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天鹅绒监狱


作者:米克洛什哈拉兹蒂,戴潍娜      整理日期:2015-11-04 14:33:26

一、哈拉兹蒂是匈牙利当代重要作家、思想家,也是匈牙利**有独立性的作家之一,被誉为“匈牙利道德勇气的标志性人物”。早年他曾写作《工人国家的工人》一书,并以地下出版物的形式在匈牙利流传,他被禁止发表任何文字。尽管如此,哈拉兹蒂的作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被视作匈牙利知识分子道德勇气的代表。
  二、20世纪60年代,东欧国家相继制定了新闻出版法,形成了一种新的审美—审阅制度,本书可看做是东欧审阅制度发展的历史缩影,记录了70年代后期东欧社会文化生态和文艺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对于我们了解冷战结束前的东欧及其文化观念具有很高的价值。
  三、哈拉兹蒂笔下的“御用作家”深谙新的审阅美学,他在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新的审阅制度形成了一种意在根除审阅制度的自相矛盾的文化,艺术家们逐渐习惯在规训中生活,这种与“审阅制度”的共生关系成为他们艺术创作的源泉。
  四、本书在出版后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极高的评价,“中欧的文化宝库里不能没有它”(乔治康纳德语);“这本尖锐、讥讽的书能使人多些明智,少些沮丧。一本不可或缺的重要著作”。(苏珊桑塔格语)
  1、这是一本奇特又新颖的、有关匈牙利艺术家和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小书,读者可以从中一窥后斯大林时代东欧的思想/艺术处境。
  2、关于自由与压制、文化与权力之间的关系,身为一位积极入世的思想家,哈拉兹蒂给出了*细致、深入的观察和描述;身为诗人,哈拉兹蒂的讲述引人入胜,对不同的语言风格驾轻就熟。
  3、南京大学教授、东欧文学研究专家景凯旋作中文版导读。
  4、东欧文化/思想研究必读。《被禁锢的头脑》《米沃什词典》《小于一》《悲伤与理智》同类书。
   本书简介:
  本书是一部探讨东欧“被囚禁的艺术”、泄露统治者内心秘密的地下文学,由一个天生爱唱反调的人以一种“御用作家之良心”的口吻所写就。它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地剖析了被“审阅”的文学和匈牙利艺术家、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极富洞见地描述了“镣铐下的美学”、艺术家与现代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共生关系。
  事实就是这样:碰不得的禁忌,不宜居的生活,不可说的言论,无形的条条框框,永久流产的不被接受的思想,这一切并没有让我们的作品在审美意义上贫瘠乏味。艺术大厦就从这些国家设置的栅栏里拔地而起。我们巧妙地在艺术宅邸里改组家具。我们学习在规训中生活,那是我们的家,是我们的一部分,不久我们将变得渴望它,因为没有它,我们就无法创作。我宁愿不把这种文化刻画为一种审阅制度,这么做会掩盖其新颖性:正确的理解是,我们的审阅制度形成了一种意在根除审阅制度的自相矛盾的文化。我希望这本书成为这一深刻文化变革的记录者。我们的新文明,不仅与真正的艺术自由相背离,与被认定为与自由背道而驰的传统审阅制度亦是相距十万八千里。——米克洛什·哈拉兹蒂
  作者简介:
