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窗里窗外


作者:林青霞     整理日期:2015-11-05 10:57:50

2011年林青霞《窗里窗外》出版,两岸三地万众瞩目,张叔平将电影美学融入书籍设计,创造了色彩浓烈、风格大胆的书籍形态,但也不乏争议之声;此番再版,以纯粹文字、精致开本、布面精装,重新诠释林青霞,让读者得以与青霞的文字素面相对,同时体会《窗里窗外》的另一重生命。
本书简介:
  《窗里窗外》是林青霞近5年所写的46篇散文的结集,虽是旧作,但该书记录她19岁以《窗外》成名后多方面的人生经历,字字真实深刻。《窗里窗外》共分为六个章节:“戏”里说的是她的出道故事、拍戏的甘苦、对于作品的内心话;“亲”谈她的家人亲情;“友”则书写她与挚友的交往,细谈她与三毛、黄霑、张国荣、龙应台、琼瑶、徐克等人的往来互动;“趣”是她的生活记趣,有旅行见闻,也有她与影迷的邂逅;“缘”则书写她一生难忘的相遇,像是和记者的友谊,和季羡林的会面之缘;“悟”里记录了她对人生的体悟和感动,以及她向圣严法师求道的故事。
  作者简介:
  林青霞,著名电影女演员,祖籍山东莱阳,1954年11月3日出生于台北三重。她是七十年代后期最著名的文艺片巨星之一,与林凤娇、秦汉、秦祥林并称“二林二秦”,是当时华语影坛的“玉女”掌门人。林青霞曾被誉为东南亚第一美女,拍过一百多部电影,角色从青春玉女演到女侠,并且凭借《滚滚红尘》获得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1992年,林青霞以《笑傲江湖Ⅱ之东方不败》再攀事业高峰。她是港台电影界唯一能横跨文艺、武侠两种不同电影风格且走红时间最长的女明星。2011年7月以“作家”身份“复出”,推出散文处女作《窗里窗外》。
  目录:
  人生小语
  序
  永远的青霞/琼瑶
  美与真/金圣华
  随笔/董桥
  青霞平安/蒋勋
  恋繁花/马家辉
  她写,我听/邢嘉倩
  镜子里的妈妈/邢爱林
  红红的花,白白的云/邢言爱
  我不寂寞/林青霞
  一戏
  走进窗外人生小语
  序
  永远的青霞/琼瑶
  美与真/金圣华
  随笔/董桥
  青霞平安/蒋勋
  恋繁花/马家辉
  她写,我听/邢嘉倩
  镜子里的妈妈/邢爱林
  红红的花,白白的云/邢言爱
  我不寂寞/林青霞
  一戏
  走进窗外
  窗外的风景
  七十,八十,九十
  戏里戏外都是戏
  重看东邪西毒
  东方不败甘苦谈
  我哭了大半个中国
  八百壮士戏里戏外
  泪王子杨凡
  二亲
  家乡的风
  梦与真
  牵手
  只要姥爷你笑一笑
  家乡
  我的小宝贝
  花样年华二十二
  三友
  沧海一声笑
  演回自己
  三梦三毛
  宠爱张国荣
  创造美女的人
  什么样的女子
  蚌壳精与书生
  她
  琼瑶与我
  大导演手中的芒果
  有生命的颜色
  华丽而温暖的城市
  四趣
  你是不是林青霞?
  我们仨,在迪拜
  生命的彩霞
  一秒钟的交会
  宝岛一村
  仙人
  吃饱了撑的
  五缘
  完美的手
  穿着黑色貂皮大衣的男人
  女人的典范
  当选!当选!马英九当选!
