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是诗人张枣一生的关键词。从他的名字开始,“枣,会越来越红,越来越甜”;到他从古老的韵府中调配出的新奇文字,写就的繁复典丽的诗行,“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直至他复杂而又单纯的人生。 这种“甜”,也贯穿于《亲爱的张枣》这本书中。柏桦、宋琳、陈东东、北岛等张枣的生前好友的怀念文章,携带着不曾消褪的友情的温度,追忆了张枣的一生,深入探讨了其诗歌的语言之美,同时再现了八九十年代间的诗歌岁月,那时,他们彻夜畅谈文学与艺术,崇高与理想…… 这似乎证明了布罗茨基说过一句话:“诗人之死”听起来比“诗人之生”更为具体。“诗人之死”固然与一切有死者一样是不可转让的,然而在缅怀中,人们往往发现死亡并没有使一切终结,某种东西逸出了时间之外,歌者看不见了,歌声却更加清晰、动人、不绝如缕。 就像狄兰?托马斯写的那样——美的心灵到处都有见证人。通过这本书,我们同样得以见证张枣的诗歌与心灵。 ★宋琳、柏桦等11位张枣的友人所写的纪念张枣的回忆性散文、13首诗作;30张珍贵历史照片与手稿。体例*接近于回忆录,他人的追忆与品评还原了一个诗人的形象——天才、激越、智慧、魅力四射。 ★文章深切追忆诗人张枣的创作生涯,以及与友人交往的日常点滴,还原了八九十年代的文化现场,反映了当代诗歌的诸多面相,而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诗人之间惺惺相惜的“知音”传统,更是令人喟叹,感人至深。 ★“张枣无疑是中国当代诗歌的奇才。他对语言本身有一种近乎病态的敏感,写了不少**的试验性之作,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无论如何,他对汉语现代诗歌有着特殊的贡献。他以对西方文学与文化的深入把握,反观并参悟博大精深的东方审美体系。他试图在这两者之间找到新的张力和熔点。”这是著名诗人北岛对张枣的评价。诗人柏桦说:“优雅、唯美、繁复是张枣的诗歌区别于海子、顾城的**特征。” 本书简介: 张枣,湖南长沙人。著名诗人,学者和诗歌翻译家。以一首《镜中》闻名。2010年3月8日因肺癌逝世。自从诗人张枣去世以来,*悲伤的除了亲人当属诗界朋友。各地自发的悼念活动络绎不绝,无不叹息他的早逝,激赏他的天才,外人或谓其影响程度为海子之后所未有。张枣是当代有影响力的诗人,他的英年早逝,是当代诗坛的损失,也是一件让他的朋友和他的读者扼腕叹息的事。本书就是他的朋友的怀念集,以诗的形式、以回忆和书评的形式。 《亲爱的张枣》是诗界朋友对诗人张枣的怀念集,以诗的形式、以回忆和书评的形式,还原了一个天才诗人魅力四射的形象,以及诗人之间惺惺相惜的知音传统在当代的延续。 2010年,诗人张枣因病逝世于德国。2015年是诗人逝世五周年,值此之际,《亲爱的张枣》再版既是为了纪念,也是为了满足读者对本书热情的吁求。在增添诗文的基础上,不少作者也对初版原文进行了认真修改,以作心香之祭。 诗歌部分选用柏桦、于坚、蓝蓝、南方、朱朱、傅维等13位诗人的怀念诗作各一首,算作心香之祭;回忆与评论部分包括柏桦、陈东东、北岛等人对张枣的生平追忆与诗歌评论,还原了种种场景、细节、内心感应、兄弟戚戚的侠骨柔肠、一些珍贵的场合与瞬间等等……柏桦的《张枣》、陈东东的《亲爱的张枣》、北岛的《悲情往事》、傅维的《美丽如一个智慧——忆枣哥》、宋琳的《精灵的名字——论张枣》、颜炼军的《鹤之眼》等文章。 作者简介: 柏桦:诗人,教授。著有诗集《表达》《往事》等。 宋琳:诗人。著有诗集《城市人》《断片与骊歌》《城墙与落日》等。 陈东东:诗人。著有诗集《海神的一夜》《明净的部分》等。编有诗选集《**虚构笔记——华莱士?史蒂文斯诗文选》等。 北岛:诗人、作家。著有诗集《在天涯》《守夜》,散文集《青灯》《城门开》,评 论集《时间的玫瑰》等。 