  著者简介:米克洛什·哈拉兹蒂(MiklósHaraszti),1945年出生在耶路撒冷,后随父母回到匈牙利。他是匈牙利当代重要作家、思想家、人权运动者、大学教授,同时也是匈牙利民主派异议者最重要的地下期刊《讲述者》(Beszél)的编辑和突出贡献者。20世纪70年代匈牙利民主与自由出版运动发起者之一。90年代,作为议会议员,他起草了匈牙利第一份自由出版法律。2004—2010年曾指导欧洲安全与合作委员会(OSCE)媒体自由监督机构。另有著作《工人国家的工人》。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欧美影响深远。
  译者简介:戴潍娜,毕业于牛津大学。致力于“智性”与“灵性”相结合的文学创作和研究。著有诗文集《瘦江南》、童话小说集《仙草姑娘》。翻译作品包括伊塔洛·卡尔维诺短篇小说《组合与反组合》,雷蒙格诺实验文本《格诺二题》《乌力波简史》等。
  目录:
  导读高墙内的作家自白
  前言反抗的男爵
  I无伤亡的审查制度
  II艺术和自由
  III传统的悖论
  IV审美传统
  V艺术的解放
  VI戏仿御用风格的一章
  VII审查的文化
  VIII艺术与经济
  IX审查的美学
  X社会现实主义之真相
  XI御用艺术家
  XII字缝里的空间
  XIII异议者的辩证法导读高墙内的作家自白前言反抗的男爵I无伤亡的审查制度II艺术和自由III传统的悖论IV审美传统V艺术的解放VI戏仿御用风格的一章VII审查的文化VIII艺术与经济IX审查的美学X社会现实主义之真相XI御用艺术家XII字缝里的空间XIII异议者的辩证法译后记刀与磨刀石前言米克洛什·哈拉兹蒂不无讽刺地嘲弄自己为异议者。他嘲弄自己,因为他天生就是个爱唱反调的人。米克洛什1945年出生在耶路撒冷,但他的父母却倾向共产主义多于犹太复国主义,他们回到了匈牙利,充当建设社会主义的一颗普通螺丝钉。作为一个身材纤瘦、黑眼睛、黑头发的充满孩子气的男人,又兼有一张唯美而忧郁的脸庞,米克洛什被许多人所喜欢。他动作灵活迅捷,没准儿你会误认为他是个鲁莽的司机,但他不是。不过他可是个扮鬼脸的大师,就连他自己写的最好诗句,都没法儿媲美他的表情和俏皮诡谲的一瞥所能完成的传情达意。他也常常郁闷。一些由他和他的思想引发的蠢事时而发生,而他回敬嘲笑你的方式,则让你感觉自己像个十足的多管闲事的傻瓜。往往在对抗中,他表现出最棒的自己:一个呼吁民权的活动家,无政府主义者,激进的诗人,行为荒诞的小丑,政治变革的鼓动者。他是脆弱的,爱哭鼻子,也时常小心眼儿。当他心中认定了什么,他就会坚持到死。他能够,或者更确切地说,曾经真的不顾一切地去证明自己的观点。他读起书来可谓一目十行,用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抓住问题的核心所在。比较起纯历史而言,他更喜爱历史哲学,借助史实之外的更多逻辑去审视过去。
  米克洛什·哈拉兹蒂不无讽刺地嘲弄自己为异议者。他嘲弄自己,因为他天生就是个爱唱反调的人。米克洛什1945年出生在耶路撒冷,但他的父母却倾向共产主义多于犹太复国主义,他们回到了匈牙利,充当建设社会主义的一颗普通螺丝钉。作为一个身材纤瘦、黑眼睛、黑头发的充满孩子气的男人,又兼有一张唯美而忧郁的脸庞,米克洛什被许多人所喜欢。他动作灵活迅捷,没准儿你会误认为他是个鲁莽的司机,但他不是。不过他可是个扮鬼脸的大师,就连他自己写的最好诗句,都没法儿媲美他的表情和俏皮诡谲的一瞥所能完成的传情达意。他也常常郁闷。一些由他和他的思想引发的蠢事时而发生,而他回敬嘲笑你的方式,则让你感觉自己像个十足的多管闲事的傻瓜。往往在对抗中,他表现出最棒的自己:一个呼吁民权的活动家,无政府主义者,激进的诗人,行为荒诞的小丑,政治变革的鼓动者。他是脆弱的,爱哭鼻子,也时常小心眼儿。当他心中认定了什么,他就会坚持到死。他能够,或者更确切地说,曾经真的不顾一切地去证明自己的观点。