  这次我来写你
  一生有几个十年
  久郁一躁而不狂
  六悟
  小花
  大师的开示
  大师的风范
  附录
  青霞很美,美是负担,可能也是修行的开始。在吴哥窟时,青霞已经开始随手做一些小品笔记,我陆续在报章杂志看到。多年不见,青霞要以文字开始修行了。
  ——蒋勋
  她的文字流畅,简洁,许多小品,写得亲切感人,我这才惊觉到她在写作上的才华。她的文章,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夸张的描写,只是自然而然的,把她的所见所闻所感,或是她的人生小体验,她某段时期的心路历程,一篇一篇,写成了这本散文集。
  ——琼瑶
  纵然不是同一辈的人,她字里行间的执着和操持我不再陌生,偶尔灵光乍现的感悟甚至给过我绵绵的慰藉:我们毕竟都是惜福的旧派人。
  ——董桥
  青霞很美,美是负担,可能也是修行的开始。在吴哥窟时,青霞已经开始随手做一些小品笔记,我陆续在报章杂志看到。多年不见,青霞要以文字开始修行了。
  ——蒋勋
  她的文字流畅,简洁,许多小品,写得亲切感人,我这才惊觉到她在写作上的才华。她的文章,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夸张的描写,只是自然而然的,把她的所见所闻所感,或是她的人生小体验,她某段时期的心路历程,一篇一篇,写成了这本散文集。
  ——琼瑶
  纵然不是同一辈的人,她字里行间的执着和操持我不再陌生,偶尔灵光乍现的感悟甚至给过我绵绵的慰藉:我们毕竟都是惜福的旧派人。
  ——董桥
  曾有许多个凌晨深夜,我和美枝听见传真机呜呜响声吵醒,不必查看即猜得到是她传来稿子;第二个晚上,又是凌晨深夜,稿子又来了,原来是修订版;再来往往又有第三版第四版,林青霞总是小心翼翼地对待自己写出的每个字词,好坏美丑,她都尽了力去承担。
  ——马家辉
  她的美,是由内心焕发出来的,唯其真,唯其诚,方能有诸内而形诸外。英国浪漫派诗人济慈(Keats)曾谓:Beautyistruth,truthbeauty.(美即是真,真即是美)观乎青霞其人其文,的确是这句名言最佳的体现与诠释
  ——金圣华
  【我不寂寞】
  写作出书从来不在我的意料之中,也是我不敢做的美梦,正如拍电影。
  如果不是黄霑,如果不是马家辉,我不会有勇气走出第一步。
  黄霑临走前两个月跟我邀稿写专栏,我没敢答应。他走后,为了追忆他,我写了第一篇文章《沧海一声笑》。黄霑追思会那天马家辉帮我刊登在《明报》“世纪版”。许多朋友看了鼓励我,支持我,增加了我的信心和兴趣,从此有了第二篇、第三篇乃至第五十篇。在黄霑追思会的前两天,我坐在梳妆台前,拿出稿纸和笔,一下笔就没停过,如有神助地写了两千多字,仿佛是黄霑带着我写。到了天亮,我打电话给家辉,问他愿不愿意登我的文章,他看完回了个电话:“明天就登,一字不改。”
  马家辉是我的伯乐。他第一次跟我见面,就要求我写专栏。不知道他是真的认为我能写文章,还是以为明星写什么都有人看,也不知道他是真认为我写得好还是懒得改,有时候被我逼急了,也会给我点意见。当初如果知道他不会好好改我的文字,我一定没胆子公开,那么我的文章就只能放在我书房的抽屉里了。
  为什么会写第二篇《戏里戏外都是戏》?因为杨凡的好朋友正要发行邵氏公司的旧作《金玉良缘红楼梦》,杨凡催了好几次,要我写一篇有关《红楼梦》的文章。
  在写第三篇《小花》那段时间,正处于港台新闻媒体对我无中生有蜚短流长的报道中。见了柬埔寨吴哥窟石缝里的小花,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于是想跟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感受。
  第四篇《牵手》原名《父亲》,是在跌跌撞撞满身淤紫的情况下写出来的。那时候父亲刚过世,我整个人就像一摊烂泥,东倒西歪的,整天拿着笔和几张纸,一心想把我和父亲的情感记录下来。
  第五篇《华丽而温暖的城市》是为马家辉的书《爱恋无声》写的序。在写作圈还是幼儿园阶段的我,要为博士写序文,真是难为了我。那段时间父亲刚离世,我带着哀伤的心情到美国洛杉矶安葬老父。因为一早答应了家辉,不好推,交稿又有期限,只有带着还未集结成书的稿件在飞机上一张一张地阅读。因为情绪尚未从伤痛中回复,经常是拿着笔对着稿纸半天写不出一个字,这才深深体会到以写作为职业的人,那种被催稿的心情。当时心想,还好我不是靠笔吃饭,因为那写不出东西又要准时交稿的煎熬,实在太痛苦了。
