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台湾最具特色的女性作家,文风空灵温暖,意蕴丰厚。 2.早在1977年,时年36岁的张晓风,就被推为“中国当代十大散文家”。 3.荣获“中山文艺奖”、“国家文艺奖”、“吴三连文艺奖”等多项殊荣。 4.余光中评价张晓风“亦秀亦健”,是“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 5.其作品《行道树》《只因为年轻啊》《我喜欢》《有些人》等,入选两各地岸中小学教材。张晓风经典文摘: ◇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 ◇蓦然发现,原来我们同属一块大地。纵然被河道凿开,对峙,却不曾分离。 ◇冬天就来了,我们的婚礼在即。我喜欢选择这季节,好和你厮守一个长长的严冬。 ◇浪花是世界上开得最泼旺的花朵,那样旋开旋灭,那样方生方死,却又四季不凋,直开到地老天荒。 ★购买此书的读者还喜欢:汪国真精选集顾城精选集徐志摩情书集我们一九八四美丽新世界长玻璃脚的女孩安妮日记纳尼亚传奇全集 ★精品套装推荐:萧红全集(布面精装,全五卷)反乌托邦三部曲(三册)鲁迅小说散文杂文全集(全四卷)民国风流:重温大师经典(五册)最受欢迎的港台名家美文(五册)最有影响的世界文学经典(五册)★更多关注:世界文学经典:用最宝贵的时间,读最有价值的书 本书简介: 早在1977年,时年36岁的张晓风,就被台湾评论界推为“中国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评论赞辞说她“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缨络敲冰”,可以说是对她诗意散文的**次感性素描。 张晓风的文章应该是冰清伶俐,空灵而温暖的,有浓的化不开的情,有厚的举不动的爱,有远的看不尽的生,也有近的摸不着的死。这是一个女子的世界。精细、秀气、典雅间杂着一股淡淡的对生命短暂的遗憾和看透尘世又不失去信心与热情的执着。 本书选入了张晓风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包括散文《我喜欢》《我在》《地毯的那一端》《玉想》,小说《潘渡娜》等名篇。通过这些精华篇章,读者可以领略张晓风的大气、热烈、深邃,淡雅、温暖和从容,读到一个意蕴丰厚的张晓风。★精品套装推荐:萧红全集(布面精装反乌托邦三部曲(三册)鲁迅小说散文杂文全集(全四卷)民国风流:重温大师经典(五册)*受欢迎的港台名家美文(五册)*有影响的世界文学经典(五册)★更多关注:世界文学经典:用*宝贵的时间,读*有价值的书 作者简介: 张晓风,台湾当代著名的散文家。现年71岁。1941年出生于浙江金华,8岁随母亲一起赴中国台湾。她以多变而独树一帜的特色风靡台湾文坛,被余光中誉为 “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曾获得“中国当代十大散文家”、“中山文艺奖”、“国家文艺奖”、“吴三连文艺奖”、“中国时报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十大杰出女青年”等多项殊荣。 她的成名作《地毯的那一端》抒写婚前的喜悦,情感细腻动人。她其后的作品在内容和技巧上都不断发展和突破,从描写生活琐事,渐渐转变为抒写家国情怀及社会世态,融入哲理,不断开拓。 张晓风创作过散文、新诗、小说、戏剧、杂文等多种不同的体裁,以散文*为著名。小说,散文及戏剧著作有三、四十种,并曾一版再版,并译成各种文字。 