他读起书来可谓一目十行,用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抓住问题的核心所在。比较起纯历史而言,他更喜爱历史哲学,借助史实之外的更多逻辑去审视过去。米克洛什忠于他的爱。人们在需要声援和支持的时候总是可以指望上他。虽然很少有人站在他这边,他却笃定地支持过许多人:被怀疑者,被指控者,不伏法者;宁愿坐牢也不肯服兵役的年轻的天主教徒;讽刺官僚作风的青年作家,以及持不同政见的人。对于这些人,他会慷慨地给予他的支持,即便他同他们意见不合。米克洛什的浪漫社会主义完美地融合进了现今普遍的新人权意识形态。他的天命是要去针对缺失民主的社会承诺,这使得他的主顾有限,迫使他的作品成为地下文学。然而,缺失社会承诺的民主,也同样不为他受用。米克洛什访问过巴黎、伦敦、纽约、西柏林,但每次都还是回到了布达佩斯。像米克洛什这样的持不同政见的人是如今真正的社会主义者。米克洛什·哈拉兹蒂和我已是十六年的好朋友。因为没有弟弟,我拿他当亲弟弟般看待。似乎我总是需要一个比我更激进的朋友在一旁,这样我便可以安然扮演那个守旧的角色。我第一次遇见米克洛什的时候,他恰巧在被警察盯梢。不用说,他违反了限制被逮捕起来,他又绝食反抗,继而被强行灌食,再后来终获释放。一些人为他鸣不平,其中就包括格奥尔格·卢卡奇(GeorgLukács)和我自己。他又到底犯了什么罪行呢?也许仅仅是因为他在自己的公寓为比自己稍年轻几岁的人们举办过一次研讨会。与会的一个女孩的父亲是个高官,他揭发了米克洛什。共产主义自育和培养出它自己的异议者。他的书《工人国家的工人》制造出一个全国性的新闻。一个哲学专业的大学生,同时是初露头角的诗人和政治歌曲作词人,近来被大学除名,去到一家工厂里工作了一年,观察记录了他的工作经历。他把文本拿给一个出版商和一些朋友,并另有十一份打印手稿在城内流通。这些素材棒极了。作为一个案例研究,它无疑是一流的简洁、有力、尖刻。一天晚上,我们一群人正在聚会。早上六点钟有人按门铃。这是警察前来搜索的讯号。米奇(米克洛什的昵称)被列为嫌疑人。后来,《工人国家的工人》被宣布定性为颠覆国家、鼓动骚乱的言论。米奇因此被捕。我头一个被叫去训问。紧接着他们又搜查了我的公寓。我被指控企图偷运米奇的手稿出境。之后,由于我自己的部分日记也有颠覆国家的嫌疑,我也被列为嫌疑人。虽然如此,我后来还是只作为证人出庭:我们家的老清洁工作证,我的柜子是锁好的,因此不论是我九岁的女儿抑或是我的妻子,都不可能读到我的日记。否则的话,我也将面临起诉。
  这些事件都发生在1973年,时值匈牙利改革狂潮,米奇被正式指控。许多同情者为他作证,对他的审判也成为了国际新闻,记者们蜂拥而至,西方的匈牙利语广播电台争相转播,布达佩斯的知识分子们由此得知了米克洛什的名字,流言蜚语也莺飞草长。与此同时,好事找上了我们这群人后左翼分子、后嬉皮士、先锋艺术家、行为艺术家、社会学家、后现代的电影人、符号学家以及在每一个时尚又危险的潮流中勇猛试验的年轻人们。此后,这一拨令人惊奇、充满魅力的人群中的绝大多数都被驱散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他们当中有些人自杀,有些沦为了意外事故的受害者。而我们当中这些活下来的人,尽管不愿对人提起那些故去的人,却是在内心深处带着浪漫的怀旧色彩,深深牢记他们。在他的书里,在他被调查的过程中,在他的审判会上,米奇都表现得非常高贵。他是个处理窘境的专家。有一次他在游行时被拖向警车。米奇像一个拒捕的经验丰富的老抗议者,任由自己在人行道上被拖着走,突然他漂亮的新鞋的尖头从他心灵的眼睛前闪过。“哦,抱歉,”他说,“先生们,我自己来!”接着,他走了过去,像一个外交官。作家哈拉兹蒂的著作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他的名字立马为那些关注东欧异议分子的人们所熟知。