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科举制起源于隋朝,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了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为止,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在这漫长的一千多年历史中,“状元及第”成为了无数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终身理想。古代的学子们要通过郡试、乡试、会试等多级考试,取得资格者,最后参加殿试。殿试由皇帝亲自在金殿上主持举行,高中第一名者,便称为状元。殿试试题经过了一个从策问到诗赋,再从诗赋到策问的过程。“策问”指皇帝在经史、政事、时事等方面设问,由应试者“对策”,用来考察应试者的学术水平和对国家政务的理解能力。殿试的文体不限于八股文,应试者多采用散文的文体答卷。殿试结束后,一般不黜落考生,参加考试者均能取得进士身份。在这种情况下,考生们得以自由发挥,其中产生了不少具有真知灼见的优秀试卷。本书将这些优秀的文章汇编成册,繁体字化为简体字,异体字改为通行简化字,根据现代标点符号用法统一进行了标点,以便当今读者的阅读与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