目录: 初版序:缘起 宋琳 15再版弁言 **部分回忆与评论/1 3张枣 柏桦 44“我要衔接过去一个人的梦” 陈东东 99悲情往事 北岛 103美丽如一个智慧 傅维 133诗人的着魔与谶 钟鸣 155精灵的名字初版序:缘起 宋琳 15再版弁言 **部分回忆与评论/1 3张枣 柏桦 44“我要衔接过去一个人的梦” 陈东东 99悲情往事 北岛 103美丽如一个智慧 傅维 133诗人的着魔与谶 钟鸣 155精灵的名字 宋琳 198鹤之眼 颜炼军 211故园落梅忆张枣 郑单衣 219死是一件真事情 卫明 228抵抗流亡 敬文东 244张枣:这必死的测量员 张光昕 第二部分悼念诗/265 253忆江南 柏桦 255弥留 宋琳 259过海 陈东东 262八月的燕子 胡冬 264隐形人 朱朱 268球面上的云 蓝蓝 270命核 南方 273忆张枣 于坚 275你独自蹀躞,没有一个肩头可以并行 傅维 278告别 王东东 280悼张枣 李笠 283书写 师涛 285颂歌 麦城前言本书是一部纪念诗文集,在诗人张枣去世之后半年,即2010年9月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发行初版。现在近五年过去了,编者陆续收到许多热情的反馈。一些平素与当代诗接触不多的读者,在与本书偶然相遇之后,萌发了对诗歌的兴趣,急切地四处寻找张枣的诗集来读,有的甚至将所有张枣的诗作都背诵下来。作为张枣生前的朋友或弟子,本书编者和作者都对此深感欣慰。 从体例上看,本书在各类出版物中*接近于回忆录,他人的追忆与品评还原了一个诗人的形象—天才、激越、智慧、魅力四射。且因主要作者皆为诗人,透过诗人之眼反观诗人,同时映射出当代诗人的诸多面相,他们之间交往的故事彰显了知音传统在当代的一种延续,或许这也是吸引阅读兴趣的一个方面。 每次回国,他似乎都奋力投入到声色犬马的漩涡之中,然而每次,从漩涡里挣扎出来便都是“丢失感”,是“痛失中国”的忧伤——2009年在北京,他碰到从北欧的孤单、寂寞、忧郁和压抑里一头扎进北京声色犬马漩涡的李笠,张枣说:“这是座文化沙漠!除了灯红酒绿,还是灯红酒绿。但天天洗脚又有什么意思啊?!”他在苏州的太湖边上也买了套房子,安排着生活,但他越来越没有可以写诗的那种高兴,而越来越写不出诗又令他越来越不高兴。 也是2009年,秋天,我到北京他那儿去玩,他开口便说“生活没意思”,像是说德国“真是没意思呀”的一个回声。“要么恋爱,要么写诗,否则生活就没意思。”他这么说,在他到处摆放着各种零食、吃剩的青蒜炒腊肉和酸豆角鸡杂碗盏的客厅里走动,尔后又喝起了啤酒。我们一起去大觉寺玩,车在暮色里开来开去却怎么也找不到大觉寺,张枣开心得咯咯笑个不止,说:“这样**玩……去一个地方玩却找不到那个地方是**玩的……”这话听起来倒是有点儿意思……从大觉寺回来那天晚上,他指着墙上镜框框起的一幅毛泽东书贾岛句“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的印刷品说:“看到这幅字我就会想,什么时候我可以写出一首诗,有这样的滋味。” 张枣说:“我觉得自己的写作基本上是一次有计划的活动。”而这个“有计划的活动”并没有让他尽兴,因为,他说:“我还没有做出我想做的东西……”写诗越到后来,越像在朝高海拔的峰顶迂回,会有越来越多的缺氧感,会越来越迈不动步子。他写于新世纪的《钻墙者和**的倾听之歌》《醉时歌》《父亲》和《枯坐》,包括只写了第1节的《看不见的鸦片战争》堪称杰出,只是写得太少了,而烟却抽得太多。 2009年11月他来上海,我跟他在延安中路常熟路的天桥上见,他缓缓攀上来,说他这阵子剧烈地咳嗽,咳得浑身痛得要命。然后要我陪他去卷烟厂门市部买两条牡丹牌香烟。第二天我约他跟朋友们一起吃晚饭,在一家他很喜欢的餐馆。吃得正畅快时,张枣又是一通仿佛无休无止的大咳,然后,他说:“不行了,扛不住了,太难受了,我先走了……”他这次离席,我觉得,简直是个预告,一个象征性的动作。 不久就查出他得了肺癌,而且是晚期。他在他还未成人的大儿子艰难的护送下回德国治疗,几个月后,于北京时间2010年3月8日4点39分,在图宾根大学医院逝世,享年不足四十八岁。呼吸是诗人计算音节*根本的依据,张枣未完成的写作就此中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