当然,这些著作在国内无法出版。这位年轻作家的名气在西方与日俱增;然而在他自己的家乡,他却是个地地道道的无名小卒。只有在青年艺术家俱乐部这种由共产主义青年组织赞助和布控诱饵的地方,渴望互相结识的年轻艺术家们经常光顾,在那儿,米克洛什被视为一个名人,一个反抗的男爵。他也是领袖同盟的成员。可以肯定的是,老领袖们打眼瞄着他,暗含恼怒:那小个头的英俊的小伙儿是谁啊?谁在那儿指手划脚地批评嘲笑我们?难道又是那个哈拉兹蒂?是的!是他,是他,又是他!有一点可以肯定:不会有国内出版社愿意与哈拉兹蒂签署出版合同。通常,“不可能文学”的作者可以反观到“可能文学”的性质。“如果我的作品是不可能的,”米奇沉思地自言自语,“可能的作品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这个淘气的小男孩,被老师罚站到角落里,冷眼反观那些还坐在位子上的好学生们。呆在角落里的小男孩,这个天生的异议者,他心里琢磨着我身上到底缺少什么?他们知道什么我不知道的东西?他们是如何叫自我与现实相妥协的?成为一个可能的作家需要怎样的代价?此前,在题为“知识分子通向阶级力量”的与伊万·塞勒尼(IvanSzelényi)合著的书中,我试图探讨知识分子如何成为国家社会主义中的一个独立阶级。该理论认为,在国家社会主义中,审查制度乃是固有的组成部分,它是文学合法性和建设性的元素。审查制度事实上为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社会情绪所鼓舞,正逐渐被权力精英征用。我们得出结论,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维护其存续不单单是依靠警察的力量。布拉格之春刚刚过去,波兰的团结工会还未见端倪。然而匈牙利的异议者运动正在蓬蓬勃勃的萌芽中,米奇就是其中的活跃分子一个被查禁的危险的角色。他的选择无形中也为他提供了一个战略高度,在这个有利地形上,他人的行为尽收眼底。这个不再年轻的异议者注意观察其他人是如何调整他们的整个行为及世界观,以获得他们的合法性。他所看到的是比自我约束、自我回撤、自我戕害更为高级的做法。那已经可谓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气质,一种对国家中心主义的自我同化。审查制度不仅仅是一帖驱魔的咒符,它是一派完整的宗教,国家的宗教。它从系统内部自我生发出来。到如今它已经成为一种生命的血液,缺少了它,什么都别想生存成长。在国家社会主义中,人们不会讨论作家的自由,只会讨论作家的责任那些谈论自由的人,被视作是不负责任的。在米奇的新书里,他书写的口吻似乎他是“御用作家(statewriter)的良心”,可如此怪诞的良心不可能存在。唯一的可能是,米奇决定表面上有时候以一个御用作家的口气去写这样一部探讨“审查的美学”,泄露统治者内心秘密的地下文学。哈拉兹蒂的讽刺里蕴含了一个几近残酷的图景:如果国家社会主义真的成为了世界文明,那么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它会像儒教在古代中国或者基督教在中世纪欧洲的胜利一样吗?也许,他脑海里浮现出的场景更接近于奥威尔在《1984》中的描写。哈拉兹蒂的噩梦很简单:如果国家社会主义不断扩张,每一种异议都被邀请入伙,哪里还能有怀疑的声音?诚如小丑揭示了马戏团导演驯兽和维护剧团秩序的治理理念,与此同时,他意识到,他自己也恰恰属于这个马戏团。米克洛什这个异议者,大口声称异议是难逃一死的,持不同政见的人是疯狂的。然而,他自己却仍在死守。不久,波兰的团结工会开始了,又终结了;勃列日涅夫上台了,又下台了,如今已是戈尔巴乔夫的天下。运动、危机、改革、镇压、自由化党的主导地位仍是神圣不可侵犯。