  第十一篇《有生命的颜色》是给金圣华教授的翻译诗集《彩梦世界》写的序。金圣华是我的缪斯,她很鼓励我写文章,常常给我打气。每次见她以前,我总想挤出一篇文章,一方面是不想辜负她,另一方面也想听听她的意见。在和她谈话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她的一句话,触动了我的灵感而完成一篇文章。从我的第三篇《小花》开始,她就成了我的把关师父,每篇文章的第一个读者必定是她。我可以从她的声音中感觉到文章的好坏,她总是用那清柔悦耳得像小女孩雀跃的声音说:“青霞啊!好棒噢!你好会写!”我也总是兴奋地呵呵笑:“真的?真的?你说的是真的吗?我好高兴噢!”接着:“不过有几个字你要注意。”有时候她会说:“这篇完全不用改。”就这样她带着我一路走上写作这条路。五年前我们到又一城商场逛书店,她指着书架上的书说:“青霞,你想象一下,几年后你的书就会放在这书架上。”当时觉得这简直是天方夜谭。这本书如果可以出版的话,她绝对是我的推手。
  在学校上写作课的时候,老师总是教我们写作要有起、承、转、合。我写文章经常是想了个头,就一路顺着往下写,写到最后不知道该怎么收尾,只好写个圆满大结局,但总觉得没什么新意,经常为此而苦恼。二零零八年九月我正在写《重看〈东邪西毒〉》的时候,认识了散文大师董桥,我借此机会好好地向他讨教一番,他说得潇洒:“想在哪儿停,就在哪儿停。”有大师的一句话,我轻松多了。《重看〈东邪西毒〉》之后,每篇文章都得先过了金圣华那关才敢拿给董桥看。董桥很注重标点符号。我文章里的逗点、句点、惊叹号、问号……在他的调度和修改之下,就更加地鲜活了。
  龙应台在辛苦耕耘她的大作《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的时候,还抽空在四季酒店的咖啡座给我私人上了一堂课。她很快地翻阅了几篇我的文章,然后简单地赠了我几句:“不要写‘我觉得’、不要教训人、不要太客气地写我很荣幸我很庆幸这一类的话。写文章有些‘我’字是不需要的。要像雕塑一样,把不必要的多余的字都删掉。”这些话我都铭记在心,谢谢应台。
  林燕妮说得好:“文章是脑子在演戏。”我在想,戏是我的文章,摄影机是我的笔,导演是我的脑子。我的写作过程不过是换一种形式演戏罢了。现在人都喜欢用电脑写字,我喜欢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在稿纸上,写不好就把稿纸搓成一团往地上丢,丢得满地一球一球的,感觉就像以前电影里的穷作家,很有戏。
  有一次从外面吃了晚饭回到家,经过梳妆台,突然想到什么,怕一会儿忘记,马上伏在桌上写,不知不觉坐了几个小时,窗外传来鸟的叫声才知道天已亮了。看看镜中的自己,不觉失笑,原来我脸上的妆还没卸,耳朵上的钻石耳环正摇晃着,低头一看,一条蓝色丝质褶子裙,脚上竟然还穿着高筒靴。时钟指着六点半,正是女儿起身吃早点的时候,赶忙下楼陪女儿。两个女儿见了我,一点也不惊讶,只淡淡地说:“妈,你又在写文章啊?”
  人说写作是一条寂寞的路,在这条路上我有杨凡,他在我还没正式开始写作之前送了我一大堆稿纸,先帮我铺好了写作之路。我有施南生,她为了鼓励我写作破费送了我一套名作家限量版的MONTBLANC笔,让我开开心心地走上写作之路。我有远在洛杉矶的唐书璇、旧金山的幸丹妮,他们在香港的午夜,那边的早晨时刻跟我隔空讨论文章。我有陶敏明、林美枝、黄秀如沿途的支持和鼓励,一点也不感寂寞。每当写出一篇感动自己又感动朋友的文章,那种快感是再怎么辛苦都值得的。
  十七岁踏入影圈,至今的三十九个年头里,有无数人写过无数篇有关我的文章,有的有根据,有的却完全是虚构。这是唯一的一本林青霞写林青霞的书。这本书,我以最真诚的态度写出我最真的感受,希望和你分享。
  在此我衷心地感激金圣华、董桥、马家辉,感谢琼瑶姊和蒋勋老师在百忙中抽空为我写序,感谢张叔平帮我设计这本精美的书,感谢所有鼓励我、支持我的朋友,没有你们就没有这本书。
  林青霞
  二零一一年五月二十八日
  





上一本:细数那些叫思念的羊 下一本:郑小琼诗选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窗里窗外的作者是林青霞,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