其作品《行道树》《只因为年轻啊》《我喜欢》《有些人》等 目录: 现代中文经典散文编我喜欢种种可爱关于拥抱别人的同学会一碟辣酱包子那人在看画一只玉羊仗美执言一句好话平视,也有美景我在生命,以什么单位计量摇动过,但依然是我的土地肉体有千万种受难的形态陈年老茶闻歌情怀炎凉我仿佛看见我会念咒我的药呢?生活赋地毯的那一端母亲的羽衣爱情篇一个女人的爱情观许士林的独自’矛盾篇(之一)矛盾篇(之二)矛盾篇(之三)步下红毯之后有些人不识再跟我们讲个笑话吧未绝溯洄天门半局地篇诗课卓文君和她的一文铜钱替古人担忧初心(节选)色识六桥玉想错误人日请问,你是洞庭红的后代吗?只被允许的二夜情“风”比“德”好开卷和掩卷三个人里面聪明的那一个只因为年轻啊不朽的失眠高处何所有我恨我不能如此抱怨都是竹子害的咱们小人物要多多说话关于爸爸这种行业的考核制度可叵语录小说戏剧编潘渡娜*后的麒麟人环和氏璧一块玉的故事《西厢记》改写王宝钏晓风素描前言徐学 一 晓风是一位资深教授,更是一个对万物有情的女子。方块字的艺术世界里,她多方出击。她的小说《潘渡娜》曾被收入“85年年度小说选”,是当代华文世界*早的现代科幻小说,至今在大陆依然拥有许多读者;她的戏剧,在台湾被列为经典,在大陆香港的剧场上演,满座感泣;她的杂文,早在《野火》之前就对威权与陋俗作不羁挑战。她的散文,自学生时代获“幼狮文艺奖”后,屡获各种大奖。但她散文创作**的奖来自读者,是口碑而非奖杯。多年来,她的散文集畅销更常销,并已入选两岸学生国文课本,与古典散文相映生辉,堪称现代中文经典。 二 散文作为文类,时常叼陪未座。它是作家进入文坛的入场券,似乎无人不能。可是在所有文类中,散文*是易写难工,尤其在中国,在白话文兴起之后,因散文而成为经典作家更徐学 一 晓风是一位资深教授,更是一个对万物有情的女子。方块字的艺术世界里,她多方出击。她的小说《潘渡娜》曾被收入“85年年度小说选”,是当代华文世界*早的现代科幻小说,至今在大陆依然拥有许多读者;她的戏剧,在台湾被列为经典,在大陆香港的剧场上演,满座感泣;她的杂文,早在《野火》之前就对威权与陋俗作不羁挑战。她的散文,自学生时代获“幼狮文艺奖”后,屡获各种大奖。但她散文创作**的奖来自读者,是口碑而非奖杯。多年来,她的散文集畅销更常销,并已入选两岸学生国文课本,与古典散文相映生辉,堪称现代中文经典。 二 散文作为文类,时常叼陪未座。它是作家进入文坛的入场券,似乎无人不能。可是在所有文类中,散文*是易写难工,尤其在中国,在白话文兴起之后,因散文而成为经典作家更是艰难。 难处之一,中国文学中,散文地位崇高,流金溢彩。它历来与诗歌一起被供奉在文学正殿上。中国文字的特性,使中国文人有着为其他民族所不及的无比丰富的语词和长达两千年可供利用的文字数据,科举制度更巩固了文人考究语言、刻意求工的习性。两千年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浩瀚广大的散文品种:经诰典谟之肃穆,庄列之想象,史传之笃实,汉赋的流动,碑铭的温润厚重,序跋文体的进退合度,奏议策论的清真雅正;外加骈文的严格规律,笺疏写作的传承精神,乃至水墨纸缘题款,尺牍起承转合,更有唐宋大家左右逢源,高下皆宜;宋明小品另辟蹊径,独标神韵。品类之繁多,典范之宏丽,无不深入中国文人心中。令后来者叹为观止,知难而退。 难处之二,鲁迅说,五四散文小品的成功,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小品文的危机”?南腔北调集》)。果真如此?其实不然。近代以降,中国文化遭灾受劫,“载道”等同陈腐,法度视为桎梏。志在解放性灵,不意开启滥情,虽间有力作,却不抵潮流,遂使稚嫩“美文”,绵绵百年。