女人。我有位女性朋友遭遇了一块五十万元手表的诱惑,那位大佬只是第一次见她。
  扔五十万现金不好看,太像交易,不想谈恋爱又想虚饰一个恋爱的假象。这是某类男性的通病。当然,我只能悲哀地说,无论男女,在这个过程中,都被物化了。
  其实很多最朴素的道理仍然还是解毒剂,记得从小我姥姥和妈妈就告诉我,不想吃亏的最好方法,就是别去想占人便宜。我妈妈也经常跟我说:“无功不受禄。”情谊没到,一分钱便宜我都不会占。
  关于被误解,那似乎也是我从小就习惯了的事。我爸爸曾在我小学的时候狠狠教育过我。当时班里上手工课,每个同学都有一把小剪刀,我丢了自己的那把,第二天有个男生给了我一把,说是找回来了。大家的剪刀都长一样,我也没多想,就收了起来。
  没想到有同学也丢了剪刀,老师检查后发现我“失而复得”的那把,就是这位同学的失物,因为他很细心地做了记号。我向老师申诉说是那个男生给我的,但那个男生否认了。老师虽然相信我没有偷人家东西,但还是在放学的时候跟我爸说了这个事情。
  我爸直接把我拉去派出所,当时我才六岁,虽然我努力向他说明我不明真相,但我爸爸跟我说:“不能确认是自己的东西,却要伸手,就是贪,而贪欲就该被惩罚。”爸爸跟警察交代了几句,竟然就真的走了!
  我完全震惊了,一直处在被遗弃的恐惧和羞愤中。于是我在警察叔叔的安慰下哭到天黑,我爸才回派出所把我接回家,回家后我手快被打折了。
  这件事没有在我心里留下更大的阴影,可能是因为我的童年还是在父母的大爱中度过的。很多时候,他们会对我的要求做出积极的回应,我才能够直面自己的情绪,自然健康地长大。
  可能因为小时候调皮,常挨揍的缘故,反而锻炼了长大后的抗压能力。据心理学家说,小时候挨揍的孩子,得抑郁症的概率较低。
  男女朋友相处,互相送点礼物,一件毛衣,一瓶香水,都很正常。反之,不送什么,在我看来也是正常的。我和王老师,在相处的前三年他什么都没有送给过我。哪怕我们一起逛街,我去买东西,他拿个相机就到别处拍照去了。他完全没有给我埋单的意思,我也没有让他埋单的必要,而且这样也把他从那种“等待女友购物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后来相处久了,我了解他的尺码,购物的时候常会给他买衣服。次数多了,他可能觉得有点亏欠,再一起逛街时,只要价格在不离谱范围内,他也会时不时给我埋个单。
  多数时候,我们购物都是先看打折的,这道理很简单:有便宜的,干吗去买贵的。哪怕是为了很重要的场合做一些准备,只要质量和品位合适,东西和品牌真的不是越贵越好。偶尔碰到心仪的衣服,但是在价格上犹豫,我就会咨询他,他支支吾吾也说不出啥。我一旦心一横,说犹豫就不要了,他顿时高兴:“啊,不买了,好轻松!”转身就走。
  记得有次我们在纽约,我看到街上一个姑娘穿着某大牌的新款,很漂亮,于是我就拉着王老师跨越纽约,吭哧吭哧坐了N站地铁。到了专卖店,试穿了那件衣服,在镜子前面照啊照,一看价格,含税八千美元呢,吓了我一跳。他说:“其实一般啦。”我说:“反正我穿过了,太贵了,算了。”
  以前一个人的时候,买衣服也不是太在意价格。碰到特别喜欢上点价格的衣服和包,自己赚钱,自己花,就自我安慰:反正款式经典质量好,如果穿15年的话,摊到每年也没多少钱。然而,碰到王老师后,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对那些东西的占有欲没那么强了。
  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王老师的价值观,学会了对物质的放下。身边人的价值取向可以让你心服口服地接受,我觉得是很幸福的事。更何况这种价值观,在人类制定的某种道德范畴里,还显得挺高尚。
  我们离开专卖店,走了很远,王老师带着得逞的坏笑和我说:“其实真挺好看的。”
  前面提到的那位跟我吃咕噜肉的男性后来真的做了我的朋友,他约我吃饭,我就跟他谈我的工作,我的文艺理想,直到他向别人介绍我是他“妹妹”。有时别人投过揶揄的眼神,但我内心坦然。
  关于男人送女人东西,很多有钱人大概就如这位老兄。但是所谓“屌丝”男生呢?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个男生第一次拍广告挣了几千块,他用两三百块买了一条手链送我。其实我们后来也没啥发展,那条手链不适合我,我也没戴过,但我一直留着,因为这是一个人的心意,跟价格无关。
  后来圈子越来越广,见识了一些事业有成的男人。有一个现象,绝大多数的大款,或者再大的大款,他们或许愿意花钱买个昂贵的礼物砸你,因为他们重视自己的时间成本,但他们最终娶的一定还是有传统女性美德的女人,或者是一起白手起家的,或者是能勤俭持家的,但绝不是一个善于挥霍的。
  我还有一个朋友,年轻时是个玩家,某次在夜店门口,看着一起抽烟的人,突然觉悟:“想找靠谱的人,首先自己要靠谱了。”扔掉烟头,洗尽铅华,从容嫁人。
  一直觉得,女人想在今天的社会独立生存,首先要做到的是经济独立和思想独立。只有做到这两样后,无论是生活还是情感都会处理得更加从容。
  我无意评判任何一种价值观,你要让人买礼物,就要接受被物化的可能,你要玩就要注意卫生和安全,你要结婚就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尊重婚姻价值的人。
  怎么做好自己,永远是个选择题。
  ……





上一本:水问 下一本:席慕蓉诗集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习惯就好的作者是田朴珺 ,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