在国家社会主义中,这是最基本的基本。服从者存活下来,不服者消失不存在。哈拉兹蒂就等同于不存在,写下这行字的我也是同样的命运。在此期间,哈拉兹蒂成为了匈牙利民主派异议者最重要的地下期刊的编辑和突出贡献者。几个月前,米克洛什的母亲被殴打致死,行凶者在米克洛什的手稿上留下了血指纹。葬礼举行,罪犯被缉拿。凶手竟是个政治疯子一名被米克洛什拒绝收为门徒的年轻男子。一个典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角色式的人物谋杀了米克洛什的母亲。这位眼睛亮晶晶的、迷人优雅的老太太,激进到甚至认为她儿子还不够激进。对于那些能用棍锤砸别人脑袋的家伙,米克洛什显得那么的陌生、格格不入。他在不自觉中惹祸上身。我当初就告诫他,离开这里,这儿对你不是个好地方。如今我明白了,他是永远不会离开的。他希望在这里证明。证明什么呢?当然是他的真理。在布达佩斯,有一个强大的、敏感的真理,名字叫作米克洛什·哈拉兹蒂。在这本书中,他怪诞地用讽拟体模仿御用文人和御用文学的风格;可他最近却反过来提醒我,最好还是只写自己的想法,不要把其他人牵扯进一个淘气的理论。不管怎样,我还从没读到过比这更棒的描写这个国家审查制度的文章。别看这薄薄的一本书,它将会被众多美国研究生们在他们严肃的论文中引述;它将会出现在社会学教授推荐的经典阅读清单上;它将成为中欧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欧的文化宝库里不能没有它。然而,在这里,文学神庙被国家所操控。这个聪明、幽默、脆弱、坦荡、审慎、感性的男子,尽管日益温和,却仍被视作傲慢。他应获得的地位和肯定,必是姗姗来迟。
  乔治·康纳德(GeorgeKonrád)1986年10月于布达佩斯
  别看这薄薄的一本书,它将会被众多美国研究生在他们严肃的论文中引述;它将会出现在社会学教授推荐的经典阅读清单上;它将成为中欧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欧的文化宝库里不能没有它。
  别看这薄薄的一本书,它将会被众多美国研究生在他们严肃的论文中引述;它将会出现在社会学教授推荐的经典阅读清单上;它将成为中欧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欧的文化宝库里不能没有它。——乔治·康纳德(GeorgeKonrád),匈牙利作家
  一部奇特又新颖的、关于后斯大林时代东欧艺术家处境的著作。——尼尔·阿舍森(NealAscherson),英国作家
  这本尖锐的著作能使人多些明智,少些沮丧。一本不可或缺的重要著作。——苏珊·桑塔格,美国作家
  当极权主义的思想控制日臻完美时,制度化的审查却变得过时了。哈拉兹蒂以令人不安的智慧分析了这一悖论。——李克曼(SimonLeys),比利时汉学家、作家
  可以说,哈拉兹蒂是从米洛什《被禁锢的头脑》结束的地方开始写起。——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国际事务》杂志
  哈拉兹蒂赋予平淡的行文以诗意,这是只有诗人才做得到的。——《当代社会学》
  关于极权主义美学的一份绝妙的报告。——《卫报》
  在哈拉兹蒂的解说中,除了对政治和当下时事的关注,他还提出了一些有关理论趣味的问题。他或多或少地使我们意识到西方艺术的价值和实践背后那些尚未被我们意识到的设想。——《纽约时报书评》
  





上一本:人间最美是柳词 下一本:耻辱龛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天鹅绒监狱的作者是米克洛什哈拉兹蒂,戴潍娜 ,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