感伤滥情稚嫩做作以及文白夹杂浅俗之文常常被奉为经典,编入教材,误导学子,并造出读书界的恶俗,膺品淘汰精品,佳作为之淹没。 难处之三,散文不比小说、诗歌有思潮有流派,时常形成一波波潮流,散文是一种较难进入市场操作的文类,在文学日益产业化的形势下,散文比起其他文类更加寂寞,它要引起出版界、新闻界乃止评论界的关注,难度较大。不比戏剧、小说可吸纳异域新潮,令人耳目一新。(下略)她的作品是中国的,怀乡的,不忘情于古典而纵身现代的,她又是极人道的。 --《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编者语 张晓风走出了闺秀气,柔婉中带刚劲,有勃然不灭的英伟之气,不愧是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余光中 魔鬼的文笔,天使的心肠。 --赵宁 --台湾评论界 --张晓风 看张晓风的文章,有这么多年了。或许还会一直读下去吧。感谢张晓风,以一个读者的名义。 --网友评论她的作品是中国的,怀乡的,不忘情于古典而纵身现代的,她又是极人道的。 --《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编者语 张晓风走出了闺秀气,柔婉中带刚劲,有勃然不灭的英伟之气,不愧是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余光中 魔鬼的文笔,天使的心肠。 --赵宁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 --台湾评论界如果一张纸没有因为我写出的文字而芬芳,如果一双眼没有因读过我的句子而闪烁生辉——写作,岂不是一项多余吗? --张晓风不知道是出于对张晓风的个人魅力的崇拜,抑或是她说出的正是我想听的。 看张晓风的文章,有这么多年了。或许还会一直读下去吧。感谢张晓风,以一个读者的名义。 --网友评论我也喜欢梦,喜欢梦里奇异的享受。我总是梦见自己能飞,能跃过山丘和小河。我总是梦见奇异的色彩和悦人的形象。我梦见棕色的骏马,发亮的鬣毛在风中飞扬。我梦见成群的野雁,在河滩的丛草中歇宿。我梦见荷花海,完全没有边际,远远在炫耀着模糊的香红——这些,都是我平日不曾见过的。*不能忘记那次梦见在一座紫色的山峦前看日出——它原来必定不是紫色的,只是翠岚映着初升的红日,遂在梦中幻出那样奇特的山景。我当然同样在现实生活里喜欢山,我办公室的长窗便是面山而开的。每次当窗而坐,总沉得满几尽绿,一种说不出的柔如。较远的地方,教堂尖顶的白色十字架在透明的阳光里巍立着,把蓝天撑得高高的。我还喜欢花,不管是哪一种。我喜欢清瘦的秋菊,浓郁的玫瑰,孤洁的百合,以及幽闲的素馨。我也喜欢开在深山里不知名的小野花。十字形的、斛形的、星形的、球形的。我十分相信上帝在造万花的时候,赋给它们同样的尊荣。我喜欢另一种花儿,是绽开在人们笑颊上的。当寒冷早晨我在巷子里,对门那位清癯的太太笑着说:“早!”我就忽然觉得世界是这样的亲切,我缩在皮手套里的指头不再感觉发僵,空气里充满了和善。当我到了车站开始等车的时候,我喜欢看见短发齐耳的中学生,那样精神奕奕的,像小雀儿一样快活的中学生。我喜欢她们美好宽阔而又明净的额头,以及活泼清澈的眼神。每次看着她们老让我想起自己,总觉得似乎我仍是她们中间的一个。仍然单纯地充满了幻想,仍然那样容易受感动。当我坐下来,在办公室的写字台前,我喜欢有人为我送来当天的信件。我喜欢读朋友们的信,没有信的日子是不可想像的。我喜欢读弟弟妹妹的信,那些幼稚纯朴的句子,总是使我在泪光中重新看见南方那座燃遍凤凰花的小城。*不能忘记那年夏天,德从**的山上为我寄来一片蕨类植物的叶子。在那样酷暑的气候中,我忽然感到甜蜜而又沁人的清凉。我特别喜爱读者的信件,虽然我不一定有时间回复。每次捧读这些信件,总让我觉得一种特殊的激动。在这世上,也许有人已透过我看见一些东西。这不就够了吗?我不需要永远存在,我希望我所认定的真理永远存在。我把信件分放在许多小盒子里,那些关切和怀谊都被妥善地保存着。除了信,我还喜欢看一点书,特别是在夜晚,在一灯茕茕之下。我不是一个十分用功的人,我只喜欢看词曲方面的书。有时候也涉及一些古拙的散文,偶然我也勉强自己看一些浅近的英文书,我喜欢他们文字变化的活泼。夜读之余,我喜欢拉开窗帘看看天空,看看灿如满园春花的繁星。我更喜欢看远处山坳里微微摇晃的灯光。那样模糊,那样幽柔,是不是那里面也有一个夜读的人呢?在书籍里面我不能自抑地要喜爱那些泛黄的线装书,握着它就觉得握着一脉优美的传统,那涩黯的纸面蕴含着一种古典的美。我很自然地想到,有几个人执过它,有几个人读过它。他们也许都过去了。历史的兴亡、人物的迭代本是这样虚幻,唯有书中的智慧永远长存。我喜欢坐在汪教授家中的客厅里,在落地灯的柔辉中捧一本线装的昆曲谱子。当他把旧发亮的褐色笛管举到唇边的时候,我就开始轻轻地按着板眼唱起来,那柔美幽咽的水磨调在室中低回着,寂寞而空荡,像江南一池微凉的春水。我的心遂在那古老的音乐中体味到一种无可奈何的轻愁。我就是这样喜欢着许多旧东西,那块小毛巾,是小学四年级参加儿童周刊父亲节征文比赛得来的。那一角花岗石,是小学毕业时和小曼敲破了各执一半的。那具布娃娃是我儿时*忠实的伴侣。那本毛笔日记,是七岁时被老师逼着写成的。那两只蜡烛,是我过二十岁生日的时候,同学们为我插在蛋糕上的……我喜欢这些财富,以致每每整个晚上都在痴坐着,沉浸在许多快乐的回忆里。我喜欢翻旧相片,喜欢看那个大眼睛长辫子的小女孩。我特别喜欢坐在摇篮里的那张,那么甜美无忧的时代!我常常想起母亲对我说:“不管你们将来遭遇什么,总是回忆起来,人们还有一段快活的日子。”是的,我骄傲,我有一段快活的日子——不只是一段,我相信那是一生悠长的岁月。我喜欢把旧作品一检视,如果我看出已往作品的缺点,我就高兴得不能自抑——我在进步!我不是在停顿!这是我*快乐的事了,我喜欢进步!我喜欢美丽的小装饰品,像耳环、项链和胸针。那样晶晶闪闪的、细细微微的、奇奇巧巧的。它们都躺在一个漂亮的小盆子里,炫耀着不同的美丽,我喜欢不时看看它们,把它们佩在我的身上。我就是喜欢这么松散而闲适的生活,我不喜欢精密的分配的时间,不喜欢紧张的安排节目。我喜欢许多不实用的东西,我喜欢充足的沉思时问。我喜欢晴朗的礼拜天清晨,当低沉的圣乐冲击着教堂的四壁,我就忽然升入另一个境界,没有纷扰,没有战争,没有嫉恨与恼怒。人类的前途有了新光芒,那种确切的信仰把我带入更高的人生境界。我喜欢在黄昏时来到小溪旁。四顾没有人,我便伸足入水——那被夕阳照得极艳丽的溪水,细沙从我趾间流过,某种白花的瓣儿随波飘去,一会儿就幻灭了——这才发现那实在不是什么白花瓣儿,只是一些被石块激起来的浪花罢了。坐着,坐着,好像天地间流动着和暖的细流。低头沉吟,满溪红霞照得人眼花,一时简直觉得双足是浸在一钵花汁里呢!我更喜欢没有水的河滩,长满了高及人肩的蔓草。日落时一眼望去,白石不尽,有着苍莽凄凉的意味。石块垒垒,把人心里慷慨的意绪也堆叠起来了。我喜欢那种情怀,好像在峡谷里听人喊秦腔,苍凉的余韵回转不绝。我喜欢别人不注意的东西,像草坪上那株没有人理会的扁柏,那株瑟缩在高大龙柏之下的扁柏。每次我走过它的时候总要停下来,嗅一嗅那股儿清香,看一看它谦逊的神气。有时候我又怀疑它是不是谦逊,因为也许它根本不觉得龙柏的存在。又或许它虽知道有龙柏存在,也不认为伟大与平凡有什么两样——事实上伟大与平凡的确也没有什么两样。P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